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每课一练(岳麓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图体现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且速度较快
B.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C.人均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D.国家外汇收入持续增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理解能力。

从图中右方可知,本图是指我国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答案:A
2.我国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有()
①长三角城市群②珠三角城市群③大厦门城市群④以京津为中心的北京城市群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福建地区形成了以厦门、漳州、泉州为中心的闽南三角区,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群,故排除③。

答案:B
3.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

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A.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C.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
D.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和机遇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可知报告的主题应该是“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答案:B
4.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解析:图表信息无法体现西方思想文化对婚姻习俗的影响。

D项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5.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30年的探索与实践。

在9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和1979-2010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解析: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中华民族觉醒,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而通过1979-2010年三十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得以振兴。

答案:A
6.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20世纪70和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解析: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
变化,各种生活习惯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答案:C
7.“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解析:“粉丝”是fans的音译,说明中国语言的变化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答案:B
8.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说:“当时第一次(1978年)来到中国的时候,整个中国连男女都分不出来,都是一片灰色,我觉得我为中国也做了一些贡献,就是把颜色带到了中国。

”皮尔·卡丹能“把颜色带到了中国”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
B.经济的发展
C.思想解放,审美观点的变化
D.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
解析:1978年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点也发生变化。

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民众的生活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这种变化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14分)
解析:本题第(1)问要围绕材料(图片)概括出变化的表现;第(2)问则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时代的经济社会状况回答。

答案:(1)从温饱到小康。

(2)20世纪70年代:经济遭“文革”破坏,导致物质匮乏,人民生活水平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普通生活用品也需排队凭票供应)。

20世纪80年代:经济起飞,物质开始丰富起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还在追求温饱阶段(如初买黑白电视机还是令人羡慕)。

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的增长,温饱已经基本解决,人民生活奔向小康,开始注重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