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十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学案答案不全新版湘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的基本国情。
2.了解部分地区的区域特色。
3.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习重点
中国的基本国情;部分地区的区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习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主学习
1.中国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比较。
2. 、、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并对广大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
3.中国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拥有壮美的山河和丰富的资源,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等自治区的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的旅游业成为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4.以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加上长江黄金水道和诸多港口的建设,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5.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组织。
2008年,中国在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0年,中国在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6.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着力推进发展、发展和发展。
合作探究
课本P108~109活动题
课堂检测
1.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C.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D.地区发展差异不明显
2.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俄罗斯
B.巴西
C.中国
D.印度
3.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在()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4.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读某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前5位国家比较表,完成5~6题。
国家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
GDP(亿美元)150940 73185 58672 35706 27730
人均GDP(美元)48442 5445 45903 43689 42377
5.该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5位
6.中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这说明了()
A.中国人口数量较少 B.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中国的经济规模较小 D.中国居民消费量较大
7.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边发展边治理
C.先发展后治理
D.经济的发展有时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8.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D.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
读漫画,回答9~10题。
9.漫画反映当地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垦殖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10.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
6.B
7.A
8.D
9.D 10.C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
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陆疆漫长,邻国众多,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 .哈萨克斯坦 B .日本 C .韩国 D .菲律宾 2.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
A .我国位置最北的省区是①
B .壮族主要聚居的省区是②
C .蒙古族主要聚居的省区是③
D .我国位置最南的省区是④ 3. 中国有“东方巨人”之称,对“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②中国位于太平洋东部 ③中国位于印度洋东部 ④中国位于东半球 ⑤中国属于东亚国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读右图,回答4~6题。
4.四省中名称错误的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试室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密-------------------○------------------封---------------------○---------------线----------------------------○----------------------
A.甲为山西省 B.乙为河南省
C.丙为江西省 D.丁为湖北省
5.对图中省份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城市
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陕太原 B.乙:豫郑州
C.丙:赣武汉 D.丁:鄂长沙
6.图中①②两海域之间的半岛是()
A.山东半岛 B.辽宁半岛
C.雷州半岛 D.胶东半岛
7.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大体是()
A.漠河—腾冲 B.黑河—昆明C.黑河—腾冲 D.漠河—昆明
8.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是()
A.东南、西北和东北部 B.南方地区
C.西南、西北和东北部 D.西部地区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据图回答9~10题。
9.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其建筑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为()
A.壮族 B.蒙古族 C.傣族 D.藏族
10.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
A.四川 B.重庆 C.广西 D.云南
11.小李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份可能是()
A.海南省 B.黑龙江省 C.重庆市 D.西藏自治区
1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东多西少 B.均匀分布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西北、东北
13.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有一条格外醒目,它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上面拥有众多雪峰,呈弧形延伸,它是下列山脉中的()
A. 秦岭
B. 天山
C. 喜马拉雅山
D. 大兴安岭
1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15.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与中国的地势特征相同的是()
A.B.
C.D.
16.成语“得陇望蜀”“秦晋之好”所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A.安徽、贵州、河南、河北 B.陕西、北京、甘肃、山西
C.甘肃、四川、陕西、山西 D.陕西、四川、山东、山西
17.下列省级单位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四川省 B.黑龙江省 C.湖北省 D.浙江省
18.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A、东半球和北半球
B、东半球和南半球
C、西半球和北半球
D、西半球和南半球
19.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图中的()
A. B. C. D.
20.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A. 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 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D. 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21.下列地区与其美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B. 塔里木盆地——“聚宝盆
C. 东北平原——“鱼米之乡”
D. 长江中下游平原——“黑土地”
22.读下面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连接正确的是()
A.①—粤 B.②-蜀 C.③-晋 D.④-宁
2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和高原B.山地和丘陵C.丘陵和平原D.高原和盆地
24.下列山脉是太行山脉的是()
A.B.C.D.
25.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日本、老挝
C、尼泊尔、印度尼西亚
D、阿富汗、美国
二、综合题(25分)
26.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题目。
(每空1分,共13分)
(1)邻国:A 、B 。
(2)隔海相望的国家:
C、D。
(3)岛屿:E、F。
(4)海域:G、H。
(5)海峡:I、J。
(6)我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陆地面积
约为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
与洲的面积大体相等。
27.读中国地形填空。
(每空1.5分,共12分)
(1)填写山脉的名称
①⑥⑦(2)填写下列高原的名称
⑨⑩
(3)填写盆地的名称
11 ○12
○
(4)填写平原的名称.②.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26(1)俄罗斯、印度
(2)韩国、日本
(3)台湾岛、海南岛
(4)渤海、南海
(5)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
(6)960万、三、欧
27(1)大兴安岭、秦岭、天山
(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3)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4)华北平原
3.4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海洋是我国的蓝色国土.下列对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
度 B. 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
勘探开发
C.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
度 D. 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人海洋
2.对近海养殖业最具毁灭性灾害的是()
A. 台风
B. 寒
潮 C. 沙尘
暴 D. 赤潮
3.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
为()①海洋灾害频繁②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③近海渔业资源衰竭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临海陆域,半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海岸线长迭3000多公里,有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根据材料,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河湖众多,淡水资源丰
富 B. 海陆空交通发达,运输方便
C. 海域广阔,开发空间
大 D. 临近日、韩、朝、俄四国,贸易便利
5.以下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
海 B. 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C.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
场 D.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
6.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
A. 大力发展近海捕捞
业 B.
控制滨海增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的发展
C. 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
源 D. 烧掉海洋石油污染物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染
7.(2016•张家界)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钓鱼岛是南海中的岛
屿 B. 钓鱼岛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 距离钓鱼岛最近的省区是浙江省
D. 日本一直想侵占我国的钓鱼岛
8.下列措施中,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不利的是()
A. 鱼汛来临,增加捕捞船队,最大限度地增加捕捞产量
B. 每次鱼汛都要严格控制捕获物的大小和数量,保证鱼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C. 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D. 防止海洋污染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
果
B. 在相对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C. 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D. 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二、填空题(共4题;共9分)
10.我国的近海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 ,其中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 .
11.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千米,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岛屿,其中直接濒临太平洋的岛是________岛。
12.我国海陆兼备,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起止点是辽宁的鸭绿江口到广西的________(河流)口。
13.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_的 ________ ,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 的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 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海(海域名称)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有________ 江、钱塘江等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有________ 流和________ 流(洋流性质)在此交汇等.
(2)(2)图中A是________ 盐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盐场.
(3)图中B是________ 盐场,该地发展制盐业的气候优势是:位于海南岛________ 部,为夏季风的________ 坡,降水________ ,利于海盐晒制.
15.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 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
度 B. 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C.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
度 D. 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
(2)我国海洋污染源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A. 大陆架采油
B. 大气污
染 C. 陆地污水排
放 D. 过往船只污染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6分)
1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是赤潮生成的关键,它们汇聚到海洋中,在温度、盐度适宜,海水稳定的情况下,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大量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或被毒死,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海洋食物链受到破坏.我国海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仅有3次赤潮,60年代1次,70年代9次,80年代29次,90年代后,急剧猛增,仅1990年就发生了34次.
(1)关于赤潮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
②赤潮就是海水变成红色的一种正常现象
③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
④赤潮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
⑤赤潮生物迅速繁殖有利于海洋渔业的生产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②④
D. ①③
(2)赤潮是哪种环境污染的标志()
A. 大气污染
B. 土壤污
染 C. 水体污
染 D. 固体废弃物污染
(3)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猛增,主要因为()
①我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剧
②我国陆地排污量占海洋总污染量的80%
③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太差
④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是产生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力度要适当,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等是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有利措施.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
2.【答案】D
【解析】【分析】海洋是一种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是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
赤潮本身是由海藻造成的,最大的危害是他们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使得鱼类大量因为缺氧死亡.而且这些藻类产生大量有害毒素使得鱼类死亡.这也是为什么赤潮对渔业危害很大的原因.而且赤潮过后,由于大量的死亡藻类和死亡的水生类动物,造成有害物质的聚集,使得该区域短期内也不能够进行养殖.可见对近海养殖业会产生毁灭性灾害的是赤潮现象.故选:D.
【点评】依据赤潮现象的危害来解答此题.
3.【答案】A
【解析】【分析】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不属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海洋污染越来越趋于严重.目前,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入沿海水域.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石油污染、城市污水和农业径流、空气污染、船舶、倾倒垃圾等。
在海洋污染中,油类污染物已成为最大并最具威胁的污染源,一旦发生油污事件,损失极为巨大,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导致伴随物质损害的经济损失。
4.【答案】A
【解析】【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濒临渤海、黄海,海域广阔,开发空间大,海陆空交通发达,运输方便,又临近日、韩、朝、俄四国,贸易便利;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淡水资源短缺。
故选:A
【点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运输方便。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
5.【答案】A
【解析】【分析】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该海域不是内海,故A叙述错误;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故B叙述正确;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故C叙述正确;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其长度是18000多千米,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点评】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该海域不是内海,我国的两大内海是渤海和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其长度是18000多千米。
6.【答案】C
【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故选:C.
【点评】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7.【答案】D
【解析】【分析】解:钓鱼岛是东海中的岛屿,故A错误;
钓鱼岛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错误;
距离钓鱼岛最近的省区是台湾省,故C错误;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日本一直想侵占,故D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钓鱼岛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重要的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其中,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其位于东海.
8.【答案】A
【解析】【分析】A、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禁止过度捕捞海洋海洋资源,故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B、每次鱼汛都要严格控制捕获物的大小和数量,保证鱼有休养生息的机会,该措施有利于保护海洋资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该措施有利于保护海洋资源,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防止海洋污染,该措施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我国的近海渔业面临着资源衰竭的局面,不应再大力开发,我国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不应再大规模开采海底资源,而可以有节制的开采,并加强防护措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禁止过度捕捞海洋海洋资源,防止海洋污染.
9.【答案】D
【解析】【分析】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可以根据对保护海洋环境的具体的处理措施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
10.【答案】大陆架上;舟山渔场
【解析】【分析】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故答案为:大陆架上;舟山渔场.
【点评】我国海域自北而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有两万余种,其中鱼类30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11.【答案】18000多;台湾
【解析】【分析】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岛屿,其中直接濒临太平洋的岛是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故答案为:18000多;台湾。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大陆海岸线的长度和直接濒临太平洋的岛屿,牢记即可。
12.【答案】北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海岸线的分布。
我国海陆兼备,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起止点是辽宁的鸭绿江口到广西的北仑河口。
故答案为:北仑。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海岸线的知识,学生加强记忆。
13.【答案】渤海;长芦盐场;东海;舟山渔场
【解析】【分析】我国最大的盐场为长芦盐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故答案为:渤海;长芦盐场;东海;舟山渔场.
【点评】舟山渔场、黄渤海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
三、综合题
14.【答案】(1)舟山;东;长;暖;寒
(2)长芦
(3)莺歌海;西;背;较少
【解析】【分析】(1)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东海大陆架广阔,光照充足;有长江、钱塘江等流入,带来了大量养分;有暖流和寒流在此交汇等,成为世界重要的渔场.
(2)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北方以长芦盐场最大,南方有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
(3)图中B是莺歌海盐场,该地发展制盐业的气候优势是:位于海南岛西部,为夏季风的背坡,降水较少,利于海盐晒制.
故答案为:(1)舟山;东;长;暖;寒;(2)长芦;(3)莺歌海;西;背;较少.
【点评】我国海域自北而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
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海水,现已确定海水含有8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差别很大.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15.【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海洋渔业资源的捕捞力度要适当,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等.根据题意.故选:A.(2)陆地的污水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水循环中,地表径流流入海洋,将大量的污染物带入海洋.大陆架石油污染只是小部分.结合选项.故选:C.
【点评】(1)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每年仅沿海工厂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达100亿吨,其中含有毒物质数百万吨.
四、材料分析题
16.【答案】(1)D
(2)C
(3)A
【解析】【分析】(1)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赤潮发生的规模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赤潮破坏生态平衡、破坏渔业、影响人类的健康.(2)赤潮是由于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自然现象,江河、湖泊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通常称为“水花”或“水华”.化学物质磷等流入河流,造成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可见水体环境遭到污染是造成赤潮的最基本因素.(3)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猛增,主要因为:我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剧,我国陆地排污量占海洋总污染量的80%;我国工农业的发展是产生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1)D;(2)C;(3)A.
【点评】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