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讨论完成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并引入变异课题。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形状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归纳和概括,以把握基因突变的实质或内涵在于基因结构的改变,领会基因突变的外延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课堂效果反馈,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以例题为引导,指出突变频率低,生物种群大,产生突变的个体数还是很多。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四、基因重组
1.用谚语引出基因重组的现象和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片
再出示交叉互换示意图
2.基因重组的意义
出示思考题,知道基因重组的子代多种多样,是变异的又一来源。
五、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比较
幻灯片出示表格,学生讨论完成。
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它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教案
藁城四中
李焰辰
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第1节的内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6章和7章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在基因重组部分,注意与减数分裂的联系。
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发散思维习惯,领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列举事实和归纳能力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发生突变的原因。给予学生在健康保健方面的一些指导建议,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问题引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自学课本P82相关内容。
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特点。
明确突变频率低与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之间不矛盾。
学生回答基因重组的概念。
总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明白这个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是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实现的。
学生指出发生的时间和结果。
记忆有性生殖中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
讨论解答问题
知道基因重组的子代多种多样,是变异的又一来源,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八、课堂发馈练习
幻灯片展示课堂练习题。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81页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学生得出结论
1.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的改变造成了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从而引起了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并最终导致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生。
2.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引起性状的改变吗?
教师补充:生物基因型有AA突
变成Aa也不会引起性状改变。
基因突变的结果
利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原因:利用关系图要学生自学后回答相关问题。
2.基因突变的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特点的了解。
3、基因突变的意义
二、基因突变的实例
用多媒体展示镰刀型贫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的红细胞图片,以及相关文字资料。
分析致病的原因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提示
学生可以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过程来思考完成病因图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除了这种碱基改变还有其他情况会引起基因结构改变吗?进而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通过多媒体出示幻灯片
提出问题基因突变都会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学习,让学生规范日常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用植物、动物的变异类型展示世界的美丽和精彩,同时用人类的遗传疾病展示变异给人带来的痛苦。
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学生总结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根本途径
学生看书P81-82,自己学习突变产生的原因。
学生回答基因自发突变的原因。
突变还受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影响
学生分辨日常生活中的引起突变的因素,并注意生活中远离或减少对这些因素的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