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什么意思 [吾日三省吾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吾日三省吾身什么意思 [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一、为什么要自我反省(一)为了不再痛苦我们都曾因为过去犯过的错误而追悔莫及,困扰,痛苦,不经意之间的提起却是满腹沧桑,唏嘘不已。
为了避免重犯旧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我,不再痛苦的最好方式就是记住曾经的痛苦和错误,从中找出经验教训,不再重蹈覆辙。
(二)不忘初衷,方得始终人作为理性的生物,一旦做出违背初衷的事情,可能是因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修正,可是事与愿违十之八九,这也是大多数人人生不如意的原因。
也许常常反省自己,忠于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最初的方向,可以减少事后的悔意。
不要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如果不反省,我们终将被周围的环境和时间的磨蚀,失去那个最初的“我”。
最可怕的莫过于,我不是“我”。
哲学上说,要否定之否定,我们不断的自省,不断的纠正自己的行为,不断的完善自我,脚踏实地的成长,何乐而不为?二、我们需要反省什么?古人
从为人谋事,与朋友交往,知识温习三个方面来反省。
就是从工作、生活、修养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和提升。
现代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往往顾此失彼,那我们需要反省哪些呢? 1、言之又言。
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最多的“言”,往往是我们思维的盲区,非礼勿言,言而有信。
语言是心灵之窗,礼貌待人,言语谦虚,不恶意中伤他人,是否说了不该说或不恰当的话,伤害了他人,跟他人的承诺是否达成,等等。
2、行有所往。
是否坚守道德法规、制度准则,遵从正确的价值观,领悟和实践核心理念,他人困难时有没有尽一份力,不应该做的有没有做,应该做的有没有没做,等等。
行动有方向,不盲目,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3、改善自我。
工作上方式方法是否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工作效率和效果是否有改善的方法,知识积累的程度是否足够支撑现在和未来的行业发展,等等。
三、我们该怎么反省?(一)明确反省的方向你要记录哪些方面,取决于你自身局势。
但方向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此基础,你决定自己要反省什么,对现在或未来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帮助,最好写下来。
(二)记录记录是反省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你需要把日常思考反省的内容记录下来,如果可以跟朋友同事讨论后再进行加工,了解自我的局限,明确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以及如何更好的改进,对了,还有后续的跟踪。
我们平常的生活都非常忙碌,因此不一定要固定时间出来做这个记录反省的过程,在生活工作中注意思考,犯错或者有更好的改进方法时,即时用笔或者手机等软件类进行记录。
(三)整理与思考如果不进行思考反省,那你之前准备工作的记录将一无是处。
现在的手机上大多都有备忘录或记事软件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积累将遇到的问题事件进行记录,然后约定时间进行翻看,回想,和思考。
比如笔者自己,一般工作都会比较忙,晚上朋友几个聚聚回来就很迟了,一天也就花睡前十分钟看看一天里面的记录,然后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这个做法不对或不恰当。
2、为什么当时那么做。
3、我本该怎么做。
4、我以后改怎么做。
反省最大的难处就在于否定自我,因为我们作为理性人,其实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当时认为对的事情,虽然事后也许认为不对或有更好的方式,笔者选择睡前思考的原因是,那时候自
我相对松懈,思考直面内心深处的自我时,更容易面对,发现问题的源泉,总结经验教训,迎接新的一天。
事实上,反省只是修正自我的第一步,每一次反省,都是提醒自己。
但很多人都会陷入误区就是,只要反省就够了,后续的改正行动被忽视,因此多少人一犯再犯,就比如出于人们侥幸心理的“闯红灯”现象,我做错了事情我反省,但下次还是会犯。
(四)回顾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们每天不断的进行反省,进行记录,思考,还需要适时的回顾,因为错误不会每天重犯,但我们要杜绝它的方法就是居安思危,不断的提醒自我,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昨天成为今天的垫脚石。
四、反省的基础 (一) 学会面对小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会摔倒,他意识到自己错了,一遍遍的试错才能学会走路。
同样的,人生路上,错误在所难免,但当你意识到这是错误时,这本身就是一次机会,让你变得更好,而不是视而不见,顾若罔闻。
人无完人,错误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
意识到错误应该是一种随心的状态,不必过于紧张,有些人一天到晚很紧张,生怕犯错误,结果越紧张越容易犯错。
既然错误无可避免,那么我们要思考如何应对以及避免再犯。
(二) 出发点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
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该做的。
这一切是否需要记录,都基于你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