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涅教学九步曲”数学教学案例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9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
157
· ·[3]林浩东,侯春林.循证医学在手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135-136.
[4]刘可越,张磊,陈惠,刘海军.天然药物化学课程PBL 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分析[J].光明中医,2011,26(6):1291-1292.
[5]郑会贤,陈进,李幼平,陈燕玲.循证医学课程对医学生核心能力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0):1048-1054.
“加涅教学九步曲”数学教学案例探析
姜爱萍
(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 102200)
【摘要】本文作者在亲自聆听了一节非常好的中职数学课后,运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的"教学九步曲",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学九步曲 中职数学 趣味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7-01这学期,我校施丽娟老师上了一节中职数学公开课:《等比数列求和及其应用》。
学生们满心满脸都是愉悦!研究后发现:施老师的这堂课和加涅教学九步曲完全契合。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Robert Mills Gagne)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教学程序应当与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
把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1.引起注意. 2激发与学习相关的记忆3.告知学习目标4. 呈现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内容5. 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学习指导6. 引发能达到学习目标的练习7. 针对练习的表现提供反馈8. 评估学习成果9. 举一反三,促进知识保持与迁移。
结合施老师的课,试分析一下她如何精彩演绎的。
1. 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除使用刺激变化、引起兴趣等方法,更主要的是利用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机制,激发思维,唤起选择怀知觉。
这节课一开始,施老师便要求把发放好了的一张纸对折5次。
对折纸?大家立刻好奇,但又充满快乐地动起手来。
2. 激发与学习相关的记忆——对习得性能的回忆可以通过要求再认性的或者更好一些的再现性的问题来引发,如果成为学习事件的一部分,就必须有高度的可进入性。
折纸完后,老师趣味提问:假设这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对折5次后的厚度是多少?两次多厚?三次?五次呢?学生们分别答曰:0.1,0.2, 0.4, 1.6,施老师依次记在黑板上,学生看出是刚学过的等比数列。
老师说出通项公式,让大家计算,这张纸对折30次的厚度?若把毫米换算到米呢? 教师将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与高度显示在投影屏上,竟然比珠穆朗玛还高!施老师又问:如果一碗面有256根面条组成,需要拉几次才能得到?这个求n 值的题也被大家欢乐地计算。
3. 告知学习目标——教学开始告知目标策略,激起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期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施老师假设了一个案例:本校张某在昌平区某医院实习结束后,医院给出两种薪酬方案供他选择。
其一,工作一年,月薪5000元,其二,工作一年,第一个月的工资20元,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是上一个月的2倍。
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学生们选择各异。
教师问,哪一种更划算呢?讨论得出问题答案的关键是等比求和,教师开始揭示课题:等比数列求和及其应用。
这与直接展示教学目标为理解等比数列
前n 项和公式,能够运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相比,是多么巧妙!
4. 呈现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内容。
呈现教材。
方式取决于材料内容, 引领学生分析、推导。
学生认真观察观察推导过程,感受错位相减的思路,推导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5. 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学习指导——这是促进语义编码,使所学的东西进入长时记忆。
学习结果不同,其学习指导也各不相同。
施老师将这一步命名为“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通过例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的运用。
6. 引发能达到学习目标的练习——使学习者作出反应,以此来验证期望的学习过程是否发生,结果是否达成。
教师接下来呈现新的例子,以确保该规则能被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施老师实现了课堂中的首尾呼应:现在我们算一算一开始的工资薪酬选择中,选择方案几比较明智?学生主动求解,得出答案,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又以最热门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人物场景为背景,设置“借贷”游戏。
因为学生对人物的喜爱,问题一出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7. 提供反馈——在学习者作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及时让学习者知道结果,这就是提供反馈。
反馈是自我提供的,也需要外部提供。
在学生们练习时,对表现得困惑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让学生感到受关注。
8.评价作业——当学习者表现了一次反映新的习得能力的行为,这还不能肯定他已经掌握了这种能力,教师应要求学习者进一步表现学业行为。
施老师用“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让学生自评来进行的:学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9.促进记忆与迁移——为增进记忆的策略很多,如用有意义的方式习得材料、建立材料的关系网络、促进迁移最好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新任务,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之中,促进更高层次的学习。
一方面常规性地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完成习题。
另一方面运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证分析看出,无论施丽娟老师是否有意识地采用,但她的讲课,和加涅教学九部法完全契合!如果能有意识地参照,一定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互融合的教育策略
陈红英 钱玲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东方明珠幼儿园 323000)
【摘要】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帮助流动儿童尽早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需要对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互融合的教育进行分析,从而查找问题并制定有效策略。
【关键词】流动儿童 本地儿童 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7-0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相对富裕的农村,流动人口现象已屡见不鲜。
流动人口问题必然会带来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流动儿童的教育
需要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一、融合教育的内涵
目前关于对融合教育,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