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必读10本书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必读10本书介绍
家庭教育必读10本书有哪些你知道吗?读书不仅仅能够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学问,培育良好的自学潜力和阅读潜力,还能够进一步稳固学到的各种学问,一起来看看家庭教育必读10本书推举,欢迎查阅!
家庭教育必读10本书推举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海姆•G•吉诺特著张雪兰译京华出版社)
假如说在父母与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什么经典著作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著作——它彻底转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本书初版于1965年,在出版初期,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畅销美国500多万册,并间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许多国家。
自9月引进我国以来,几乎月月加印,读者好评如潮,在出版商没有做任何宣扬和推介活动的状况下,父母们自发地在网上开展商量,互相推举,口口相传。
父母与孩子之间布满了无休无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
父母如何同孩子沟通,这时语言显得尤其重要。
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气,发觉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爱的语言在跟孩子说话。
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经常不是由于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由于缺乏才智,而是缺乏学问。
父母可以关心孩子可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有责任感的人,一个有士气、布满活力、正直的人。
光有爱是不够的,优秀的家长需要好的沟通技巧。
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2.《开明父母高校堂》([中国台湾]钟思嘉著商务印书馆)
有人说:“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
”这句话并非指刚刚出
生的孩子会造成什么问题,或是新上任的父母们自己会有什么问题,而是意味着——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必定会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
初为父母的人们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们大都没有任何育儿的阅历,一方面他们又接受着来自亲友、专家及各种媒体的众说纷纭的建议与忠告。
这给父母们带来更大的困扰与迷惑,其实,这种困惑是自然的,由于教育孩子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也没有标准的处方,而是需要父母去学习,并在运用中再加以领悟。
《开明父母高校堂》就是这样一本让父母系统学习与训练解决孩子种种问题的书。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并学习应对之道,最终建立符合自己家庭状况的方式。
这就是目前世界上运用特别广泛且有效的一种方法——父母效能系统训练。
本书的钟思嘉博士常年从事亲职教育与心理询问工作,有丰富的培训父母和亲职教育专业人员的阅历。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年的实践所得,使得本书的读者可以于轻松阅读中寻得孩子问题的根源,并
找到每一位家长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3.《不再有成长的苦恼:订正孩子38种不良行为》([美]米歇尔•波芭著冯羽、俞海弘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全部的父母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孩子的很多问题:哭泣、生气、尖叫、打人、咆哮、哄骗、骂人等;每一个父母都渴望关心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
米歇尔•波芭博士依据成千上万不安的父母提出的成百上千的问题,统计出38种最让父母头痛和束手无策的不良行为,制造性地为父母们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理性转变战略,一步一步、点点滴滴,告知父母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培育出一个品德端正的孩子。
认为,“在一个布满关爱和平安感的家里抚养孩子,教育她如何正确言行,这是父母能够赐予孩子的最大财产。
”
书中所传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深化浅出、简洁易行,这些教育孩子的见解能关心读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心灵鸡汤》的杰克•坎菲尔德在本书的序言中指出:这将是家长们唯一需要的哺育孩子的纪律书籍。
米歇尔•波芭是全球著名的儿童问题教育专家和询问顾问,还是一系列教育媒体的专家嘉宾和专栏作家和18本育儿图书的。
本书被亚马逊网站评为度十佳育儿图书之一。
4.《不是孩子的错: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叶小平、萧芸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家教图书,对当今的社会和家长大声疾呼:这不是孩子的错!他们要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真是直指人心。
基于大量的调查,尖锐地指出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误区与扭曲、中国少年成
长的困难与恐慌,启发家长走出误区、正确熟悉孩子的成长特性,回来教育的自然本性。
提出“挫折是成长的代价,也是少年的权利。
”这一观点,无疑给现代父母上了严峻的一课。
作为一本成长导航的有用书,《不是孩子的错——为中国少年成长辩护》洋溢着浓烈的思辨特色,布满着真诚执著的思想交锋。
在书中,选择了15岁~18岁这个敏感的年龄段进行调查与反思,由于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心理断乳的高峰期,“成长紊乱”就在这个年龄段不行遏制地爆发。
是成长热线的主持人,本书以新闻热线为切入点,用真实感人的故事为说理载体,以透彻的剖析证其要害,将一个个活生生甚至是惊心的个案摆在读者面前。
但并未停留在摆事实的层面,而是记录了怎么胜利解决成长的疑难杂症,让家庭回来和谐的全过程。
让读者把握被实践检验了的可行方法。
在书中独到而鲜亮地区分了“成长”与“成才”两个概念,成长是自然属性的需求,成才是社会属性的需要。
“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成才是孩子自己的抱负和追求”。
孩子的成才苦难与恐慌,可能都与父母的越权期望与过度设计有关。
5.《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美]高燕定著广西师范高校出版社)
高燕定讲解并描述的教育故事是迷人的。
但是,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猎奇、记趣的书。
这是一个来自中国的教育工,通过自己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对比中西方教育进行第一手的深化体验和分析后,写成的书。
这样的书,虽然过去有过一些,但很少有像高燕定先生描
写、记述得如此扎实深厚、真实细腻。
女儿高倩的成长与胜利是令人惊羡的。
不过,这也不是一本讲天才的书。
假如是讲天才的书,我们也是确定不看的,我们一般人何必没事通过天才来证明自己的失败呢?而高燕定先生的著作,恰恰从一个一般父亲讲解并描述自己一般女儿成长故事的角度,告知我们:人生是可以设计的;哈佛是可以算计的;而天才呢,是可以父女俩一起合计的。
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设计”,在可预见的将来让孩子不靠机遇、不靠伯乐地走向必定地胜利。
所思索的教育抱负的精华在于人生早期的职业预备,这完全不同于将孩子早早送进贵族学校的那种冠冕堂皇,而是尽早发觉孩子的独特,为其将来的职业进展立下可行的目标。
从童年设计,而不是成年之后再强扭人生苦瓜,重新整合奋斗目标,无疑将会更切合社会的需要,也更能让孩子尽快地实现他们的人生抱负。
在这个意义上,高燕定所提出的教育思想明显具有着突破性的理论奉献。
一个有早期目标的人生必定会将孩子培育得更接近胜利是一个无可争论的事实!而本书正是这样一个胜利的案例。
6.《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唐伟红、崔华芳编著北京工业高校出版社)有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的职责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关键就是培
养孩子的好习惯。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
育起来的,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就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尤其是3至12岁的孩子,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假如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期没有注意良好习惯的培育,等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时候,父母懊悔就来不及了。
本书是一本特地指导父母如何培育孩子做人、做事、学习、沟通的36种好习惯的书,对父母、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关心。
在书中,把孩子的习惯分为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和沟通的习惯,指导父母抓住教育关键期,培育孩子好习惯。
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沟通,成为生活的强者。
在本书中,精选了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习惯,运用大量的案例,分章详述。
更为珍贵的是还在每章的后半部分,向我们供应养成这些好习惯的建议,使本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笔者曾同本书崔华芳有过沟通,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过探讨,本人为其对教育的热忱和执着所感动,为其对家庭教育的见解所折服。
本书自上市以来,始终受到父母们的追捧。
7.《4班级确定孩子的一生》(张伟、徐宏江著京华出版社)
徐宏江现为北京师范高校试验学校老师。
因此,本书既具有权威、科学的家教理念,又有丰富的有用方法。
假如你的孩子在四班级以下,那么,本书对你和你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本不行多得的佳作。
8.《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韩]李承宪著王宁译地震出版社)
大脑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受到关注的程度却很少。
大脑又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人类对它的熟悉太少了。
人的大脑具有无穷的潜能,而一般人在他的一生当中,也仅仅只是开发了其中的25%,连世界有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是才开发了10%左右。
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使用大脑的方法。
我们往往总是艳羡那些头脑敏捷的人,但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自己的大脑经过开发也可以到达那个程度。
即使是平凡一般的人,只要正确开发使用,他们的也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力量。
全部的人都是带着天才的潜质而降生的,只不过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发觉和培育这种力量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已。
信任本书会成为父母和孩子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本书由卢勤主编,李承宪博士是世界大脑开发专家。
在韩国出版3个月内,销售就突破了50万册,一度居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也是韩国国内近1500所学校中学的老师推举给同学的必读书目。
盼望这本分散了国际有名的大脑潜能开发专家李承宪博士和…知心姐姐无限爱心的书,能给每一位爸爸妈妈带来一些新的启示;盼望本书中所介绍的讨论成果能被中国家长普遍地把握与运用,并能有所收获。
9.《告知世界,我能行》(卢勤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开列了未成年人成长中面对的50个问题,用“太好了”、“我能行”、“我帮你”、“你真棒”、“我要学”、“我思索”6句最简洁明白的短语作为6章的题目,运用了当代未成年人生活中大量鲜活生动的例子,与未成年人公平地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知心
对话”,布满关爱、布满激情、布满才智、布满哲理。
成长要面对的这50个问题,是卢勤从长期从事“知心姐姐”工作中面对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千千万万个问题中梳理出来的,卢勤的“解惑”,也是从“知心姐姐”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全书充分表达了“从未成年人中来,到未成年人中去”,具有了真正的时代性和有用性。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高科技迅猛进展等外部因素,一方面为未成年人成长制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太多的诱惑也为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良环境。
有“苗”怎么长?这是一个令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本书的出版,为广阔未成年人供应了一本可翻可看,可查可依的引领成长的“知心宝典”。
愿我国3亿多未成年人,在自己的成长路上,能面对世界,骄傲地高声地喊出“我能行!”
10.《母亲的路,孩子的天》(王开敏姜鹏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这是一个近乎完善的母子之间的故事:一个睿智并富于制造性的母亲;一独特格阳光、身体健康、学识过人的孩子;18年,母亲始终执行着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原则并获得了胜利。
孩子最终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荣获“威斯里安费里曼亚洲奖”,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深造。
如今这位母亲将自己“平民化的阳光教育”历程与阅历进行了总结以便供全部渴望孩子胜利的家进步行共享。
平民阳光教育是该书的核心概念,平民化、阳光教育则是全书的关键词。
的孩子艾天是个平民,并没有过人的天赋,而也是一个一般人,更是一个一般的母亲。
的家庭教育方法注意可操作性,教育原
则和模式也具有普适性,甚至可以克隆,带有鲜亮的平民化烙印。
写作此书的目的正基于以下的信念:任何盼望通过教育转变孩子将来的父母,可以轻松地从平民阳光教育模式中获益,孩子最终能在美好和欢乐中获得胜利。
她能做到的,天下的父母同样能够做到。
读书的好处10条
1、可提高我们的阅读力量和写作水平;
2、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有修养;
3、可以关心我们找到好工作;
4、读书可以提高你的层次,提升你的综合素养,让你的气质更出众;
5、读书能够让我心情愉悦,不会太急躁;
6、读书可以关心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7、读书可以关心我们释放压力,不管你在工作中有多大压力,在人际关系,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其他问题,当你沉迷书中时,这些压力和苦恼统统都消逝了;
8、读书能够关心我们改善记忆力;
9、读书能够让我们集中留意力,做事也简单变得更加专注;
10、读书能让我们更懂得思索,而不是盲目推断。
读书名言警句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行,读书须尽苦功夫。
——阮元
10、奇文共观赏,疑义相如析。
——陶渊明
1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
1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
2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