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6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6.1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化学反...》343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41中学
高一化学
冯琳
一、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的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诸如温度、压强、催化剂、表面积及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积累了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养成了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目标
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讨论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2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景
情景设计:视频演示爆破旧桥,
幻灯片展示图片
初步感受化学反应的快慢,了解化学反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
提出问题
实验:把除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分别投入等体积1mol/L 的盐酸中进行反应,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哪一个进行得更快?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讨论实验中如何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
区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提出新的概念
【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
学生通过概念的对比引出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
运用物理知识引出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概念加强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自学总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3、表达式:v(B)=△c(B)/△t=△n(B)/V△t
4、单位:mol/(Ls)
或mol/(Lmin)
【例题讲解】
某反应的反应物甲浓度在5
min内由6
mol/L变成了2
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学生阅读课本P47至P48,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
通过自学对3个要点的总结,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自学和总结的能力。
3
教学环
节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巩固概念
【习题】
反应4NH3+5O2
4NO+6H2O
在5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秒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NO来表示为多少?
解答习题,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提出思考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既可以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那么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否相同呢?其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思考
I
对比引起认知冲突,提高学生求知欲
【习题】在2
L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
N2+3H2
2NH3的反应。
现通入0.8
mol
H2
和
0.4
mol
N2
,2
min
后生成了0.12
mol
NH3
,求:
(1)
2
min
后N2
和H2的物质的量
(2)
2
min
内三者的化学反应速率
(3)三者是否相等?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都取正值。
3.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4.对同一个化学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物质。
5.速率之比就是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解答习题,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
个难点。
巩固练习
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B2C (A、B、C均为气体),若最初加入的A、B都是4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则10s后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是
,
D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在前10s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请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给予评价、讨论,后经教师点评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这一环节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练习强化两个知识点,进一步达到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4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2、表示方法
3、表达式:v(B)=△c(B)/△t
4、单位:mol/(Ls)
或mol/(Lmin)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设
计意
图
概括完善体系
【课堂小结】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学生先自我总结
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升华,从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分散解决难点。
培养学生的化学严谨性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布置
作业
课后限时加测(十四)
巩固本节课知识,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