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源先生书法艺术之名家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源,原名冯国平,号左右,字冯源,冯宝斋斋主。

生于1956年,祖籍河南省西平县。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副院长、中国榜书协会理事、中国榜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甲骨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名人书画碑刻艺术馆馆长和河南榜书研究院院长、郑州市政协委员。

冯源自幼临摹不辍,习汉隶、楷书、榜书和甲骨文,拜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阿康、刘增基先生为师,并入室求教。

先生潜心研习名家之法博学众长,笔力雄健,作品苍劲厚重,结构端庄自然,给人以形神兼具、别出新意之感,逐步形成清新流畅、豪迈大气、挥洒自如的书法风格。

冯源尤善榜书,风格潇散简远,飘逸俊秀,气势磅礴,被誉为“中原榜书铁笔”。

先生的福、寿、马、龙、虎、鹤、禅、佛、鹰等榜书威严庄重,俊逸壮观,千姿百态,妙趣天成。

其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精英大辞典》、《中国专家名人大辞典》等多部书籍,出版有《冯源书法集》、《冯源艺术作品集》、《冯源榜书名人句》、《冯源行书幽兰赋》、《冯源甲骨文精品选》、《翰墨颂伟人》十五万字的篆书巨作。

国家领导人、军队高级将领、影视明星、文化名人和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国际友人也多有收藏。

泰山摩崖石刻、北大荒艺术长廊石刻、沧州大运河碑廊石刻、华夏碑林石刻、黄河碑林石刻等有其墨宝。

冯源
冯源先生书法艺术
之名家点评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

在新中国
六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冯源先生“翰
墨颂伟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书法艺术展隆重开幕,其作品集也同
时与大家见面。

对此,我首先表示祝贺。

冯源先生书师法晋唐,上追秦汉,打下了扎实基础。

之后拜书法名家张瑞玲、刘增基为师。

广采博取,汲取众长,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被誉为“中原铁笔”。

他擅长榜书,亦攻篆隶。

其作品笔力雄健,厚朴凝重,豪放多姿,结构端庄自然,遒劲有力,别出新意,具有舒展豪放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时代感,也体现出他正直宽厚、仁爱、淡泊名利的诚挚秉性。

冯源先生所书的福、寿、龙、马、虎、鹤、禅、佛、鹰等巨幅榜书,俊逸壮美,千姿百态,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其作品被中央领导、军队高级将领、国内外友人广为收藏。

宋楚瑜、成龙等称赞说:“冯源书龙,中华一绝。

”2006
年他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文化
功勋人物”,连续两年受邀到北
2007年和侯振华先生在新加坡成
功举办书展。

冯源先生不但善写榜书,亦
写甲骨文、篆书,还花费十多年
的心血,将一代伟人毛泽东、周
恩来、朱德的诗词全集、四万余
字及伟人肖像360余幅,集为长卷。

他不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慈善家。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积极组织义写义卖活动,并把所得8000元现金捐给灾区;在河南电视台举行“天使在人间”活动中,他又义写义卖捐助15万元,救治了开封市林泽雨等4名残疾儿童。

2008年他光荣当选为河南省慈善总会理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冯源先生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他的才华,也是他几十年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现在他正值中年,事业如日中天,他将会以更大的热情,继续在中原这片沃土上笔耕墨耘。

精金百炼,良骥千里;既结硕果,再铸辉煌。

我们相信,他将会继续奋进,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艺术优秀传统的事业中作出他应有的贡献。

每一件书法作品,在人群中都有不同的评价。

有水平不同,更主要的是趣味的差异。

夸点优点、指点毛病都出于自己的理念。

我看冯源先生的书法,有这么几点:
一、每个人的书法艺术都可以追求各种各样的风路,首要的是让人看得懂、感觉新、好看,你写得好,人家就会多看两眼,摆在厅堂,甚至比划比划,我觉得比什么都强,专家认可与否先不管他,自己认为这样写好,民众喜欢,就坚持下去,让它美中再美。

我感觉冯源先生就体现了这一点,路行得很扎实……
二、他是讲究功夫的,每个字写成什么样子,他的中锋、偏锋,他是既在意又有控制的,这一点不专注、不下苦功夫是做不到的,希望要扬长避短,保持下去,想写成啥样就写成啥样,心里踏实,发挥起来有把握又有兴趣。

三、他是写自己的字,对古人的字不照搬,而融汇心中,体现的造型发挥自己的长处。

临帖是每位书法家必做的功课,不临帖就不知道字怎么拢、笔怎么用、效果怎么出来,靠积累多年的数量,笔自然熟练自由。

心中建起审美的框架,这样就会用,山般势、冬心趣、平原捺、海岳钓……
比如郑板桥、颜鲁公、苏轼及现代名家,他们的字也看不出哪一笔就一定是出自何人哪家,我看冯源的榜书具有笔力雄厚、豪放多姿、气势磅礴等特点……
凡是真正的大家,历来都是临归临、说归说、做归做,真正自己笔下都是“我书意造本无法”、“不使人家血汗钱”不照搬,研究自己的书法造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