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0a63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c.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僧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
诗中通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自由嬉戏、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和刚刚抽出嫩芽的芦笋,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景色图,生动地再现了寒冬过后春天的蓬勃生机与美好景致。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讲解、讨论、品味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春江水暖、万物复苏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
3. 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对生命、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想象,品味诗句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2.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 教师出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你们觉得这幅画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为这幅画所题的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作者简介(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重点突出苏轼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初读课文(10分钟)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教师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强调多音字的正确读法。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朗读错误。
3.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并点评指导。
通过朗读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的韵味和节奏感。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通过齐读和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展示。
小学三年级语文《惠崇春江晚景》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惠崇春江晚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2e59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b.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惠崇春江晚景》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古诗二首》中的《惠崇春江晚景》。
教材详细内容为对苏轼的这首古诗的全文进行解读,分析其意境和描绘的春天景色,以及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惠崇春江晚景》,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背诵古诗,了解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苏轼及其创作背景,带领学生阅读古诗,理解诗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诗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加强记忆。
4.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类似的古诗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和哲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进行课堂分享。
6. 背诵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全文2. 黑板右侧:生字词、重点句型、作者简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2. 答案示例: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江景,绿草如茵,江水清澈,鸭子在水中嬉戏。
春天让我感受到生机勃勃,希望满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背诵和描述能力的训练。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搜集其他描绘春天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分享,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讲课稿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8ffb794b73f242326c5f41.png)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中不理解的地方质疑,整体感知诗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一、新知探究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a9ec2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7.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认识“融、燕”等7 个生字; 会写“鸳、鸯”等12 个生字。
2.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课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 .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 .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1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 .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 )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 )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 )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道这首诗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画的画《春江晚景》图上的一首题画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87ba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7.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小组学习,分析诗中重点句子含义,讨论作者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并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3、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同时引起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诗中所出现的乐器,例如:琵琶、箫等的音色以及其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情景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巩固知识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复习古代描写月亮的诗句,并讨论所列举的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进而导入新课《春江花月夜》。
(二)朗读品味,整体感知1、教师进行配乐范读,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意境,同时让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对文章进行翻译,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
2、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再次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停顿,语气变化,并用斜线标注。
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即月之初上迷离、美妙高亢,月下遐思平缓,思妇对月徘徊低回,游子梦回故乡哀怨,梦醒月残倍孤寂悠长。
3、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并设置问题:该诗都具体描写了什么内容,一共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得出:全诗可分三层解读,第一层(前8句):月之色,第二层(中8句)月之问,第三层(其余句)月之情。
(三)深入研读,感悟哲理引导学生逐层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赏析,依次一下问题1、让学生诵读第一层(前八句),并设问:作者写了哪些意向?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它们分别都有怎样的特点呢?2、诗人在赏月的过程中,有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与之前所学苏轼,王羲之等人所感慨的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诗句,有哪些异同?3、诗中所写的思妇怀人、游子思归,采用的那种抒情方式?并借助了哪些意象来烘托的?4、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情朗读,并分析该句好在哪里,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和点评。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3f46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c.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l.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写春天的古诗。
(喜欢)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读课题。
二、学习《惠崇春江晓景》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晓景》诗。
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5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惠崇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强调崇是翘舌音。
蒌蒿是一种植物,上面草字头表意,下面表音,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声的字。
了解河豚(课件出示河豚资料)。
(3)把词语送回诗中去,老师相信孩子们会读得更好。
2.理解诗意。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
老师和同学都想知道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
读出来。
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3)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啊!知道了这么多,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
正是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指名答。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
诗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美吗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
部编版三年级(下)惠崇春江晚景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惠崇春江晚景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174c9501f69e31433294f0.png)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微课教案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杨鑫鑫孟玉红教学目标:1、会认“惠、崇、欲”等几个字;会写“晚、鸭、芦、欲”等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的字,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谢,朗读古诗,引导学生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和有关的资料,结合图画展开想象,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理解并说出古诗的大意。
3、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诗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呈现早春的欣欣向荣景象。
教学过程一、出示惠崇《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同学们,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今天我们要说的微课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课题是苏轼的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写作背景:宋朝的时候有个叫惠崇的和尚,他擅长写诗和绘画。
有一年春天,他在游览春江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景色非常的美丽,当时正是早晨,太阳刚刚出来,于是,他画了一幅画,并把这幅画命名为《春江晚景》。
大诗人苏轼看到了这幅画,就在画上题了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
知诗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引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现在来背诵《春晚》,以前学习过很多与春天有关的古诗了。
现在一同走进900年前的宋朝,看看苏轼笔下所描写的惠崇《春江晚景》,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一《春江晚景》三、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拼音自学,教师随机点拨。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25626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3.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惠、崇,蒌、蒿、豚”,了解重点字、词“竹外,鸭先知,蒌蒿,芦芽,欲、上”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能借助资料了解作者苏轼,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3.能背诵古诗,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培养对古诗的学习的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书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事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惠崇〈春江晓景〉》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诗人。
(1)谈话: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曾担任嘉佑进士等官方职位,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你猜出他是谁了吗?(2)根据生的回答在屏幕出示诗人的画像,并在黑板板书:(北宋)苏轼2.背古诗。
(1)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两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赠刘景文》,谁还能背一背。
(2)请个别生背。
(二)新授第一,诵读1.大家背诵的多好啊!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看屏幕,齐读课题。
(《惠崇春江晚景》)什么意思呢(惠崇是一个和尚的名字,他画了一幅画叫《春江晚景》,让苏轼题的诗。
)2.看来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苏轼。
我们对苏轼已经不陌生了,谁找到了关于苏轼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通过看书和上网找资料来介绍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精选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7ec9e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8.png)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惠崇春江晚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景,通过对江水、鸭子、桃花、蒌蒿、芦芽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春天景物的意境,感悟生活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引出课题《惠崇春江晚景》,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朗读技巧。
(2)教师讲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请简要描述一下诗中的画面。
(2)教师示范回答,并指导学生如何从诗中提取信息,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5. 随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2. 在黑板上列出诗中的生字词。
3. 根据古诗内容,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古诗,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春天景色的作文。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江水暖和了,鸭子在水中嬉戏。
岸边的桃花盛开,吸引了蜜蜂和蝴蝶。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三下1 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 教案
![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三下1 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c8c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d.png)
第
课题
惠崇春江晚景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文化自信:阅读古诗,从中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三、思维能力: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诗的意思。
四、审美创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C
图文结合,有助
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
于理解诗意。
所在,“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诗人移情于物,凭借感觉和想象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3)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上:向上,逆流而上。
图文结合理解词
篓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注意停顿和韵律。
惠崇春江晚景
侏】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指名读简介
指名读
开火车读
其余学生进行补充
了解背景有助于理解古诗的韵味。
通过断句练习,加深学生对诗句
萎蒿/满地/芦芽/短,
齐读
的熟读。
正是/河豚/欲上时。
(四)认读生字:
(1)huιchongIuyatun
齐读、开火车
认读字词
惠崇芦芽豚
读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写本课生字。
惠崇芦芽短
指导书写
学生跟老师书空
提示:通过音序、结构、部首等分步讲解,帮助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了解。
二、古诗赏析:
(-)解诗题: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15846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3.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课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fd4d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7.png)
4.再读古诗,指导背诵。
一、交流诗题。
二;交流作者信息。
三、小组交流诗中的春景。
一、小组讨论。
二、指名读诗句,说画的内容。
三、指名答。
四、指名答。
八、背诵。
活动意图说明: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想象画面,锻炼了学生理解古诗和自学古诗的能力。
总结:迟日、江山春风、花草、融泥、燕子、暖沙、鸳鸯。
2.小组讨论,结合插图、注释,理解画面内容。
(1)师:结合插图、注释,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吗?
生: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
师指导朗读:多么美丽的春景!朗读时应语调轻柔,读出春风的柔和、春景的美丽。
生: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二、诗人简介:(简介惠崇和苏轼)
三、借助插图、注释,想象画面。
1.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
自由读诗,画出诗里描写了哪些春景。
生:春景有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师相机介绍河豚洄游知识。)
2.小组讨论,结合插图、注释,理解画面内容。
6.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绝句
景物:迟日、春风、花草
动物:燕子、鸳鸯春光无限
惠崇春江晚景
画中景物:竹、桃、鸭、芦芽……
景中联想:鸭知水暖、河豚欲上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中描写的画面。
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再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情景。同时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先理解词语的大概意思,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创设的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全诗的意思。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cb66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b.png)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01《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是面试小学语文7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惠崇春江晚景》,下面开始说课。
一、教材分析找依据《惠崇春江晚景》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的一首古诗,这是苏轼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最富特征的景物,既依托画面所描绘,又融入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初春的景象。
本单元都是描写美丽的春景,本诗在本单元中起了引领主题、深化情感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重实际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古诗的学习并不陌生,但透过优美语言文字的背后,对画面展开想象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理解本诗画外景、画中态时也需要教师加以启发引领和点拨。
三、教学目标定方向1、认识“惠、崇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朗读和交流方法,图文结合,理解古诗大意。
(同时,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意境的深远。
(这也是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教学方法明理论基于本课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利用图文直观的特性,并配以朗读法、演示法、探究法;学法上以学生合作学习、迁移实践为主。
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五、教学过程重激趣纸上得来终觉浅,下面我将具体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环节一:歌曲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并伴以谈话:听完这首歌,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吗?我们知道春天鸟语花香,带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景象。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顺势引入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这样可以触碰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为下文教学铺垫。
环节二:厚积薄发,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先,解课题。
明确此诗为题画诗,“惠崇"是画的作者,画名为:春江晚景。
再指导朗读:“惠崇”后稍微停顿。
接着,学生跟着录音,自由读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640c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9.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的内容,感受春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3.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作业背诵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标题性器乐曲自身的美及内在的情感表达,感受乐曲优美、迷人的意境,体沃曲幽远、和谐、含蓄、宁静的东方古典美。
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内涵和民族乐器的表现力,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27bb9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2.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苏轼和惠崇,了解题画诗。
2、通过师生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3、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难点通过学生质疑探究,师生共同解决课堂中自然生成的问题,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法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过程设计意图一、猜谜激趣导入:三四月的春光,无限美好。
杨柳依依,桃花朵朵,微风习习,最美人间四月天!让我们猜一个谜语来开启我们今天的课程。
(出示大屏幕)猜猜他是谁?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创豪放派的风格,他的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思考,他的散文气势恢宏,变化自如,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绘画,无一不达到文学和艺术的巅峰。
不仅如此,他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他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
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
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他是无与伦比的。
那么,他是谁?(教师介绍苏轼文学常识,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二、你言我语说诗题大屏幕展示诗的题目《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1、惠崇是谁?2、惠崇和苏轼是什么关系?三、合作探究,研读全诗1、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2、你能在这些景物前面加上漂亮的修饰词吗?3、你对这首诗还有哪些疑问?预设问题:蒌蒿和芦芽是什么?河豚是一种什么鱼?什么是“欲上时”?为什么说桃花是“三两枝”?4、教师提问:诗中出现的景物惠崇的画中都有吗?(引出难点:惠崇的画中到底有没有画河豚?)5、根据所加的修饰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四、主题探究,总结升华这首诗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小结: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春江美景,表达苏轼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75ac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1.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导学案【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步骤:(一)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指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2c76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第【1】篇〗《惠崇春江晚景》评课稿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特殊课文。
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以下就我就对该老师的教学提出我浅薄的看法:一、提供充足时间,引导学生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已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而对于古诗文的体会,感悟,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肯定难以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们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
全诗用白描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因此教师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
以读解义以读悟情。
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
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
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已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妙利用画面,帮助想象意境《惠崇春江晓景》一诗是一篇指写春天画面的诗,它通过描写竹、桃花,江水、鸭、萎蒿、芦芽,河豚所构成的一幅春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教师就让学生先观察图画,再初步交流理解诗意。
最后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讲,很容易地让学生进入有面的意境。
由此,教师想到每堂课只要精心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这节课是成功的课,很值得我学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部编版《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教案1
![部编版《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47e863733d4b14e842468de.png)
语文学科“生本核心”课堂教学设计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惠崇、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认识惠崇:北宋僧人,擅长写诗、作画。
善于画鸭、鹅等小动物。
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3.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4.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的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读文识字: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认读“蒌蒿”、“崇”、“轼”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领悟诗意。
1、自.由读:①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教师巡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32fe1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a.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3.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听,孩子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小手拍起来,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听《春晓》)2.听完这首儿歌,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春)3.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春天的面纱,走进春天。
(欣赏)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春天吗?4.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天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板书课题)指导“惠”字书写。
5.作者是谁?(简介苏轼)6.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请同学们轻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7.认识画家,引出全诗(1)关于这幅画,你想知道些什么?(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3)简介惠崇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晓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二、读古诗,整体感知1.初读古诗,放声读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开始。
2.检测生字,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全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
)4.读出诗的节奏感,听老师范读,画出停顿来。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七言律诗用二二三的节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5.齐读。
(指名读,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课件)三、品读古诗,感悟诗境1、师:知晓诗人,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前两步,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理解诗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2、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一读:读景物,把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二读:读诗文,把诗文的意思读到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 7 个生字;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