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考试试卷9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课程试卷(含答案)
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判断题(19分,每题1分)
1. 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更敏感,那么IS曲线不会发生变动。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更敏感,则IS曲线会变得更加平坦,即利率的轻微变动会引起投资的大幅度变动。
2. 价格具有向下变动刚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卖方垄断的市场结构以及工人对降低工资的抵制。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由于存在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垄断力量和效率工资,实际工资可以保持在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出清水平之上,即价格具有向下变动刚性。
3. 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同于封闭经济,前者通过改变汇率、后者通过改变利率来影响收入。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供给变动改变汇率,通过汇率来影响进出口,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而封闭经济下,货币政策只能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影响收入水平。
4. 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四部门模型中的投资乘数表达式为αI=1/[1-c(1-t)+γ]。
γ的大小与投资乘数的大小呈反比,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减小会使投资乘数增大。
5. 为了巩固一国的货币政策自主权,该国往往采用固定汇率。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一国如果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则必须时刻保持与目标国的汇率保持不变,也就失去了该国的货币政策自主权。
6. 自动稳定器是没有任何时滞的财政政策。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自动起作用的一种机制,政府不必干预,就可以减轻对产出数量变化产生经济冲击的机制。
因而自动稳定器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它们没有时滞。
7. 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自然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市场结构有关系,从而政策的变动,比如更加严厉的反垄断法规或者更加慷慨的失业保险金计划的通过,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
8. CPI和GDP平减指数虽然有时候会背离,但是一般来说它们的变
动方向是一致的。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CPI和GDP平减指数都是对一国物价水平变动的衡量,由于他们测量商品的种类、权重和方法存在差异,因而有时会出现背离,但
一般情况下一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物价总水平变动方向是一致的。
9. 利用政策调节经济应该遵循规则还是应该相机抉择,经济学家关
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经济学家关于经济政策有两个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政策应
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经济政策应该根据规则实施还是斟酌处置。
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
例如凯恩斯学派主张相机抉择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货币学派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10. 加速原理是指国民收入的增加引起资本曲线向右移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加速原理或加速数,是指为了使产量增加所要求资本存量
的增量,其中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数。
加速数模型用于说明收入变化(或者产出变化)与投资变化之间关系。
如果需要表示计算包括折旧在内的总投资,则有:I=βΔY+D,
其中,D为折旧。
在以上分析中,加速数是表示收入增加对投资增加影响程度的一
个系数。
在使用固定资本生产条件下,加速数一般大于1。
显然,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增加,而消费增加会引起消费品生产的增加,进而引
起资本品生产的增加。
可见,收入变化(或者产出变化)对投资变化
具有加速影响,投资增量是收入增量的倍数,即收入增加可以使投资
加速度增加,但是收入减少又使投资加速度减少。
11.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LM*曲线之所以呈垂直状,是因为国
民收入在长期中保持不变,始终固定在潜在水平上。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在该模型中,汇率e并没有进入LM*曲线方程,给定世界利率,无论汇率如何,LM*曲线方程决定了总收入,因此LM*曲线是垂直的。
12. 存货多少取决于产量增量的大小,存货投资多少取决于产量的
大小。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根据存货投资的加速数模型,企业持有的存货量与企业的产出
水平是成比例的,存货投资与产出的变动成比例。
因此存货投资取决
于产量的增减,而不是产量的大小。
13. 在开放经济中,对可贷资金的需求来自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在开放经济中,对可贷资金的需求既来自国内需求又来自国外
需求,国内需求表现为国内投资,国外需求表现为资本净流出。
14. LM曲线斜率既定时,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LM曲线斜率既定时,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好。
因为IS曲线较平坦表示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强,即d较大,这意味着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时,投资后收入会增加较多。
特别是
IS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即投资对利率极度敏感时,货币政策将完全
有效。
15. 资本成本包括生产上的原材料费用、资本磨损费用和资本价格
的波动。
()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资本成本取决于资本的价格、利率、资本价格变动以及折旧率。
16. 卢卡斯批评的实质是,传统计量模型不包括行为人对未来事件
的预期,其结果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卢卡斯批评指,由于私人机构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映取决于
接之而来的政策,因此,并不能用现有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来研究政
策效应。
17. 鲍莫尔-托宾模型强调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将持有货币类比于
企业持有存货。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鲍莫尔-托宾从企业持有存货的角度来考虑持有货币的问题。
他们通过比较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找出最优货币持有量,从而在微观基础上说明了货币需求。
18. 超过均衡水平的工资会造成劳动的超额供给。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超过均衡水平的工资使得厂商雇佣的劳动力减少,总而导致劳动的超额供给。
19.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差。
()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差。
如图12-1所示。
图12-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2、简答题(75分,每题5分)
1. 什么是消费之谜?持久收入假说是如何解开消费之谜的?
答案:(1)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C=a+bYd)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
但是,在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针对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对1869~1938
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bYd,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
倾向相等。
并指出,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
人收入有很大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上升现象。
这
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或“凯恩斯-库兹涅茨悖论”。
消费函数之谜具体表现为:平均消费倾向在长期不变,在短期递减;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
费倾向。
消费函数之谜推动了对消费函数进一步的研究。
(2)持久收入的消费函数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即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
久收入水平来做出消费决策的。
其基本思想是家庭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长期预期(即持久的
收入)。
该假说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响人们的消费,也就是说消
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按照持久收入假说,凯恩斯提出的边际
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性”便不一定存在,因为人们一旦愿意预支未
来收入作为现期消费支出,消费倾向就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而不一
定是递减的。
所以,政府如果以此“规律”为根据,用刺激需求的办
法来刺激消费,则很可能会带来滞胀的恶果。
由于该假说认为消费是
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数,所以从长期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
倾向相当稳定,从而揭开了“消费之谜”。
解析:空
2. 试论述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答案:(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现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水平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
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
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工
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
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就
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
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
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3)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可以用图6-5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移动,进而形成长期菲
利普斯曲线的过程。
图6-5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成
图6-5中,假定某一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u*,通货膨胀率为π1
的A点。
若这时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以使失业率降低到u1。
由于扩张性政策的实施,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为π2。
由于在A点处,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π1,而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π2,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增加生产,增加就业,失业率减少为u1。
于是就会发生图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C1(πe=π1)所示的情况,失业率由u*下降为u1,而通货膨胀率则从π1上升到π2。
但这种情况只能是短期的。
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会发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这时他们便要求提高货币工资。
与此同时,工人们会相应地调整其预期,即从原来的π1调整到现在的π2。
伴随着这种调整,实际工资回到了原有的水平。
相应地,企业生产和就业也都回到了原有的水平。
失业率又回到原来的u*,但此时经济已处于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预期(即π2)的B点。
将以上过程重复下去,可以想象,在短期,由于工人不能及时改变预期,存在着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表现在图形上,便有诸如PC1,PC2,…的各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随着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上升。
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
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PC。
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解析:空
3. 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案:货币政策效果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
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根据IS-LM模型,变动货币供应量会导致LM曲线平移,从而与IS曲线形成新的均衡点。
前后均衡收入的变化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即取决于曲线的斜率。
(1)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即曲线斜率越小,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越好;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差。
这是因为,IS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系数b,IS曲线
越平坦意味着b值较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较明显。
当LM曲
线由于货币政策而移动使得利率变化时,b值较大会导致投资需求变
化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也会有较明显的变化,也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好。
(2)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即曲线斜率越小,货
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这是因为,当LM曲线较平坦即斜率较小时,意味着货币需求的
利率系数h较大,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
当货币供
给量变化引起利率变动时,较小的利率变动就能够产生较多的货币需
求变动,从而使货币市场重新均衡。
也就是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
率影响很小,从而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也即货币政
策的效果较差。
解析:空
4. A国经济在1990年代遇到了严重问题。
目前尽管名义利率几乎为0,A国经济仍处于严重衰退之中。
A国政府被批评为没有处理好本国
经济问题。
现在,新当选的首相承诺将宣布一揽子新政策以刺激经济
走出衰退。
假设你是A国首相的经济顾问,受命为他给出下列问题的
明确答案:
由于利率政策已被证明是无效的,一项旨在降低所得税的税制改
革被作为替代方案加以考虑(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以便不会出现财政
赤字)。
减税对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是否取决于减税是一时性的还
是永久性的?如果是,请解释为什么。
与减税方案相对,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应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假设A国劳动市场不存在任何摩擦和扭曲,政府支出增加会增加A 国的总产出吗?解释你的回答。
继续假设劳动市场不存在摩擦,解释永久性减税将如何影响劳动
市场和总供给。
考虑到你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你倾向于采用减税政策还是增
加政府支出政策?解释你的回答。
答案:(1)减税的有效性取决于减税是否是暂时的。
如果减税是一时的,则由于消费者为了保持消费的平稳分配,将会增加储蓄,降
低平均消费倾向,使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性降低。
如果减税是持久的,则消费者储蓄率不变,增加的收入将更多用于消费,使刺激消费更有效。
(2)政府支出增加不会增加A国的总产出。
如果劳动市场不存
在任何摩擦和扭曲,则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增加政府支出导致
的总需求右移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影响产出。
(3)所得税的长期减少使劳动者更愿意供给劳动,劳动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增加均衡劳动投入量。
对应的,总供给曲线右移,使总产
出增加。
(4)个人倾向采用所得税的长期减少政策。
正如上问所答,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所得税的长期减少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会迅
速形成新的、劳动力投入更高的均衡,使得总供给曲线长期右移,带
来产出的增长。
但在迅速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即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的条件下,仅仅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不会对产出产
生影响,反而会导致通胀。
解析:空
5. 货币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通
货膨胀无处不在,并且总是一种货币现象。
”你对这种观点怎么看?
答案:(1)按照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只有在货币供给持续增长时,才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否则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都不
会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保持不变,价格的上涨会减少实际
货币量,提高利率。
最终,通货膨胀将会消失。
(2)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关系式为Y=Py=V·M,按照货币主
义自然率假说的观点,就业量是由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
非货币因素所决定的,因此y与货币数量M无关。
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货币流通速度V在长期中又是稳定的和可预测的,因此,货币数
量M能影响的只有价格P以及用货币表示的常量。
因此,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解析:空
6. 在什么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能对总需求产生影响?什么时候它
们也能影响经济的产出水平?
答案:总需求Y=C(i)+I(i)+G+NX=AD(i),就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需求构成的。
消费可以视为当前和未
来可支配收入的增函数、利率的减函数;投资是预期未来资本边际生
产率的增函数、利率的减函数;总需求是预期未来收入、预期未来资
本边际生产率和政府支出的增函数,利率和税收的减函数;净出口是
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等的函数。
在此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能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当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即经济处于衰退或逐步走向繁荣阶
段时),增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增加产出。
但是,当经济进
入了充分就业状态,增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只能引发通货膨胀。
解析:空
7. 举例说明什么是贸易J曲线。
答案: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该国贸易收支状况往往并不能立
即改善或恶化,这是因为进出口变动速度往往慢于价格变动速度。
本币贬值时,出口并不会立即增加,进口也不会立即减少。
这是
因为在贬值之前,进出口合同一般早已签订好,进口或出口的数量一
般都在事前几个月就规定了。
本国货币贬值后,在新的出口合同或进
口合同还未签约前,进出口数量仍照旧合同执行。
这样,本币贬值,
即外币升值后,一国出口余额反而会减少。
例如,假定1美元从价值
6元人民币变为价值8元人民币时(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如果
按旧合同出口一定数量商品,本来可以得4万美元的话,现在只能得
3万美元了。
也就是说,在贬值初期,一国出口收入可能反而减少,
进口支出可能反而增加,因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可能反而恶化。
只有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随着旧合同结束、新合同履行,一国出口收入才
会增加,进口支出才会减少,从而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以改善。
当
本币升值时,经常项目收支状况的变动往往先有改善,但随着时间的
推移逐步恶化。
这种变动的轨迹呈J字形,故称J曲线,如图23-1所示。
图23-1 贸易J曲线
解析:空
8. 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何相互影响?
答案: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1)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净出口的变动。
①如果本国的汇率下降、货币贬值,则本国同类产品在国外市场
上的价格下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
升高,不利于销售,从而使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因此净出口额
相应增加。
②如果本国的汇率上升、货币升值,则本国同类产品在国外市场
上的价格上升,致使出口困难;而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下跌,有利于促进销售,使进口增加,从而净出口额相应减少。
(2)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净出口变动亦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①如果本国的净出口额增加,将使外国资金流入额增加,导致外
汇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因此外汇汇率就会下降,而本国货币升
值。
②如果本国的净出口减少,将使国际间资金净流出额增加,外汇
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因此外汇汇率就会上升,而本国货币贬值。
解析:空
9. 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是由下列菲利普斯曲线决定的:u=un-α(π-πe),式中,u为失业率,un为自然失业率,
π为通货膨胀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假定在美国轮流执政的两党中,民主党总是执行高货币增长的政策,共和党总是执行低货币增长政策。
你预期在下述条件下通货膨胀
与失业之间“政治经济周期”的模式是什么?
(1)根据一枚硬币的随机抛掷,每4年两党中的一党执政。
(提示:在大选之前预期的通货膨胀将如何?)
(2)两党轮流执政。
答案:假定经济具有如下菲利普斯曲线:u=un-α(π-πe),该方程意味着当通货膨胀低于预期时,失业率将高于其自然率水平,
经济处于衰退;反之,当通货膨胀高于预期时,失业率将低于其自然
率水平,经济处于繁荣。
再假定,民主党始终偏向于高货币增长率和
高通货膨胀率政策,称这一政策为uD;共和党始终偏向于低货币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政策,称这一政策为uR。
(1)政治经济周期模式取决于人们在各期期初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水平。
如果预期是完全理性的,并且,一个新的政党当政后所有合同
都可以重新进行调整,上述政治经济周期的失业模式将不会存在。
例如,如果民主党当政,人们立即形成高通货膨胀率预期。
由于
π=πD=πe,民主党的政策将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
在美国,确
实存在民主党当政时具有高通货膨胀、共和党当政时具有低通货膨胀的政治经济周期。
现在假定,经济中所签的各种合同有效期较长,工资和物价都不能在新的政党当政后立即重新调整。
假定两个政党当政的可能性都是50%,这样,大选揭晓前,经济经历高通货膨胀和低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各为50%。
如果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在各期期初,预期通货膨胀率为:πe=0.5πD+0.5πR,如果民主党赢得大选,开始时,π>πe,失业率低于其自然率水平。
因此,在民主党当政的初期,经济处于繁荣。
以后,通货膨胀率逐渐上升至πD,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
如果共和党当选,通货膨胀率低于预期,失业率将升至其自然率水平之上。
因此,在共和党当政的初期,经济处于衰退。
以后,通货膨胀率逐渐降至πR,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
(2)如果两党轮流执政,由于人们每期都知道哪个政党执政,即知道通货膨胀率将较高还是较低,经济将不会产生政治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率将在民主党的执政期间较高,在共和党的执政期间较低。
解析:空
10. (1)请评价降低通货膨胀的渐进主义和激进主义策略的优点和缺点。
(2)为什么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信誉是重要的?
答案:(1)降低通货膨胀的渐进主义和激进主义策略的优缺点
①渐进主义的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持续小幅度地削减货币增长率来紧缩总需求,在很长的时间内逐步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
它是温和的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