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16《爱莲说》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文学家。
后因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名为濂溪,故世称濂溪先生。
代表作《太极图说》、《通书》等。
四、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课文标题“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五、检查预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周敦(dūn)顾(yí) 可爱者甚蕃(fán)
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
不蔓(màn)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花之隐逸(yì)者也陶后鲜(xiǎn)有闻
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听范读。
2、男生朗读课文,女生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重音。
七、疏通文意
(1)解释划线字词。
1可爱者甚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3中通外直里面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6花之隐逸者隐居避世
7宜乎众矣应当
(2)全文翻译。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八、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重音,读出喜爱。
九、文章背景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有诗刻石。
沈希颜在雩都濂溪请周敦颐题词,周敦
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和赞赏。
十、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全班齐读主旨)十一、谈谈读后感。
十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称赞莲花为君子,对高洁品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十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菊花隐逸者
莲花君子
牡丹富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