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野战卫勤保障机构医疗型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野战卫勤保障机构医疗型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孙文桥;石磊;彭滢
【摘要】Objective To Design a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zed medical support by the field medical support institution. Methods J2EE architecture and Java technology wer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and star topology was used for network deployment. Results The system shared casualty treatment data with servicemen electronic tag and medical commanding information with logistics integrated command and control platform,so that the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information were met in the
institution.Conclusion The system improves the field medical support institution in medical support ability,treatment rate and efficacy.%目的:设计野战卫勤保障机构医疗型信息系统,以满足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战时卫勤保障机构展开实施卫勤保障所需的信息化作业需求.方法:基于J2EE架构构建系统,利用Java 技术设计系统各个模块.网络部署采用星型架构.结果:实现了与军人标识牌战救数据及后勤一体化指控平台卫勤指挥数据的对接,满足了机构内部医疗业务信息应用的要求,提升了医疗作业效率.结论:野战卫勤保障机构医疗型信息系统的成功设计与应用,提升了卫勤力量在遂行战救任务的卫勤技能、救治率和救治效果.
【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
【年(卷),期】2018(039)003
【总页数】5页(P42-45,82)
【关键词】卫勤保障机构;信息系统;医疗型;战伤救治;野战
【作者】孙文桥;石磊;彭滢
【作者单位】解放军210医院信息科,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210医院信息科,
辽宁大连116021;解放军210医院信息科,辽宁大连116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TP393.1
0 引言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卫勤力量和作战部队在同一个战场上担负着同样的作战任务。

卫勤保障[1]能力越强,部队综合作战能力就越强。

近年来,随着我军军事训练转
型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实战化作战训练在部队广泛开展,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样式与战法不断创新,部队传统战术卫勤训练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保障要求,目前有效应对的措施并不多。

针对上述问题,本院借鉴电子伤票、野战搜救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经验,设计野战卫勤保障机构医疗型信息系统。

本系统定位于战时野战医疗所(队)和师(旅)、团救护所局域网内使用,用于战时医疗信息救治管理,未来也可扩展至空中医疗队、医院船医疗所、卫生列车医疗队、码头救护所、救护艇医疗队、野战药材站等。

1 设计目的
结合以往一些战时医疗信息系统研发和应用的经验,信息系统若想推广首先要避免“为信息化而信息化”的缺陷,必须坚持“数据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的思想,应从管理信息层次转变到应用信息层次直至高效应用的层次。

本系统最终的使用者是战时执行卫勤保障任务的一线医疗官兵,其职能定位首先是完成医疗救治任务,
若信息系统不能为这一任务服务,甚至干扰了这一任务的执行,则必然无法被接受。

因此,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必须坚持应用主导的原则,分析每个使用者(医疗救护人员)的每个作业流程、每个作业场景甚至每个动作,以明确使用者的时间分配、肢体分配、作业难点等,从而用最小的代价获取必要的数据、设计使用者最想要的功能,尽可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救治业务效率[2]。

2 系统设计
2.1 总体业务架构设计
通过对系统在整个指挥信息体系中的定位、主要功能要求、系统运行环境、使用对象以及主要业务流程的深入分析,结合军内已经开展的一些系统研发经验,对比平战时系统业务要素,确定按照以下原则设计系统:
(1)宽架构设计。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系统各个层次的定位。

首先是系统未来面向全军的任务定位,其次是
在全军指挥信息体系中的定位和在后勤信息化体系中与一体化平台关联,最后是在战救信息链中与军人标识牌系统、其他关联后勤业务系统、不同机构本系统间乃至平战系统间的关联,因此系统必须按照宽架构的原则进行设计。

在指挥体系架构层面,遵循后勤一体化指控平台的设计要求,满足指挥链条信息共享;在战救数据链架构层面,满足整个战救链条不同类型数据链节点的对接;在业务架构层面,既要满足整个体系指挥业务数据要求,也要满足医疗业务数据应用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底层数字化触点对接要求。

图2 系统总体流程图
(2)本系统是瞄准未来全军大范围使用的系统,从体系对接、系统对接和应用对接几个层次来说都必须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以保证未来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系统必须符合全军指挥信息体系乃至后勤一体化指控平台的安全标准、接口标准、传输标准等;其次,在战救链上不同类型的数据节点必须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
业务字典、数据接口、传输标准、加密标准等;最后,在系统应用上,必须遵循卫勤保障的实际作业标准,包括战伤救治规则[3]、卫勤分队战时条例、医学影像应
用标准等。

标准化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对于现有的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转换为系统开发标准;对于没有明确标准的,必须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原则,确定形成与系统配套的系统开发标准。

野战卫勤保障机构信息系统总体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野战卫勤保障机构信息系统总体业务架构图
2.2 系统开发环境
由于Java的可移植性好,方便卫勤保障机构医疗型信息系统升级,因此选择J2EE 架构[4]作为平台开发系统。

Web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3(x86、x64)
或 Windows Server 2008(x86、x64)。

客户端:Mac OS环境Safari 5.1以及更高版本,Microsoft Windows环境Firefox 17.0以及更高版本,Google Chrome 14以及更高版本,操作系统Windows 7。

Java开发工具包:jdk-
7u21-windows-x64。

虚拟Web服务器:APCHE的apache-tomcat-
7.0.37.exe。

数据库:Oracle 10g以上。

2.3 系统流程设计
本系统按照系统总体目标进行基本的界定,将核心功能定位于战救信息融合共享和医疗业务信息处理与应用,以伤员流转过程为核心业务线,以伤员战救信息[5]驱
动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

系统总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2.4 功能模块设计
2.4.1 分类接收模块
分类接收模块包括7个二级子模块,其中伤员登记、伤员登记簿、导入电子伤票[6]和历史病历为伤员的接收界面,该界面登记伤员信息;转组信息为伤员流转界面,该界面收录了所有申请转组的伤员信息,主要供担架人员使用;其他功能包括
补录伤票信息和手环管理(如图3所示)。

图3 分类接收模块
检伤分类人员根据伤员伤情对伤员进行分类,为伤员佩戴相应组室的手环(主环),担架人员根据手环信息将伤员送往对应的组室。

副环留存检伤分类组室供检伤分类组人员扫描录入伤员信息,快速生成伤员登记簿。

手环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手环示意图
手环具有以下作用:(1)取代原有的分类标示牌,简化分类检伤流程。

伤员可快速通过检伤分类组到达后续医疗组室进行救治,同时减轻了大规模伤员通过时的检伤分类压力。

(2)各医疗组室在进行伤员接收时通过扫描伤员佩戴的主环,将伤员信息和手环进行绑定,伤员登记簿自动补全伤员信息。

2.4.2 医疗救治模块
医疗救治模块包括收容处置、重症救治、手术3个子模块,如图5所示。

收容处置主要包括伤员接收、医嘱管理、伤员流转。

重症救治主要包括伤员接收、医嘱管理、伤员流转、重症监护。

手术主要包括伤员接收、术前准备、信息登记。

伤员接收时把手环置于扫描机上进行“扫描”,如果手环可以使用,则会提示伤员申请收容成功,待接收伤员显示在收容处置组室列表中。

医嘱管理包括伤员的体温脉搏、病历、医嘱以及伤病处置等。

伤员流转是收容处置组室申请伤员流转的接口,同时也提供了对伤员救治情况的维护管理接口。

图5 医疗救治模块
2.4.3 医疗保障模块
医疗保障模块包括检查、检验、药房、防疫洗消4个子模块,如图6所示。

图6 医疗保障模块
检查主要有床旁和定点2种方式:对于做床旁检查的患者,检查技师应提前准备
设备、耗材、伤员查体的基本要素;对于定点检查的患者,需填写综合检查申请单
之后,即时实行检查,然后出具报告。

药房主要包括药品入库和药品出库:药品出库主要按常规药和毒麻药备药、核对签收药品单;药品入库主要检查药材交接单及药品,核对签收后整理分箱,入库登记。

防疫洗消日志记录防疫洗消组当日工作事项,如防疫洗消范围、所用药物、执行任务人等。

2.4.4 转归后送模块
转归后送模块主要包括后送管理、出院管理、死亡管理3个子模块,如图7所示。

(1)后送管理。

分类、收容、重症组室填写后送信息申请后后送,转归组补录伤病情变化。

按照运力情况选择后送伤员生成后送交接单,运力条件到位后执行后送。

(2)出院管理。

收容组室填写伤员出院信息申请出院;转归组对出院申请进行审批,符合要求审批通过,不符合驳回申请;收容组室对已经审批的出院申请执行出院。

(3)死亡管理。

包括查看死亡报告、打印死亡报告。

2.4.5 指挥模块
指挥模块包括内部管理和信息统计2个子模块,如图8所示。

图7 转归后送模块
图8 指挥模块
(1)内部管理包括外部申领审核、运力申请管理、出院管理。

根据本机构运力情况向上级申请,上级机构对医疗组室申请的出院人员进行审核,对外部申领进行审核。

(2)信息统计包括数据上报、数据统计、综合查询。

伤员信息统计包括入院人数统计、伤员部别统计、伤员伤型统计、伤员伤势统计、伤员伤部统计、伤员伤类统计。

医疗组室统计包括手术统计、收容重症收治人数统计、床位统计。

保障组室统计包括药品消耗库存统计、检查统计、检验统计。

后送信息统计包括后送地点统计、
后送体位统计、后送方式统计。

3 网络部署架构
网络采用星型架构[7],10个接入点,服务器放置在指挥帐篷中。

在指挥帐篷中放置指挥席位和加固服务器,在分类帐篷中放置检伤分类终端、打印机和读卡器,在病房帐篷中放置收容处置终端和读卡器,在重症帐篷中放置重症救治终端和读卡器,在手术帐篷中放置手术终端、打印机和读卡器,在检查帐篷中放置检查终端、打印机和读卡器,在检验帐篷中放置检验终端、打印机和读卡器,在药房帐篷中放置药房终端,在后送帐篷中放置转归席位、打印机和读卡器。

打印机和读卡器采用USB方式与终端连接。

网络部署架构图如图9所示。

图9 网络部署架构图
4 讨论
目前医院主要针对各级救护阶梯、战救保障要素和医疗信息需求设计构建了分队、战术战救、指控信息节点和信息传输链路,为单兵单装、军医卫生员、伤员集中点、营战勤队、旅救护所、旅后指等实际应用场景的伤员救治过程进行系统流程的推演。

通过模拟伤员的桌面推演,熟悉系统的操作流程,并验证系统的救治流程及伤员统计功能。

分析野战卫勤保障机构信息系统的建设特点,认识到这一任务的实现很难一蹴而就。

为了确保系统面向全军的整体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应遵循信息化系统能力建设的规律,对将面临的困难和工作的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

需要明确从3个层面分阶段
逐步建设,分别是系统功能研发层面、保障机构能力建设层面和部队推广层面,这3个层面的逐步建设是层层推动、环环相扣的。

在系统功能研发层面,首先瞄准战救信息管理和医疗信息应用的核心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员、配套物资(生活保障等)、装备检修等功能进行适当扩展,在研发阶段按照原型版、试用版、扩试版和正式版进行,能够确保系统研发的有序推进;在保障机构能力建设层面,试用阶
段就应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与机构常态化
(▶▶▶▶)(◀◀◀◀)的演训相结合,在接近实战化[8]的环境中实现人员、
业务和系统的融合,切实形成信息化作业能力,在此过程不断总结经验,为扩试推广打下基础;在部队推广层面,一方面在典型试用/扩试保障机构信息化作业能力
提升的基础上,进行同类保障机构的全面推广,另一方面将已成熟的保障机构信息系统研发成果应用于其他类型机构信息系统的研发,可有效降低成本,加速后续建设步伐,保证整个架构内各类型机构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应深入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卫勤保障训练、力量编组运用、信息系统构建、保障能力[9]考评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提高部队战救保障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茅建华,史兆荣.医院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的实践与做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0):1 075-1 077.
[2]连平,周俊,胡佳乐.推进信息化战伤救治训练的思考[J].人民军医,2014,57(6):697-698.
[3]周宏宇,龚红伟,秦超,等.基于战伤训练模型的战救训练系统研制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4):40-42.
[4]陈守森.基于J2EE架构服务网格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
应用,2010(15):79.
[5]龚红伟,连平,戴艳春,等.战救信息系统中XML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J].中国
数字医学,2011,6(11):78-80.
[6]王美堂,何建,李刚,等.探索电子伤票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伤分类后送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7):605-607.
[7]邵建利,刘仲英.ERP系统中的企业统计核算信息生成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31(17):71-73.
[8]刘振,徐学文,彭军,等.实战化教学模式下的模拟训练装备配套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S1):85-87.
[9]罗勇军,周其全,罗荣.卫生士官3P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重庆医学,2015,44(11):1 569-1 5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