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流(第三课时)(导学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河流(第三课时—黄河的开发和治理)导学案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上中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

3.举例说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黄河的“忧患”及其治理措施。

【学习重难点】
1.重点:黄河的概况;黄河的贡献;黄河的忧患和治理措施。

2.难点:理解黄河的凌汛现象分析其出现的河段;分析“地上河”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自主学习——知识清单】
1.黄河的概况
(1)“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是指黄河发源地—高原上的山脉,注入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干流像巨大的“”字。

(2)分界: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

(3)流经的地形区:高原、高原、高原、平原。

2.黄河的水文特征
(1)黄河主要流经、、和区,降水较,蒸发量,年径流量较,只有长江的1/15,而且70%,80%集中在季节。

(2)于长江相比黄河的含沙量,部分河段会在初冬和初春发生。

3.黄河的贡献
(1)塑造平原:黄河塑造了平原和平原,也是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2)水能资源:黄河的水能资源集中在游河段。

(3)之利:黄河沿岸平原引黄灌溉
4.黄河的忧患
(1)黄河终于流经高原,支流较多,土层,破坏严重,一遇到,大量泥沙和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2)黄河进入下游地区,河道,水流速度,河川携带的泥砂下来,使得河床抬高,形成“”。

【学习探究】
1.读图分析——黄河的概况
活动安排: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结合黄河流域的示意图,找到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以及主要支流等分析黄河的主要概况,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2.讨论交流——黄河的水文特征
活动安排:阅读中国地形图,结合黄河上游流经的地形区,中国的气候分布图分析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合作探究——黄河的开发和治理
活动安排: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黄河相关地图,结合课本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小组合作探究:根据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以及流经的地形区分析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以及主要原因。

研究讨论黄河不同问题的治理措施,并将答案汇总,完成表格。

(2)知识串联:结合气候的相关知识,结合黄河的忧患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材料:2021年7月,河南郑州发生特大洪灾。

本次降水持续多天,从17日8时至21日8时郑州市平均降雨量达458.2毫米,其中,20日16时-17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

根据图文资料,试分析郑州发生洪灾的原因,请你将以下知识结构图补充完整。

【课堂检测】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的是()A.唐古拉山和东海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D.昆仑山和渤海
2.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3.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1/7,主要原因是()
A.黄河流经黄土高原B.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
C.黄河下游用水量大,经常断流D.珠江流域位于季风区
4.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图乙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A.①河段B.②河段C.③河段D.④河段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

”说明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A.上游兴建大中型水库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D.中下游疏通河道
6.读图,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乙、丁河段
7.黄河发生凌汛的时间是()
A.7-8月 B.秋冬季节和冬春季节 C.秋季和冬季 D.春季和秋季
读“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黄河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省、四川省 B.河南省、山东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山东省、山西省
9.黄河河段及其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上游——“地上河”B.中游——凌汛 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10.读“黄河流域略图”(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上图中黄河发源于____地形区,注入乙____(海洋)
(2)上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平原,②是____平原。

(3)上图中,黄河最大支流丙是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甲是____。

(4)上图中黄河河段A和河段B,有凌汛的现象的是____;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发生水灾,郑州市位于黄河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附近;历史上黄河发生了很多次决堤泛滥,治理黄河是一件关于千千万万老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自主学习——知识清单】
1.(1)青藏;巴颜喀拉;渤;几。

(2)河口;桃花峪。

(3)青藏;内蒙古;黄土;华北。

2. (1)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少;大;小;夏秋;
(2)大,凌汛。

3.(1)宁夏;河套;华北(2)上中游(3)灌溉
4.(1)黄土;疏松;植被;暴雨;含沙量;
(2)平原;变宽;减慢;沉积;地上河。

【课堂检测】
1.B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详解】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巴颜喀拉山和渤海;故选:B。

2.D
【详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雨天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故选项D符合题意。

3.B
【详解】黄河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珠江流经大部分是湿润地区,降水充足。

B正确。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主要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跟水量无关,A错误。

黄河下游用水量大,经常断流不是水量小的根本原因,C错误。

黄河大部分流域也位于季风气候区,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从图中可知,这是黄河下游地区的-地上河,景观,主要位于④河段,黄河到了下游地区,水流变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故D符合题意。

5.C
【详解】治黄百难,治沙为首”,这句话说明了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中游治沙,其措施是植树种草,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故选:C。

6.D
【详解】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发生在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黄河上游的乙河段(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丁河段(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

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形成凌汛。

故选D。

7.B
【详解】黄河较高纬度河段在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形成凌汛。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

8.B
【详解】8.由图可知,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位于河南省的桃花峪,所以黄河的下游是流经了豫和鲁,它们分别是河南省和山东省两省区简称,故选B。

9.C
【详解】黄河的上游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出现了草地退化、荒漠化的问题;中游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是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淤积,慢慢形成了“地上河”,故选C。

10.【答案】(1) 青藏高原渤海
(2) 河套宁夏
(3) 渭河青海湖
(4) B 下游治沙
(5) 京杭
【详解】本题以黄河流域略图为材料,涉及黄河的起止点、流经的地形区、黄河的灾害和治理、南水北调工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乙渤海。

(2)依据位置,图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3)图中支流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

甲是青海湖,该湖泊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4)凌讯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形成春汛。

出现于宁夏、
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故选B段;郑州市位于黄河的下游地区,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该河段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的问题在于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