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语文-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2分)
A. 踉.跄(niàng)蓦.地(mù)心旷.神怡(kuàng)酣.然入梦(hān)
B.泥泞.(nìng )愠.怒( yùn )祈.祷( qí)面颊.(jiá)
C.琐.屑(suǒ)涮.洗(shuā)踌.躇(chóu)蹒.跚(mǎn)
D.惩.罚(chěng)哽.咽(gěn)气氛.(fēn)磅.礴(pánɡ)
2.下列各句有语病
...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好声音火了吴莫愁,诺贝尔文学奖火了莫言,在近期的微博上,却流行这样的一句
话:“莫愁、莫言都火了,但我们最需要的是‘莫急’。


B.继“你幸福吗”街头采访之后,央视再度推出系列采访,在街头随机采访老人,“最开心的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特色。

D.2012年10月28日,总体性能名列全球第四、亚洲第一,能观测到百亿光年外天体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正式落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神曲总是层出不穷
....,现在最红的神曲当属韩国大叔PSY的《江南Style》,这首歌推出2个月来,不仅登上韩国各大音乐榜单首位,还打入了欧美市场。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

C.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D.继“狼爸”“鹰父”事件之后,近日浙江温岭曝出的幼师虐童事件再度成为焦点。

不少
幼童遭遇胶带封嘴、铁桶罩头、垃圾铲盖头、扔进垃圾桶等虐待行为,场面令人发指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

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小说《草》的作者是现代作家王愿坚。

小说以“草”为线索,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

C.《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爱亲情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D.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

他的抒情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10月16日,苏北医院收治了被滚油tàng伤的5岁男孩小昊昊,经《扬州晚报》报道后,小昊昊的病情成了市民的qiān guà。

200元,500元,1000元……好心人纷纷赶往医院,送去祝福。

他们留下了善kuǎn,却没有留下一个联系方式,甚至连姓名都不肯留下。

6.默写。

(每空一分,共9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乌蒙磅礴走泥丸。

(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恨别鸟惊心。

(6)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描写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的两句话是:
,。

7.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1分)
学了“长城”这一专题后,学校要在八年级开展一次“爱我长城”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1)写出两个与长城有关的成语(2分)
(2)请把下面这句歇后语补充完整。

(2分)
秦始皇修长城——
(3)长城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

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上,一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现。

针对这些现象,请你写一则保护长城的有创意的
....标语:(3分)
(4)参加一个辩论赛: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

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

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历史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看长城全貌了。

”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

(4分)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6分)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乙】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这两首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2分)
9. 请赏析一下【乙】诗“青山独归远”中“独”字的妙处。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名声,名望。

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救济,周济。

10.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尝.于太学见晖()
(3)举手未敢对.()(4)堪卒.()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接以.友道
A.所以.然者何 B.晖以.堪先达 C.吾以.信于心也 D.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 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3) 因恸绝良久。

(《人琴俱亡》)
13. 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这样的父亲
马丽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

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

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

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

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张老师……在吗?”
③“哪个张老师?”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个样子!
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

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特,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完然哽咽了。

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

两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仍没有好转。

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

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找了近一个月。

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

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衣袋里扯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

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

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

其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采,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币放到他的包袱上。

11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
来看看孩子的。

”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老师给的这个,我要。

”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12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老师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13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
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

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14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15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冲男人露出○
了两颗小虎牙,脆脆地喊了一声:“爸!”
16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17他和儿子说话的声音,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

儿子沐浴在父亲○
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不断地点着头,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

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18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

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
同样的感动和敬重。

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我们也终于明白: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14.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情节“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①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②
③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④
15.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路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16.朱自清的《背影》与本文都向我们展现了伟大的父亲形象,请分别概括两篇文章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4分)
《背影》:
《这样的父亲》:
17.文章结尾写到“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含义的理解与感悟。

(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

那天的天气很高爽。

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

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

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

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

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

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啊,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

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

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

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⑨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

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

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

翻过一道山坡,就看见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

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

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
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

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的像情人的私语。

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

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

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

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

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

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

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18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18. 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2分)
→无精打采→。

19.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14段中划线的句子。

(6分)
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的像情人的私语。

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20.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4分)
21. 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出了生命的意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要取得辉煌的成绩,须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艰辛的代价。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你从某一事物中得到的人生感悟。

(80-100字)(6分)
三、写作(60分)
22. 请以“ 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题纸
题号

积累 运用
二、阅读理解
三 作文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积累运用(34分)
题号
1
2
3
4
答案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加点字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
6.默写。

(每空一分,共9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

(2) ,乌蒙磅礴走泥丸。

(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

(4)落红不是无情物, 。

(5) ,恨别鸟惊心。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

7.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1分) (1)(2分) (2)(2分)秦始皇修长城——
(3)(3分) (4)(4分) 二、阅读理解(56 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6分)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座位号 ﹉﹉﹉﹉钉﹉﹉﹉﹉﹉线﹉﹉﹉﹉﹉内﹉﹉﹉﹉﹉不﹉﹉﹉﹉﹉得﹉﹉﹉﹉﹉答﹉﹉﹉﹉﹉题﹉﹉﹉﹉﹉。

8.(2分)
9.(4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6分)
10.(4分)(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2)尝.于太学见晖()
(3)举手未敢对.()(4)堪卒.()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
(2)
(3) 13.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
14.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①②
③④
15.(3分)
16.(4分)《背影》:
《这样的父亲》:
17.(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18.(2分)→无精打采→。

19.(6分)①

20.(4分)
21.(6分)
三、作文(60 分)
22. 请以“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烫牵挂款
6、(1)隔江犹唱《后庭花》(2)五岭逶迤腾细浪(3)像波涛在澎湃
(4)化作春泥更护花(5)感时花溅泪(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1)示例:自坏长城、万里长城、一字长城
(2)功过后人评
(3)示例:我们只有一个长城; 长城的屹立是中华民族的标志;长城的破坏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巍巍长城,中华魂(要有一定的创意,如果只写了类似于“保护长城人人有责”这样的标语,得1分。


(4)示例1:我方认为,不应该在原址上重建。

(或“原样封存为废墟”) 1 分。

封存废墟是对长城的更重要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个废墟可以感受长城的精神价值;重建不一定是对长城的保护,因为复制己经改变了原来品味。

3 分。

示例2:我方认为,不应该在原址上重建。

(或“原样封存为废墟”) 1 分。

历史上这样的重建是当时条件限制决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我们现在不是当时了,例如不需要依靠长城抵防外敌入侵。

3 分。

8、【甲】诗体现高远的志趣,旷达的胸怀;【乙】诗悲苦缠绵。

9、一个“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

10、(1)一向,平素(2)曾经(3)答复,回答(4)死
11、D
12、(1)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

(2)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3)(王子猷)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

(缺主语扣1分)
13、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1分),文中朱晖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2分)。

附译文:早前,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看重他,把他当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胳膊说,“准备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

(朱)晖因为(张)堪已经是名人,所以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之后(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张)堪死后,(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扶持。

(朱)晖的小儿子颉很不理解,问到:“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生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

(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

14.①厌恶②惊讶③中年男人叙述家庭遭遇(或“中年男人叙述家庭不幸”或“中年男人叙述妻子走失的事”)④敬重或感动(共4分,每空1分)
1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父爱的深沉和厚重。

(2分,若只答出“生动形象”,无具体分析,则只给1分。


16、《背影》中父亲形象特点:体贴、关爱孩子(2分);《这样的父亲》中父亲形象特点:虽“卑微”(或“拘谨”)但“坚强”(或“自尊、坚毅、坚忍、乐观、有责任感、能担当、深沉”) (2分)
17、要点:①父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所能给儿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②父亲自
尊、坚强、昂扬的精神面貌对儿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儿子的出色是对伟大、厚重父爱的最好回报。

(5分)(言之成理即可)
18、答案示例:兴致勃勃后悔莫及评分:一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①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

②先设问后反问,突出了流泉不可比拟的灵秀、晶莹和活力。

评分:每小题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不可以。

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极写“趱路”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铺垫,起到了对比映衬之作用。

评分:一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1、能从某一事物中写出一定的人生感悟即可得2分,语句通顺,富有文采,符合字数要求4分
22、作文: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