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爪草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爪草研究现状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猫爪草,又叫三散草、小毛茛、金花草,属多年 生草本双子叶被子植物,因块根黄褐色簇状形似猫
爪而得名。全球有 400多种,我国有 78种,9个变 种。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台湾、江苏、浙江、江西、
科普惠农 39
植物医生
科普惠农 ZHIWUYISHENG
影响,总发芽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GA3100、GA350、 冷藏、GA320、GA310、高锰酸钾、烘干、温汤浸种、对 照(CK)、冷冻、冷水浸种、超声波、晒干。猫爪草种 子具有胚休眠特性。赤霉素处理、冷藏处理、高锰酸 钾处理和烘干处理能显著提高猫爪草的发芽率和 发芽势。 1.2 繁殖方式的影响
[3]
张艳玲 等通过分株繁殖和块根繁殖进行比 较,得出分株繁殖比块根繁殖的产量和黄酮含量都 高,处理间差异均达到 0.05显著水平,而多糖含量 差异达到 0.01显著水平, 1.3 光照的影响
[4]
张艳玲等 通过遮光处理(对 照遮 光 分 别为 15%、30%、45%),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相比,全光 照遮光度 15%、30%的处理,有利于猫爪草叶片和块 根的生长,不利于主茎和花果的生长。该处理能促 进产量的提高,2个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 2.99%和 12.44%,但 不 利 于 总 糖 、多 糖 、蛋 白 质 和 黄 酮 的 积 累。而遮光度 45%的处理对猫爪草的生长、产量和
81.55Bb
药后21d 72.72Ab 77.39Aab 77.85Aab 79.13Aa 58.29Bc
4!56789:"#;<!=> ? )@ABCDEFGHIJ
2
从第一次施药后 3d,每 667m 用 1%吡蚜酮缓 释颗粒剂 500g、1kg、2kg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 分别为 68.01%、71.22%和 72.50%,3个处理之间无
[5]
张艳玲等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栽
为国家重点发展三类药材之一,而野生猫爪草生长 缓慢,猫爪草种植迫在眉睫。
1 种植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由于近几年猫爪草野生采摘已经不能满足社 会需要,人工栽培逐渐代替野生采摘,目前,猫爪草 种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人们通过不断改进栽培技 术来提高猫爪草的品质及产量。 1.1 种子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
培密度条件下,利用 CI-340便携式光合系统,对猫
爪草早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相关的生理因
子(叶温、气孔导度、胞间 CO 浓度)和生态因子(光 2
合有效辐射、大气 CO 浓度、气温、大气相对湿度) 2
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净光
植物医生
【ZHIWUYISHENG 科普惠农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 3d、7d、14d、21d对水稻植株进行观
察,各药剂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与空白对照无明
显差异,无药害及其他不良现象产生。 2.2 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
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 效果见表 1。
2
处理(667m) 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500g 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1kg 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2kg 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3kg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

湖南、安徽、湖北、河南等地。猫爪草对多种病症具 品质均不利。说明适当的遮光处理有利于猫爪草的
有显著疗效,包括肺结核、淋巴结核以及癌症,同时 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但不能提高品质。
具有杀虫功效,且在 20世纪 80年代后期,猫爪草
[1]
被列为国家药品管理局 63种紧缺中药材之一 ,成
1.4 种植密度的影响
第一次施药后 14d,各处理药剂防效有所下 降,但都稳定在 80%以上。除 500g用量外,1%吡蚜
2
酮缓释颗粒剂各剂量间无统计学意义,以每 667m 用量 3kg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最好,且与其他剂
量和对照药剂有统计学意义。 第一次施药后 21d,各处理防治效果均下降,
但 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各剂量防治效果均保持在 70%以上,各剂量间无统计学意义,试验药剂各剂量 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和 25%吡 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均有一定的速效性和持 效性。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的持续效果可达 20d
2
以上,而 25%可湿性粉剂只有 15d左右。每 667m 施用 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 1kg,在水稻移栽前配 合本田底肥施用,施药时保持 2~4cm水层,可基 本控制白背飞虱的为害,并具有明显的持续控制 作用。K
对照(空白)
! "#$%&'()*+,-./0123
药后3d 68.01Bc
药后7d 81.98Bb
药后14d 82.09Bb
71.22ABbc
82.12Bb
83.24ABb
72.50ABab
84.17B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3.35ABb
74.81Aa
88.94Aa
87.51Aa
71.57ABab
87.80Aa
[2]
孙万慧等 采用浸种、干燥、低温、高锰酸钾、赤 霉素、超声波等处理猫爪草种子,测定种子发芽时 间、发芽率、发芽势并进行差异检验,以研究不同处 理方法对猫爪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及差异性,为猫爪 草的大田栽培提供依据,提高猫爪草的繁殖系数。
. Al结l果表Ri明g:h各t处s理对Re猫s爪e草rv种e子d的.发芽均有一定的
. Al统l计学Ri意g义h,t但s50R0egs与e1rkvg、e2dk.g及 3kg之间防治
效果有统计学意义;除了 500g剂量外,1%吡蚜酮 缓释颗粒剂各处理与对照药剂 25%吡蚜酮可湿性 粉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第一次施药后 7d,各处理药剂防效均达 80% 以上,1%吡蚜酮缓释颗粒剂 500g、1kg、2kg之间 无统计学意义,但与 3kg用量和对照药剂有统计学 意义。
培密度对猫爪草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
2
明,M1(45万株 /hm)处理的产量最高,猫爪草单株
2
块根产量为 2.160g和每 hm 产量为 971.88kg。M3
2
(30万株 /hm)处理,有利于猫爪草总糖、多糖、黄酮
及蛋白质的积累。综合产量和化学成分含量因素,
2
M1(45万株 /hm)处理是最佳栽培密度。在不同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