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理性?逃避可耻但有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啥是理性?逃避可耻但有用
各位听友大家好,很开心的和大家继续来探讨用得上的哲学这样一个话题。

我们在前面儿次的节U中,主要是从孩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性别这两个视角来讨论人类的不同心理状态对于论证形态的影响。

那么今天这一回的节LI将从一个更加广泛的角度来探讨这样一个关键词就是理性。

那么在讲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看看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概念和我们今天要讲的理性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

那么我们就要讲讲启蒙时代的理性观了,什么叫启蒙时代?欧洲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结束以后的时代,启蒙这两个词,它的一个含义就好像是要把光照到你的心里面去。

这就预设了什么呢?你的心灵是黑暗,正因为你的心灵是黑暗的,所以才需要光把你照亮。

正是因为我预设了大家是蒙昧的,所以我要来启蒙,这里面就包含着某种意义上的理性的倣慢,启蒙主义的学者都觉得自己很聪明,老口•姓都很鑫,所以我要把光照到你们的心里面去,这种傲慢就体现在拉普拉斯提出的理性观里面了。

拉普拉斯是一个法国的思想家,同时是一个科学家,他兼跨哲学和科学两个方面,他说什么叫理性呢?他提出的答案就叫万能理性,啥都知道。

什么叫啥都知道呢?比如我用自然科学的语言来说,如果你能够知道所有的自然规律以及世界上所有的威力,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所有的初始状态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凭借这些信息推测出任何一个威力,在任何一个别的时刻的运动状态。

听上去是不是很牛掰很厉害?如果我们不是在讲自然科学,在讲社会科学的话,那么这句话就可以改写成这样一个句子了。

如果我知道所有的社会规律以及所有的社会个体在某一个时刻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的话,那么凭借前面的信息,我就可以推知在任何一个别的时刻,任何一个个体他到底会做什么?如果按照这种想法来说的话,世界上就没有自山意志这回事了。

我们都知道最近新西兰发生了一个非常不幸的枪击事件,很多人罹难了,如果拉普拉斯的理性观是对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预先的通过对于每一个个体的心理状态以及整个社会规律的把握,来推知这个事件会在儿点儿分发生。

但是这听上去其实是挺扯的,实际上我们是没有能力知道每一个个体心理和身体的状态的。

至于所有的社会规律和心理学规律,我们也不能获知。

那么知道这一点以后大家就会说了,既然拉普拉斯说的这一些听上去挺扯淡的,为什么我在这里还要专门提到他?这是因为虽然你单独的把拉帕斯的观点拿出来,好像显得很荒谬。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还糊里糊涂的预设了一种拉普拉斯式的观点,觉得别人是全知全能的,它有健全的万能的理性。

小朋友就这样经常预设老师说的都对,语文老师关于语文这件事情上说的都是对的, 数学老师关于数学上的事情说的都是对的,等到小孩长大以后,突然发现语文老师有可能也会写错别字,数学老师有可能一道题口也会算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的关
卡,从此以后他对于整个世界的理解模式都要重新调整。

我不得不指出,正是因为世界上并没有全能理性的人类,但是有一些像拉普拉斯的学者,他预设了认识全能理性的这种全能理性的观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不久之前,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max8飞机坠毁了,现在看来和波音公司的软件设讣就有很大的关系。

大家说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全能理性观有什么关系?有关系。

波音公司在设计飞行软件的时候,它有一个防失速的自动控制装置,在飞机的仰角过大,很可能会导致失速的时候,这个软件就会做出一个自动的反应,让飞机的机头往下压,使得仰角降低。

设计者他认为这样的一个设置是万无一失的,但是没有思考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如果这个传感器本身传来的信息具有某种初始性的错误,你后面跟着他做的动作都错了,但是他却不愿意再岀现这样的情况的条件下,把飞机的控制权转给飞行员,继续武断的让计算机来控制整个飞机的运作,最后就会导致飞机俯冲坠毁这样一个悲惨的情况。

这个装置本身就体现了一个错误的全能理性观,这与其说是计算机的责任,还不如说是设计者的责任。

他极为。

傲慢的认为他对于飞机的知识的了解是充分的,而不愿意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它的软件的设计的方案可能会碰到他们没有预先想到的问题。

所以怎么说,我认为一个封闭的理性系统它必然是自负的,并且难以自我修正。

我们所有的人类也好,人类造出的讣算机系统也好,我们都是有限的系统,我们的运作要符合演化论的一个基本的原理,演化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演化论并不偏好哪些经常做出正确决定的系统。

他更喜。

还的是那些作出对于他自己的生存具有适应性的决策的系统。

请注意你老说正确的事,但这些正确的是和你自己的生存没什么关系,你这个系统在生态环境中也会灭亡的,比如生态环境不可能通过自然选择产生这样一个系统,一个动物不知道怎么觅食,不知道怎么交配,一个老虎来追他不知道跑,却知道怎么计算开根号的数字。

他知道根号二是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不对?
人类在学会开根号之前早就解决了这些基本的问题了,我们是因为农业的发展能够养出一帮闲人,这帮闲人才开始思考数学问题,你吃不饱饭你能思考这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吗?所以我们的理性系统基本的运作原则就是管用就好,并不是要追求那种完美的全能理性,所以阿普拉斯的理性观并不适用于我们人类。

至于上帝如果有上帝,并且上帝是一个理性系统的话,而且他如果真是全知全能的话,那么这样的一种拉普拉斯理性观是否符合上帝呢?我对此不置可否,或许可以。

好,那么。

我们现在批判了全能的理性观,那么理性到底是什么呢?这里面我们就提到一个学者叫herbicide塞门,他是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计算机的最高奖项图灵奖的获得者。

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司马赫,因为他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那么司马贺就提出了一个叫有限理性观,什么叫有限理性观呢?意思就很明显了,我们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我们只能够在局部找到一个差不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够用就行。

他的一个具体。

起操作叫手段LI标进入,手段LI标进入听上去很学术,但他的意思也不是特别的难懂,大致就是说你现在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非常的简单,我渴了我现在要喝水,这就是你的LI标,要解决你口渴的问题,那就有手段了,摆在你面前有很多种,第一种是喝汤,第二种是喝水,第三种是喝血痹。

如果按照全能的理性观,你要对这三种能够让你解渴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评估,然后按照最优的方案来进行处理。

但是按照那斯马赫的观点,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吗?你随便拿一样出来把自己喝饱了不就得了吗?比如顺手拿个雪碧咕嘟咕嘟喝掉了,那就行了。

你评估本身会浪费时间,我自己也面临了这样一个情况,我跑到日本的福冈去开会, 然后在福冈中心的闹市区想找一个饭店吃饭,这是件小任务,肚子饿了就是我现有的状态,把我的肚子喂饱,就是我的目标。

现在我要找一家饭店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陷入了选择困难症,我走了整整45 分钟,大概经过了100多家饭店,我都没有决定吃哪一家,到最后我就随便找了一家拉面馆进去吃了。

因为我突然想起了我前面是按照拉普拉斯的全能理性观来做的,我现在要按照司马贺的观点来做,拿到篮子里面就是菜了,就不要再挑了,不就是想吃饱饭吗?你还想干嘛?当然这是个很小的例子了,在人生更大的决策里面,司马赫的这种理性观也是有用的。

我随便举个例子,就叫婚恋,要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

那么有些女孩子喜欢用的一个词叫真命天子,还有什么?Mr right?听上去都是非常的高大上,要能够在各个方面和你契合的白马王子,这种人是不是在地球上有,我觉得也非常难说。

即使有, 你得花5年或者10年的时间找到他,还是20年的时间找到他,我觉得是个巨大的问号。

但如果我们放弃了全能理性观,放弃了这种对于最优解的追求,而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来考量一下我们现有的时间资源。

我们就觉得我们应该按照斯马赫先生的要求来设定一个及格分,然后谁能满足这样一个最低的及格分的要求,就和他过一辈子,不要设定过高的要求,不要老折腾了,这不是什么很有意思的事。

讲到这里。

这一步以后,大家觉得问题已经很清楚了。

司马赫先生的理论好,拉伯塔斯的理论好像不那么好,但是我还要告诉大家,司马贺先生的理论还是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它多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运气的,比如有很多女性朋友就抱怨了,我也是按照司马贺先生的要求来做的,我设了及格分要求也不是很高,找了半天都没有一个跳过及格分的。

对,可能就会碰到这样的一个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
这里面我就提到另外的一个学者的名字,在文献里面我们一般叫他吉仁泽,吉人则认为即使是司马贺的有限理性观,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变成一种节俭性的理性, 才能够让日常生活中的我们能够用得上它。

到底什么叫节俭呢?节俭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思维图法,这些思维图法未必能够保证你一定能够获得最佳的结果,但它管用。

这听上去好像像一部日剧的名字,逃跑可耻但管用。

逃跑听上去也是个思维图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大家说你意思就说碰到难题就逃跑了,不是这意思。

当然是有一些更加积极的方法的。

我在这里可稍微举儿个例子,比如这样的一个例子,如果你听到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本听不懂,你就画一个图,比如女性朋友最大的一个困扰就是历史里面那么多人,那么多的人物关系我都搞不清楚,这时候你画一个图就容易搞清楚了,你把牵涉到的所有这些人画成圈圈,拿个箭头试着画两三遍,这件事情就清楚了。

你光看文字看不清,用画图来了解人物关系,这就是个思维图法。

他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还是有助于理清思路的。

还有个这样的思维图法,如果这个问题你怎么想都解决不了,你就想想了,假设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你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好处?这种评估可能会带来这样一个结果, 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及时解决了,你也不能从中获得太多好处,你就不要解决了。

最典型的就是高考的时候,如果有广5分的选择题,你画了半天的图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后来你仔细想想看我做出来了也不就拿了5分吗?
后面还有道更大的题II,你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一道题上面。

在恋爱的时候,追某个男生或追某个女生,你一直觉得追不上,没机会人家就不理你。

这时候你可以退一步讲,即使你追上他了乂怎么样呢?他也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对象,对不对?这时候你就会是这一条原则就非常有道理。

刚才日剧里面讲了一个经律,就是逃跑可耻,但有用,就在这里能用上了,你不是无条件的做逃兵的,你就是做成了这件事对你也没什么帮助,你必须在这种条件下做逃兵才是值得鼓励的。

那么还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呢?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比如听到一个很抽象的三段论都听不懂,那就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怎么把抽象的三段论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很多了,这里我们也就不再进行赘述了。

需要。

注意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一些所谓的思维图法都是经验之理,他们既不是在逻辑治理的层面上展开的,也不是在语义之理的层面上展开的。

正因为如此,这些思维图法有时候会把你带到沟里面去,然后产生很多谬误,所以这是把双刃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在下面的一系列的节U中,我也会来谈一谈这些思维图法在多大程度上会干扰和破坏我们在逻辑之理、语义之理,其至是经验之理上展开的那些论证。

不过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可能还是要在宏观上来讨论思维图法得以产生的一些认知心理学原理,那么这也就是下一节的内容了。

今天的节H就到这里为止了,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