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唱大戏》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唱大戏》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唱大戏》是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的内容。
本课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为主题,通过学习戏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戏曲的基本知识、戏曲人物的描绘方法以及戏曲场景的布置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对戏曲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学生对戏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学会描绘戏曲人物和场景,
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戏曲绘画的基本技巧,
培养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戏曲艺
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掌握戏曲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戏曲人物和场景
的描绘。
2.难点:学生如何将戏曲元素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形成具有个性的艺术
风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绘画工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戏曲艺术,激
发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起源、分类、表演形式
等。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描绘戏曲人物和场景,讲解绘画技巧。
4.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戏曲人物和场景的描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艺术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1.戏曲基本知识
–起源:古代民间艺术
–分类:京剧、越剧、黄梅戏等
–表演形式:生、旦、净、末、丑
2.戏曲绘画技巧
–人物描绘:注意表情、服饰、动作
–场景布置:注重氛围、道具、背景
八. 说教学评价
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引导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知识点儿整理: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唱大戏》,使学生了解和感受戏曲艺术的精髓。
以下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儿整理:
一、戏曲的基本知识
1.戏曲的起源:戏曲起源于古代民间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
特的表演形式。
2.戏曲的分类: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京剧、越剧、黄
梅戏等。
3.戏曲的角色分类: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各具特色。
二、戏曲绘画技巧
1.人物描绘:在描绘戏曲人物时,要注意表现其表情、服饰和动作,以
展现角色的特点。
2.场景布置:在描绘戏曲场景时,要注重氛围、道具和背景的设置,以
突出场景的特点。
三、戏曲艺术的价值
1.文化传承: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和弘扬民
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审美教育:戏曲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和艺术素养。
3.德育教育:戏曲艺术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具
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内容拓展
1.戏曲表演形式:除了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戏曲表演形式,还可以引导学
生了解其他戏曲表演艺术,如曲艺、杂技等。
2.戏曲艺术现状:介绍当前戏曲艺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传承和保护
戏曲艺术。
3.戏曲艺术与其他文化的交融:探讨戏曲艺术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交融,
如电影、电视等。
通过以上知识点儿整理,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质量。
同步作业练习题:
1.中国戏曲起源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2.下列属于戏曲角色分类的是()
A. 生、旦、净、末、丑
B. 生、旦、净、末、优
C. 生、旦、净、末、侠
D. 生、旦、净、末、杂
3.在戏曲表演中,生角主要扮演()
A. 忠诚善良的角色
B. 英勇无畏的角色
C. 奸诈狡猾的角色
D. 女性角色
4.下列不属于京剧的是()
A. 《红楼梦》
B. 《白蛇传》
C. 《穆桂英挂帅》
D. 《孙悟空闹海》
5.下列属于黄梅戏的是()
A. 《天仙配》
B. 《梁祝》
C. 《花木兰》
D. 《白蛇传》
1.戏曲起源于_____时期的民间艺术。
答案:春秋战国
2.戏曲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_____。
3.京剧是中国最大的_____剧种。
4.黄梅戏起源于_____地区。
答案:安徽、湖北
5.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生”主要扮演_____角色。
答案:忠诚善良
1.请简要介绍戏曲的分类。
答案:戏曲分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
2.请简要介绍戏曲角色的特点。
答案:生角忠诚善良,旦角美丽善良,净角威猛豪迈,末角机智聪明,丑角幽默风趣。
3.请简要介绍戏曲表演的艺术特点。
答案:戏曲表演具有唱、做、念、打的艺术特点,唱指演唱,做指做功,念指念白,打指武打。
请以“戏曲小镇”为主题,设计一幅戏曲绘画作品。
答案:本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设计。
作品应包括戏曲人物、场景、道具等元素,展现戏曲小镇的特色。
通过以上同步作业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