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腹症手术指征的观察和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急腹症手术指征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的具有手术指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11 年收治的小儿急腹症治疗病例,其中保守治疗107例,手术患者44例,病情观察和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腹痛和腹部体征、胃肠道症状、躯体姿势和表情的变化、患儿常规检查的准备等。

结果:所有患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疗效满意。

结论:正确的临床观察护理,及时筛选出需要手术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及时剖腹探查对减少急腹症患儿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小儿急腹症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器管发育不成熟,或因年龄因素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疾病的发病过程,往往很难把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指征,容易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腹膜炎、梗阻坏死、穿孔和出血等[1]。

故临床上密切观察和护理对于手术指征患者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院自2007-2011年共收治了小儿急腹症151例,其中保守治疗107例,手术患者44例,均得到了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疗效满意,现就临床体会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1例患者,男87例,女64例,年龄0~13岁;其中保守治疗107例,手术患者44例。

1.2急腹症分类本组手术患者中急性阑尾炎28例,肠套叠7例,腹股沟疝嵌顿6例,外伤性腹腔内出血2例,急性肠梗阻1例。

1.3辅助检查常规检查:均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腹部X线平片、B超,必要时行CT。

1.4治疗方法临床上根据患儿病史、体温、脉搏、呼吸等全身状况,观察有无休克、高热、失水、酸中毒;尽快选择必要的检查项目,以求尽早确诊,做好围手术期准备,视腹膜刺激征严重程度及腹部穿刺阳性结果决定是否行剖腹探查术。

1.5病情观察和护理
1.5.1生命体征的观察生命体征包括神志和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对于急腹症患儿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通过它的变化观察,可以判断病情的进展[2-3]。

对生命体征变化,1 h记录1次。

患者精神和神志状态从开始的反应敏捷流利回答问题,到不愿回答问题,或出现痛苦,萎靡不振则病情加重;体温往往反应炎症发展的轻重,发热时1 h记录1次,记录热峰值,同时注意年小体弱患儿体温不升或降低的情况;炎症加重的患儿,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和表浅;病情加重的患儿可能出现休克,血压下降。

如果这些生命体征出现上述变化,则提示炎症进行性加重,具有手术指征,有需要手术可能。

1.5.2胃肠道症状观察注意观察记录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大便情况。

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以及部位的变化,腹部疼痛程度的变化,疼痛程度的加重和范围的扩大,提示病情的加重。

恶心、呕吐是急腹症常见的症状,肠梗阻、急性胃肠炎时出现较多;柏油样便提示胃肠道出血,果酱样便是肠套叠的表现。

记录呕吐物颜色、量和大便的情况,这些胃肠道症状结合体征变化是判断手术与否的重要依据。

1.5.3腹痛和腹部体征观察除急性穿孔外开始时腹痛一般较轻,如果炎症较重,即使给与治疗,病情也会逐渐加重,各种不同原因的急腹症腹痛和腹部体征有不同的特点。

如急性阑尾炎,一般是早期疼
痛在上腹部,几小时后逐渐转移到右下腹部,早期上腹部疼痛时,右下腹部压痛具有诊断意义,如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越来越明显,并出现板状腹,则提示炎症加重。

如出现突发全腹疼痛并出现板状腹,则提示急性胃肠穿孔。

如出现左下腹或右下腹疼痛,并出现果酱样便,则提示肠套叠。

如出现肠型和蠕动波,高亢的肠鸣音则提示肠梗阻。

胆系感染可以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伴有高热黄疸。

以上任何一种疾病如果出现严重的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均是手术指征。

腹痛情况的动态观察,出现进行加重,结合患儿辅助检查的阳性发现,有助于判断手术指征。

1.5.4患儿常规检查患儿入院后辅助检查情况及其变化,血常规是最基础的检查,入院急查血常规,在病情加重的时候及时复查,观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的变化情况,如逐渐升高则提示炎症逐渐加重;腹透膈下出现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B超检查可以观察阑尾脓肿以及有无肝脾脏器破裂有无,B超检查也能判断有无肠套叠;大便潜血检查可以判断胃肠出血及肠套叠。

这些检查均是判断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依据之一。

对以上病情的护理观察,提供正确的数据供医生综合判断,如出现进行加重,结合患儿辅助检查的阳性发现,对判断手术指征具有重要意义。

2结果
本组手术患者中急性阑尾炎28例,肠套叠7例,腹股沟疝嵌顿6例,外伤性腹腔内出血2例,急性肠梗阻1例。

其余无明显手术指征107例患者均采取积极的保守治疗措施治愈,手术患儿44例,术后无急性腹膜炎、肠粘连、穿孔、无肠坏死,患儿恢复好。

手术的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

术后随访1~3年,小儿生长发育正常,无明显并发症。

大部分小儿急腹症保守治疗均可成功,仅少部分患者需手术手术治疗。

所有患儿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疗效满意。

3讨论
3.1小儿急腹症不同于成人急腹症,它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这和儿童的大网膜发育不全有关,有时患儿腹痛剧烈,伴有发热,腹肌紧张,但不一定炎症非常严重,有时只是剧烈反应的表现,但是不能因此影响重症患儿的手术治疗,一定要密切观察腹痛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间歇期的同时,更要注意伴随恶心、呕吐、腹胀及排便异常等症状的观察和分析[4]。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判断出需要手术的患儿。

3.2及时观察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正确与否,观察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腹痛情况。

应注意禁食,严禁使用止痛药。

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根据疾病,及时采集、送检血标本,主动配合医生做好操作准备。

对于确诊的有手术指证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提前完成术前准备,如交叉配血、备皮、皮试等,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情心理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

3.3小儿的肠系膜发育不完全,抵抗炎症能力较差,免疫功能都很差,炎症容易扩散。

手术的创伤又会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一旦发生感染时极易并发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的临床观察护理,及时筛选出需要手术的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及时剖腹探查对减少急腹症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宪辉.急腹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2009,8(8):54-55.
[2] 黄春玉,黄小兰,王红英.512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J].护士专业版,2008,6(7):1710-l711.
[3] 于有新.儿童急腹症临床特点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3):49.
[4] 李英歌.浅谈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2):2094-2095.
(收稿日期:2012-07-13)(本文编辑:郎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