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信息与安全控制技术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信息与安全控制技术探究
发布时间:2022-05-04T09:43:49.13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期作者:刘汝立
[导读]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工业的机械设计以及制造的自动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刘汝立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8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工业的机械设计以及制造的自动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安全性属于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重中之重,同时是生产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安全标准规范设计要求,提升设备的本质安全,同时做好安全控制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安全生命线,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

为此,具体分析了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技术,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技术
引言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是将机械、自动化、控制等学科进行综合集成,形成一种多元化应用的技术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经过近年来各项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也逐步朝着精细化、集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安全化方向演变,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在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性能方面与信息化技术融合方面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

1.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技术的意义
1.1安全控制技术是设备管理的基础。

基于设备管理和运行方面分析发现,安全控制技术非常重要。

机械设备管理是否能够达到机械控制管理的目标,设备本身的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如果设备不安全,那么便不能控制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自动化设备才可以开展下一步的机械设计,并且达到最好的效果。

因此,安全是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基础。

1.2安全控制技术能为机械设备管理创造条件。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贯穿安全的因素,因为其安全程度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而且机械设计不单是图纸,更是各种复杂元件的组合。

只有保证了安全性,才能促使设计出来的设备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而且通过对安全性能进行强化,可促使设计者更加大胆地对产品进行设计,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1.3安全控制技术能改善劳动作业条件。

在过去的机械生产领域中,因为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但是在机械设计中使用了安全控制技术之后,则能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并且提高自动化程度,保证运行的安全性。

同时安全控制技术也使得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更加顺畅。

只需要做好控制工作,便能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优化生产的环境和工作氛围。

在不久的将来,安全控制技术还会朝着先进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2.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技术的对策
2.1创新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安全性能研发技术
自动化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设计和研发是目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保证自动化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设计和研发的快速发展,就要在积累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提升其发展效率。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技术不断优化自动化安全技术的发展成为新的社会机遇,因此,只有在自动化机械设计和研发的过程中不断利用计算机技术才能促进研发技术的创新和安全可靠性的提升。

在机械设备的精加工和数字化和安全技术中,就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参与和支持。

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智能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自动化机械制造进行一些精细的组装操作,而且在有关机械设计中的大数据处理时,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参与。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进行数据的快速处理,还可以进行数据模型的自动建立,提升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性能和降低劳动强度。

要进一步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利用,相关的设计人员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安全标准化要求的学习,更好地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化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2.2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力度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制度,详细记录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参数,以及维修维护的安全性能参数,并且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记录在其中,不能有任何遗漏,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甚至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而且要进行探讨,找出设备发生潜在安全风险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和解决。

其次,要了解自动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并且制定出改进对策。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制度,促使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来完成,这样才能保证评估工作的有效性。

2.3采取专业的安全控制标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自动化设备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但仍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对于企业来说,可制定出专业的安全控制标准,从而形成全新的安全控制技术体系,设计出更加智能和全面的机械设备。

而且要坚持安全管理的理念,发挥出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输出功能。

同时,机械自动化设备也必须具备自检及自动修复的能力,保证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此外,也要和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促使机械设备的设计和信息控制管理融为一体,或者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这样不但能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而且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

2.4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创新积极性
针对内在创新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应充分考虑研发人员的需求,从技术瓶颈、人员需求等方面分析当前创新不足的根本原因。

针对人员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现象,根据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和人的性格能力测试,判断不同的员工属于那一类型性格,并根据其生活状态判断其处于马斯洛需求的层级阶段。

创建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针对技术瓶颈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可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去龙头标杆企业进行学习,或者通过培训机构定期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

另外,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问题,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在大学生培养和企业定向人员招聘方面做出积极引导,通过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所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既能加强学术界对于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加持,又能给相关专业的学生技工实习实训的机会,更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更早的接触生产实际,理清学习的方向。

长远来看,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开启多重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国机械自动
化设计与制造水平及安全性的提升意义重大。

2.5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
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和研发制造中,为了保证机械制造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机械设计和研发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设计方案,才能保证后期的工作正常开展,这对于机械产品的功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加工前,要对机械设备的设计图纸进行必要的研究,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和相关的数据测定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与图纸设计人员沟通,切勿自行地改变图纸设计,以免造成设计事故。

同时,设计部门要主动地加强与加工部门的联系,为加工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要及时地发现问题,通过整体流程的优化不断升级相关的加工技术,提升设备性能和加工精度。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我国工业的安全发展,实现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是必然趋势,为此需要相关企业能够重视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和安全性的发展,将诞生的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合理的引入机械自动化当中,例如CAD软件;同时还需要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来实现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自动化、安全化的发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实现企业实际生产数据的科学化、规划法、安全化,借鉴以及学习网络上与机械自动化相关的生产工艺内容;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帮助企业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安全化配套设施的完善,给予地区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创建优良的条件,促进我国工业走向现代化的安全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靳爱青.互联网背景下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12):177-178.
[2]王敏丰,张志革.机械设计中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体系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4):161.
[3]董志强.自动化机械设备研发设计及制造要点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