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原因及对策
摘要:换相失败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时常发生,短时间内的换相失败不会造
成严重后果,但长时间多次换相失败将导致直流系统停运。

造成换相失败的常见
原因主要有:一是交流侧系统异常,比如电压跌落、电压波形畸变等;二是换流
阀触发脉冲丢失;三是直流电压、电流异常。

换相失败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种
常见故障,本文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阐述了换相失败保护设计原理,梳理了引
起换相失败的几种常见因素,提出了针对类似故障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失败原因;分析
1导言
在单回路全功率系统运行试验中,当系统输送容量升到额定值并持续7min后发生逆变失败故障,控制保护系统启动换相失败保护策略之后系统恢复正常运行,随后连续运行1h的过程中,同样的故障随机出现了6次。

故障发生时对系统产
生较大冲击,直流侧瞬间产生约2.6倍的暂态过电流,交流系统频率变化范围为59.7-60.3 Hz,谐波严重超标。

本文主要是对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原因及对策进
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与此同时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相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提供出一定价值的参考。

2换相失败保护原理
保护功能测量换流变阀侧Y绕组和D绕组的电流以及直流电流IDP和IDNC。

一个6脉动桥换相失败的明显特征是交流相电流降低,而直流电流升高。

换相失
败可能是由一种或多种故障,如控制脉冲发送错误、交流系统故障等引起的。


的误触发或触发脉冲丢失会导致其中一个6脉动桥的连续换相失败;交流系统干
扰会导致两个6脉动换流桥的连续换相失败。

对于一个6脉动阀组的持续换相失
败和12脉动阀组的持续换相失败,保护分别经过不同的延时跳闸。

3换相失败机理
换流阀导通时电压为零,阀阻断时承受正向和反向电压。

当阀内电流降到零
以后在γ电角度加有反向电压,交流电压越过C6点时结束,这个电压是阀关断
所必须的。

正常运行时在γ电角度内阀必须可靠地关断并完全恢复正向阻断能力,否则阀会继续导通或再次自行导通引起换相失败。

对于特定的晶闸管元件来说,
载流子复合建立PN结阻挡层的时间和元件的电气参数以及实际使用容量有关,
通常按照晶闸管给出的反向恢复时间最大值作为工程设计依据。

触发超前角β过小、换流阀短路、丢失触发脉冲、逆变侧交流电压畸变等原因都能引起换相失败
故障。

以逆变侧阀V1换相到阀V3发生故障为例进行分析,正常情况下是阀V3
触发导通,阀V1进而关断退出导通,但是当阀V1和阀V3发生倒换相,或者在
阀V3触发时刻缺失触发脉冲阀V1会继续导通下去,接着在阀V2向阀V4换相时刻,阀V4被触发导通和阀V1形成旁通对,造成直流侧短路。

直到阀V4和阀V6
换相后直流侧短路才结束,如果之后不发生换相失败,系统便可以恢复正常运行。

故障过程中逆变器反电压下降过程历时240°。

发生换相失败故障时逆变侧在一段
时间内直流反电压降低,直流电流增大。

换相失败是直流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一般单次换相失败仅会导致短暂的功
率中断,其对系统影响不严重,只有发生连续换相失败可能引起直流闭锁。

换相
失败一般都发生在逆变站,当逆变侧换流器两个桥臂之间换相结束后,刚退出导
通的阀在承受反向电压的时间内,如果换流阀载流子未能完成复合并恢复正向阻
断能力,或在反向电压持续期间未能完成换相,此时当阀两侧电压变为正向后,
预定退出的阀将发生误导通,从而引起换相失败。

换相失败的特征是:一是关断
角小于换流阀恢复阻断能力的时间(大功率晶闸管约0.4ms);二是6脉动逆变
器的直流电压在一定时间下降到零;三是直流电流短时增大;四是交流侧短时开路,电流减小;五是基波分量进入直流系统。

4典型案例分析
4.1典型案例1
某站2014年12月,某站后台监控发报警:保护检测到系统扰动,换相失败
被检测到,保护发出增大GAMMA角命令。

14时56分55秒612毫秒300微秒时刻,Y/Y下半桥V2开始向V4换相,由于C相电压畸变,造成V2向V4换相过程中,V2关断脚为零,V2没有承受足够时间的反向电压而截止,V2向V4换相不
成功,继续导通,V4因导通后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

14时56分55秒613毫秒700微秒时刻,V3向V5换相,换相成功,此时Y/Y换流变C相桥臂上的V2和
V5同时导通,Y/Y换流变在阀则直接被短接,直流电流直接流经C相桥臂,然后
通过Y/D六脉动逆变器流回直流线路。

此时,直流线路电流短时间增大,而Y桥
换流变电流为零,满足换相失败判据条件。

14时56分55秒621毫秒100微秒时刻,V5向V1换相,换相后可以从图看出V5有足够时间的反向电压阻断V5的载
流能力,所以本次换相成功,V5截止,随后系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本次为Y/Y单桥换相失败,逆变侧功率未完全中断,造成本次换相失
败原因为交流侧电压波形畸变引起熄弧角减小所致。

4.2典型案例二
某站2011年12月,首先是极1控制系统发出阀控系统紧急故障报警信号,7毫秒后极1发生换相失败告警,相隔11毫秒后,极2发生换相失败告警,200毫秒后恢复正常。

经过仔细分析,本次换相失败的机理为由于阀控板卡瞬间故障,
导致阀控系统丢失触发脉冲,极1D桥部分阀未正常触发,导致换相失败,先是
极1发生换相失败,把交流系统电压拉低,进而造成极2也发生换相失败。

2天
后该站又次发生了双极相继换相失败,首先极1发生换相失败告警,相隔10毫
秒后,极2发生换相失败告警,200毫秒后恢复正常。

本次换相失败的原因为极
1Y桥的部分阀误触发所致,极1Y桥先发生换相失败,把交流系统电压拉低,进
而造成极2也发生换相失败。

本次故障原因为换流阀误触发与第一次故障时换流
阀触发脉冲丢失有所不同。

5换相失败控制措施
当前国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原因主要集中在交流系统故障、换流阀
触发脉冲丢失、换流阀触发异常、直流电流异常等方面,可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以
下措施来减少换相失败的几率:
一是利用无功补偿装置对直流输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增大系统有效短路比,可以维持交流电压的稳定性,二是采用较大的平波电抗器限制暂态时直流电流的
上升。

三是增大关断角整定值,适当增大关断角定值能有效减少换相失败的几率。

四是优化换流阀脉冲控制方式,采用可靠的脉冲控制方式,能有效避免因触发脉
冲丢失引起的换相失败。

6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直流换相失败的判别准则,并基于该判别准则提出了一
种新的直流换相失败的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分别通过单个直流输电系统和多馈
入直流等值系统换相失败的实时仿真研究,验证了该直流换相失败判别准则和直
流换相失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该直流换相失败的判别准则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
直流输电系统是否发生换相失败和换相失败持续的时间,为电网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深人研究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致远,施海娃.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常换相失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2):177-178.
[2]朱清代,滕予非,李小鹏.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预测环节对送端电网影响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7(06):12-15+33.
[3]蔡泽祥,杨欢欢,余超耘,李晓华.考虑时空离散性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评估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07):33-40.
[4]陈仕龙,荣俊香,毕贵红,李兴旺,曹蕊蕊.基于多尺度形态学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故障诊断[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7,29(07):118-124.
[5]李春华,黄莹,李明,曹润彬.一种抑制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的优化控制策略[J].南方电网技术,2017,11(06):1-7.
[6]金祖洋,杨洪耕,赵海杉.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异常换相失败的机理研究[J].电力建设,2016,37(07):126-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