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汤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g, 10g,
20g,
10g, 6g, 子 15g%
12g, 10g, 白 水
煮, 400mL,分早晚各1次服用。两组均连续用
第8期
张华锋:旋覆代赭汤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研究
141
药2个月。 1.4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参照《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相 关标准对两组用药前、用药2个月后中医症状进行 量化评分。中医症状按照程度分为无、轻、中、重等4 个级别,其中主症按照上述级别分别计分为0分、2 分、4分、6分,次症则分别计分为0分、1分、2分、3 分叫中医症状总积分为主、次症积分相加之和。(2) 于用药前、用药2个月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5mL,分离出血清后保存于-70!冰箱内待测。采用 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泌素、胃动素,试剂 【自 南京信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例R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服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用药后,总有效率 93.75%较对照组的77.08%高(P<0.05);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水 平与用药前相比均降低(!<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0.05);两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 升高(!<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0.05)。对RE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疗效较好,可显著减轻患者病症,有 效上调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明显改善炎症反应%
躯体、
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叫
,临床
流、
胃
、 食管
面入手治疗RE,西医常用药物有抑酸剂、促胃动力
药等,
疗效,但无法彻底根治此病。近
年来,有研究发现叫中医药可多靶点作用于RE的
病理环节而起
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了旋
覆代赭汤用于RE的效果,将研究结果报道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2018年5
第36卷第6期 2020年4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6 No.8 Apr. 2020
旋覆代赭汤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研究
张华锋
(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甘肃灵台744400)
摘 要:研究旋覆代赭汤用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效果%将2018年5月~2019年7月收治的96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即服用奥美拉醴肠
溶片(
:
药
有
,生产
批号:20150811 ),20mg/次,每日2次;服用 立酮
片(
:31 ),10mg/次,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 用旋覆 赭汤治疗, 基本 : 旋覆 (
)12g, 赭 ( 10g, 白 12g, 大 15g, 10g,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有关RE的诊断标
准,且中医 为肝胃郁热型;(2)近1个月内未应
用有抑酸及改变胃肠动力作用的药物;(3)患者 意。
准:(1)合并胃溃疡等其他消化系统疾
病;(2)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3)对试验 药有存在过敏反;(4)未按医嘱用药,中途调
用药 %
关键词:旋覆代赭汤;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胃动素;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259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为消化
内科常见病,
于抗反流
、胃排
常 因导致胃
流入食管 成
的食管黏膜损伤。RE以烧心、反酸、胸痛为典型症
状
,如患者
有效控制, 并
发食管 、溃疡等疾病而增加治疗难度,并对其
0.770
,x2检验,当
$<0.05时,
计学意。
2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试剂 2.1比较临床疗效
上海
。(3)用药2个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08%,
月后,根据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判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 ),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7(%)
定。痊愈:中医症状积分较用药前减低 95%及以上;
进步:中医症状积分较用药前减低70%及以上
但不足95% ;进步:中医症状积分较用药前减低
30%及以上
70%;无效:中医症状积分较用药
前减低在30%以下。
、 进步、进步计入总
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用(!士s)描述计量资
料,以#检验;用-%”描述计
组与治疗组,每组均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
I 例;年龄27~69 (48.03±6.45)岁;胃镜分级: 级13 n 例, 级24例,皿级11例%治疗组男25例,女23 I 例;年龄28~69 (48.56±6.73)岁;胃镜分级: 级12
例,&级23例,皿级13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
统计学意义(Q0.05),具有可比性%
月~2019年7月诊治的96例RE患者,西医诊断参 照(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相关 标准叫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 定肝胃郁热型RE的诊断标准叫(1)主症:反酸,胸 骨后或剑突下灼痛,烧心,暧气,胁胀满;(2)次 症:胃Q嘈杂,口干口苦,急躁怒,神疲乏,大便 秘结,小便短赤;(3)舌脉象:舌红,苔黄厚,脉弦数% 符合上述主症3项,或符合主、次症各2项,再结合 舌脉象,即可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
组别
例数
痊愈
进
进
有效
总
对照组
48
治疗组
48
16(33.33) 23(47.92)
12(25.00) 15(31.25)
9(18.75) 7(14.58)
11(22.92) 3(6.25)
37(77.08) 45(93.75)
-
-
5.352
$
-
-
0.021
2.2比较中医症状总积分
($>0.05);用药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降低($<
两组用药前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0.05), 疗组低于对照组($<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士s,分)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
#
$
对照组
48
16.80±3.41
5.73±1.67
20.199
0.000
疗组
48
16.29±3.07
2.91±0.95
28.846
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