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等三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校联考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
一、基础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秩序(zhì) 滞留(zhì) 筹划(chóu) 奴颜婢膝(qī)
B.济南(jǐ) 埋怨(mái) 私塾(shú) 戛然而止(jiá)
C.丧事(sāng) 贿赂(lù) 窘迫(jiǒng) 飞来横祸(hèng)
D.譬如(pì) 木讷(nè) 笃厚(dú) 供不应求(gò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年级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各班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D.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凡事若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整整花费了十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量力,说左思即使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影响,决定撰写《三都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成功来自于认准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④③⑤②①B.③②⑤①④C.②③⑤①④D.③①②⑤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11题。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①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
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牛。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以躯借②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
非其任,强必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
注:①:hàn 触犯。
②“借”通“藉”, 帮助。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终不伐其能 伐:夸耀
B.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 阴:暗中
C.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具:都,完全
D.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固:所以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鲁人皆以儒教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交
B.专趋人之急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C.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郭解侠义的一组是( )
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②以躯借交报仇。
③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
④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⑤其阴贼着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
⑥遂去其贼,罪其姊子。
A. ①③⑥
B. ④⑤⑥
C. ②④⑥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和郭解的史实。
B.当时的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
C.侠客郭解年轻时深明大义,成人后更加侠义,人人敬佩
D.司马迁从道德观上所肯定的侠客必须具备仁、义、诚信、谦让等美德。
第I卷
9、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3分)
(2)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3分)
(3)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分)(1)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分)。
(分)
(1)(2)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
(3) ,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4)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
(5)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兰亭集序》)
三、论述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
景观意义上的废墟保护? ?
贺万里
废墟一般是指历史上曾经作为人文景观存在过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毁损后的遗迹。
废墟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一种是人类的种种作为,如搬迁、战争;一种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
废墟是人类历史延续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重要物证。
也就是说,废墟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
废墟最真实地显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废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一个确证,并因此而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
实际上,废墟的存在就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
如果我们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樊城人的后代,却什么废墟遗址都没有,只能到文献故纸堆里找证明,我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
当然也可以盖一座漂漂亮亮的新城隍庙,但不能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群落,在几百年前就有某某信仰了等等,因为证明不了。
而废墟恰恰是一种具有真正证实这种文化身份、增加文化认同的实物存在。
增加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才具有一种充实感。
废墟具有审美情感凝聚意义上的深刻内涵。
也就是说,它对于我们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无法比拟的深刻
意义。
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很轻松的,人们可以看看戏,听听歌;也可以是很丰富的,具有深刻的感时伤逝等等历史内涵的审美情感。
这种深刻的审美体验可以从废墟中得到。
古代诗文中,让我们觉得最深刻的就是感怀废墟的那些,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这些诗文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联系起来。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废墟,才可以获得那种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废墟让生命的涵养、审美的体验变得鲜活和丰富。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废墟这种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对待废墟的态度和做出的城市规划就会不同。
扬州也曾在前几年整治过运河风光带,最后运河整治好之后,两岸花红柳绿,草坪、坡阜掩映其间……那里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
运河是有历史记忆的,但在那里似乎消失了。
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
许多城市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拆迁,旧貌换新颜,却让城市历史中断,让城市记忆从一种很鲜活的存在变成苍白的文献。
在拆迁中遇到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包括小码头,甚至那些杂乱的民居,如果从景观意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
因此,从景观设计意义上去规划城市废墟的保存,是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城市规划不同的。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而要全面了解真实的历史,人们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
B.《芜城赋》之所以比其他的许多诗文更容易让人是因为文中写了废墟。
C.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不清,认识不够,其实是造成当今城市发展之中导致大量废墟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D.
E.从保护化遗产的角度看,扬州市把运河两岸整治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其实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
13、下列对“废墟”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废墟是一种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也是人类要记忆历史所必须依据的条件。
?
B.废墟是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实物存在。
C.废墟是一种对于人类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所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的文化遗产。
?
D.废墟一般指以前的人文景观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遭到毁损之后被保存下来的遗迹。
?14、文中“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4分)15、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废墟的作用。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
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
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
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
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
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
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1〕。
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
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
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
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
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
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
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
正是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我获得了比那些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
他们全都继续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诸如此类的辉煌的学科,我则被看作是个只会学英语的笨学生。
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
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
自然我倾向让孩子们学习英语。
我会首先让他们都学英语,然后再让聪明些的孩子们学习拉丁语作为一种荣耀,学习希腊语作为一种享受。
但只有一件事我会强迫他们去做,那就是不能不懂英语。
我一方面在最低年级停滞不前,而另一方面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
这着实让人觉得自相矛盾。
我在几乎是全校最后一名的同时,却又成功地通过了军队的征兵考试。
就我在学校的名次来看,这次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因为许多名次在我前面的人都失败了。
我也是碰巧遇到了好运——在考试中,将要凭记忆绘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地球仪上所有国家的名字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帽子里,然后从中抽出了写有“新西兰”国名的纸条。
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滚瓜烂熟。
不料,第二天考试中的第一
道题就是:“绘出新西兰地图。
”
我开始了军旅生涯。
这个选择完全是由于我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
我有近1500个锡兵,组织得像一个步兵师,还下辖一个骑兵旅。
我弟弟杰克统领的则是“敌军”。
但是我们制定了条约,不许他发展炮兵。
这非常重要!
一天,父亲亲自对“部队”进行了正式的视察。
所有的“部队”都整装待发。
父亲敏锐的目光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他花了20分钟的时间来研究“部队”的阵容。
最后他问我想不想当个军人。
我想统领一支部队一定很光彩,所以我马上回答:“想。
”现在,我的话被当真了。
多年来,我一直以为父亲发现了我具有天才军事家的素质。
但是,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只是断定我不具备当律师的聪慧。
他自己也只是最近才升到下议院议长和财政大臣的职位,而且一直处在政治的前沿。
不管怎样,小锡兵改变了我的生活志向,从那时起,我的希望就是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再后来,就是学军事专业的各项技能。
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
补充介绍: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
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
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公学,但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
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获军官资格。
战争期间,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以弥补自己书本知识的不足。
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颁奖辞》)。
16、如何理解文章开头说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这句话有的同学读了这篇文章认为早年的丘吉尔真是个幸运儿:拉丁文和数学那么差还能被哈罗公学的校长承认;凭借抽签也能取得第二天征兵考试的好成绩……读完后总是感叹自己怎么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请依据你的阅读,谈谈你的看法。
(分)丘吉尔在哈罗公学的成绩不佳,后来却成为著名的传记作家、历史学家、政治家。
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请分条列举。
(6分)
I卷
一、基础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C】(A.奴颜婢膝xī B.埋怨 mán D.供不应求gōng)
2、【D】(D.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
形容作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C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形容对象错了。
)
3、【C】A“切忌”和“不要”,否定不当;B句式杂糅。
“很可能造成对……的伤害”,把“遭到”去掉。
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
4、【B 】对于论证性语段,要么是先提出论点,然后进行论证;要么先论述,最后推出论点。
碰到这类排序题
,先找论点,然后再看是怎样逐层论述的,最后再排序。
这道例题,一眼就能看出第④句是论点句,而且是结束句;剩下的四句则是一个例证,写左思面对嘲笑,坚持写《三都赋》的经过。
两者一综合,B这个答案就出来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5、【D】 固:原本,原来
6、【B】 A 以:介词,用/连词,来 B之:助词,的 C相:仔细看/ 偏指动作一方 D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7、【C】
8、【C】侠客郭解,年轻时不守法,成人后侠,人人敬佩
第I卷
9、(1)(3分)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
(“所藏活”“不可胜言”各1分,句意1分)
(2)(3分)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她/郭解的姐姐”1分,“辱”1分,句意1分)
(3)(4分)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闻之”“多”“益附焉”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古代的平民侠客,没有听说过。
据我听到的情况来看,汉朝建国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他们虽然时常违犯汉朝的法律禁令,但是他们个人的行为符合道义,廉洁而有退让的精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他们的名声并非虚假地树立起来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根据地附和他们的。
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
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
他所藏匿和救
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
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
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
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采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
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
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
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郭解是轵(zhǐ)县人,字翁伯。
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
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
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
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
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
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
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
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
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
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
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
郭解姐姐发怒说道:“以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
”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
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
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
”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10、(1)描写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1分):秋雨之后,黄叶片片飘落;寒意阵阵,寄居孤寺的旅人独对孤灯
(1分)。
表达了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思乡之情(1分)和孤独寂寞之感(1分)。
(2)衬托(反衬)的手法(1分)。
第五句以动衬静,以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更加细致地写出了作者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的情状(1分);第六句以有衬无,以一个绝迹尘世的僧人邻居衬托自己的孤单无依,更加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1分)。
【解析】(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第一问,首先要找出颔联中描写的意象“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等;其次要分析这些意象的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画面“凄凉冷清”的特点。
解答第二问,关键是要认真分析颔联中的关键词语,如“落叶”、“他乡”、“寒”、“独”等。
从而概括出作者羁留异地的酸楚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准确判定此诗五、六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衬托;二要认真分析诗句是怎样运用衬托手法的,即第五句以动衬静,第六句以有衬无;三要分析诗句运用衬托的作用,即第五句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作者的思潮起伏,长夜无眠,第六句衬托诗人处境的孤单和心境的孤独。
11、名句默写。
(分)
12、C E【A“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文中无此信息,且“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的说法绝对化;B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让我们觉得深刻是因为它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联系起来;D 原文是“如果从景观意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变可然为必然】
13、A【废墟“是人类要记忆历史所必须依据的条件”的说法有误,原文说“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
,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意思是废墟只是记忆历史的条件之一】
14、①人们不了解废墟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2分】②在城市建设当中对废墟不加以重视,甚至出现随意损毁、改造废墟的做法。
【2分】
15、①废墟能最真实地显现我们的历史记忆;②废墟能增加人们对文化的认同;③废墟能涵养生命,让人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④废墟能让历史记忆延续。
【每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四、传记阅读(共15分)
16、(4分)本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1分)丘吉尔说“每个人都是昆虫”,就是相信自己与他人只有个性差异,没有智力上的本质差别。
(1分)但同时又确信自己与众不同 “我是一个萤火虫”,萤火虫虽小,但它有自己的特长能发光,表明了作者的一种自信。
(1分)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在考试成绩全校最差的情况下也充满自信,发现、发展自己的长处,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1分)
17、(5分)丘吉尔当然不是凭运气获得成功的。
(1分)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是能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对眼前形势作出判断,并保持一种谦逊、乐观、坦然的心态,化劣势为优势,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2分
)如他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并获得了全校的优胜奖。
(1分)即说明他并不是比别人差,只是他的爱好和学习方式不符合当时教育机制下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1分)
18、(6分)(1)要有自己的爱好并努力学习。
丘吉尔尽管拉丁语、希腊语、数学成绩不好,但历史、文学、母语成绩很好。
(2分,概括1分,举例1分)(2)父母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帮助孩子选择生活志向。
丘吉尔的父亲见丘吉尔喜欢军事游戏,就同意他进军事学院。
(2分,概括1分,举例1分)(3)要刻苦自学,努力求知。
如丘吉尔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