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放射检查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放射检查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波动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放射检查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心
理波动有何影响。
方法:76例研究对象均为接受磁共振放射检查的患者,自
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病例中抽出。
随机数字表法产生观察组(38例,添
加护理干预)与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检查操作)。
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
组一次检查成功率、图像清晰率更高(P<0.05);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P<0.05)。
结论:磁共振放射检查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检查成功
率及图像质量,减轻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放射检查;护理效果;心理波动
磁共振是目前临床影像学中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能够通过图像将软组织、
解剖结构清晰显示出来,适用于关节、膀胱、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1]。
磁共振并
不存在任何的电离辐射,也不会对患者机体产生损害。
磁共振放射检查所需时间
较长,过程中噪音较大,患者会过于紧张、焦虑。
加上多数患者对磁共振放射检
查知之甚少,对于检查的安全性存在疑惑,容易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不利于检
查顺利进行[2]。
为探讨护理干预在磁共振放射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本次抽取76例
患者进行分组,现做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76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行磁共振放射检查的患者,自我院2020年03
月至2021年03月病例中抽出。
纳入标准:①具磁共振放射检查指征;②本人签
署同意书;③无磁共振放射检查禁忌。
排除标准:①沟通障碍;②脏器功能障碍。
观察组的38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20-71岁,平均值
(47.03±3.15)岁;按检查部位分作腹部检查20例,胸部检查15例,其他3例。
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22-74岁,平均值
(47.65±3.27)岁;按检查部位分作腹部检查19例,胸部检查17例,其他2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组内实施常规检查操作,即为患者讲解磁共振放射检查的意义、原理、注意事项,检查时观察其体征变化。
1.2.2 观察组
在上述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认知及心理护理。
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耐心讲解检查的重要性、检查流程,提高患者的认识程度以及配合度。
检查前可带领患者熟悉检查室的环境、设备等,消除陌生感。
(2)基础护理。
严格把控检查室内的环境条件,保持干净卫生,湿度、温度适宜。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其表达内心疑虑,并予以解答。
(3)情绪护理。
为初次接触磁共振放射检查的患者加强心理建设,鼓励其不必担心设备会伤害到自身健康。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较轻者予以相应疏导即可减轻。
若患者情绪波动严重可以请家属陪护,提供精神支持。
检查进行时也注意与患者保持沟通,若期间患者出现异常情绪反应,需立刻暂停,加以安抚。
1.3 评测指标
(1)检查结果。
如实统计两组一次检查成功的患者人数,观察图像是否清晰。
(2)心理波动指标。
护理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测,反映出患者的心理波动情况,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心理波动越轻微。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各项评测值。
计数资料(一次检查成功率、图像清
晰率)以[n(%)]的形式计入表格后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表述为(±s),行t检验。
P<0.05提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一次检查成功率及图像清晰率对比
观察组一次检查即成功的患者有34例,成功率(89.47%)相比对照组更高
(P<0.05);图像清晰率为94.74%,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
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一次检查成功率及图像清晰率对比 [n,(%)]
组别n一次检查成功
率
图像清晰率
观察组
3
8
34(89.47)36(94.74)
对照组
3
8
25(65.79)29(76.32)
χ
2
值
- 6.1387.116
P
值
-0.0130.008
2.2 患者心理状况相应指标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
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相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数据如表
2所示。
表2 患者心理状况相应指标对比 [分,(±s)]
组
别
n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
3
8
53.81±3.1
6
32.49±2.
28
52.03±3.
05
35.24±2.12
对照组
3
8
53.46±3.0
9
45.92±2.
74
51.86±2.
95
43.77±2.62
t
值
-0.48823.2250.24715.602
P
-0.6270.0000.8060.000值
3讨论
磁共振放射检查可多序列、多方位成像,为辨明患者的病变情况提供丰富的
影像信息。
因其检查环境相对封闭、昏暗,幼儿及年长患者容易内心恐慌,出现
躁动、心悸、气促等,对检查产生阻碍。
研究显示,患者检查时所处不良环境会
引起情绪变化,做好全方位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
首先,护理
人员尽可能保持检查室内环境适宜,设法减少外因剌激,以提高患者应对挫折的
能力[3]。
护理人员以心理护理为行动指导,通过亲切的话语、态度对患者产生积
极影响,促使患者情绪由焦虑变为安定,治疗态度上由被动变主动。
结果显示观
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一次检查成功率高达89.47%,图像清晰率94.74%,均
高于对照组(P<0.05)。
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降低至(32.49±2.28)分、
(35.24±2.12)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
综上所述,磁共振放射检查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及图像
质量,减轻患者心理波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阎晓红. 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对磁共振室患者不良情绪及检查结局
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1):3916-3919.
[2]樊群博. 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分
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7):249-250.
[3]黄涛. 全方位护理对提高核磁共振检查质量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
应用,2020, 4(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