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乡茶韵”小学综合实践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乡茶韵”小学综合实践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茶的故乡,以茶待客,以茶助兴,以茶消遣,以茶娱乐,以茶治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有云“高山云雾出好茶”,我们湖南属平原、丘陵地带,山清水秀,盛产茶叶。
组织学生走进茶园,走访茶农,亲自感受茶园的满目新绿,体验“十指尖尖采茶忙”的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为茶乡人的自豪感。
引导学生去搜集、阅读有关介绍茶文化的资料,组织开展以“湖乡茶韵”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使班级每个学生都受到茶文化的熏陶,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要以茶修德、以茶启智、以茶健体、以茶促劳,使学校、家庭、社会有机配合,为学生全面成材,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能促使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更为深刻的体验。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查阅、走访、调查、体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茶的知识。
如茶的起源,茶的品种,茶的使用等。
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学会收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较好地完成活动方案,得出较好的研究成果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展示,提
高探究能力、规划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活动过程的乐趣,体验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初步了解家乡的茶文化,初步了解中国灿烂文化的绚丽一角
(三)、活动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记录表若干份、预先联系校外实践基地贵州茶城及指导教师,联系校内信息技术教师等热心参与活动的人员,告知活动内容及协同指导方面的要求。
(四)、活动过程
一、走进茶文化(选择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1)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研究课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子,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今天,我们以“中国的茶文化”为研究主题,进行一次调查。
调查分为7小组,各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和分工如下:
1、茶的历史与发展小组:了解茶叶采摘的历史、茶圣陆羽对茶的研究及历史地位。
了解中国茶叶贸易、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2、名茶荟萃小组:了解全国各地的名茶,包括茶的产地、得名、传说及主要特点。
3、茶与健康小组:了解饮茶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茶叶调查小组:着重了解茶叶的分类,茶的种植、生长及管理,茶叶采摘、制作过程。
有条件可利用假日到茶园看一看、问一问。
茶叶的选购,鉴别等
5、茶艺与茶道小组:了解茶艺表演的内容、形式,一些文学作品中对茶艺的描述,中国茶具、茶道对世界茶文化发展所起的影响。
6、茶联茶歌茶诗小组:了解有名的茶楼、茶联、采茶歌曲及各地饮茶的习
俗,领略一下古人眼中的茶。
了解诗人才子以茶会友、品茶赏茗的趣闻轶事。
7、识别真伪茶小组、鉴赏中国茶具小组:如何分辨茶叶真、伪、优、劣。
(颜色、口感、香味、形状等)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茶具,了解如何选配茶具。
可用实物或图片展现茶和茶具。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按照学生选择的研究课题,分成7个小组,选好各组的组长。
组内可再分为摄影组、日记组、观察组、记录组等小组,将任务再次细化。
分组讨论,做好准备,制定好以下研究计划:
1、应该研究茶的哪些方面?
2、应该去哪些场所进行调研?
3、应该运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
4、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3)引导学生正确的研究方法
翻阅文献资料、上网查资料、调查法、访问法、问卷法、实地考察法等等。
二、实地调查(展开调查,收集资料)
(1)走进茶场,实地考察。
1、在实地听茶农介绍,引导学生做好记录。
2、请茶农介绍如何采茶,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3、观看如何制作茶叶,学生亲手制作,提醒他们应注意些什么。
4、自主与茶农交流,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关于茶的知识,并记录在表格中。
在完成实地考察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从看→听→亲自体验,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和辛劳。
(走进茶馆与社会的调查,各小组根据实际需要展开实施。
)
(2)走进茶馆,实地考察
1、向营业员学问茶的品质规格。
2、向营业员询问如何鉴别真茶何假茶,如何辨别陈茶和新茶。
3、观察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茶具。
4、向营业员询问如何选配茶具。
(3)走向社会,调查访问
1、走进茶社,向茶艺工作者了解各种茶具泡饮的方法。
2、向茶艺工作者学问如何辨识一壶好茶。
3、了解泡茶的基本知识。
4、走访医生,了解茶与健康的关系。
5、了解茶的成分与效用。
注:对于各个小组所研究的课题,除了通过与茶农、营业员、医生交流外,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调查等。
三、茶文化漫谈(整理材料,汇报成果)
(1)分小组讨论,按研究课题的分类分组汇报。
①汇报自己小组成员获得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②汇报今后研究的目标。
(2)成果汇报
1、各组以本组所研究的课题为主题,设计手抄报,反映中国茶文化的悠
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2、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标准为:调查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有具体的
调查记录,内容真实,表达流畅。
3、进行主题演讲、口头报告、节目、演示操作过程或谈心得体会等。
4、为家乡的茶设计广告语。
如何使家乡的茶声名远播,名扬天下呢?就
请同学们为我们家乡的茶叶设计广告语。
5、为家乡茶叶设计包装和包装袋。
心灵手巧的家乡孩子,用自己的智慧
把茶叶包装的焕然一新,让我们来看看自己为茶叶亲手设计和制作的包装和包装袋吧!
(五)、活动总结()
(1)学生活动总结
1、分组讨论交流
交流内容可为在调查参观中,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中碰到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这次调查,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
么新的想法?评价评价自己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
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2、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2)老师活动总结
总结同学们的活动情况,提出新的研究目标,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就茶叶其他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六)、活动拓展(茶香悠远)
现代茶文化不光在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它在世界上有着源源不断的新的天地。
目前已成为和咖啡、可乐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茶文化被公认为人类的一种高雅文化。
因此,在今后,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探究,激发学生更深地去了解有关茶的文化
1、紫砂茶壶展。
(在班级中展出,让学生了解茶具)
2、自泡制茶,进行品茶活动。
(了解茶道)
3、茶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茶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中国是个茶叶大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
茶,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乐)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普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
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饮用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
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茶的历史与发展小组:饮茶是从神农时期开始的,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可知,那时候所谓的“饮茶”是做药用的。
方法也只是简单熬熬茶汤,治疗疾病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品茶饮茶,一直到唐朝时期才开始。
到了宋代,对茶的品质、品饮技术更是精益求精。
品质也更为提高。
基本为采芽、拣芽、蒸芽、榨茶、研茶、造茶、过黄七步骤。
同时,宋朝也开始了我们现在的散青茶制法,为后来散茶的大范围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元朝时期,团、饼茶渐渐淘汰,散茶则大为发展,使得茶的制法和古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元朝末年又由“蒸青茶”改为现在的“炒青茶”。
明朝时,团、饼茶已经不再流行,完全退出了市场(茶马政策中便于运输的砖茶除外),炒青散茶则大为流行,明人许次纾《茶疏》所记载的就是炒青茶制法。
现代茶的制法和饮法,各茶种制法大体沿袭明、清两朝,偶有艺术茶类比较特殊。
2、名茶荟萃小组:白毫银针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的福鼎等地。
苏州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祁门红茶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
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
杭州龙井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
福建安溪铁观音产于闽南安溪。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
云南普洱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
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
武夷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
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
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
(配图片)
3、茶与健康小组:经分析鉴定茶叶内含化合物多达500种左右。
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体所必需的成分,称之为营养成分。
如维生素类、蛋白质、氨基酸、类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它们对人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还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对人体有保健和药效作用的成分,称之为有药用价值的成分。
如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
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还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元素。
喝茶好处很多。
有说饮茶“有百益无一害”,实事求是地说饮茶至少有如下几大好处:(1)抗氧化作用(2)解毒作用(3)降脂作用(4)抗癌、抑癌作用。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
4、茶叶调查小组:说到茶,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莫过于家乡的……它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请我们的学生来告诉你吧!(1)、首先请看摄制组通过摄制的照片向我们介绍茶叶的制作过程(摄制组同学展示并解说)(2)日记组的同学凭借他们灵动的文字,向我们娓娓叙述了他们在研究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日记交流。
茶的分类: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药茶
5、茶艺与茶道小组: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杯并提高茶具温度乌龙入宫(放茶)按茶与水1:20的比例放茶,可根据个人爱好的茶的浓淡,适当增减茶量悬壶高冲(冲茶)把开水壶提高冲入茶具,使茶叶转动春风拂面(刮泡沫)用瓯盖或壶盖刮去漂浮泡沫关公巡城(倒茶)泡一至三分钟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各茶杯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一点点倒到各杯里,使茶水浓淡均匀赏色闻香(看茶)观赏杯中茶颜色,闻茶的香气品啜甘露(喝茶)先嗅茶香,后尝茶味,边啜边嗅,浅杯细饮
6、茶联茶歌茶诗小组:茶联:(1)"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好茶。
"此联典出寺庙,讽喻住持将来客分为三等,不过,题写该联的名士为何人,却有不同版本,有说是苏东坡的轶事,有说是郑板桥的趣闻,还有说是阮元的佳话,至今无有定论。
(2)老上海的天然居茶楼,楹联为"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3)"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茶浓与书香相对,反映出茶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4)"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
茶歌:(1)《采茶舞曲》:"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姐妹们东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儿上。
插得秧来匀又快,采得茶来满山香。
你追我赶不怕累,敢与老天争春光,争呀么争春光。
",(2)《请茶歌》:"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旋律虽美,可是主题却既不是劳动也不是爱情,而是革命传统教育。
茶文:老舍的《茶馆》与汪曾祺的《沙家浜》十大茶馆:成都、上海、南京、重庆、北京、杭州、广州、台北、武汉香港。
7、识别真伪茶小组、鉴赏中国茶具小组:茶叶品质优劣,从“色”、“香”、“味”、“形”、“叶底”五方面来衡量,其中茶的香气、滋味是茶品质的核心。
中国七大茶具文化鉴赏:“陶制,瓷器,漆器,玻璃,金属,竹木,搪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