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例肾活检远程邮寄资料临床与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病例分析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封玉玲【中图分类号】R5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7-0136-02【摘要】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对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

结果: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106例(51.96%)、97例(47.55%)和1例(0.49%),且腺瘤>增生>腺癌。

球状带腺瘤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瘤,球状带腺癌直径小于束状带腺癌(P <0.05)。

球状带腺瘤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球状带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球状带增生;束状带腺瘤与腺癌血皮质醇水平、血钾水平均高于束状带增生,而束状带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束状带增生与腺癌。

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诊断肾上腺皮质疾病的首选,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内分泌生化检查可提示病变在肾上腺皮质发生的部位,但病变类型和肿瘤性质最后要依靠病理形态学检查确定。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疾病;增生;腺瘤;腺癌 肾上腺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4%。

大多数为良性肾上腺皮质腺瘤,可引起激素分泌过多。

本文对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病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临床病理联系。

1 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病理科2000~2006年外科病理检查档案材料,肾上腺皮质疾病共204例,其中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疾病106例,束状带疾病97例,网状带疾病1例。

统计204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构成比、放射学检查所示病变直径、内分泌化验检查(血钾、血肾素、醛固酮、及血、尿皮质醇)各项指标的水平、性腺异常综合征发生情况等,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组间比较t 检验,P <0.05为统计学差异。

肾活检239例病理资料分析

肾活检239例病理资料分析

性 肾小 球 疾 病 和 小 管 一 间质 性 疾 病 等 最 可 靠 的方 法 。本 研究 回顾 性分 析 我 院 2 9例 肾活检 患 者 的 5 j 3 临床病 理资料 , 总结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展 到终末 期 。 肾功能 衰竭 [。 其构 成在 不 同的人种 、 地 域 中差 别 较 大 ,随 时 间 的推 移 又 有 不 同 的演 变 趋 势 [。L 报 告 , 国导致 终末 期 肾功 能衰竭 的病 因 iJ E 3 我 以肾小球 疾病 为 主 , 5 . 尽早 明确 肾脏疾 病 的 占 44 %。 病 因 。 取有 效 的防治措 施 , 减少 终末 期 肾功能 衰 采 是 竭 发生 的前提 。经 皮 肾穿刺 活检 ( 简称 肾穿刺 ) 目 是
【 关键词 】 活组织检查 ;肾疾病 ;病理学 , 临床
An l i o ah l ̄c l aao e a bo s:arp r o 3 ae F NGL-i ,W G Z i og eat ay s fp too i t f n l ipy eo t f2 9css E i n s ad r y g AN h— n.D p r d —
回顾性分析我 院 2 0 0 4年 9月至 2 1 年 1 0 1 0月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住院患者的性别 、 年龄 、 临床表现 、 病理类型。 结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 3 .岁 ,0 3 91 3 ~ 9岁为 肾脏病的高发 年龄段 , 男女 比例 为 l1 9 :. 。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 3 最多见 , 5 .%, 占 31 其次为尿检异常 占 3 . 60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 型依 次为 : 膜性 肾病 ( )99 微小病 变 MN 2 . %, 2 . 尿检异常的病理类型依次为 : A肾病 4 .%, 1 %; 3 I g 07 紫癜性 肾炎 1 . 51 %。原发性 肾小球疾病 占 7 . 其 中 IA 62 %, g 肾病 占 3 . 其次为膜性 肾病 , 2 .%; 30 %, 占 6 4 继发性 肾小球 肾炎 占 1. 病理类型 以狼疮 肾炎最常见 , 3 . 92 %, 占 48 %, 其次为紫癜性 肾炎 , 2 . 占 83 %。结论 现, 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 原 发性 肾小球疾病是最常 见的肾脏疾病 , 肾病 综合征是最常见 的临床 表

临床案例分析一

临床案例分析一

临床案例分析一一、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0岁,教师,感疲惫加重近两周,间断腹痛一周。

既往长期感疲惫,5岁时行阑尾切除术,曾多次诊断为“肝炎”。

否认长期服药史。

家族史:弟与母均体健,父因心脏病突发于两年前去世。

体格检查:血压125/80mmHg,神清,一般面容,巩膜轻度黄染,脾左肋下2cm,可触及。

右上腹轻度肌紧张,腹平软,。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结果见表表1:血常规结果患者水平正常范围Hb 110g/L 120~160 g/LMCV 103fl 83~99fl(μm3)MCH 30pg/cell 27~32 pg/cellMCHC 36g/dl 30~36 g/dlRBC ×1012/L ~×1012/L(106/μl)WBC ×109/L ~×109/L(103/μl)2.血涂片检查:血片中可见多色性红细胞和球形红细胞。

3.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生化筛查结果见表2。

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

5.渗透脆性试验示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

表2网织红细胞计数、胆红素及LDH检查结果患者水平正常范围网织红细胞130×109/L 50~100×109/L~%) 胆红素25umol/L 0~17umol/L~1mg/ml) 乳酸脱氢酶(LDH) 650IU/L 230~450IU/L其他检查:1.胸部平片:正常。

2.腹部超声检查示脾肿大,脾长径为15cm(正常为11~12cm)。

二、临床问题:1.由黄疸及疲惫等可推测患者患了什么疾病?2.患者是否为感染性肝炎?其黄疸过去史能否与本次主诉相联系?3.黄疸、腹痛和脾大如何相互联系?4.如何解释血液学检查结果。

5.从Coombs试验和渗透脆性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什么检查可帮助确定诊断?7.慢性溶血的患者可发生哪些并发症?8.请总结出一张流程图以对一个血涂片中出现球形红细胞的患者进行检查?三、病例分析与讨论:1.由黄疸及疲惫等可推测患者患了什么疾病?患者可能有肝炎或胆结石,也可能有药物反应,需做进一步检查以确诊。

高血压肾病职称论文发表选题目参考

高血压肾病职称论文发表选题目参考

高血压肾病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以下是高血压肾病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采用论文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比对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高血压肾病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高血压肾病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1.高血压肾病临床观察及药物治疗2.高血压肾病与肾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3.怎样预防高血压肾病4.杨霓芝教授分期论治高血压肾病的经验介绍5.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研究6.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ACE的临床意义初探7.老年高血压肾病血小板活化分子检测的意义8.西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肾病及病例分析9.高血压性肾病诊断治疗及中医研究进展10.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临床观察11.丹红注射液干预早期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观察12.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指标在高血压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1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观察14.高血压肾病的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15.高血压肾病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观察16.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高血压肾病中的诊断作用17.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对高血压肾病的作用18.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APN、HGF检测的临床意义19.麝香保心丸减轻高血压肾病炎症性损伤20.高血压伴肾病该用什么药21.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肾病的临床观察22.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病的诊断价值23.高血压、糖尿病与肾脏病的关系24.高血压肾病致阴囊水肿1例25.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26.自拟祛瘀化浊汤治疗气滞血瘀型高血压肾病60例临床观察27.中药治疗肺肾气阴两虚型高血压肾病21例临床观察28.缬沙坦联合阿托伐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29.高血压和肾病是“双胞胎”30.高血压肾病临床分级与肾活检病理变化相关性分析31.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特点及ACEI/ARB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32.双株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高血压肾病1例分析33.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及高血压肾病的特点34.心身疾病致高血压肾病1例35.丹参酮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研究36.滋阴大补丸治疗高血压肾病慢肾衰33例37.银杏达莫注射液对高血压肾病血流变学的影响38.妊娠期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39.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1例40.阿托伐他汀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疗效观察41.成都市高血压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42.苯那普利与科素亚联合应用对高血压肾病的保护作用43.灯盏花素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观察44.肾病与高血压有关吗45.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特点的研究46.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47.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48.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辨治49.糖尿病肾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观察50.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肾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51.两肾一夹型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病变的比较52.“化瘀清利颗粒”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53.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合并肾病综合症护理体会54.温肾化痰方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衰32例55.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证素的初步研究56.多囊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57.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现状的横断面调查58.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的治疗和预防59.健脾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60.慢性肾脏病合并症处理策略——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血压处理的策略61.小儿肾实质性高血压对肾脏病慢性进展的影响及治疗62.黄芪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63.IgA肾病合并恶性高血压3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64.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60例临床观察65.肾实质性高血压在IgA肾病中的作用66.前列地尔治疗高血压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观察67.糖尿病肾病致高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68.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69.2003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对肾脏病学者的提示70.替米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脉压及蛋白尿的作用71.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肾病风险增加72.48例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分析73.替米沙坦、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的疗效74.伴恶性高血压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肾血管病变的相关性75.安博维联合金水宝治疗非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76.高血压与慢性肾病的发展及降压治疗77.五项肾功能指标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评价78.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79.妊娠高血压型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80.以高血压为主诉的肾脏病患者81.正规治疗可以减轻高血压慢性肾病病人的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82.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的治疗83.坎地沙坦西酯与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对比研究84.IgA肾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85.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86.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87.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88.贝那普利与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及高血压89.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90.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影响91.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肾病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92.肾性高血压和IgA肾病病人红细胞钠/逆转运率的变化93.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94.126例IgA肾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95.肾病综合征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96.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治疗体会97.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健康教育98.老年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99.AT1受体阻断剂能减少高血压糖尿病肾病人尿中氧化应激产物10014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横断面研究【吉考科技授权发布】。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91例临床病理分析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91例临床病理分析
AB T C O jc v :oi et a ecncl n a ooi a rso i a i m m rnu ehoa y 1 N)i S RA T bet eT vsgt t l i dp t lg a f t e f d p t c e baosnp r t (M i n i eh i aa h c eu l io h ph n
主要 危险 因素 。结论 : 年龄 大的 I MN患者 临床和病理表现较 重的 比例 相对 增加 , 以血尿 素 氮、 肾小球 滤过 率、 小管 间质和 小
血 管 病 变 方 面较 突 出 。血 肌 酐和 病 理 分期 是 发 生 局 灶 节 段 性 肾 小球 硬 化 的独 立危 险 因素 。
[ 关键词 ) 特发性膜性 肾病
局 灶节段性 肾小球 硬化
临床病理
Cl c lan Pa ho ogc lFe t e fI i a h c M e i a d t l i a a ur s o d op t i ni mbr o p op h n an us Ne hr at y i Adu t ls CHEN nx n, Xi i LV i i CHEN Y nq u, Cha s ng, ta o he e l
(27 ) 高血压(7 3 )镜 下血尿 (37 ) 5 .% 、 4 .% 、 6 .% 为主要临床表现 , 肾衰竭( . %) 少, 理分期 以IⅡ 为主。6 33 较 病 、期 l岁 ~ O岁组 8
中肾病综合征 以及 小管 间质和 小血管病变重的相对较 多, 血尿 素氮较 高 , 白蛋 白和 e F 血 G R较低 。F G 和 F G 一 SS S S 两组 间临 床表 现、 实验 室指 标及 病理指标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多 因素 二元 L gsc回 归分 析显 示血肌 酐、 oii t 病理 分期是 发 生 F G S S的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M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M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M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张亦儒^刘丰田红2徐峰2梁少姗2梁丹丹2杨雪2杨帆2曾彩虹摘要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M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检测M蛋白浓度,收集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M蛋白浓度与疾病类型及预后特征的关系。

结果:142例M蛋白阳性患者男女比1.49:1,中位年龄为60. 0岁。

其中IgG型88例(62.0%),IgA型35例(24. 7%),IgM型9例(6.3%),单纯轻链型7例(4.9%),单纯重链型1例(0.7%),lgA与IgG双M蛋白型2例(1.4%)。

轻链分型中,《型占36.2%, \型占63. 8%。

疾病谱包括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78例(54. 9%),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 GUS)39例(27. 5%),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单克隆免疫球蛋甶血症(MG)25例(17.6%)。

血液系统恶 性肿瘤合并MG患者中位M蛋白浓度显著高于MGRS(4.25g/L ro2.4〇g/L,P= 0.0丨9)及MGUS患者(4.:25 g/L ra2.56 g/L,P=0.043)。

所有患者M蛋白浓度与血清钙(Ca)呈正相关,与血清总胆固醇(TC)、24h尿蛋甶定量呈负相关(P<0. 05)。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MG患者M蛋白浓度与血清肌酐、尿素氮(BUN)、以呈正相关,与血红蛋 白、血小板、TC呈负相关;MGRS患者M蛋白浓度与血清TC呈负相关(P<0.05)。

结论:本研究中M蛋白阳性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M蛋白浓度最高。

M蛋白浓度与部分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相关 性。

关键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肾脏疾病M蛋白浓度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protein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emiaZHANG Yiru'-2', LIU Feng2", TIAN Hong2, XU Feng2, LIANG Shaoshan, LIANG Dandan, YANG Xue2, YANG Fan, ZENG Caihong1'2'Southeast University School oj Medicine,Nanjing 210009,China2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o f Kidney Diseases, Jinling Hospital, Southeast University School o f Medicine, Nanjing 210016, China*ZHANG Yiru and LIU Feng are considered to be first authorsCorresponding author:ZENG Caihong(E-m ail:*********************)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protein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emia. Methodology : Data from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 cases screened in our laboratory for 8 months were used to assemble a cohort of 142 cases selected according to immunofixation interpretation. The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age analysis software were used to detecte the M-protein concentration.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42 patients with M-protein 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Results :A total of 142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re were 85 males and 57 females with male predominance,with a median age of 60. 0 years.The M-proteins in that cohort were 62.0%IgG,24. 7% IgA,6. 3% IgM,4. 9% free light chain,0.1%heavy chain,1.4% IgG and IgA;K accounted for 36. 2% and X accounted for 63. 8% among the light chain types.Monoclonal gammopathyof renal significance ( MGR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 53. 9%), monoclonal gammopathies of undeterminedDO] :10.3969/j.issn.l006-298X.2021.02.006[基金项目]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901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0793)[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210009) ;2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军肾脏病研究所,张亦儒和刘丰为共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曾彩虹(E-mail:*********************)©2021年版权归《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所有significance (MGUS, 27. 5%) ,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ssociated with monoclonal gammopathy (M G) (17.6%).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ssociated with MG had a high medium M-protein concentration than those with MGRS (4. 25g/L vs.2. 40g/L, P = 0. 019) and MGUS (4.25g/L vs.2. 56 g/L, P = 0. 043 ) .The M-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calcium,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serum cholesterol,24 hour urinary protein (P< 0. 05 ). In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ssociated with MG, M-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rum creatinine, urea nitrogen and calcium,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moglobin, platelets and total serum cholesterol;in patients with MGRS,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serum cholesterol. Conclusion :In this research, patients with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emia were mainly elderly men. Patients with 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ssociated with MG had the highest M-protein concentration. The M-protein concentration correlated with some laboratory results.Key words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emia renal diseases M-protein concentration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是由单克隆B淋 巴细胞或浆细胞大量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氨基酸顺 序和蛋白质结构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或其片段[1],常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 球蛋白病(MGUS)等疾病。

临床诊断与影像诊断符合率对比分析

临床诊断与影像诊断符合率对比分析

1.048X 3+1.719X 5+1.418X 12剖腹产:Y =-1.910+0.622X 2+1.089X 3由Ex p(B)值可见,肺炎例均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住院天数、年龄、输氧情况、职业、病人费用类别;对十二指肠溃疡而言为:住院天数、年龄、病人费用类别;对急性阑尾炎而言为: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职业、年龄;对剖腹产而言为:职业、年龄。

虽不同病种的影响因素不同,但住院天数、年龄皆为共同影响因素。

3 讨论3.1住院费用结构分析 从研究结果可见,药费所占的比例最高,技术性的收费较低,除剖腹产外,各病种药费所占比例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药费比例在10%以下[1]。

药费构成比例较大,原因是[2,3]:药品本身的特性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

因此,只有调整收费结构,才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3.2住院病人的一般特征分析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平均住院费用与病人的社会经济学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转归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医保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自费患者,可能是由于医务人员诱导需求所致。

3.3平均住院日与医院工作效率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住院日长期控制在7天-9天[4],我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城市大医院平均住院天数为21天[4],约是发达国家的三倍。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肺炎的平均住院日最高,为11.91天,急性阑尾炎最低,为5.76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

不同病种的平均住院日不同,应根据卫生经济政策、地区差异等因素制定住院日标准。

参考文献[1] Lei Haichao,Hu Shanlian,Li Gang.Increased cesarean sectionrates and emerging patterns of health insurance in S hanghai,Chi na[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1998,88(5):777-780.[2] 程晓明.卫生经济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胡善联.卫生经济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 Ballarat Base Hospital 134th Annual,RePort of operations BallaratKing s Printer[R].Australia,1990.[5]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之一[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临床诊断与影像诊断符合率对比分析*通讯作者 山西省吕梁市科技攻关项目(2008rkx-02)032200 汾阳市 山西省汾阳医院 杜志航 牛建华*摘要 目的提高临床诊断(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和影像诊断的符合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34例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与临床分析

34例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与临床分析

34例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及临床之间的关系。

方法:对199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34例临床以肾病综合征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肾小球病理分级根据iskdc分类标准,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参照bohle方法。

结果:⑴肾脏病理分级如下:ⅰ级2例(5.88%),ⅱ级8例(23.53%),ⅲ级17例(50.00%),ⅳ级6例(17.65%),ⅴ级1例(2.94%),其中ⅲ级最常见;肉眼血尿组ⅳ级和ⅴ级比例较镜下血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0 mg/kg,血清白蛋白≤25g/l);③肾活检符合hspn表现;④排除iga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

1.2 方法:所有病例除常规生化检查、24h 尿蛋白定量分析外,均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

活检组织分别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

根据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协会(iskdc)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级,共分为i~ⅵ级[1]。

并参照bohle等[2]的方法对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级:间质基本正常;(+)级:轻度小管变形扩张;(++)级: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50%,散在和(或)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士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bivariate分析,p0.05) 。

肉眼血尿组血肌酐水平较镜下血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1。

2.2 肾组织病理改变34例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中,肾脏病理类型:局灶增生性最常见12例(35.30%),其次为弥漫增生硬化性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各6例(17.65%),局灶坏死或局灶增生坏死性及中、重度系膜增生性各3例(8.82%),轻微病变2例(5.88%),轻度系膜增生性1例(2.94%),局灶增生硬化或局灶硬化性1例(2.94%)。

9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

9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

㊃临床实践㊃9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陈燕辉1,2,张浩1,曾文铤1∗(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广东广州5101202.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广东广州510120)㊀㊀摘要㊀目的:分析91例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病因分布以及临床特征㊂方法:筛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因FUO就诊的91例患者㊂分析91例FUO患者的病因分布㊁临床特征以及人口学资料㊁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结局等㊂结果:91例符合FUO诊断的患者,依据病因分为5组:感染性疾病组59例(64.8%)㊁结缔组织疾病组17例(18.7%)㊁恶性肿瘤组6例(6.6%)㊁其他类疾病组3例(3.3%)和未明确病因组6例(6.6%)㊂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平均体温为38.2ħ,感染性疾病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恶性肿瘤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和腰腹部疼痛,结缔组织疾病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或僵硬和皮疹㊂感染性疾病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其他组(P<0.05)㊂结论:感染性疾病是FUO的首要病因,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和恶性肿瘤㊂就病种而言,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疾病㊂临床医师深入认识FUO,以及研究其病因和诊疗策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关键词㊀不明原因发热;病因;临床特征中图分类号:R597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9664(2021)02⁃0075⁃05DOI:10.3969/j.issn.2095⁃9664.2021.02.15∗通讯作者:Email:136****5855@163.comEtiologicalspectrum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91patientswithfeverofunknownoriginChenYanhui1,2,ZhangHao1,ZengWenting1∗(1.DepartmentofInfectiousMedicin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120;2.DepartmentofGeneralPracticeMedicine,YuexiuDistrictZhuguangStreet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Guangzhou51012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Email:136****5855@163.comAbstract㊀Objective:Toanalyzetheetiologicalspectrum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91patientswithfeverofunknownorigin(FUO).Methods:Theclinicaldataof91patientstreatedforFUOinthe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betweenJanuary1of2018andDecember31of2019,werescreenedandanalyzedfortheetiologicalspectrum,clinicalcharacteristics,patientdemography,laboratoryfindingsandclinicaloutcomes.Results:Ninety⁃onepatientsmetthecriteriaofFUOdiagnosisandweredividedinto5groupsaccordingtotheetiology:59cases(64.8%)intheinfectiousdiseasegroup,17(18.7%)intheconnectivetissuediseasegroup,6(6.6%)inthemalignanttumorgroup,and3(3.3%)inthemiscellaneousdiseasegroupand6(6.6%)intheunclearetiologygroup.Themeanbodytemperatureofallsubjectsatadmissionwas38.2ħ.Themajorclinicalmanifestationsintheinfectiousdiseasegroupwerecough;inthemalignanttumorgroup,jaundiceandwaist/abdomenpain;intheconnectivetissuediseasegroup,jointpain/stiffnessandrash.ThewhitebloodcellcountandC⁃reactiveproteinlevelsintheinfectiousdisease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theothergroups(P<0.05).Conclusion:InfectiousdiseasesarethemostfrequentcauseofFUO,followedbyconnectivetissuediseasesandmalignanttumors.Intermsofdiseaseclassification,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isthemostcommoncause.In⁃depthunderstandingofFUOandresearchontheet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strategiesofFUOamongcliniciansshouldbeofgreatsignificanceforimprovingtheaccuracyandefficiencyofdiagnosis.Keywords㊀Feverofunknownorigin;Etiology;Clinicalcharacteristics57第49卷第2期广州医科大学学报Vol.49No.22021年4月ACADEMICJOURNALOF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Apr.2021㊀㊀正常人的机体体温在36ħ 37.3ħ之间,一般情况下波动不超过1ħ,多种因素下可导致体温上升,表现为发热,为机体免疫防御的主要表现㊂发热根据病理生理分类,分为生理性发热和病理性发热,在临床上以病理性发热最为多见㊂然而,日常诊疗过程中存在一部分患者,他们仅以发热为临床表现,缺乏其他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因此常无法快速地明确其病因,此类状况被称之为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㊂FUO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由于通过常规的问诊㊁查体以及一般辅助检查仍难以确诊,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之一㊂据相关研究统计,目前超过200种疾病可导致FUO,除常见的病因外,还存在某些罕见病,由于FUO的病因复杂㊁诊断困难而且病程较长,对患者日常工作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㊂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FUO的确诊率越来越高,诊断速度也越来越快,相关指南也在不断更新,目前依据病因可将FUO分为感染性疾病㊁结缔组织疾病㊁恶性肿瘤㊁其他类疾病和未明确病因的疾病,其中以前两位疾病最为常见[2⁃3]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㊁地域差异以及诊断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下,FUO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可能有所变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FUO的病因构成及其临床特征,以协助临床医师更为深入认识FUO以及对其快速作出诊断,从而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疗效㊂因此,本研究纳入91例FUO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FUO患者的病因分布以及临床特点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筛选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因FUO就诊的患者,共筛查出91例FUO患者㊂入选标准:符合FUO诊断[发热持续3周以上,口腔体温至少3次>38.3ħ(或至少3次体温在1d内波动>1.2ħ),经过至少1周在门诊或住院的系统全面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4]㊂排除标准:(1)年龄<18岁;(2)妊娠或哺乳期患者㊂1.2㊀研究方法1.2.1㊀分组方法㊀依据患者病因,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为:感染性疾病组㊁结缔组织疾病组㊁恶性肿瘤组㊁其他类疾病组和未明确病因组㊂1.2.2㊀临床数据收集㊀记录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㊁基础疾病㊁实验室指标㊁治疗措施和临床结局等数据㊂1.2.3㊀临床研究规范㊀本研究方案已获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由于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伦理委员会准予免除知情同意㊂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由专人保管及按临床研究规范予以保存和保密㊂1.3㊀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采用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非正态分布者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㊂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则采用秩和检验㊂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㊂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FUO病因分布研究时间段内共筛查出91例符合FUO诊断的患者,并依据病因分类统计得:感染性疾病组59例(64.8%)㊁结缔组织疾病组17例(18.7%)㊁恶性肿瘤组6例(6.6%)㊁其他类疾病组3例(3.3%)和未明确病因组6例(6.6%),其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共有19例㊂见表1㊂2.2㊀不同病因FUO患者的临床特征91例研究对象的中位年龄为47.1岁,性别比例基本相等㊂基础疾病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高血压(19.8%)㊁糖尿病(9.9%)和冠心病(4.4%),入院时平均体温为38.2ħ㊂在临床表现方面,感染性疾病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恶性肿瘤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和腰腹部疼痛,结缔组织疾病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或僵硬和皮疹,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临床表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㊂在实验室检测方面,感染性疾病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其他组(均P<0.05),其余实验室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㊂在临床结局方面,组间的住院时长以及28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㊂见表2㊂67广州医科大学学报(JGZMU)㊀2021,49(2)表1㊀FUO病因分布病因n(%)病因n(%)感染性疾病59(64.8)结缔组织疾病17(18.7)社区获得性肺炎19(32.2)系统性红斑狼疮4(23.5)上呼吸道感染8(13.6)结缔组织性疾病(未分型)3(17.7)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6.8)成人Still病3(17.7)重型病毒性肝炎4(6.8)血管炎2(11.8)肺结核3(5.1)干燥综合征2(11.8)胆囊炎3(5.1)类风湿关节炎1(5.9)布鲁氏菌病3(5.1)痛风性关节炎1(5.9)肺部真菌病3(5.1)嗜酸性肉芽肿1(5.9)泌尿系统感染2(3.4)恶性肿瘤6(6.6)支睾吸虫病2(3.4)原发性肝癌6(100)肝脓肿2(3.4)其他类疾病3(3.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3.4)淋巴结炎1(33.3)恙虫病1(1.7)中枢神经脱髓鞘病1(33.3)艾滋病1(1.7)中毒性肝损伤1(33.3)胰腺炎1(1.7)未明确病因6(6.6)带状疱疹感染1(1.7)表2㊀不同病因FUO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项目总体(n=91)感染性疾病组(n=59)结缔组织疾病组(n=17)恶性肿瘤组(n=6)其他类疾病组(n=3)未明确病因组(n=6)χ2/Z值P值年龄(岁)47.151(35 59)56(28.5 64.5)59.5(51.3 69)30(30 35)32(24.3 58.5)4.8980.298性别,n(%)㊀男45(49.5)30(50.9)8(47.1)3(50.0)2(66.7)2(33.3)1.0650.900女46(50.6)29(49.1)9(52.9)3(50.0)1(33.3)4(66.7)BMI(kg㊃m-2)21.621.2(19.0 23.1)20.2(18.3 21.7)21.2(19.8 25.1)16.9(16.9 20.4)20.9(18.3 22.7)2.8270.587基础疾病,n(%)高血压18(19.8)12(20.3)3(17.7)2(33.3)1(33.3)0(0)2.5820.650糖尿病9(9.9)4(6.8)3(17.7)0(0)1(33.3)1(16.7)4.6060.330冠心病4(4.4)3(5.1)1(5.9)0(0)0(0)0(0)0.8460.932COPD2(2.2)1(1.7)1(5.9)0(0)0(0)0(0)1.4800.830支气管哮喘1(1.1)0(0)1(5.9)0(0)0(0)0(0)4.4010.354心脏瓣膜病1(1.1)1(1.7)0(0)0(0)0(0)0(0)0.5480.969慢性肾功能不全1(1.1)1(1.7)0(0)0(0)0(0)0(0)0.5480.969基本生命体征平均动脉血压(mmHg)8989(80 97)88(81 91)91(89 93)80(80 94)88(75 93)2.3920.664心率(次/分)9596(86 104)90(86 109)95(83 111)86(86 87)98(91 111)1.0530.902呼吸频率(次/分)2120(20 20)20(20 20)20(20 21)20(20 20)20(20 27)2.8610.581体温(ħ)38.239.0(38.5 39.5)38.5(38.4 39.2)38.8(38.6 39.0)39.0(39.0 40.0)39.4(38.7 40.3)8.0740.089SPO2(%)9898(97 98)98(97 98)99(98 99)97(97 98)98(96 99)6.7060.15277第2期㊀陈燕辉,等.9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续表2项目总体(n=91)感染性疾病组(n=59)结缔组织疾病组(n=17)恶性肿瘤组(n=6)其他类疾病组(n=3)未明确病因组(n=6)χ2/Z值P值评分指标PSI评分6160(44 75)58(34 80)80(56 104)47(47 55)45(38 75)3.7810.436CURB65评分0.40(0 0)0(0 1)0(0 1)0(0 0)0(0 0)4.9100.297临床表现,n(%)发热91(100)59(100)17(100)6(100)3(100)6(100)--咳嗽27(29.7)25(42.4)2(11.8)0(0)0(0)0(0)13.5020.009咳痰13(14.3)13(22.0)0(0)0(0)0(0)0(0)8.2260.084气促3(3.3)1(1.7)1(5.9)0(0)0(0)1(16.7)4.5020.342咽痛3(3.3)3(5.1)0(0)0(0)0(0)0(0)1.6830.794淋巴结肿大3(3.3)2(3.4)0(0)0(0)1(33.3)0(0)9.4800.050蜘蛛痣1(1.1)1(1.7)0(0)0(0)0(0)0(0)0.5480.969黄疸5(5.5)2(3.4)0(0)3(50.0)0(0)0(0)24.902<0.001腰腹部疼痛11(12.1)7(11.9)0(0)3(50.0)0(0)1(16.7)10.9860.027头痛4(4.4)4(6.8)0(0)0(0)0(0)0(0)2.2690.686胸痛1(1.1)1(1.7)0(0)0(0)0(0)0(0)0.5480.969肌肉酸痛3(3.3)2(3.4)0(0)0(0)0(0)1(16.7)4.2520.373尿频尿急1(1.1)1(1.7)0(0)0(0)0(0)0(0)0.5480.969口干1(1.1)0(0)1(5.9)0(0)0(0)0(0)4.4010.354关节疼痛或僵硬8(8.8)0(0)7(41.2)0(0)0(0)1(16.7)29.254<0.001皮疹7(7.7)0(0)6(35.3)0(0)0(0)1(16.7)24.587<0.001实验室检测白细胞计数(109/L)8.99.7(6.5 13.0)7.5(4.9 10.9)6.2(4.0 11.2)6.7(1.7 10.3)4.2(3.4 7.5)9.8170.044中性粒细胞数(109/L)8.75.0(2.7 8.2)6.9(3.3 11.3)3.8(2.6 8.2)5.0(5.0 5.8)2.9(1.2 4.7)6.2220.183淋巴细胞数(109/L)1.81.2(0.8 2.1)1.7(1.1 2.6)1.0(0.8 2.2)0.6(0.6 2.7)1.9(1.1 5.4)5.7730.217单核细胞数(109/L)0.70.6(0.4 0.9)0.8(0.5 1.1)0.6(0.3 1.0)0.2(0.2 1.2)0.7(0.4 1.7)3.3910.495嗜酸性粒细胞数(109/L)0.10.05(0 0.13)0.07(0.01 0.17)0.11(0.03 0.23)0(0 0.01)0.01(0 0.31)3.9210.417嗜碱性粒细胞数(109/L)0.030.02(0 0.03)0.03(0.01 0.06)0.02(0.02 0.03)0(0 0.03)0.04(0 0.06)3.6400.457降钙素原(ng/mL)1.70.2(0.1 1.1)0.1(0.1 2.5)0.1(0 0.8)0(0 0.3)0.1(0.1 0.6)4.0660.397C反应蛋白(mg/L)12.47.5(3.4 10.3)7.0(4.2 19.1)0(0 0)0(0 0.7)1.5(0.3 5.1)14.6630.005血沉(mm/h)6790(67 96)101(68 120)59(46 88)27(27 47)38(18 70)3.7780.437G试验n(%)2(2.2)0(0)1(5.9)1(16.7)0(0)0(0)8.4450.077临床结局住院时长(d)9.48(7 11)10(7 14)9(6 16)5(5 8)9(7 13)2.1360.71128d病死率(%)000000--87广州医科大学学报(JGZMU)㊀2021,49(2)3㊀讨㊀论FUO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由于在种族㊁地理环境和医疗水平上的差异,使FUO的病因分布不尽相同㊂近期发表的多项研究均提示感染性疾病仍然是FUO的首要原因,在FUO中占比均高达50%以上,其他FUO病因排名依次为结缔组织疾病㊁恶性肿瘤㊁其他类疾病和未明确病因,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7]㊂可见,感染性疾病在FUO病因中占比最高,而且本研究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种,而感染性疾病可分为细菌㊁真菌㊁病毒等病原菌感染,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有研究调查了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类型,根据所占比例发现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其次为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8],因此这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仍需特别注意应依据当地菌谱特征给予针对性治疗㊂然而,对于感染性疾病,有研究显示其占比稍有下降,结缔组织疾病占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约为30%,而肿瘤性疾病则逐年下降,约为15%[9]㊂此外,有研究进一步提示结缔组织疾病所占比例约为40%[10],其中成人still病㊁系统性红斑狼疮㊁血管炎等结缔组织疾病较为常见,并且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以成人still病最常见,而发达国家则以血管炎为最常见[11]㊂与本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考虑与本研究样本容量㊁地域以及人群差异相关㊂此外,本研究与本中心前期(2008⁃2014年)的一项研究结果[9]对比,主要发现近年感染性疾病占比有所上升,而未明确病因占比有所下降,原因可能与抗菌药物滥用以及诊疗技术提高有关㊂在FUO的临床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感染性疾病组主要表现为咳嗽且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其他组,结缔组织疾病组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或僵硬和皮疹,与目前相关研究基本一致[12⁃14]㊂但是本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和腰腹部疼痛,与既往研究不一致㊂本研究恶性肿瘤组主要病因为肝癌,而非多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这可能是由于纳入研究对象数量较小所造成的选择偏移,因此该组的临床特征推广意义欠佳㊂当今FUO的病因更为复杂,但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手段仍然是基本特征,并且一直困扰着医师的临床判断㊂如何对FUO快速㊁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㊂综上,本研究进一步评估了近年FUO的病因分布和临床特征,增加了对FUO的认识㊂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为单中心㊁回顾性㊁观察性研究,纳入样本量偏低,而且研究对象来源于感染内科,在病种上具有一定特性,容易造成选择偏移㊂此外,研究缺乏部分指标的动态监测,所得结果无法全面评估FUO的病因分布和临床特征,未来有待开展多中心㊁随机对照㊁动态检测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㊂感染性疾病是FUO的首要病因,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和恶性肿瘤㊂就病种而言,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疾病㊂未来需纳入更多的病例进一步明确FUO的病因及临床特征㊂此外,临床医师深入认识FUO,以及研究其病因和诊疗策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刘新颖.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研究进展及诊疗概况[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3):174⁃176.[2]高恺言,邹耀红,袁风红,等.42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组成及诊断[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10):1233⁃1237.[3]UngerM,KaranikasG,KerschbaumerA,etal.Feverofunknownorigin(FUO)revised[J].WienKlinWochenschr,2016,128(21⁃22):796⁃801.[4]‘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11):641⁃655.[5]殷智颖,杨靓靓,金兆清.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52⁃55.[6]马涛.14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J].母婴世界,2020,(26):40.[7]孟银梅,黄敏,刘传苗.288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6):690⁃693.[8]梁栋,张燕,董晓锋,等.以不明原因发热首诊的细菌性肝脓肿89例临床分析[J].肝脏,2019,24(6):704⁃706.[9]梁增伟,谢栩硕,黄晓菡,等.22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2):814⁃817.[10]吴艳玲,吴方方,居锦芳.286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24):3619⁃3623.[11]嵇玮嘉,颜学兵.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研究现状及进展[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8(10):696⁃700.[12]刘新颖,宋宁,秦北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87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4):237⁃240.[13]卢士博,潘金玲,周曼曼.成人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2):70⁃72.[14]方晓琳,汪俊,郭韶梅,等.不明原因发热42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9,54(1):49⁃51.(收稿日期:2021⁃01⁃12)(本文编辑:王馨)97第2期㊀陈燕辉,等.9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

肾透明细胞肉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肾透明细胞肉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网络出版时间:2020 -12 - 26 2 :0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 ://kns. end/ ne/kems/Ue/il/34. 1073. R. 22221226. 1059.020. html肾透明细胞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王晓杰2刘晓丽2 3*,章爱梅2林怡2吴晓娟5 *接受日期:2926 -99 -2基金项目:潍坊市卫健委科研项目(wfopu 2912995)作者单位:1山东省潍坊市心脏病医院病理科、9检验科,潍坊2612923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济南259012作者简介:王晓杰,男,硕士,主治医师。

E-mail : ****************吴晓娟,女,博士,副教授,通讯作者。

E-mail : xiaojuau-wuP799@ 126. com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oo cell sarcoma ofthe kidney , CCSK )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CCSK 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改变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2例患者中 男性8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1-34岁,平均9岁,其中1 例为34岁成人CCSK 。

临床症状均为腹部包块。

9例获得随访,其中2例死亡,5例存活。

10例中均有不同比例的经 典型CCSK 组织学形态,表现为胞质浅染、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清楚的片状瘤细胞被呈树枝状分布的纤维血管间质分 隔;此外,5例呈黏液样型、3例呈富于细胞型、2例呈硬化型和1例呈上皮样型。

免疫表型:vimentin 、BCL-2、EGFR 、TLE2Cyc/n D1、BCOR 、SATB2 阳性率依次为 100% (10/10)、90% (9/10)、90% (9/10)、90% (9/10)、80% (8/10)、 30% (3/10) )10% (1/10);上皮性、肌源性、神经源性标记均为阴性。

成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91例临床与疗效

成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91例临床与疗效
以儿童为常见 , 成人较少见。现将我科 18 93年 3月 ~20 09年


8月经 肾穿刺确诊 的成人 E P N9 例进行 临床 与疗效分析 。 n G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临床 表 现 急 性 肾 炎综 合 征 5 9例 ( 4 8 、 S型 6 . %) N
2 (0 8 ) 隐匿性肾炎型 4例 ( . % ) 8例 3 . % 、 44 。
E R ) 例 1 1 。其 中急性肾炎综合征完全缓 尼松 内服 。( ) 5 中药治疗 : 急性 肾炎综合 征型用 急性 肾炎合 剂 终末期肾病( S D 1 ( . % )
5 9 .%) 好转 3 ( . %) 进入 E R 例 51 , S D 1例 ( . %) 17 ; ( 花、 银 连翘 、 蒲公 英 、 丁 、 地 野菊 花 、 牛蒡 子 、 韦 、 石 小蓟 、 白茅 解 5 例 (32 , S型完 全缓解 2 2例 ( 86 ) 好转 6例 ( 14 ) 7 .% , 2 . % 。隐匿性 肾 根、 土大黄、 牛膝 、 陈皮 ) S 。N 型水肿期呈 脾肾 阳虚 时用 温 肾健 N 10 0 。 脾利湿 ( 附子 、 熟 干姜 、 黄芪、 茯苓 、 泽泻 、 白术 、 炒 山药 、 大腹 皮 、 炎型 4例均完全缓解( 0 . % ) 车前子 、 陈皮 ) 水肿消失后呈气阴两虚时用益气滋 阴以参芪地 , 黄芪、 白术 、 贞子、 炒 女 旱莲草 、 石韦 、 白花蛇舌草 、 甘草、 陈皮 ) , E P N病理呈急性期 7 nG 7例完 全缓解 6 7例( 7 O , 8 . %) 好转 1.% , S D1 13 , 4例均完全缓解。 黄 汤加 减 , 呈阴虚湿热 时用滋 阴清热 ( 生地 、 知母 、 白芍 、 当归 、 9例( 17 )进入 E R 例 (.% )吸收期 1

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医疗纠纷案例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及尸检对于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性。

方法: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35例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案例进行死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正确率、死亡原因、死亡地点、死亡时间、尸检时间、医疗过失和纠纷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5例死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

纠纷科室主要为外科、内科、产科和儿科等。

35例死者中,猝死者23例,所占比例为65.7%,其中有13例因心血管系统疾病致死,所占比例为37.1%。

因疾病死亡者为32例,比例为91.4%;中毒者1例,麻醉意外1例,机械性损伤1例,分别为管理过失、责任过失和技术过失。

35例患者死因明确,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总符合率为80.0%。

结论:大多死亡案例是由于自身疾病引起的,通过尸检可以避免医疗纠纷,但是医院需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对尸检的认识。

【关键词】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尸检随着知识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有所增加,医疗纠纷案件呈逐年增涨趋势[1]。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在疾病诊治中及诊治后所产生不同的意见而引起的矛盾纠纷。

很大一部分患者家属认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突发死亡是由医生失误和医院管理不善引起的,因而与医院产生纠纷,并要求做出赔偿。

为做到合理、公平和公正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我们所涉及到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08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35例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案例进行分析。

纳入标准:患者死亡所致的医疗纠纷。

排除标准:单纯进行死亡原因鉴定的医疗纠纷。

档案治疗包括法医病理学委托鉴定申请书、法医病理学尸检记录、死者病例、死者临床检验报告单和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等。

1.2方法:对死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正确率、死亡原因、死亡地点、死亡时间、尸检时间、医疗过失和纠纷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

1.3过失评判标准[2,3]:①责任过失:医疗单位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或存在对患者不负责任行为;②技术过失:医疗单位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疗设备问题,及专业知识水平和经验有限所导致的过失;③管理过失:医疗行为未按照医疗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或医疗单位的规章制度存在不合理性或局限性。

影像组学在良恶性肾肿瘤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及治疗反应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组学在良恶性肾肿瘤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及治疗反应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影像组学在良恶性肾肿瘤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及治疗反应预测中的应用进展陈波,左毅刚,王海峰,付什,谭智勇,李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昆明650101摘要:影像组学利用人工智能将传统影像学图像进行数据化处理,以此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

影像组学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发挥了较大优势,促进了精准医疗的发展。

影像组学可用于肾肿瘤良恶性的鉴别、预测病理分级和预测肾恶性肿瘤药物治疗效果。

影像组学不仅在肾嗜酸细胞瘤和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细胞癌的鉴别有很好的区分准确度,而且能利用术前图像预测肾恶性肿瘤病理分级,以及利用影像组学评估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这些对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影像组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纹理特征;肾肿瘤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4.026中图分类号:R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4-0106-04肾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病死率最高的肿瘤,一般位置较深,不易被发现,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目前尚缺乏精准、无创、高效的方法来进行诊断和预测。

影像组学是指从CT、MRI等影像学资料的断层图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定量特征,包括病灶大小、形状、纹理、边缘和功能等信息,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加以数学算法从而获得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数据[1]。

影像组学的流程包括影像数据的获取、肿瘤区域的标定、肿瘤区域的分割、特征的提取和量化、分类和预测5个主要步骤[2],其核心是提取影像深层次的数据用于定量分析感兴趣区(ROI)的属性特征,并用各种数学方法提供信息,从而量化肿瘤异质性。

影像组学能将肉眼无法看见的影像信息提取并呈现,从而降低漏诊、误诊率,还能够辅助优化诊疗方案,在多种肿瘤的诊疗和预后预测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现将影像组学在肾肿瘤良恶性鉴别、病理分级预测以及治疗反应预测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病理科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00分)

病理科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00分)

病理科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00分)病理科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00分)病理科工作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100分)1.1诊断组(50分)1.1取材时严格核对编号、联号、标本,得5分,如有不符应及时与临床科室联系并报告上级医师,如查对结果属临床差错,本科加0.5分,如属本科差错扣0.5分。

1.2取材时要正确详细描述、记录,有教学科研价值标本应交专人制作、保存,得5分,如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1.3活体组织检查标本应于3d内出报告。

脱落细胞2d内出报告。

特殊疑难病例除外,但应及时与临床联系。

快速报告30分钟内发出,均留有副页存档,得5分,如有差错酌情扣分。

1.4病理报告书写正规,条理清晰,无错别字、无涂改,得5分,如有一项欠缺扣0.1分。

1.5执行复验制度,住院医师初验,常规外检切片、脱落细胞遇有疑难病例请值班主治医师复验,主治医师如有疑难,请主任医师复验,实行三级复验制,得5分。

1.6疑难病例科内讨论及院外会诊制度,为提高科内各级人员业务水平,每周四下午在主任医师带领下,进行讨论学习,有不同意见或有科研价值的送院外会诊,不执行制度的酌情扣分。

1.7病理和脱落细胞诊断要严肃认真,防止差错,正确诊断得10分,如有差错,分清责任,及时登记,并按情节扣分。

1.8复验完毕申请单和切片应有秩序地交档案室保管得4分,不得遗失或差错,如有差错每次扣1分。

1.9显微镜保养爱护负责者得3分,如损坏酌情扣分。

1.10下班前关好门窗,处理好水电,确保工作正常进行,无事故者得3分,有隐患或发生事故者酌情扣分。

2技术组(50分)2.1标本要严格核对联号与标本是否相符,得5分,如发现不符应及时与临床联系,属临床差错,本科加0.5分,属本科差错扣0.5分。

2.2收到标本后及时固定、编号、登记,手套器械定时消毒,刀要磨锐,得5分,不合格每项扣0.1分。

2.3取材记录要报申请单上联号、病理号及送检标本的部位、数目,集中精力如实详细记录得5分,漏报漏记酌情扣分。

超声引导下左肾和右肾活检术的临床比较

超声引导下左肾和右肾活检术的临床比较

20 ,9 1 ) 20 — 00 0 8 1 (0 :0 1 2 1.
2 Jn C Hu GH, h n Z, t 1 S u y o f c i tr g u . i Y, Z e g B e . d d n e e t t p ey i m a f o r
o ls L 一 1 c n e t n ai n s w t l p s n p rt . n p a ma I o t n i p t t i 1 u u e h i 8 e l i s
B超实时监测下斜角进针至穿透 肾包膜 处 , 扣动板机 , 响 枪 安全有效的肾活检方法 , 为。 将 肾脏疾病 的诊治 创造 了重要 的条 态 , 件。本 文通过对分别 行左 、 肾穿刺 的有效性 和并发症做一 比 退 针 。 B超 医师 协 助 压 迫 穿 刺 点 。术 后 予 心 电 监 护 , 部 沙 袋 右 局
效性 。方法 : 分析 20 0 6年 O —2 1 年 0 在我 院肾 内科住 院行 肾活检 的患者4 7例 , 1 01 l 8 随机 分为两组 : 左肾穿刺 组 32例 , 肾 9 右
穿刺组 9 5例 。采 用半 自动 活检 针 , 肾穿时记 录 肾穿针数 , 理科 医师汇总 两组 肾脏标 本 中小球 的数量 。术后 统计 两组 患者 病
疗L , N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以及在递减激素、 减少西药 毒 副作用 、 降低 复 发 率 等 方 面 作 用 肯 定 , 临 床 上 较 但 难单 纯控 制 病情 。近 年 来 ,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L N取 得 定疗效 , 显示 了广 阔 的 前 景 , 日益 受 到 了 人 们 的重 视。通过中医辨证施治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诊疗手段 , 对 治疗 L N有很 好 的指导 意义 。现 就 近 年来 有 关研 究 情况进行荟萃分析。 荟 萃分 析 ( e mt a分析 ) 对具备 特 定条 件 的 、 是 同课 题 的诸 多 研 究结 果进 行 综 合 的一 类 统计 方 法 。 M t 分析本质上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 e a 也遵循科学研究 的基本原则 , 包括提出问题 、 搜索相关文献 、 制定文献 的纳入和剔除标准、 提取资料信 息、 统计学处理 、 报告 结果等基本研究过程 。近年来随机双盲 临床对照试 验 已经成 为 验证各 种 治疗 方 法 的 金 指标 , 各 临床 研 在 究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 但临床试验本身有一定 的局限 性, 单个研究 的样本 量往往很 难体 现显著 的临床 疗 效 。本文 对采 用激 素标 准疗 程加 C X冲击疗 法 方案 , T 并 在 此基 础 上 根 据 辨证 分 型 加 服 中药 的所 有 符 合 纳 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 , 共对 7 2例 L 4 N患者包 括治 疗组 49例 , 照组 33例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0 对 3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L N较 单 纯 西 药 治 疗 有 明显 优 势 , 表 现为 较高 的完 全缓 解率 及显 著缓 解率 。 然而 所有 文 献 的 随机 化 隐 藏 及 双 盲 均 存 在 一 定 问题 , 并存在一定的发表偏移 , 故文献质量不高 , 我们 期 待更 多 高 质 量 的研 究 , 而 加 强 疗 效 的 可 靠 性 , 从 为 循 证 医学 研究 提供 可靠 的临床依 据 。

黔东南地区591例肾活检病理结果分析

黔东南地区591例肾活检病理结果分析

- 148 -[15]张琳,李蕊,田燕,等.苍白球T 1WI 信号强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评估中的价值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21,30(4):271-276.[16]庄毅,蒋昊翔,孙磊,等.磁共振T 1WI 及波谱成像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3,21(5):4-6.[17] WU M,SHEN X,LAI C,et al. Detecting acute bilirubinencephalopathy in neonates based on multimodal MRI with deep learning[J]. Pediatric Research,2022,91(5):1168-1175.[18]张晋雷,张靖,杨英阁.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卫生统计,2023,40(3):425-428.[19] EZZELDIN Z M,SHARAF E,HAMDY H S,et al. Hearingscreening in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21,142:110591.[20]谭伟婷,罗意,孙伟晟,等.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研究[J].磁共振成像,2023,14(2):27-32.(收稿日期:2023-12-14)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通信作者:伍铭艳黔东南地区591例肾活检病理结果分析马国英① 王艳① 鹿岑丹① 伍铭艳①【摘要】 目的:分析黔东南地区591例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因肾脏疾病开展肾活检的591例黔东南地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肾活检病理类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民族患者的肾活检病理类型分布差异。

皮肤活检组织远程邮寄免疫病理检验

皮肤活检组织远程邮寄免疫病理检验

皮肤活检组织远程邮寄免疫病理检验
郑智勇;余英豪;卢起棪;曾玲;付斌燕
【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0(16)1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rn1.1 皮肤组织固定邮寄盒(简称邮寄盒) 取一块有凹陷的塑料薄板,凹陷内装有特制的皮肤组织固定剂,表面用不干胶塑料薄膜粘贴封盖.6个邮寄盒之间通过齿孔线连成一版.用时沿齿孔线折撕下一个邮寄盒,从虚角处揭开薄膜,将取自病人皮损处的新鲜皮肤组织埋入固定剂中,再按原样密封好,写上申请单联号或病人姓名,用特快专递邮寄.
【总页数】1页(P84-84)
【作者】郑智勇;余英豪;卢起棪;曾玲;付斌燕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25;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肾穿组织远程邮寄超微结构病理检验 [J], 曲利娟;郑智勇;余英豪;刘庆宏
2.913例肾活检远程邮寄资料临床与病理分析 [J], 钟鸿斌;黄硕;余英豪;杨生旭;廖爱能;王小华
3.移植肾活检组织临床和病理及免疫病理研究 [J], 丁晓育;陈淑敏
4.肾穿刺活组织远程邮寄病理检验 [J], 余英豪;郑智勇;熊喜生;谢福安;孙惠敏;李京榕
5.1607例肾穿组织远程邮寄病理检验 [J], 余英豪;郑智勇;熊喜生;谢福安;孙惠敏;曾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p rme t fNeh ooy,teS cn si l a mig a砂, u in, o g n (6 0 0 ea t n o p rl g h eod Ho t S n n p ao f Fj a Y na 3 60 )
A L lI CI Obe t e T vsi t e i icn eo n l i s a ri u ai h s i l b moem i — o — I I g A " jci : oi et aet g fa c f e a b p yW S ar do t n bs opt s yr t al b x v n g h sni r o c e i c a e —
要 ] 目的 : 探讨远程 邮寄 ’ 肾活检 标本对基层 医院开展 肾活检 的意 义。方法 : 9 3 ’ 对 1 例 肾活检远程邮寄资料 的临床
诊 断和 病 理 特 点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 发 性 ’ 原 肾小球 疾 病 7 8例 ( 7 5 % ) 继 发 性 ’ 小球 疾 病 19例 (9 6 % ) 小 管 间 0 7 .5 、 肾 7 1.1 、
si :r r l rl eho ah ee78css7 .5 )scn a lmeu n p rptyw r1 9ess 1 , 1 )tbl ut P i yg meu np rp tyw r 0 ae(7 5 % , odr gu rl ehoah ee7 ae ( 9 6 % , ua s ma u o e y o u r adi es tl i aew r 6ess( .5 )Di ns f 2 ss3 .8 ) r dut yrnl i s ; h o lai s n tr ia d es ee2 ae 2 8 % ; a oio 3c e(5 3 % wee js b ea b py T ecmpi t n n t i s g s 3 a a d e o c o o ea b pya l w :goshmaui Wa 7csS6 2 % ) sbasb r e tm a 3csS2 5 %) u aoW 3 f nl is S oo s rs e tr S 5 ae( .4 , ucpu a mao aW 2 ae( .2 ,l r o fl a h S mbg a 9 S ess1 .9 )C n l in C mpi t n dr ko ea bos ypeua eu t oo rp yi l ae(0 1 % , o c s : o lai s i fr l i yb r t o u a n gah w.R nl i s ar uo c o a n s n p c n sls so ea b pyi cr e o s i d
s Me h d : i c l a n ss n a h lgc l a u e o 3 c s s r mo emal e a b o s a a we er to p c i l n ls d Re e . t o s Cl ia ig o i a d p t o o ia e t r f 1 a e e t i r n l ip y d t r er s e t ey a ay e , - n d f s 9 v
维普资讯

14 ・ 5
医结合肾病 杂志 20 年 3 07 月第 旦鲞筮 翅

Q! Q
: : ! ≥
9 肾活 检 远 程 邮 寄资 料 临床 与 病 理 分 析 1 3例
钟鸿斌① 黄
[ 摘
硕② 余英豪③ 杨生旭④ 廖爱能① ia a u e 3 Ca e mot a lRe lBi p y Dat i c la t l g c lFe t r sof91 s s Re e M i na o s a ZHONG n i H UANG Ho gb n, Shu Yu Yi g ao, tal o, n h e
质性疾病 2 ( ,5 ; 6例 2 8 %) 通过 ’ 肾活检修正原有诊 断 3 3例 (5 3 %) ’ 2 3 .8 ; 肾活检 并发 症 : 肉眼血 尿 5 7例( .4 , 6 2 %) ’ 肾包膜 下血 肿 2 例 ( .2 , 3 2 5 %) 腰部酸痛 9 (0 1 %) 3例 1 .9 。结论 : 经皮超 声引导下’ 肾穿刺活检 术并发症 少, 险小 ; 风 配合远程 病理 邮寄盒 , 肾活检技术在基层 医院容 易开展 , 大大提 高基层 医院的诊 治水平 , 明显减 少了误诊 率。 [ 关键词] ’ 肾活检 远程 邮寄 ’ 肾小球 ’ 肾炎/ 诊断 误诊
o t e sl a i o p t l b h e t i —b x , ih i p o eg e tyt elv l f i n ssa d te t e t d r u et er t u a i i b sc h s i s y t er mo ema l o e wh c r v ra l h e a o i n r am n e c h a e yn a s m e od g n a d o ig o t ro si a i h s i l . fda n si e r r n b sc o p t s c a KEY 、 7 l Re a ip y Re o e mal Gl me uo e h ii/ ig o i Dig o t ro n l o s m t i b o r ln p rt da s s s n a n i er r s c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