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广汉金雁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带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金雁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已知一飞船绕月球表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0,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以求出:A.月球的平均密度
B.月球的体积
C.月球的质量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参考答案:
A
2. (多选题)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瞬时速度大小为v0
C.运动的时间为D.运动的位移为
参考答案:
BC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相等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竖直分速度的大小,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根据初速度和时间求出水平位移,从而得出运动的位移.
【解答】解:A、根据得,运动的时间t=,则竖直分速度v y=gt=2v0,不等于水平分速度.故A错误,C正确.
B、瞬时速度的大小v=.故B正确.
D、水平位移x=,则运动的位移s=.故D错误.
故选:BC.
3. (单选)一颗运行中的人造地球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时,所受万有引力为F;到地心的距离为2r时,所受万有引力为()
A.F B.3F C. F D.F
参考答案:4. 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周飞行时间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和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探测器绕土星飞行,环绕n周飞行时间为t,求出探测器运行的周期.由土星的万有引力提供探测器的向心力列方程求出土星的质量,由密度公式求出土星的平均密度.
【解答】解:由
又T=
得:
由,V=
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如图所示,一球绕中心线OO′以角速度ω转动,则()
A.A、B两点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若θ=30°,则v A:v B=:2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
C
【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分析】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判断线速度的大小,根据a=rω2比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A、B两点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知,角速度相等,但A、B的转动半径不等,所以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等.故A错误.
B、根据v=rω得,A、B转动的半径不等,所以A、B的线速度大小不等.故B错误.
C、若θ=30°,A点的转动半径为R A=Rcos30°=0.5R,B点的转动半径为R B=R,根据v=ωr,则:
.故C正确;
D、根据ABC可知,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台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用这台电动机竖直向上提升质量为的货物,上升的最大速度为____.(取)
参考答案:
4 7. 在水平转台上,距转轴为处插立一竖直杆,杆顶系一根长为的细绳,绳的末端挂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当转台匀速转动后,试证悬绳张开的角度与转台转速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8.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其中,A球带电荷量为9Q,B球带电荷量为-Q,将A和B 固定起来,二者间距离为R,二者间作用力为,然后让A球和B球接触,再放回原来位置,此时作用力与原来二者间作用力的比值是(其中Q为正数)
参考答案:
9KQ2/R2、16:9
9. 一年四季, 季节更替. 地球的公转带来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 一年里从立秋到立冬的时间里, 地球绕太阳运转的速度___________, 在立春到立夏的时间里, 地球公转的速度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变大变小
10.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以加速度大小为a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如果全过程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
参考答案:
11. 对于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若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及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小球将不能达到与起始点相同的高度,而是在两个斜面间来回滚动,所能达到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停在最低处。
这种情况是否还存在守恒量:▲(填“是”或“否”)
参考答案:
12. 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是N。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0.40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参考答案:
2.60(或2.6)(3分); 金属
13. 物体从高处被水平抛出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那么平抛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 ,第4s 末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
(取g=10m/s2,设 4s 末仍在空中)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张军在做“测定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他挑选出的纸带如图所示。
图中A 、B 、C 、D 、E 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O.10s.则计数点C 对应的瞬时速度为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______(结果保留两位两位有效数学)。
参考答案:
15. (1)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使小
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 ,再 ,让小车在钩码牵引下运动。
(2
分) (2)在实验得到纸带上确定七个计数点A 、B 、C 、D 、E 、F 、G ,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 ,测得CD 间的距离为=5.20cm ,DE 间的距离为
=5.99cm ,FG 间的距离为
=7.62cm
①根据
和
计算D 点的瞬时速度
= m/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向上的图线,说明小车速度随时间在 地变化,小车加速度 ,做 直线运动;(3分)
③对于匀变速直线运的判别式△x=aT2可推广到不相邻的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
差:,(n,m 表示不为0的自然数,如1,2,3……,n>m )试用此推广式,利
用已知的
和
,粗略求小车的加速度=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④某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求小车加速度
方法A :运用△x=aT2,由
,,…,,求平均值
方法B :运用
,由
,
,
,求平均值
方法A 求得加速度的最终表达式为 (2分);方法B 求得加速度的最终表达式为 (3分)。
为使每段位移都用到,减小偶然误差,选择 方法(填“A ”或“B ”)更合理(1分)。
参考答案:
(1)开启电源(或接通打点计时器) ; 释放小车
① 0.560 ; ② 均匀 ; 不变 ; 匀加速(匀变速)
③ 0.807 ④ ; ; B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离地高为5m 处以10m/s 的水平速度抛出一个物体,求(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物体从抛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参考答案:
17. 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见解析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向心力.
【分析】对两个球分别受力分析,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求出速度,此后球做平抛运动,正交分解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两个小球在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管壁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离开轨道后两球均做平抛运动,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之差.
对A球:3mg+mg=m
解得
v A=
对B球:mg﹣0.75mg=m
解得
v B=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落地时它们的水平位移为:s A=v A t=v A= 4R
s B=v B t=v B=R
∴s A﹣s B=3R
即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为3R.
18. 在125m的低空有一小型飞机以40m/s的速度水平飞行,假定从飞机上释放一物体,g取10m/s2,求:
(1)物体落地时间;
(2)物体下落过程发生的水平位移;
(3)从释放开始到第3s末,物体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
1)由,得:代入数据得:
(2)S=vt(2分)代入数据得:S=40×5=200m (1分)
(3)vx=40m/s vy=gt=10×3=30m/s(2分)代入数据得v=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