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案件通知书法律依据(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尊敬的当事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现将有关撤销案件的通知事项如下:
一、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侦查机关对案件进行侦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同时,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案件,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撤销案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同时,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已经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撤销案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仲裁委员会认为仲裁协议无效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案件。
二、撤销案件的情形
1.不符合起诉条件: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如诉讼时效已过、起诉主体不适格等。
2.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无法认定当事人是否具有违法行为。
3.法律依据错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适用法律依据错误,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
4.涉嫌犯罪行为已过追诉时效:当事人涉嫌的犯罪行为已过追诉时效,依法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5.涉嫌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当事人涉嫌的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依法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6.涉嫌犯罪行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当事人涉嫌的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7.其他法定情形: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撤销案件的情形。
三、撤销案件的法律程序
1.立案阶段:侦查机关、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在立案阶段,发现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应当依法撤销案件。
2.审理阶段: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应当依法裁定撤销案件。
3.执行阶段: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发现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应当依法裁定撤销案件。
四、撤销案件的法律后果
1.当事人不再承担法律责任:撤销案件后,当事人不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诉讼费用退还:当事人依法提起诉讼的,诉讼费用予以退还。
3.司法资源合理利用:撤销案件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司法效率。
五、本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本通知书为正式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收到本通知书后,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不得再就同一案件提起诉讼。
特此通知。
附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敬请查收。
(单位名称)
年月日
注:本通知书仅供参考,具体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请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第2篇
一、引言
撤销案件通知书是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对已经立案的案件,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其他法定原因,决定撤销案件的法律文书。
本文旨在探讨撤销案件通知书的法律依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法律依据概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撤销案件通知书的主要法律依据。
该法规定了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
其中,关于撤销案件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百零七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案件,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
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2)第一百一十三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案件,经过侦查,认为有犯罪事实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具体操作规程,其中对撤销案件的通知书制作、送达等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1)第一百三十八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案件,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
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制作《撤销案件通知书》,送达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第一百三十九条: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将《撤销案件通知书》送达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重要依据。
该法规定了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对于判断案件是否构成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种类、程序和法律责任,对于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撤销案件通知书的具体法律依据
1.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2.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经过侦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3.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三十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撤销案件时,应当制作《撤销案件通知书》,并送达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4. 刑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撤销案件的通知书制作、送达等程序具有指导意义。
1. 通知书的标题应明确为“撤销案件通知书”。
2. 通知书的正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1)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名称、立案时间、立案编号等。
(2)撤销案件的原因,即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撤销案件的决定。
(4)送达时间、送达方式。
3. 通知书的落款应包括公安机关名称、制作日期、制作人姓名。
五、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程序
1. 送达对象: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 送达方式:可以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
3. 送达时间:应当在撤销案件决定作出后立即送达。
六、结语
撤销案件通知书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对已经立案的案件,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其他法定原因,决定撤销案件的法律文书。
本文从法律依据、制作要求、送达程序等方面对撤销案件通知书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确保撤销案件通知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3篇
一、引言
撤销案件通知书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因发现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有其他法定原因,决定撤销案件的法律文书。
撤销案件通知书是法律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撤销案件通知书的法律依据进行详细阐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撤销案件的通知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撤销案件:
1)没有犯罪事实的;
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4)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2)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终止审理或者终止侦查:
1)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3)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撤销案件的通知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第一百五十六条: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应当撤销:
1)没有民事权益争议的;
2)原告撤诉或者被告放弃诉讼请求的;
3)其他依法不应当继续审理的。
(2)第一百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终止审理:
1)原告撤诉或者被告放弃诉讼请求的;
2)被告承认诉讼请求,原告无异议的;
3)其他依法不应当继续审理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撤销案件的通知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第五十三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撤销:
1)没有行政争议的;
2)原告撤诉或者被告放弃诉讼请求的;
3)其他依法不应当继续审理的。
(2)第五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终止审理:
1)原告撤诉或者被告放弃诉讼请求的;
2)被告承认诉讼请求,原告无异议的;
3)其他依法不应当继续审理的。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我国行政处罚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撤销案件的通知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第四十四条: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
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是我国行政复议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撤销案件的通知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第二十二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
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2)第二十三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法审查行政复议申请,对不符合本法规定
条件的,应当决定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及时受理。
6.《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我国仲裁活动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撤销案件的通知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1)第五十一条:仲裁庭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仲裁裁决;但是,当事人约定或者仲裁规则规定仲裁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2)第五十二条:仲裁庭应当根据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和仲裁庭调查收集的证据,
依法作出仲裁裁决。
三、撤销案件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撤销案件通知书具有以下法律效力:
1. 具有法律约束力。
撤销案件通知书一经送达,即对相关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遵守。
2. 具有证据效力。
撤销案件通知书可以作为证据在诉讼活动中使用。
3. 具有公示效力。
撤销案件通知书应当公示,让社会公众知晓。
四、结语
撤销案件通知书是法律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对撤销案件通知书的法律依据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撤销案件,确保撤销案件通知书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