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Hcy 在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表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a11e5def78a6529657d53ba.png)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在最近几年里,随着我国医疗检测水平的不断进步,经过研究人员越来越严谨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对心血管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简单介绍,从而引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标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时候,胱硫醚尿症与高胱氨酸尿症的早期症状被Mc Cully从病理上发现,换句话说是早期的高胱氨酸尿症会形成血栓和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而在之后的几年里Mc Cully又借助于动物模型证明了同型半胱氨酸血中蓄积可导致类似血管损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事实上并不存在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较为传统的负面因素,真正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病的严重影响因素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数据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导致10%的冠心病患者的出现,而临床上也表明后期高半胱氨酸尿症形成大多由于病患早年的血栓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最后因脑梗塞与心肌梗塞而死亡。
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 高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高半胱氨酸来自于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
具体的代谢过程为,甲硫氨酸在体内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生成转甲基,在催化剂胱硫醚酶与胱硫醚缩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快速生成半胱氨酸,一种是维生素B6的参与生成高胱氨酸,另一种方式是经巯基氧化结合生成高胱氨酸。
1.2 Hcy的存在形式Hcy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和蛋白结合体两种:游离形式占20%,蛋白结合体占70%~80%;在体内主要以氧化型、还原型、高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胱氨酸二硫化物混合氧化型等形式存在,所有形式总统称为高半胱氨酸。
1.3 Hcy的主要影响因素1.3.1 患者的食物与药物由于甲硫氨酸在高蛋白的食物中的含量较高,如果患者摄入过多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起Hcy水平的升高,而叶酸和维生素B对降低Hcy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患者应当多吃蔬菜水果,来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患者如果长期口服避孕药,容易造成维生素B6的缺少,而氨甲喋呤、三乙酸氮尿苷等抗肿瘤药物经过抑制叶酸代谢,引起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因而女性患者应当尽量减少口服避孕药。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c9edb09b6648d7c1c746e8.png)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方法100例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者的Hcy进行检测。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cy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时检测有利于脑血管疾病治疗与预后。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脑血管疾病Hcy为必需氨基酸,属于体内甲硫氨酸(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极容易诱发动脉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964年,Gibson等率先报道了Hcy与血栓形成有关,1969年,Mcully提出Hcy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目前Hcy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学者的高度重视[1]。
作者将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经脑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已确诊为脑血管疾病,其中脑出血42例,脑梗死58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68岁。
同时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6岁,均排除心脑血管病史、高血压病史、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因素,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饮酒、吸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被研究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4 ml,采用酶法检测血清中Hcy的浓度。
试剂采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酶循环法);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690002010661ed9ad51f3d0.png)
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又占较高比例,约80%以上,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aemia,HHcy)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1969年Mcully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到目前已有相当多的资料表明HHcy不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关,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Hcy的致病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1Hcy的代谢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在体内由甲硫氨酸脱甲基代谢后生成。
Hcy代谢主要有3条途径:(1)由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以维生素B12作为辅酶、N5-甲基四氢叶酸为甲基供体,重新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
这一反应中的甲基供体是由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作用于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形成的;(2)甲基化的替代途径,局限于肝细胞内,由甜菜碱提供甲基给Hcy,生成甲硫氨酸及二甲甘氨酸。
(3)在维生素B6、丝氨酸参与下由胱硫醚-β-合成酶(CβS)催化合成胱硫醚,后者再在γ-胱硫醚酶作用下生成半胱氨酸和α-丁酮酸。
另外,Hcy还可以直接释放到细胞外,反映甲硫氨酸浓度较低时Hcy生成与代谢之间的不平衡,主要受甲硫氨酸合成酶和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影响。
在血浆中,Hcy有3种形式Hcy、双硫Hcy和Hcy半胱氨酸,在正常人体内游离型Hcy很少,约有70%与蛋白结合形式存在。
2 血浆Hcy的测定方法及正常值测定Hcy 的方法较多,有放射酶分析法、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等。
目前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常人血浆Hcy呈正偏态分布,目前比较公认的参考范围是正常空腹Hcy水平为5~15 μmol/L。
血清Hcy、hsCRP及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Hcy、hsCRP及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07cef0aef8941ea76e050f.png)
crba ifrt n eaut nwt eu nil gn J . eerlnaci :vlai i sq et o o h a MR i ig[] ma
Ra i l g 1 8 1 2 1 : 7 — 8 . d o o y, 9 9, 7 ( ) 1 9 1 2
[] 陈海 , 建平, 1 贾 王默 力 .脑 梗 死 后 锥 体 束 影 像 学 研 究 进 展 [ ] J.
中国 脑 血 管病 杂 志 ,0 7 4 6 :8 . 2 0 ,( ) 2 0
连 的 条 束 状 水 肿 信 号 , 缘 可 达 放 射 冠 , 行 路 经 必 经 同 侧 上 走
维 变 性 可 影 响 患 者 神 经 功 能 的恢 复 l 。本 组 6 4 ] 4例 患 侧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均 呈 阳 性 锥 体 束 征 , 侧 肢 体 表 现 为 不 同程 度 的 肌 对 力减 低 , 复 治 疗 后 肌 力 可 有 部 分 程 度 恢 复 , 床 表 现 与 原 康 临
脑 损 害发 病 几 年 后 逐 渐 出 现 脑 干 患 侧 局 限 性 萎 缩 表 现 。 原 发 脑 损 害 发 生 后 3 4周 即 可 由 MRI 出 同 侧 锥 体 束 w a ~ 检 l — lr n变 性 , 受 累 平 面 以 下 的 神 经 纤 维 束 走 行 区 出 现 短 T ei a 在 信 号 , 要 是 因 为 神 经髓 鞘 蛋 白 降 解 ;2 1 主 1 ~ 4周 后 受 累平 面 以下 的神 经纤 维束 走 行 区 出 现 长 T 信 号 , 要 是 因 为 髓 鞘 主 脂 肪 出 现 破 坏 、 经 胶 质 细 胞 增 生 。锥 体 束 W a ei 神 l r n变 性 l a
血清HCY、LDL-C与L-C水平检测在冠心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HCY、LDL-C与L-C水平检测在冠心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499690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a.png)
血清HCY、LDL-C与L-C水平检测在冠心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程治军;郎少磊【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年(卷),期】2017(025)009【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检测在冠心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90例冠心痛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疾病组,另选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对比疾病组与健康组血清HCY、LDL-C与HDL C水平,并对比疾病组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血清HCY、LDL-C与HDL-C水平差异.结果疾病组血清HCY、LDL-C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且前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血清HCY、LDL-C、HDL-C水平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可以将血清HCY、LDL-C与HDL-C 水平作为重要的指标,变化越大,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总页数】2页(P171-172)【作者】程治军;郎少磊【作者单位】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462000;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4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血清Hcy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探讨[J], 郭铁柱;李建红;任新亮;崔振奋;刘晗睿2.血清HCY、LDL-C与L-C水平检测在冠心病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J], 程治军;郎少磊;3.血清HCY、LDL-C联合HDL-C检测在冠心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王铮华4.血清Hcy、LDL-C、Lp(a)联合检测在评价老年缺血性脑病损害中的价值 [J], 徐清芳; 韩晨鹏; 张美华; 辛勇5.冠心病PCI术后血清Hcy和cTnI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J], 鄢圆圆;刘慧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病人中的表达及意义
![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病人中的表达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29b92f14b35eefdc9d3331b.png)
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病人中的表达及意义发表时间:2017-06-13T11:51:55.6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作者:赖呈谋[导读] 脑梗死是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545001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青年组(n=23)、中年组(n=31)、老年组(n=46),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cy、hs-CRP、血脂水平。
结果:青年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且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患者血脂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各组血清TC、TG以及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Hcy、hs-CRP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可将其作为病情评估的判断指标。
关键词:脑梗死;Hcy;hs-CRP;血脂脑梗死是临床诊疗中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在中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脑梗死临床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而早期诊断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缓解[1]。
临床研究显示[2],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对于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是否对脑梗死疾病有关尚未有明确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血清中Hcy、hs-CRP、血脂水平的表达,进一步探讨了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所选10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到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经临床CT及MRI诊断确诊为脑梗死疾病;(2)患者均在发病12h内入院;(3)无颅脑创伤及脑肿瘤疾病史;排除标准:排除具有急慢性感染、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结缔组织并以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患者。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419c225ed630b1c59eeb5fe.png)
论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超敏C 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周俊山徐梦怡陆敏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和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
方法对入选144例中青年AC I 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 M T)并观察有无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清H cy 、hs CRP 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 <0.05)。
有CAS 斑块的患者血清H cy 、hs CRP 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与增厚患者(均为P <0.05)。
CAS 程度:0级组、1级组分别与3级组,0级组、1级组、2级组分别与4级组的血清H cy 、hs CR 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结论血清H cy 、hs CRP 水平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CAS 程度愈重,其相关性愈大。
关键词中青年;脑梗死;超敏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图分类号:R 74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1X(2011)02011003Ana l ysis of r e l a t i on s h i p be t ween p l a s m s ho m ocyste i n e ,h i gh sensitivity C r ea ctive p rotei n and ca r oti d a therosc lerosis i n young a du lt cer ebr a l i n fa r ctionZ HOU Jun s ha n XU M eng yi L U M i n.Depart m ent ofNeurolo gy ,Nan jing F irst H osp i tal Affiliated to Nanji ngM ed i ca lUn i versity ,Nanji ng 210006,Chi na C or r espond i ng au thor :Z HO U Jun shanAb str actO b jectiveTo i nvestigae t he corre lati on bet ween t he p l as m a ho m ocysteine (H cy)and h i ghsensitivit y C reacti ve proteni n(hs CR P )l eve l and the p l aque and its deree of the carotid a t herosc lerosis(CAS)i nyoung patients w ith acute cerebral i nfarcti on (ACI ).M ethodsTota ll y 144young pa ti ents w i th acute cerebra linfarcti on were exa m i ned by B m o de ultrasound to m easture i n ti m a m ed i a thickness(I MT)of t he co mm on caroti d artery and p l aqur for ma ti on .The p las m sa H cy and hs CRP of t hese patien ts were tected .Then pati ents we re di vided into t wo groups accordi ng to t he resu lt of B mode ultrasound exam i na ti on .D iffe rence of plas m a H cy and hs CRP bet ween t wo groups were ana lyzed .R esu ltsP las m a H cy and hs CR P were si gn ifi ncantl y hig her i n t he group withca rotid at herosc leros i s(CA)than without CA (P <0.05).P las m a hs CRP was h i gher i n patients w it h caroti d plaque then those of nor m al I MT and i ncreased I M T (allP <0.05).The co ncentra ti on of p l as m a H cy and hs CRP in 3degree of CAS co m pared w it h 0~1degree ,i n 4degree of CASco m pared with 0~2degree were reached the stati stic si gnificance(a llP <0.05).C onclusionP l as m a H cy and hs CRP a re stro ngl y associated w it h caroti d atherosc leros i sin young pa ti ents w it h acute cerebral i nfa rctio n .The hig her CAS degree i s m ore correlatio n exist .K ey wor dsYoung adu lt ;C erebral i nfarctio n ;H i gh sensiti vity C reac tive protei n ;H o m ocyste i ne基金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YKK 33)作者单位6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随着环境因素、人类生活模式的改变,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 nfarcti on ,ACI)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寻找和确定脑卒中易感因子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措施是目前研究热点。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f8ea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2.png)
2.在肾移植中旳应用
• 在肾移植术中,移植肾旳GFR可作为 观察急、慢性排斥反应及免疫克制剂旳 肾毒性指标之一,靠缓慢升高旳血清肌 酐(Scr)来检测GFR,不能及时、精 确反应移植肾功能。所以,CYS-C可 作为肾移植中肾功能监测指标。
3.在糖尿病中旳应用
• 伴随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糖尿病人数不断增 长,需要一种敏感、可靠旳GFR监测指标来 评价糖尿病患者旳肾功能。Mojiminnyi等 以为,假如将微蛋白尿以为是检出糖尿病旳 “金指标”,那么,与之相比CYS-C检出糖 尿病肾病旳敏捷度为40%,特异性为100%。 所以血CYS-C是一种比较敏感和实用旳指标。 在刚患糖尿病而无证据有肾病旳患者中,定 时开展血清CYS-C检测以观察其与糖尿病血 管病变旳关系,是必要旳。症(PIH):妊娠中期 血浆Hcy水平升高发生PIH风险性增长3.2倍。 所以,妊娠中期Hcy水平能够作为早期PIH旳 指标。
•
Hcy与胎盘血管疾病:胎盘血管病变患
者体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
Hcy与胎儿畸形:在体外研究发觉,高
浓度旳Hcy具有胚泡毒性,从而造成畸胎发生
敏捷指标之一;
• 2.血清RBP: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 小球肾炎,糖尿病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 衰竭疾病等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旳水平 均升高。
• RBP与肝脏病旳关系:
• RBP与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和碱性 磷酸酶活力均明显负有关,坏死后肝硬 化、胆汁性肝硬化及急、慢性肝炎旳血 清RBP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提 醒血清RBP水平能反应肝功能变化。
E.Hcy与肾脏疾病协同对心脑血 管疾病旳影响
• 近来Mallamaci等对195名意大利旳血 透患者进行观察, 平均30个月旳跟踪调 查,Hcy tertile 值最高组患者,心血 管疾病发生旳危险性是最低组旳8.2倍。 证明了Hcy是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独 立旳,很强旳危险因子。
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联性分析
![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联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5a367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0.png)
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联性分析刘峰;于宏亮;王永想【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分组,各27例.对比三组基线资料、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并分析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联性.结果三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可知,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Hcy、TIMP-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可一定程度反映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9(037)001【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hs-CRP;Hcy;TIMP-1【作者】刘峰;于宏亮;王永想【作者单位】驻马店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驻马店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驻马店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R743.33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类型之一,是由急性脑循环障碍引发的全面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损症状,具有极高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病率不断攀高,病死率随之增长,位居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首位,使得脑卒中筛查防治工作备受瞩目[1]。
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c40cd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4.png)
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肖玲;张遥;吕健【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1(035)002【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5例TIA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其狭窄程度分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各组TIA患者血浆Hcy水平,对血浆Hcy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青年TIA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浆Hcy浓度平均为18.51(14.69~25.63)μmol/L,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组12.60 (9.8~15.20)μmol/L(P<0.05);颈内动脉狭窄组与无血管狭窄组血浆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TIA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升高有关.【总页数】3页(P87-89)【作者】肖玲;张遥;吕健【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神内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神内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神内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J], 金亭延;李佳;张平;王守春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无症状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J], 郭琳佳;黄一宁3.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J], 是明启;侯小艳;王玉洲;郭晖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鞠卫萍;迟相林;李姗;于永鹏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临床发作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J], 林守华;赵振华;雷惠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451e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5.png)
㊃论著㊃基金项目:广东省江门市科技局课题(江科ʌ2012ɔ108)通信作者:王艳竹,E m a i l :gr e e n b a m b o o 8@163.c o m 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王艳竹,任志军,万婷玉,李孟修,王 丹(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江门529020) 摘 要: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 c 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B 族维生素的干预作用㊂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体检正常的健康人,观察组中H c y 水平高者再分为观察A 组㊁观察B 组;两组均接受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A 组同时服用维生素B 6㊁B 12㊁叶酸,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 WV )㊁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 M T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㊂结果 观察组血浆H c y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 6㊁B 12能有效降低H c y ㊁P WV 及C I M T (P <0.05),观察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与未服用B 族维生素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浆中H c y 浓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在脑血管病危险人群中广泛开展H c y 的浓度筛查,超过正常值者积极予B 族维生素干预,将会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㊂关键词:脑梗死;半胱氨酸;维生素类中图分类号:R 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6)09-0986-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6.09.016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 u d y o f h o m o c ys t e i n e i n i s c h e m 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W a n g Y a n z h u ,R e nZ h i j u n ,W a nT i n g y u ,L iM e n g x i u ,W a n g D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e u r o l o g y ,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m e n ,J i a n gm e n 52902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a n g Y a n z h u ,E m a i l :gr e e n b a m b o o 8@163.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e x p l o r e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h o m o c y s t e i n e (H c y )a n di s c h e m i c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o fBv i t a m i n s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M e t h o d s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s c h e m 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i n c l u d i n g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t r a n s i e n t i s c h e m i ca t t a c k ,w e r es e l e c t e da s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n o r m a lh e a l t h yp e o pl e w e r e s e l e c t e da sc o n t r o l g r o u p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t h e n 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s u b -g r o u p sb a s e d o nt h el e v e lo f H c y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1a n d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2.B o t h s u b -g r o u p s h a d a n t i p l a t e l e t t h e r a p y a n d o t h e r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m e a n w h i l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1t o o ka d d i t i o n a l l y v i t a m i nB 6,v i t a m i nB 12a n df o l i ca c i d .T h e l e v e l o fH c y ,P WV ,C I M T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t r e a t m e n t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a n dt h er e c u r r e n c er a t eo f i s c h e m i c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w a s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 g r o u p sw i t h i n1y e a r .R e s u l t s T h e l e v e l o fH c y in p a t i e n t sw i t h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p l a s m a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F o l i c a c i d a n d v i t a m i nB 6,B 12c a n e f f e c t i v l yr e d u c e t h e l e v e l s o fH c y ,P WVa n dC I M T (P <0.05).T h e r e c u r r e n c e r a t e o f i s c h e m i c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h a d n o s i g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s u b -g r o u p s w i t h i no n e y e a r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r ei sac l o s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o fc e r e b r a li n f a r c t i o n a n d H c y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E x t e n s i v es c r e e n i n g o f H c y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 h i g h -r i s k p o p u l a t i o no f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a n da c t i v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w i t hBv i t a m i n s i n p e o p l e w i t hh i g hl e v e lo f H c y wi l l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a n d i t s c o m pl i c a t i o n s .K E Y W O R D S :b r a i n i n f a r c t i o n ;c ys t e i n e ;v i t a m i n s 近年来每年我国因脑卒中死亡人数达170万,高居全国居民死因首位[1-2],脑卒中正以其高发病率㊁高致残率㊁高死亡率㊁高复发率和不断增长的费用对社会㊁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㊂其中,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70%以上,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在2011年的美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明确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 c y )作为预防脑卒中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3]㊂适当补充叶酸能使同型半胱氨酸(H c y)下降20%以上,进而使卒中风险下降25%[4],甲钴胺是维生素B 12的活性形式,在转甲基过程中起辅酶作用,有研究认为,甲钴胺可降低血浆H c y 水平,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5]㊂研究认为,B 族维生素治疗H 型高血压对预防脑卒中疗效显著,而且男性疗效优于女姓[6-7]㊂但也有研究认为,补充B 族维生素虽然能降低H c y,但并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复发率㊂本研究旨在此方面进行探讨,观察叶酸㊁维生素B 6㊁B 12治疗前后H c y ㊁脉搏波传导速度(P WV )㊁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 MT )的变化,进一步推测B 族维生素是否能有效预防合并HH c y 的㊃689㊃‘临床荟萃“ 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S e pt e m b e r 5,2016,V o l 31,N o .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5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07例,女98例,年龄40~90岁,平均(70.8ʃ7.3)岁,观察组中H c y 水平高者(H c y ȡ13.56μm o l /L )再分两组:观察A 组㊁观察B 组,观察A 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2ʃ8.1)岁,观察B 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7ʃ7.2)岁㊂所有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修订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8],排除合并有糖尿病㊁高脂血症㊁伴严重的肝肾疾病患者㊁肥胖㊁长期吸烟㊁饮酒者,病程<1周㊂对照组98例,男48例,女50例,年龄35~90岁,平均(64.0ʃ6.3)岁,均为体检正常的健康人(排除肥胖㊁长期吸烟㊁饮酒者,高血压病患者可以入组)㊂各组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 观察A 组口服维生素B 6,10m g/次,3次/d ;口服维生素B 12(甲钴胺片),0.5m g /次,3次/d ;口服叶酸,0.8m g /次,1次/d ,均持续服用1年㊂1.2.2 观察指标 观察组及对照组H c y 水平;观察组A ㊁B 两组治疗前后P WV ㊁C I MT 及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比较㊂1.2.3 C I MT 检测方法 采用美国P h i l i p s 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C I MT 及斑块,探头频率为7~12MH z㊂选择双侧颈总动脉为检测部位,从颈总动脉管壁的内膜表面经中层到中层与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称为C I MT ㊂C I MT 值为两侧的平均值㊂1.2.4 血H c y 检测方法 各组抽取空腹静脉血2m l ,加入E D T A 抗凝管中,于4ħ条件下分离血浆,采用美国亚培公司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配套检测试剂盒,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检测,定义H c y正常参考值:4.44~13.56μm o l /L ㊂1.2.5 P WV 检测方法 患者均取去枕仰卧位,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上臂脚踝间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 a P WV )㊂得出左右两侧的b a P WV 值,然后取高值作为该患者的b a P WV 值进行统计学分析㊂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 P S 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观察组和对照组H c y 比较 观察组H c y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㊂见表1㊂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H c y 水平(x -ʃs )组别例数H c y (μm o l /L )对照组989.23ʃ3.34观察组20518.54ʃ15.23t 值5.979P 值<0.052.2 观察A ㊁B 组治疗前后H c y㊁P WV ㊁C I MT 比较 观察A 组1年后H c y 值P WV 及CI M I 值较前下降(P <0.05),观察B 组1年后H c y 值P WV 及C I M I 值较前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表2 观察A 组㊁观察B 组治疗前后H c y㊁P W V ㊁C I M T 水平比较(x -ʃs )组别例数H c y (μm o l /L )治疗前治疗后P WV (c m /s)治疗前治疗后C I M T (mm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A 组4320.25ʃ13.879.85ʃ7.33*2366.87ʃ420.051720.72ʃ267.91*1.09ʃ0.290.76ʃ0.21*观察B 组4016.98ʃ11.6914.23ʃ12.132290.32ʃ344.652195.37ʃ306.350.98ʃ0.240.95ʃ0.20t 值1.1552.0110.9117.5511.9004.222P 值>0.05<0.05>0.05<0.05>0.05<0.05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2.3 观察A ㊁B 组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比较 观察A 组发病后1年内再发缺血性脑血管病6例,复发率14%,观察B 组再发8例,复发率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㊂表3 观察A 组㊁观察B 组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例(%)]组别例数复发率观察A 组436(14.0)观察B 组408(20.0)χ2值0.210P 值>0.05㊃789㊃‘临床荟萃“ 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S e pt e m b e r 5,2016,V o l 31,N o .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讨论20世纪60年代,M e C u l l y首次报道1例罕见的遗传型HH c y的病例,意外发现H c y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因果关系㊂20世纪70年代他又通过动物模型再次证实HH c y可导致类似血管损害㊂高娟等[9]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发现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分析,给予B族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2年,测定B族维生素治疗前后血浆和尿液中的内皮功能标记物㊁血浆中的C R P以及尿液中的白蛋白和肌酐比值,发现B族维生素治疗后血浆H c y的降低幅度与尿中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的降低存在相关性,再次证明HH c y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从而导致早期动脉硬化的形成㊂分别在欧洲和在中国开展的S Y S T-E U R和S Y S T-C H I N A研究,二者的设计方案基本相同,研究结果提示,中国人群的高血压病患病率及心脑血管病患病率都远远高于欧洲,然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㊁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的达标率等因素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高以及中西方差异的原因,HH c y也许是导致我国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㊂H c 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仅来源于膳食必需氨基酸蛋氨酸(M e t)㊂膳食摄入的M e t,经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经转甲基等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H c y[10]㊂H c y的代谢途径有3条:①经甲基取代作用转化成M e t,叶酸和维生素B12作为辅酶[11]㊂②转硫化途径:经转硫途径生成半胱氨酸,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为该途径关键酶的辅酶㊂转甲基作用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而再次甲基取代作用和转硫作用主要在肝肾组织中进行[10-11]㊂③直接释放到细胞外基质㊂总之,这3条代谢途径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导致H c y增高㊂导致H c y增高的因素很多:①遗传因素;②营养状况影响;③疾病的影响:肾脏疾病使H c y的排出减少,消化系统疾病影响B族维生素㊁叶酸的吸收;④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㊁酗酒等㊂P WV能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速度越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就越严重[12-13]㊂C I MT与动脉粥样硬化亦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㊁发展和预后的一个指标㊂本研究结果提示:脑梗死组血浆H c 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H c y水平,且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6㊁B12能有效降低H c y㊁P WV及C I MT,但观察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与未服用B族维生素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估计远期复发率比较可能有差异㊂再者,由于导致HH c y的原因很多,若能同时测定血浆叶酸㊁维生素B6㊁B12水平,对于较正常低或正常偏低水平者,补充叶酸㊁维生素B6㊁B12可能更为有效㊂但因叶酸㊁维生素B6㊁B12为水溶性维生素,安全范围大,即使无条件检测,服用正常剂量不会有明显副作用㊂HH c y如何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我们认为有几种可能的机制:①内皮细胞毒性作用;②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㊂H c y有强烈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分裂的作用,从而引起平滑肌增生,导致动脉内膜受损,易为胆固醇㊁脂质沉积,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14]㊂③血栓和凝血作用㊂H c y可引起血中血栓素B2增高,继而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最终导致血小板活性增强㊂H c y还可促使氧自由基生成,自由基使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降低,从而使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增强,最终导致动脉血栓形成㊂H c y还可抑制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原之间结合,从而增强机体凝血功能[15]㊂④影响体内的转甲基化反应㊂HH c y抑制体内多个甲基化过程㊂甲基化能力的降低抑制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从而产生错误蛋白和无功能蛋白㊂⑤导致脂类代谢异常㊂H c y 促进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 D L)的氧化㊂H c y与血浆中脂蛋白先结合形成脂蛋白H c y复合物,此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细胞,随后分解释放出胆固醇,进而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㊂近年来,有研究证实,HH c y与多种疾病相关, HH c y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16]; HH c y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17];HH c y可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18];血H c y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血H c y的升高,血压变异性增加[19];血浆H c y水平与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血浆H c y 水平越高,颈动脉斑块越不稳定[20]㊂H c y与上述疾病的关系可能与HH c y所致动脉硬化有关,可能还有其它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㊂综上,在H c y的代谢过程中,维生素B6㊁维生素B12以及叶酸是其代谢途径的重要辅酶㊂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浆中H c y浓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㊂因此,在脑血管病危险人群中广泛开展H c y的浓度筛查,有条件的医院可同时行B族维生素检测,超过正常值者积极采取措施,将会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㊂参考文献:[1] Y a n g G,W a n g Y,Z e n g Y,e ta l.R a p i dh e a l t ht r a n s i t i o ni nC h i n a,1990-2010:f i n d i n g s f r o mt h eG l o b a lB u r d e no fD i s e a s eS t u d y2010[J].L a n c e t,2013,381(9882):1987-2015.[2] L i uL,W a n g D,W o n g K S,e ta l.S t r o k ea n ds t r o k ec a r e i nC h i n a:h u g e b u r d e n,s i g n i f i c a n t w o r k l o a d,a n d a n a t i o n a l㊃889㊃‘临床荟萃“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5,2016,V o l31,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p r i o r i t y [J ].S t r o k e ,2011,42(12):3651-3654.[3] G o l d s t e i nL B ,B u s h n e l l C D ,A d a m sR J ,e t a l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p r i m a r y pr e v e n t i o n o f s t r o k e :a g u i d e l i n e f o r h e a l t h c a r e pr o f e s s i o n a l s f r o mt h eA m e r i c a nh e a r t a s s o c i a t i o n /A m e r i c a n s t r o k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J ].S t r o k e ,2011,42(2):e 26.[4] W a n g X ,Q i n X ,D e m i r t a s H ,e ta l .E f f i c a c y off o l i ca c i d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i n s t r o k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L a n c e t ,2007,369(9576):1876-1882.[5] 汪小荣,郭民旺,杨峰,等.甲钴胺对H 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77-79.[6] L o b oA ,N a s oA ,A r h e a r tK ,e t a l .R e d u c t i o no f h o m o c ys t e i n e l e v e l si n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d i s e a s e b y l o w -d o s ef o l i c a c i d c o m b i n e dw i t hv i t a m i n sB 6a n dB 12[J ].A mJC a r d i o l ,1999,83(6):821-825.[7] D eC h i a r aB ,S e d d aV ,P a r o l i n iM ,e t a l .P l a s m a t o t a l c ys t e i n e a n d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r i s k b u r d e n :a c t i o n a n di n t e r a c t i o n [J ].S c i e n t i f i cW o r l d J o u r n a l ,2012,2012:303654.[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9] 高娟,郭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㊁MT H F R 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7(14):250-252.[10] D e l g a d o -R e y e s C V ,W a l l i gMA ,G a r r o wT A.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c a l d e t e c t i o n o f b e t a i n e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S -m e t h y l t r a n s f e r a s e i nh u m a n ,p i g ,a n d r a t l i v e r a n dk i d n e y[J ].A r c hB i o c h e m B i o p h ys ,2001,393(1):184-186.[11] M u d d S H ,F i n k e l s t e i n J D ,I r r e v e r r e F ,e t a l .T r a n s s u l f u r a t i o n i n m a mm a l s .M i c r o a s s a ys a n d t i s s u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o ft h r e ee n z y m e so ft h e p a t h w a y [J ].J B i o l C h e m ,1965,240(11):4382-4392.[12] 李妍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J ].浙江临床医学,2014,16(7):1038-1039.[13] 杨拔贤.机械通气模式及其对生理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7):460-462.[14] 王冬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脑梗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6):765-768.[15] 王杨,王金和,程佩兰.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及临床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2):137-138.[16] 杜慧琪,秦勤,李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㊁超敏C 反应蛋白与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J ].临床荟萃,2016,31(2):194-197.[17] 徐晓艳,冯欧花,马博清,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T 2D M 大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231-233.[18] 王婧,柳达,罗文利,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 水平及意义[J ].临床荟萃,2015,30(3):265-267.[19] 赫连曼,王浩,赵海鹰,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与24小时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 ].临床荟萃,2015,30(2):185-187.[20] 王全懂,李松,杨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 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与老年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J ].临床荟萃,2015,30(12):1375-1377.收稿日期:2016-05-20 编辑:﹏﹏﹏﹏﹏﹏﹏﹏﹏﹏﹏﹏﹏﹏﹏﹏﹏﹏﹏﹏﹏﹏﹏﹏﹏﹏﹏﹏﹏﹏﹏﹏﹏﹏﹏﹏﹏﹏﹏﹏﹏﹏﹏﹏﹏﹏﹏﹏﹏﹏王秋红(上接第985页)[4] S h a po s h n i k o vD ,R e v i c hB ,G u r f i n k e l Y ,e t a l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a n d g e o m a g n e t i cf a c t o r so na c u t e m y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a n d b r a i n s t r o k ei n M o s c o w ,R u s s i a [J ].I n tJ B i o m e t e o r o l ,2014,58(5):799-808.[5] J a b b a r l iR ,R e i n h a r d M ,N i e s e n WD ,e ta l .P r e d i c t o r sa n di m p a c t o f e a r l y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a f t e r a n e u r y s m a l s u b a r a c h n o i dh e m o r r h a ge [J ].E u rJ N e u r o l ,2015,22(6):941-947.[6] K i t k h u a n d e eA ,S a w a n ya w i s u t h K ,J o h n sN P ,e ta l .P i n e a l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s y m p t o m a t i c c e r eb r a l i n f a rc t i o n [J ].JS t r o k eC e r e b r o v a s cD i s ,2014,23(2):249-253.[7] 程涛,张亮,刘世福.血清C 反应蛋白㊁纤维蛋白原㊁脂蛋白(a)在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6):81-82.[8] 刘桂锋,姚铭,陈琰.M R I 血管及灌注成像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应用研究[J ].磁共振成像,2013,5(1):321-324.[9] M i n a m iN ,M i z u k a w a K ,I w a h a s h iH ,e ta l .T w oc a s e so f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d ue t of o c a l i r r a d i a t i o nf o rg l i o m a i na d u l t s [J ].N oShi n k e iG e k a ,2015,43(4):344-351.[10] 王耀,朱启云,李光布.74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113-115.[11] 王春,韦道祥.前列地尔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小脑梗塞后眩晕的疗效评价[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2):1914-1916.[12] L a m b e r t s e nK L ,Øs t e r ga a r dK ,C l a u s e nB H ,e t a l .N o e f f e c t o f ab l a t i o no f s u r f ac t a n t p r o t e i n -Do na c u t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i nm i c e [J ].JN e u r o i n f l a mm a t i o n ,2014,11(1):1-13.[13] J i n g y a o L ,Y i n g q i X ,Y i n g G ,e t a l .C h a n ge si n s e r u m i n t e r l e u k i n -33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c u t ec e r e b r a l i nf a r c t i o n [J ].JC l i nN e u r o s c i ,2014,21(2):298-300.[14] 刘慧.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病风险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7(16):81-84.[15] L a u f sU ,D e s c a m p sO S ,C a t a p a n oA L ,e t a l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M P R O V E -I Ta n d t h e c a r d i n a l r o l e o f L D L -C l o w e r i n gi nC V D pr e v e n t i o n [J ].E u rH e a r t J ,2014,35(30):1996-2000.[16] 江显萍,陈建华,吴大鸿,等.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㊁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2):111-113.[17] 刘志祥,谢飞,吴玉竹,等.血清降钙素原㊁超敏C 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44(4):408-409.[18] L i X ,C h e nC ,F e n g G ,e t a l .P l a s m aN T p r o -B N P ,h s -C R P a n d b i g -E T l e v e l s a t a d m i s s i o n a s p r o g n o s t i c m a r k e r s o f s u r v i v a l i n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w i t h d i l a t e d c a r d i o m y o p a t h y :a s i n g l e -c e n t e r c o h o r t s t u d y [J ].B M CC a r d i o v a s cD i s o r d ,2014,14(7):196-197.[19] 张媚,熊莉君,喻小红.初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㊁白细胞介素-1β㊁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并发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4):336-337.[20] J o h n s t o n A ,G u z m a n AM ,S w i n d e l lWR ,e t a l .E a r l y ti s s u e r e s p o n s e si n p s o r i a s i st ot h ea n t i -T N F -αb i o l o g i ce t a n e r c e p t s u g g e s tr e d u c e dI L -17R e x p r e s s i o na n ds i g n a l l i n g [J ].B rJ D e r m a t o l ,2014,171(1):97-107.收稿日期:2016-05-06 编辑:武峪峰㊃989㊃‘临床荟萃“ 2016年9月5日第31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S e p t e m b e r 5,2016,V o l 31,N o .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7e7d6f3aef8941ea76e05ee.png)
2012年2月脑梗死是临床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年化,脑梗死发生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深入,发现除脂代谢紊乱外,蛋白质代谢紊乱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中蛋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 )浓度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1]。
为了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我们对2010年07月~2011年0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07月~2011年0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80例,女20例,年龄47~80岁,平均(65.35±10.01)岁,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病程不超过一周,并排除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及甲状腺疾病,近期未应用VitB 6、VitB 12及叶酸等。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76例,糖尿病史者28例,脑血管病史者40例。
1.2方法1.2.1血清Hcy 的检测:患者入院次日清晨抽空腹肘静脉血2ml ,立即送检。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 ,Hcy 正常值范围:<16umol/l ,当Hcy 浓度≥16umol/l 时定义为高Hcy 。
1.2.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采用飞利浦公司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7-10MHz 。
测定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及分叉处的内中膜厚度(IMT ),观察有无斑块,并记录总斑块数、厚度及长度。
斑块定义为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于管腔,IMT ≥1.2mm [2],据此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脂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脂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7c1c1aec3a87c24128c414.png)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痴呆等的发病率,被认为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
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患者往往伴随血脂的升高。
本研究对840名体检者进行了血浆Hcy、血脂和颈动脉超声的检测,以进一步探讨HHcy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健康体检者840例,男490例,女350例,年龄22~72岁,平均47岁;血清Hcy水平10.06~41.59μmol/L。
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叶酸、维生素B12等影响血浆Hcy及血脂水平药物;②甲状腺功能减退;③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3]。
研究方法:①Hcy水平检测: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真空采血管抽取肘静脉血,使用奥林巴斯AU400检测血浆Hcy 水平,严格按照迈克试剂说明操作规程。
判断标准:血浆Hcy水平>15μmol/L为HHcy。
②血脂水平检测:受检者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奥林巴斯AU400仪器及德赛试剂测定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4]:TC≥5.2mmol/L,TG≥1.7mmol/L,LDL-C≥3.4mmol/L,HDL-C≤1.0mmol/L,ApoA1≥1.60g/L,ApoB≥1.20g/L。
③颈动脉检测: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设置高频探头频率参数为3~9MHz。
分别取体检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分叉位置、近侧位置以及颈内动脉起始位置三个部位进行3次颈动脉IMT测定,取双侧IMT检测值并计算平均值[5]。
诊断标准:IMT<1.0mm,无斑块;IMT≥1.0mm,内膜增厚;IMT≥1.2mm,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脑卒中筛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_省略_与血清总蛋白_清蛋白的相关性分析_刘俊晓
![脑卒中筛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_省略_与血清总蛋白_清蛋白的相关性分析_刘俊晓](https://img.taocdn.com/s3/m/04f1a234ed630b1c59eeb531.png)
66.51±6.05
40.75±4.41
25.79±4.24
-7.387
-2.924
1.042
-5.449
0.000
0.004
0.298
0.000
A/G 1.76±0.39 1.62±0.40
0.528 0.598
2.2 相 关 性 分 析 见 表 2。 血 清 Hcy 水 平 与 TP 呈 负 相 关 (r=-0.085,P<0.05),血 清 Hcy 水 平 与 ALB 也 呈 负 相 关 (r= -0.114,P<0.05)。
【摘要】 目的 了解脑卒中筛查的中老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 酸 (Hcy)水 平 与 总 蛋 白 (TP)、清 蛋 白 (ALB)及 A/G 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对该院进行脑卒中筛 查 的 860 例 55~65 岁 患 者 的 血 清 Hcy、TP 和 ALB 水 平 进 行 检 测,计算 A/G 比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脑 卒 中 筛 查 的 患 者 中,男 性 的 Hcy水 平 高 于 女 性,而 TP 水平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 关 性 分 析 结 果 显 示,血 清 Hcy水 平 与 TP 和 ALB 呈 负 相 关,差 异 有统计学意义(r=-0.085、-0.114,P<0.05)。结论 55~65岁的脑卒中筛查患者 中,男 性 患 脑 卒 中 的 风 险 高 于 女性;血清蛋白水平降低,血清 Hcy水平增高,从而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
免疫学方法检测的对象 不 同 有 关,T-SPOT.TB 用 于 检 测 结 核
病患者的细胞免疫,而 TB-Ab 用 于 检 测 患 者 的 体 液 免 疫。 比
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还 发 现,T-SPOT.TB 的 敏 感 性、特 异 性、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17cfae80066f5335b81216e.png)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同型半胱氨酸(homo cystenine,Hcy)是蛋氨酸(Mct)和半胱氨酸(Cys)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Hcy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可引起各脏器如心、脑、肺、脾、肾等组织梗塞。
近十几年来, 许多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成正相关, 与高血压相同,无明确分界值[1]。
本文就Hcy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Hcy的理化性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于1932年由Devgneaud发现,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即22甲基242巯基丁酸。
由饮食中摄取的蛋氨酸在三磷酸腺苷作用下先形成S2腺苷蛋氨酸,再经甲基转移酶作用形成S2腺苷Hcy,然后脱去腺苷变成Hcy。
Hcy在血中主要以二价形式结合于以白蛋白为主的血浆蛋白存在[2],为蛋氨酸代谢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血浆中存在氧化型和还原型Hcy两种形式,氧化型含二硫基,包括同型胱氨酸和胱氨酸;还原型含硫基,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Hcy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条是Hcy在依赖维生素B12的蛋氨酸合成酶(5-甲基四氢叶酸、Hcy甲基转移酶、EC2.1.1.13)的作用下,生成蛋氨酸和四氢叶酸;另一条是Hcy在依赖维生素B6的胱硫醚-β-合成酶(EC4.2.1.22)的催化下,与丝氨酸缩合生成胱硫醚,后者进一步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第三条是Hcy在甜菜碱- Hcy甲基转移酶(EC2.1.1.5)的作用下,重新甲基化生成蛋氨酸,该酶仅见于肝脏组织内[3]。
2 Hcy的检测方法Hcy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有:放射酶分析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毛细电泳法、荧光偏振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分析法等。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其灵敏度高, 能分离、分析血液中存在的多种氨基酸。
Hs-CRP、Hcy及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Hs-CRP、Hcy及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a3d70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5.png)
Hs-CRP、Hcy及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闫海成;王涛;武文元;窦长武【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evel of hs-CRP, Hcy, UA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 AS). Methods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of all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probedby color Doppler.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carotid AS, the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plaque,we divided these patients again to stable plaque group and unstable plaque groups. The hs-CRP, Hcy and UA levels in blood serum of all the 86 patients and other 25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Results Hs-CRP, Hcy and UA levels in blood serum with carotid artery plaque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Hs-CRP and UA levels in blood serum in unstable plaque subset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stable plaque subset too. Conclusion Rise of serum level of hs-CRP,Hcy and UA were related to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articularly rise of serum level of hs-CRP and UA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unstable plaque formation.%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筛查,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组;再根据斑块的不同性质将上述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性斑块及不稳定性斑块两组;分别测定86例病例组与2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Hcy及UA水平.结果颈动脉斑块组血清hs-CRP、Hcy及U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hs-CRP与UA水平均高于稳定性斑块组.结论血清hs-CRP、Hcy、UA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血清中hs-CRP和UA水平异常升高与不稳定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2(009)004【总页数】3页(P193-195)【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作者】闫海成;王涛;武文元;窦长武【作者单位】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其颈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其颈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2a25c9ceff00bed5b8f31dd7.png)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其颈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方法38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观察组血清Hcy与頸动脉硬化的关系。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18.2±3.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3.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显示,38例观察组患者中20例(52.6%)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按照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组,2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血清Hcy (21.3±3.8)μmol/L,18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血清Hcy为(14.1±4.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89,P=0.000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受检者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实施Hcy检测。
在采血前2 d禁食高蛋白食物,采集前4 h禁水,将2 ml静脉血置于EDTA抗凝管内充分混匀,于4℃、3000 r/min转速下离心,应用日力7170生化分析仪测定Hcy水平,试剂盒为同行半胱氨酸检测试剂盒(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试剂盒灵敏度是1.5 μmol/L,血清Hcy正常值为5~15 μmol/L。
利用彩色超声检查患者颈部血管,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颈内动脉、椎动脉、颈外动脉等的内径与血流频谱参数,查看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对照组血清Hcy为(10.7±3.4)μmol/L,观察组血清Hcy为(18.2±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02,P=0.000<0.05)。
血清IMA、Hcy水平对缺血性脑白质病变诊断及评估病情的价值
![血清IMA、Hcy水平对缺血性脑白质病变诊断及评估病情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c351e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0.png)
血清IMA、Hcy水平对缺血性脑白质病变诊断及评估病情的价值王宏宇1,田齐2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MIL)发病及病情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头部磁共振确诊为WMIL的89例患者作为WMIL组,选择同期头部磁共振结果正常、性别及年龄与WMIL患者匹配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评价WMIL的病情并分为轻度和中重度。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WMIL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MA、Hcy水平对WMIL的诊断价值。
结果 WMIL组高血压比例、2型糖尿病比例、尿酸(UA)、IMA、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WMIL组中重度患者高血压比例、2型糖尿病比例、IMA、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IMA水平升高、Hcy水平升高是WMIL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高血压、IMA水平升高、Hcy水平升高是WMIL病情严重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MA、Hcy对WMIL及中重度WMIL具有诊断价值。
结论 血清IMA、Hcy升高与WMIL发病及病情加重相关,检测血清IMA、Hcy水平对WMIL及中重度WMIL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缺血修饰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Value of the serum levels of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and homocystein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sease assessment of 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s WANG Hongyu,TIAN Qi.(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serum levels of 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IMA) and homocysteine (Hcy) with the onset and severity of 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s (WMIL).Methods A total of 89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WMIL by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June 2022 were enrolled as WMIL group, and the volunteers with normal cranial MRI results, matched for sex and age,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laboratory markers, and the conditions of WMIL were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into mild and moderate-to-severe cases.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onset and severity of WMIL, and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the serum levels of IMA and Hcy in the diagnosis of WMIL.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WMIL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or type 2 diabetes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uric acid (UA), IMA, and Hcy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WMIL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WMIL who had hypertension or the proportion of type 2 diabetes,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IMA and Hcy, and a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P<0.05).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y‑pertension, elevated IMA level, and elevated Hcy level we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onset of WMIL (P<0.05), and hy‑pertension, elevated IMA level, and elevated Hcy level we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increase in WMIL severity (P< 0.05).The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 IMA and Hcy had a certai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WMIL and moderate-to-severe WMIL.Conclusion Increases in the serum levels of IMA and Hcy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onset and aggravation of WMIL, and measurement of the serum levels of IMA and Hcy has a certai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WMIL and moderate-to-severe WMIL.Key words: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s;Ischemia‑modified albumin;Homocysteine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IL)是常见的脑小血管病,以影像学上脑白质疏松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7・
・
经验交流 ・
血浆 H y在 中青年缺 血性脑血管病 中的 c 表达 与颈 动脉 粥样硬化 的相关性分析
在 探讨 Hc y在 I D 中的表达 与 C S的相关 性 。现 VC A 报 道 如下 。
1 判 断标准 - 3
C S程 度[ I级 , A 2 ] : 内膜不 光滑 , < I MT
1 m;1 , T ̄ 1 . m 1级 I > . mm, 2 M 2 管腔 狭 窄< 0 1级 , 2 %;1 I
张建 华 王华
中青 年 缺血 性 脑血 管 病 (sh mi crboa- i e c ee rvs c
1 方法 . 2
两组 均 于清晨 空腹 抽肘静 脉血 3 ml乙 ,
el i aeI C 的 发病 率 不 断 升 高 , 病 机 制 ua ds s , D) r e V 发
作 者 单 位 :130 浙 江上 虞 , 虞 市人 民 医 院神 经 内科 3 20 上 ( 张建 华 )B超 室 ( 华 ) , 王
( 别= 0 7 1.7 1. , x分 l. 、56 、3 7 P均< . ) 4 6 00 。 5
2 IC . V D组 血浆 H y与 C S程度 的关 系见表 2 2 c A 由表 2可 见 , C I D组 有 16例 出 现 C S 14 V 3 A ,2
3 ~ 5岁 , 均年 龄 (47 + .6 岁 。 45 平 4 . 63 ) 两组 年龄 、 别 6 性
比较 , 异均 无统 计学 意义 ( > . ) 差 P均 0O 。 5
表 1 IC V D组 与对 照组 血 浆 H y和 I T 的 比较 c M
注 : 与对照组 比较 ,< . 。 : P 00 5
较 老 年患 者 更 为多 样 化 。高 同 型半 胱 氨酸 (o — h mo cs ie H y 血症 被认 为 是青 年脑 梗 死 的重 要危 险 yt n , c ) e
因 素【 而 颅 外 段 颈 动 脉 粥样 硬 化 (aoi ah rs l 】 , crt teo — d
采用 x 检 验 。设 P 00 <.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2 结果 2 I C . V D组 与对 照组血浆 H y I T的 比较见表 1 1 c和 M
岁 , 均 年 龄 (57 + .8 岁 , 符 合 I C 的诊 断 平 4 .8 73 ) 均 VD
标准[, 2 经头 颅 C 1 T或 MR 确诊 , 除严 重 心脏 病 、 I 排 糖 尿病 、 自身 免 疫性 疾 病 、 肾功能 异 常 、 肝 甲状 腺 功 能 异常 、 性肿瘤 , 恶 近期 服 用 维 生 素 B 、 生 素 B 2 6维 1、 叶酸 、避 孕药 等药 物 的患者 。另选择 同期 的健 康 者 1 0例 为对 照 组 , 中男性 6 0 其 3例 、 性 3 女 7例 ; 龄 年
V级 , 腔狭 窄 i7 %。颈动 脉斑 块形 成 : 限性 回 管 > 0 局 声结构突出管腔 , I MT厚度 ≥1 m, 或不伴有钙化1 .c 伴 2 3 1 。 高Hy c 血症诊断标准 :0岁以下 H y 1 m l 。 6 c> 5 ̄ oL / 1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 S 1. 件 包 进 行 统 . 4 P S 60软 计 学分 析 。计 量 资料 以均 数± 准差 ( ) 标 表示 。计 量资 料 比较采 用 t 检验 , 多组 间 比较采用 方 差分 析 , 等级 相关 性采 用 S er a 级相 关分 析 ; 数 资料 p am n等 计
动 脉 及 颈 总 动 脉 分 叉 ,测 量 颈 动 脉 内膜 中层 厚 度
( t - e i tik esI ) i i m da hc n s , n ma MT 。
ceoi, A ) I C l s C S 与 V D发病 密 切 相 关 。本 次 研 究 对 r s 10例 I C 5 V D患 者 的血 浆 H y及 C c AS进 行 检 测 , 旨
二 胺 四 乙酸 抗 凝 ,0 0 r n离 心 1 i ,取 血浆 3 0 / mi 0 mn
置 于一 0 2 ℃保 存待 检 。 用 全 自动 生化 分析仪 检测血 采 浆 Hy c 。采 用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诊 断 仪 ,探 头频 率 为 1 z 由专 业人 员操 作 , 0 MH , 检测 双侧 颈 总动 脉 、 内 颈
例 有 高 H y血 症 ,经 Ser a c pa n等 级 相 关 分 析 , m 高
H y血症 与 C S严 重 程 度 之 间存 在 明显 的正 相 关 c A
( 06 ,< . )不 同程度 的 C S患 者血 浆 Hc r . P 00 ; = 8 5 A y之
2 %≤管 腔狭 窄< 0 1 ,0 0 5 %; V级 5 %≤管 腔狭 窄< 0 7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 2 0 . 0 8年 1月 至 2 1 0 1年 7月 上 虞 市 人 民 医 院 收 治 的 I C 患 者 1 0例 设 为 V D 5 I C 组 , 中男 性 8 VD 其 5例 、 性 6 女 5例 ; 龄 3  ̄ 5 年 5 5
由表 1可 见 , C I D组 血 浆 H y和 I V c MT的 值 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异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分 别= .5 差 t 99 、 8 8 P均< . )高 H y血症 、 A , 6 00 , 5 c C S及 颈 动脉斑 块 形
成 的发 生率 明显 高 于对照 组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