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颈动脉超声ppt课件
42
4 混合斑(亦称复杂斑)
由不均质软、硬斑混合组成,呈强回 声、中等回声及低、无回声混合存在。 形态极不规则,范围较大,常常造成 局部管腔高度狭窄或堵塞。
这是由脂肪、纤维组织、胶原纤维、钙化斑及细 胞碎片组成的,无回声为内部坏死出血所致。混 合斑常伴有内出血溃疡,斑块内可见无回声,破 裂后为血栓形成是最大的危险因素。
27
血流速度
MAX:最大血流速度,测定频谱收缩
期最高峰
MIN:最小血流速度,测定频谱舒张
期最末点
MEAN:平均血流速度,测定时收缩早 期始至舒张期末期止,用包络 线沿一个心动周期的频谱勾划。
28
临床意义: 影响血流速度的因素:心输出量、心搏力、
血管形状、血管壁弹性、管径粗细等。
MAX: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心脏射 血力及颅内外脑动脉的阻床处于低阻状态,保 证了血管在舒张期仍有低流速的血流向脑 部流动。因而,MIN主要受主动脉弹性及
8
9
检查方法
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头偏向对侧 一、探头从颈根部向头侧移动作横向扫查, 显示颈总动脉近心端、中部、远端、颈动脉
分叉处及颈内、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位于前内侧
颈内动脉位于后外侧
10
11
二、探头从颈根部以颈总动脉血管长轴作纵向扫查
越过分叉部显示颈内及颈外动脉长轴 探头侧向前内侧方--颈外动脉
51
临床表现
眩晕:多数,表现为旋转性,但多不伴 耳鸣、耳聋等周围性病变症状。
视力障碍:突然视力模糊或复视,同侧 视野缺损,或短暂失明(数分种) 头痛:为常见症状,较其他症状持久, 也可单独出现,以后枕部跳痛为特点, 弯腰用力时头痛加剧。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PPT课件
㈠、颈动脉斑块(无缺血性脑卒中): 1、无缺血性脑卒中,仍建议控制高血压、糖尿
病、血脂异常及吸烟饮酒等相关危险因素。 2、对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或斑块狭窄50%以上,
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无论血脂是否异常,建 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 1.8mmol/L以下(I级推荐,B类证据)。 3、对于颈动脉斑块伴狭窄50%以下的患者,无缺 血性脑卒中症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可根据 斑块的稳定性和用药的风险效益权衡利弊。 (III级推荐,D类证据).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动脉斑块的病理学分类
• 1.第一阶段:脂纹期,动脉硬化的早期病 变
• 2.第二阶段:纤维斑块期
• 3.第三阶段:粥样斑块形成期,动脉内膜 表面可见隆起的灰黄色斑块
• 4.第四阶段:继发性病变期
•
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
血栓形成;4)钙化;5)动脉瘤形成
精选2021最新课件
• 对于椎动脉狭窄的支架介入治疗,参照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2015》 (II级推荐,C类证据)。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9
锁骨下动脉狭窄与头臂动脉狭窄的
推荐治疗
• 对于无症状锁骨下动脉狭窄与头臂动脉狭窄, 建议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吸烟饮 酒等相关危险因素(I级推荐,A类证据)。
• 2、对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如果近期 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 治疗(II级推荐,B类证据).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3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
• 他汀类药物治疗为主。其能通过降低血液 中LDL-C含量,防止新生动脉斑块。但不能 消除已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体检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粥样斑块非常普遍,尤其是老年人。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定义:颈动脉粥样硬化(CAD):指颈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狭窄或者闭塞性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危险因素: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粥样斑块病变早期呈外向增生,逐渐进展为内向增生,侵犯动脉管腔、引起狭窄。
斑块易形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动脉硬化疾病程度分级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轻度:一般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无明显症状,不用担心,但是不能掉以轻心。
关注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
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
注意定期复查。
中重度:应到医院就诊,听专科医生建议。
尤其是当颈动脉硬化狭窄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突然起病。
迅速出现对侧肢体无力或偏身感觉障碍。
同侧黑矇。
持续时间一般10-15分钟,可在1小时之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
虽然可以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损。
可反复发作,需要及时就诊。
2.缺血性卒中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前动脉缺血,或分水岭梗死。
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3.眼部缺血综合征老年患者多见,男女比约为2:1。
•一过性黑矇:是同侧颈动脉狭窄的特征性表现,占颈动脉狭窄的30-40%,表现为突发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视力可恢复正常。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眼部长期慢性灌注不足引起,患者自觉视力下降。
•眼前节缺血综合征:角膜上皮水肿,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晚期出现晶状体浑浊。
颈动脉狭窄需要完善的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血脂、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2.超声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85-90%。
颈动脉超声是缺血性CAD高风险无症状患者的初始筛查手段,还可以评估已知狭窄的严重程度。
颈动脉超声检查 ppt课件
仪器设备
➢ 常规采用5-10 MHz 线阵探头 ➢ 2-5 MHz 凸阵探头 ➢ 2-3.5 MHz 扇形探头
检查方法
仰卧位,颈后垫枕后仰 ,头偏向对侧 探头从颈根部向头 侧移动作横向扫查 显示颈总动脉近心 端、中部、远端 颈动脉分叉处及颈 内、颈外动脉
检查方法
探头从颈根部以颈总动 脉血管长轴作纵向扫查 越过分叉部显示颈内及 颈外动脉长轴 探头侧向前内侧方--颈 外动脉 探头侧向后外侧--颈内 动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病因及病理
一、血管位置与形态的变异
1. 椎动脉发源处的解剖变异,有时仅有残迹,或者 一侧完全缺如,但极为少见。
2. 椎动脉进入横突孔位置的变异,使血管弯曲,血 液流入受影响
患者体检发现,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C
VA T6
T6 VA
左侧椎动脉跨过第六颈椎走行,右侧正常走行C
二 、椎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颈总、颈外动脉阻力比较
颈内RI=0.37 颈总RI=0.61
颈外RI=0.71
颈内、外动脉鉴别
内径 解剖特征 检测位置 频谱形态
颈内、外动脉的鉴别 颈内动脉 较粗 无分支 后外侧 低阻力型
颈外动脉 较细
多个分支 前内侧
高阻力型
颞浅动脉叩击试验
无变化 传导震颤性血流波形
椎动脉
纵切颈总动脉,探头 稍向外侧动
Ø 起始部位于颈外 动脉的后外侧 Ø颈内动脉在颅外无 分支
颈外动脉
伴行于颈内动脉的前 内侧。 其主要分支有: 1 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 3 面动脉 4 咽升动脉 5 枕动脉 6 颞浅动脉 7 上颌动脉
椎动脉
发自锁骨下动脉近段的后上 壁,走行于横突孔内,分四 段: 第一段:为进入横突孔之前 部分,称为椎前部。 第二段:位于环椎横突孔以 下的椎动脉,亦称横突部。 第三段:从环椎横突孔穿出 ,向后内至入颅前,环椎部 。 第四段:进入颅内的为颅内 部。
脑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动脉硬化症
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脑动脉粥 样硬化可分为局灶型、偏心型和 同心型。
病理生理机制
脂质浸润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病变是脂 质条纹的沉积,逐渐发展为泡沫 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脂质
的积聚。
血管重构
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 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 ,引起脑缺血或脑梗死。
血栓形成
病变部位的血小板聚集、黏附,形 成血栓,导致脑缺血或脑梗死。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将胆固醇控制 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降低风险。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明显增高。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可以降低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肥胖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脑动脉粥样 硬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可以降 低风险。
险。
药物治疗策略
01
02
03
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 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
成。
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水 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降压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钙通道阻滞剂等,可降低血压
,减轻心脏负担。
改善微循环药物
如前列地尔等,可改善微循环 障碍,促进血液循环。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 病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 于女性。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等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 素。
02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部血管超声PPT课件
3. 低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不均质回声较强回声和均质回声 斑块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危险性高
30
颈动脉狭窄、闭塞
检测确定颈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回 声特性 采用灰阶超声测量病变血管残余管径及原始管径
31
测量颈动脉狭窄、闭塞
狭窄近段 狭窄段 狭窄远段(通常距狭窄3-4cm处最低血流速度 为取值结果)的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计 算狭窄段/狭窄近段(或远段)比值
34
目前国际采用的颈动脉狭窄标准是2003美国放射年 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
狭窄程度
正常 <50%
主要参数
PSVICA(cm/s)
斑块评估 *
<125 <125
无 <50%
次要参数 PSVICA/PSVCCA EDVICA(cm/s)
<2.0 <2.0
<40 <40
50%~69% ≥ 70%,但 不到接近闭塞
38
39
40
41
42
“五彩相间” 的紊乱血流
43
狭窄不同部 位血流异常
44
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专业专家共识
1、颈内动脉应用灰阶、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 2、灰阶和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应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正常(无狭
窄);<50%的狭窄;50%~69%狭窄;≥70%的狭窄至接近闭塞;接近闭塞; 完全闭塞。 3、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二维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 发现斑块是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并分级的首要指标。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的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颈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也是两个重要指标。 4、颈内动脉的超声诊断应包括:①正常: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125cm/s,无斑块并无内膜增厚;② < 50%的狭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 血流速度<125cm/s ,有斑块或者内膜增厚;③ 50%~69%狭窄:颈内动脉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为125~230cm/s,有斑块;④ ≥70%的狭窄至接近闭塞: 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230cm/s,有明显斑块及管腔狭窄;⑤接近 闭塞: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内动脉管腔明显狭窄;⑥完全闭塞:二维显 示无明显残存的管腔,脉冲能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无明显血流信号。 5、最终的报告应包括流速测量、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如果存在局限 性也应该提到。
颈动脉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EDV ICA/CCA (cm/s)
<40 <2 >40 <2 >100 <4
ICA
0 20-40% 40-60% 60-80% 80-99%
79
澳洲颈内动脉狭窄标准
PSV (cm/s)
<100 100-140 >140 >140
52
典型易损斑块特点
大的脂质池 表面为薄的纤维帽 大量巨噬细胞侵润的炎症反应 平滑肌细胞少
53
易损斑块的标准
主要条件 活动性炎症(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有时还有T-
细胞浸润) 薄纤维帽 大脂质核 内皮脱落,表面有血小板聚集 斑块裂隙--继发性血栓的主要原因 严重狭窄
54
易损斑块的标准
直径法狭窄程度的测定
测量狭窄部直径,计算程度 内径减少(%)= (D1-Ds)/D1×100%
或(D2-Ds)/D2×100%欧洲 或(D3-Ds)/D3×100%北美 Ds:狭窄处残腔内径 D1:狭窄近端管腔内径 D2:狭窄处原血管内径 D3:狭窄远端管腔内径
71
直径法狭窄程度的测定
72
直径法测量狭窄度
断、随访及评估干预治疗效果
11
讨论问题
颈动脉斑块分类, 何为易损斑块? 颈动脉狭窄评估 颈动脉硬化与脑卒中关系
12
问题一:颈动脉斑块分类
13
仪器
探头频率选5-12MHz线阵探头
14
体位
取平卧位,颈背后垫枕,头后仰暴露颈部
15
16
颈内、外动脉的区别:
位置 颈部分枝 大小 多普勒信号
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
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文章目录*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分级2. 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症状3. 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二、颈动脉粥样硬化如何治疗*三、颈动脉粥样硬化吃什么好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1、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分级Ⅰ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5%及以下。
Ⅱ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6%-50%。
Ⅲ级:管腔狭窄面积在51%-75%。
Ⅳ级:管腔狭窄面积在76%-100%。
一般Ⅰ-Ⅱ级粥样硬化并不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
Ⅲ级以上的狭窄方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
病理解剖检查显示,心绞痛的病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达75%以上,也就是说,冠状动脉达Ⅳ级以上粥样硬化狭窄者,占绝大多数。
2、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症状 2.1、头晕头疼早期的动脉硬化,会让人感觉头晕头疼,并且多发在额头和后脑出现的钝疼。
在身体变动时出现头晕。
走路不稳,也可产生眩晕、眼球震颤、恶心等,并且伴有吞吐困难等现象。
2.2、记忆力减退早期的动脉硬化,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劳动能力下降,工作学习都很吃力,并且记忆力减退的表现非常快,遇事往事,但记忆力缺损表现不是很明显。
2.3、早期睡眠障碍早期动脉硬化变现失眠,难入睡,多梦,易惊醒,盗汗等表现。
并且情绪行为改变很大。
另外动脉硬化可因脑部组织受累不同发生病变,是病情多样化。
3、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危害当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的时候,血管壁里面就会有一层类似粥一样的具有粘性的血液垃圾,因为它将血管壁和血液隔离开来,使得血管得不到滋养,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脆弱,僵硬,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容易引发脑出血。
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原料,它就跟杯子一样,越脆的,就越容易破裂。
而动脉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动脉血管的直径是有限的,健康的血管血液流通很通畅,所以人体自然也会健健康康的。
但是,如果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直径就会变小,血液流通受限,为了能够让血液通过,只能增大压力来实现血液的流通,这个就是高血压了。
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个很多老年人都有,它是全身大动脉的一部分,这个地方硬化,同时也会有其他地方的硬化形成.降脂(如立普妥)和抗血小板凝集(如阿司匹林)是稳定斑块的主要方法,还有您有没有头晕或是肢体偶然麻木的状态,这些提示脑供血不足,有的话,同时要加扩张脑血管的药物了,如尼莫地平片之类的.中医方面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吃些银杏叶片,三七花,丹参片之类的.生活护理:少油腻辛辣,以清淡饮食为主,减少精神压力.回答者:nyyshsbbe - 发消息0 |2009-08-28 10:44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一,一般治疗:(一)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二)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四)其他: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酒.二,控制易患因素:如患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Ⅱ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应以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为宜如达美康等;如有高血压则应给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如有血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高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二,降血脂药物:1,消胆胺.2,安妥明.3,烟酸.4,不饱和脂肪酸.如益寿宁,血脂平及心脉乐等.6,藻酸双酯钠.三,抗血小板药物:1,阿斯匹林.2,潘生丁.3,抵克立得.回答者:dys42gmfe - 发消息0 |2009-08-28 10:45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3种.你好,一般动脉粥样硬化都是高血压导致内皮损伤所致的,所以应该优先考虑治疗原发病,就是高血压.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之类的水果,维C可以还原血管内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控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可以多吃豆类的食物回答者:hgyqxx8ch - 发消息0 |2009-08-28 10:45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建议行颈动脉血管造影,明确狭窄程度,用没有必要行介入治疗.可以服用它汀类调脂药,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如立普妥或舒降支等.另外服用阿司匹林100mg 每日一次.因为颈部血管狭窄容易形成脑血栓.国内外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是一种炎症疾病;一般在儿童时就已经开始,但要到成年的中后期才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其病变过程中在动脉内膜积聚的坏死组织和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给越来越多的患者造成难以言喻的痛苦,不仅损害他(她)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脑力与体力减退.2,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但如果形成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也可以形成动脉夹层分离.影响全身血流的调节,加重心脏的负担.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以及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心肌梗死.4,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和昏厥.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动失常,智力和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变态等症状.5,肾动脉.不常见.可由于动脉狭窄而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少尿和发热等.长期肾脏缺血可致肾萎缩并发展为肾衰竭.6,肠系膜动脉.可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和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和休克等症状.7,四肢动脉.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1,药物治疗.已经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有规律地服用扩张血管,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溶解血栓和抗凝等各种药物.目前有许多类型和规格的药物供选择,做到药物治疗方案个体化.2,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可以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治疗,以恢复动脉的供血.用带球囊或旋转刀片的心导管进行经腔血管成形术,可将突入动脉管腔的粥样物质压向动脉壁或将之切下吸出而使血管再通;经血管腔引入高能激光束或超声束射向阻塞血管腔的粥样物质,使之气化或振碎而再通等疗法.3,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一些疾病.包括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疾病等.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怎样的人容易罹患动脉粥样硬化?该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综合起来导致最终的病变.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有:1,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2,性别.多见于男性.但女性绝经期以后雌激素减少,发病率逐渐向男性靠拢.3,血脂.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增多,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起病的危险因素.4,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70%都有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和本病密切相关.5,吸烟.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天吸烟的支数成正比.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本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倍.7,其他危险因素.肥胖,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者;高热量,高脂肪,糖和盐类丰富饮食;遗传因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缓慢,明显病变多见于壮年以后,明显的症状多在老年期才出现,如果能有效控制和治疗各种危险因素,一段时间之后,病变可部分消退.因此,已经起病的患者一定要树立耐心接受长期防治措施的信心.1,合理的膳食.在所有的防治措施中,首先应该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合理的膳食尤为重要.⑴膳食总热量不能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要预防发胖.正常体重的简单计算方法为:身高(厘米)-105=体重(公斤);或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正常体重者应小于或等于24.⑵超过正常体重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宜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酒,蔗糖以及含糖食物的摄入.⑶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脏,脑,肾,肺等内脏,鱿鱼,墨鱼,鳗鱼,骨髓,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于油,可可油等.如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⑷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⑸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可能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子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红花油等作为食用油.2,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裨益.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3,合理安排工作和个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4,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虽然少量低浓度酒能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含量,红葡萄酒有抗氧化的作用,但长期饮用会引起其他问题,因此不宜提倡.5,从幼年开始.不少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也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亦宜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低脂饮食少食动物油,可用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炒菜,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脂肪所产生的热能,应占全天总热能来源的20-25%,每人每天食油量只要达到25克即可满足人体需求。
动脉硬化PPT医学课件
病例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总结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动脉硬化的严重表现之一,介入治疗 可以快速恢复心肌供血,降低死亡率。
详细描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介入治疗可以快速恢复心肌供血,降低死亡率。介入治疗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
病例三:外周动脉疾病的药物和手术治疗
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
要点一
进展
通过基因组学研究,科学家们已经识别出一些与动脉 硬化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发现有助于识别高 危人群,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要点二
未来趋势
随着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 更多与动脉硬化相关的基因变异被发现,这将为动脉 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C)。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抑制剂):用于降低血压、保护
心血管、减少蛋白尿等。
非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疗(PCI)、经皮腔内血管 成形术(PTA)等,用于 开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
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颈 动脉内膜剥脱术等,用于 治疗严重的血管狭窄或闭 塞。
激光治疗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详细描述
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足、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 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脂药物等。
病例五: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降压治疗
总结词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降压治疗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调节血管紧张度、参与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等多种功能。在动 脉硬化的早期,内皮细胞可发生功能异常,如分泌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 ,以及调节血管紧张度和血流量的能力下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CAD治疗
一、治疗原则CAD的治疗包括基础病因治疗 和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基础病因治疗又 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主要有戒烟、运动和合理膳食。药物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控 制血糖、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16
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 声(TCD)。CDFI检查可检测无名动脉、双侧 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榷动脉 和锁骨下动脉,可以根据斑块表面的纤维 帽完整性以及血流信号充盈缺损来判断是 否存在溃疡性斑块。
17
(2)CT或MRI:颈动脉高分辨MRI可用于评 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易损性、 管壁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及药物疗效等。 头颅CT或MRI可检测散在的小梗死灶或大 面积梗死,根据梗死部位可推测评估责任 血管
11
眼部缺血综合征
由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眼前后节缺 血综合征。一过性黑朦是同侧颈动脉狭窄 的特征性表现,眼部缺血综合征主要发生 在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5岁,男女比例2: 1,病变可累及任意一只眼,双眼受累约占 20%。当颈内动脉狭窄>90%,患者才会 有明显症状。
12
根据颈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不同,将眼部 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为3种: (1)一过性黑礞:为眼部缺血综合征最常见 的临床表现,约占颈动脉狭窄的30%~40 %。临床特点是突发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 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发作后视力可恢复 正常 (2)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眼部长期慢性灌注 不足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患者自觉视力下 降。
10
缺血性卒中
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前动脉缺血症 状,或分水岭梗死(位于大脑前、中动脉或 大脑中、后动脉之间)。可有同侧Horner征,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同向性偏 盲伴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受累可 出现失语;严重者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当 眼动脉受累时,可有单眼一过性失明。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
1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D)是老年 人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重 要原因,也是老年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 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发病特点与 防治原则对减少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 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2
CAD定义
CAD是指颈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 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病变程度分4级:<50 %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 70%~99%为重度狭窄,100%为闭塞。 CAD可由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或有创性数字 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
20
CAD诊断
临床上出现与CAD相关的TIA或缺血性卒中 的症状或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CAD。 高危因素评估:CAD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 干预的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 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 血脂异常、吸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21
鉴别诊断
CAD需要与大动脉炎、颈动脉肌纤维发育 不良、颈动脉自发和继发夹层、先天性颈 动脉闭塞、烟雾病等相鉴别。
18
(3)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造影 (CTA):MRA可提供主动脉弓、颈动脉和颅 内动脉的解剖影像,也可用于血管重建术 的术前检查。与DSA相比,高质量MRA的 敏感性可达97%~100%,特异性为82 %~96%
19
(4)DSA:DSA是对CAD患者进行临床和影 像学评估的金标准。该检查可进行弓上血 管、颈段血管及全脑血管造影,准确提示 不同部位血管的狭窄长度、程度、形态、 数目及狭窄远端脑实质供血情况;估计脑 缺血程度、确诊有无夹层动脉瘤或并发其 他血管性病变情况。但血管造影不能判断 斑块成分,更不能直视观察斑块处纤维帽 是否完整。由于DSA有创、费用高及存在 一定风险,不推荐用于CAD的筛查
13
(3)眼前节缺血综合征:临床可见角膜上皮 水肿,发生缺血性色素膜炎时可见前房浮 游细胞、闪光阳性,房角新生血管形成; 晚期可出现晶状体混浊。
14
体征
CAD患者可在颈部闻及血管杂音,但严重 狭窄的患者,检测不到杂音。听诊部位: 锁骨上窝、下颌角水平胸锁实验室检查:主要目的是对患者动脉粥样 硬化的危险因素和预后进行评估,同时也 是预防性治疗的观察指标。包括血糖、糖 化血红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尿酸 和肌酐等血液生化检查,血液常规,尿常 规,心电图等。
9
TIA发作
多发生于年龄50~7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 性。约90%的TIA发生在颈动脉供血区,7 %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3%二者均有。临 床特征: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对侧肢体无 力或偏身感觉障碍,同侧黑朦;持续时间 短暂,一般10~15 min,多在1 h内恢复, 最长不超过24 h;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 功能缺损体征;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 症状基本相似。
CAD的病理表现与其他部位血管粥样硬化 相似,粥样斑块病变早期呈正性重构(外向 增生),逐渐进展为负性重构(内向增生)侵 犯动脉管腔、引起狭窄。通常斑块易形成 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的体积增大、斑 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或血栓脱落与TIA及脑 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8
临床表现
C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果侧支循环代 偿良好,可无症状;若侧支循环不良,可 引起TIA或脑卒中发生
5
CAD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
6
流行病学特点
脑卒中是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也是长期 致残的主要原因和最常见的需要住院的神 经科疾病。CAD是脑卒中和TIA的重要原因, 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15%~20%,其最常 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CAD患者心肌 梗死、外周动脉疾病及死亡的风险均增加。
7
病理生理特点
3
颈动脉解剖学特点
通常主动脉弓从右向左发出头臂干、左颈 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 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一 般发自锁骨下动脉。
4
左颈总动脉长度约12.5 cm,右颈总动脉 长度约9.5 cm,血管内径4~8 mm。正 常颈总动脉远端在甲状软骨水平(第3、4颈 椎水平)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但分叉 水平存在一定变异,有些相对较高,在第2、 3颈椎水平或更高。双侧颈内动脉经颈动脉 管入颅,为颅内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