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下肢瘫痪为症状的无痛性主动脉夹层一例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双下肢瘫痪为症状的无痛性主动脉夹层一例
患者男,37岁,因主诉“双下肢乏力2 d,加重伴双下肢瘫痪、黑朦5 h”入院。
2 d前患者出现双下肢乏力,测收缩压为240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药物(氢氯噻嗪和氯沙坦)后收缩压降至160 mmHg,双下肢乏力稍缓解,未至医院诊治。
5 h前出现双下肢瘫痪,伴黑朦。
1周前有阵发性头痛,无呕吐及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间断服药,近10个月来未服用降压药。
否认有“糖尿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病史。
入院查体:血压152/86 mmHg(左侧),血压144/89 mmHg(右侧),神志清,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右侧锁骨下及颈动脉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4级,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心电图、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血生化:血肌酐228 μmol/L,血钾3.2 mmol/L。
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MRI提示:①双侧顶枕叶急性脑梗死;②左侧半卵圆中心小缺血灶(图1)。
患者双下肢瘫痪的症状无法用双侧顶枕叶脑梗死来解释,排除了周期性麻痹等疾病后,笔者虑存在脊髓病变,倾向于脊髓供血障碍可能。
患者同时存在肾功能不全,结合右侧锁骨下及颈动脉区可闻及杂音的体征,怀疑存在主动脉疾病的可能,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提示:①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
②右椎动脉远端瘤样扩张;③右肾上极梗死灶,右肾及左肾下极灌注不良(图2)。
患者诊断明确后予以“美托洛尔、硝苯地平、乌拉地尔”控制心率及血压,1周后患者接受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目前恢复正常。
讨论双下肢瘫痪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3类: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周围性),肌病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特点是肌群或单个肌肉,肌张力及腱反射减弱,无病理征,有肌肉萎缩。
肌病性瘫痪的特点是肌肉萎缩在肢体近端,对称性分布,无感觉障碍。
病例中患者出现双下肢瘫痪,无偏瘫症状,无肌肉萎缩,定位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灶最可能在脊髓。
结合患者无感染、中毒等病史,考虑脊髓缺血性疾病可能。
患者无外伤史,体征有锁骨下及颈动脉区的杂音,考虑主动脉病变可能,经CTA证实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
本例患者的主动脉夹层表现为无痛性,容易误诊。
无痛性的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较疼痛性主動脉夹层少见,往往合并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误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内给予溶栓治疗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主动脉夹层多变的症状学还包括晕厥、交叉性偏瘫、严重酸中毒、急性心包填塞、短暂的闭锁综合征、头痛及上腔静脉综合征等。
当患者存在多系统功能损害,不能用目前疾病解释时,需要考虑主动脉夹层疾病。
鉴别诊断时应该发散性思维,分析细微的症状及体征,逐一排查,警惕无痛性主动脉夹层这个隐秘的杀手。
P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