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须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普: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须知
人体的血容量通常是体重的8%。

假设一名体重为50公斤的人,其血容量大约有4000毫升,血容量的20%即800毫升,颈动脉出血和股动脉失血800毫升一般在30秒以内,这就意味着动脉出血30秒即有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

所以在关键时刻,懂得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很重要,我们一起来科普使用止血带的一些注意事项。

止血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止血带,一定要注意其松紧度。

要求是止血带的压力需要超过人体的动脉压,使血液不能流入肢体。

如果压力低于病人的动脉压,动脉血可以流入肢体,静脉血受阻不能回流。

这时候不仅没有起到止血的作用,反而引起大出血,且肢体会发生阻塞性充血。

阻塞性充血对肢体组织的损伤比组织缺血要严重。

生活中,人们使用止血带无法评估止血带的压力,可以通过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来简单的判断,一般扎上止血带后伤口出血会逐渐减少,甚至停止,说明压力合适,如果出血不减反而增加,说明止血带的压力不足,需要扎得更紧一些。

止血带压力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1小时,对肢体不会有明显的损伤,使用时要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每到1小时,需完全放松一次,让肢体恢复血循环5~10分钟,再重新扎止血带,注明再次扎止血带时间。

肢体缺血毕竟对组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对组织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应尽量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

如果一次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组织因长时缺血引起渗透压改变,肢体可发生肿胀,若肿胀明显,局部压力太大,压迫时间过长,肢体可发生麻痹,这种麻痹多为暂时性,少则数日多则半年,可自行恢复,但也有少数病例成为永久性麻痹。

所以连续使用时间上严禁超过1小时,如肢体出现肿胀明显,应立即松止血带,避免出现肢体缺血性麻痹。

春季是毒蛇、蝎子、蜈蚣等蛇虫十分活跃的季节,野外郊游一旦被蛇虫咬伤,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

首先,不要惊慌乱跑,剧烈活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随后要迅速用止血带或细绳在距伤口5~10厘米处捆扎,阻止毒素在体内扩散,再吸出毒液,用清水或茶水冲洗伤口,并迅速送到医院抢救。

家里或是野外出游,常备一次性止血带还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如果发生肢体受伤出血,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处理,如果出血量不是很大,首先选择压迫止血,止血带只做为一种备用的处理手段;遇到比较严重情况,还应及时到医院由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避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