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2年秋季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市2012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熨(yù)帖变徵(chì)提供(gōng)飞来横(héng)祸
B.给(jǐ)予蟊(máo)赋字帖(tiě)量(liáng)体裁衣
C.埋(mán)怨剽(piāo)悍着(zhuó)凉宁(lìng)缺毋滥
D.癖(pǐ)好氛(fēn)围沏(qī)茶鹬(yù)蚌相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譬如说仓皇北顾燥动不安
B.文身水蒸气完璧归赵一轰而散
C.谛听蒸汽机无可置疑负荆请罪
D.脚镣大姆指暮蔼沉沉栏杆拍遍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然而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
A.即使高贵拥有一无所有 B.纵使富贵具有一无所有
C.纵使高贵具有一无所知 D.即使富贵拥有一无所知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后来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戚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开始重要起来了。
B.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C.虽然父亲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D.拿上边的任何一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中,实践于你的社区,或者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都行。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B.《雷雨》的作者曹禺原名是万家宝。
他在这部戏剧中重点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当一切血缘关系被揭穿,一场大悲剧发生了:在一个惊心动魄的雷雨之夜,四凤触电而死,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
C.《桥边的老人》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这个奖项的亚洲作家有印度诗人泰戈尔、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中国作家莫言。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玩偶之家》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不要俗化经典
宋敏
①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三国》和《红楼梦》相继推出后,因与原著或与老版相去甚远而引来骂声一片。
但据说收视率都不低,剧组、制作方、电视台、编导演等多方均获大赢,这也是中国近年来有趣的文化现象:越骂越缸,越骂收视率越高,观众、网友扔的“板砖”,砸到剧组身上如同“金砖”。
这一怪现象,让热爱传统经典的人们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②本来,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改编也是创新,是对原作品的弘扬和发展,是无可非议的。
但近年来改编者对经典作品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而是受市场利益驱动,或在思想理念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颠覆了原著,或把经典作品时尚化、浅薄化、庸俗化,尤其是古典名著的新版改编,比起以往的改编缺少了严肃性,却增加了搞笑和戏说的成分。
如新版《西游记》中白骨精和孙悟空曾经是一对恋人;《三国》中充满雷人对话,剧中人说出后来才发生的典故;新版的《红楼梦》则弄了一个喜剧的结尾。
这样的改编,与原著的美学特色大相径庭,与十几年二十年前的改编相比,也是大异其趣。
如果说有什么重大的不同的话,我感觉主要就是对于原著缺少一种敬畏之心,把而今时尚的戏说搞笑的浮夸粗俗之风带到了名著经典的改鳊之中,以一种近乎娱乐搞笑的态度,对古典名著开膛破肚,这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的担忧。
③毋庸讳言,那些数百年前诞生的古典名著,很多都是作者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作品,其中凝结著作者“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悲情体验,寄托着作者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切感悟。
这些经典之作因为深剥地反映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振聋发聩,拷问灵魂。
经典名著能够经历岁月的淘洗,流传数百年而传承到今天,无疑,作品中深切沉郡的感怀和期待,是其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改编者抽掉这些深刻的内容,一味戏说搞笑,就使作品失去了灵魂。
这样的改编,当然无法得到原著的真传,它只能成为人们的笑料谈资,而不能撼人心灵。
④新版《红楼梦》导演称最为尊重原著,但网友却认为其场景像《西游记》,配乐像《聊斋》,镜头运动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整个一个“四不象”还有五大“雷”——演员、造型、旁白、配乐、快进,像广播剧、连环画、鬼片。
有人认为这是她一贯的导演风格,但这适合用来表现《红楼梦》吗?二十年前的老版红楼虽然技术粗糙,但人物形象准确,演员集中培训,精益求精。
而今,从选秀到拍摄,无一不是炒作造势,商业目的昭然若揭。
因而人们有理由质疑,这样的重拍有意义吗?
⑤其实,人们也明白,在浮躁的当下,没有人肯为了艺术而下功夫,重拍经典只是为了收视率,为了商业目的而“啃老”,不求流芳万世,但求眼前一次性赚个盆满钵满即可,而且很多从业者也没有足够的功力重释经典。
为此,笔者呼吁,不要俗化经典,请善待经典!
(选自《光明日报》)6.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新版《红楼梦》导演最为尊重原著,但网友却认为其场景像《西游记》,配乐像《聊斋》,镜头运动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整个一个“四不象”。
B.数百年前的古典名著很多都是作者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作品,其中凝结着作者的悲情体验,寄托着作者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切感悟。
C.改编经典名著应对经典作品给予应有的尊重,应在思想理念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忠实于原著,绝不能把经典作品时尚化、浅薄化、庸俗化、商业化。
D.改编古典名著完全是受市场利益驱动,缺乏应有的严肃性,特别是增加搞笑和戏说的成
分,引起了人们对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的担忧。
7.下列关于经典改编不成功的原因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一些电视剧改编者对于原著缺少一种敬畏之心,把而今时尚的戏说搞笑的浮夸粗俗之风带到了名著经典的改编之中,重拍经典变成了俗化经典。
B.在浮躁的当下,没有人肯为艺术而下功夫,而且很多从业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重释经典。
C.重拍经典不在乎经典名著乃至文化传统的传承,是为了提高收视率,为了商业目的而“啃老”,但求眼前一次性赚个盆满钵满即可。
D.中国近年来有趣的文化现象:越骂越红,越骂收视率越高,观众、网友扔的“板砖”,砸到剧组身上如同“金砖”。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编也是一种艺术创新现象,是对原作品的弘扬和发展,本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将名著改编为电视剧,易于走进戏说搞笑的境地,丢失了深刻的内涵,就应该反对。
B.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三国》和《红楼梦》虽然与原著内容相差甚远,收视率都不低,可见,收视率与剧本是否忠实原著并无多大联系。
C.经典之作因为能深刻地反映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振聋发聩,拷问灵魂。
经典名著能够经历岁月的淘洗,流传到今天,其中,作品中还有深切沉郁的感怀和期待,因此,有震撼人心灵的作用。
D.作者认为二十年前的老版《红楼梦》虽然技术粗糙,但人物形象准确,演员集中培训,精益求精,由此看来,作者对老版《红楼梦》的改编还是认同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河东君小传
顾苓
河东君者,柳氏也。
初名隐雯,继名是,字如是。
为人短小,结束俏利,性机警,饶胆略。
适云间孝廉为妾,孝廉能文章,工书法,教之作诗写字,婉媚绝伦。
顾倜傥好奇,尤放诞。
孝廉谢之去。
游吴越间,格调高绝,词翰倾一时。
嘉兴朱冶涧为虞山钱宗伯称其才,宗伯心艳之,未见也。
崇祯庚辰冬,扁舟访宗伯。
幅巾弓鞋,着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
宗伯大喜,留连半野堂,文燕浃月。
越舞吴歌,族举递奏:《香奁》《玉台》,更唱迭和。
既度岁,与为西湖之游。
刻《东山酬和集》。
集中称河东君云。
君至湖上,遂别去。
过期不至,宗伯使客构之乃出。
定情之夕,在辛巳六月初七日。
君年二十四矣。
宗伯赋《前七夕诗》,要诸同人和之。
为筑绛云楼于半野堂之后。
君于是乎俭梳靓妆,写青山,临墨妙,考异订讹,间以调谑,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
然颇能制御宗伯,宗伯甚宠惮之。
乙酉五月之变,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
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
其奋身池上也,长洲沈明抡馆宗伯寓中见之;而劝宗伯死,则宗伯以语兵科都给事中宝丰王之晋,之晋语余者也。
是秋,宗伯北行,君留白下。
宗伯寻谢病归。
丁玄三月,捕宗伯亟,君挈一囊,从刀头剑鋩中,牧圉醰橐惟谨。
事解,宗伯和苏子瞻《御史台寄妻》韵,赋诗美之,至云“从行赴难有贤妻”。
时封夫人陈氏尚无恙也。
庚寅冬绛云楼不戒于火延及半野堂向之图书玩好略尽矣宗伯失职眷怀故旧山川间阻,君则“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有《鸡鸣》之风焉。
久之,不自得。
生一女,既昏。
癸卯秋,下发入道。
明年五月二十四日,宗伯薨。
族子钱曾等为君求全,要挟蜂起,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
宗伯子曰孙爱及婿赵管为君讼冤,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
宗伯门人顾苓曰:“呜乎!今而后宗伯语王黄门⑤之言,为信而有征也。
”宗伯讳谦益,字受之,学者称牧斋先生,晚年自号东涧遗老。
甲辰七月七日书于贞娘墓下。
(节选自《明清性灵》,有删改)【注释】①构:通“媾”,讲和。
②乙酉五月之变:明朝灭亡。
③牧固谴橐:用口袋盛粥食到牲口棚。
牧圉,饲养牛马的场所,此指钱谦益藏身之所;谴,稠粥;橐,口袋的一种。
④昏:通“婚”。
⑤王黄门:即王之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宗伯失职,眷怀故旧失职:工作不负责 B.为人短小,结束俏利结束:结果
C.过期不至,宗伯使客构之乃出过期:超过期限 D.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故事:虚构的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河东君刚毅的一组是
①君劝宗伯死②君奋身欲沉池水中③宗伯北行,君留白下
④从行赴难有贤妻⑤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⑥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君姓柳,开始名为隐雯,继而命名为是,取字为如是。
会写文章,工于书法,很有才气,是一位才女。
文中也写了她的爱国之情,她在明朝灭亡时,曾劝钱宗伯以身殉国,自己也力求一死。
B.为了说明文中所写的人的真实性,作者写她想投水的事,运用了长洲人沈明抡在宗伯的家里亲眼见过这事为证,还引证了钱宗伯派人告诉作者自己的原话作为明证。
可见本文写的是真人真事。
C.朝庭到处抓捕宗伯事情结束后,钱宗伯和苏子瞻一起运用《御史台寄妻》的韵写了一首诗,称赞柳如是的美德。
后来,宗伯又赋有《前七夕诗》,让各位好友也一起和诗。
D.宗伯名谦益,字受之,人称牧斋先生,晚年自号东涧遗老。
本文是宗伯于甲辰七月七日书于柳如是的墓前。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嘉兴朱冶涧为虞山钱宗伯称其才,宗伯心艳之,未见也。
(3分)
译文:
(2)然颇能制御宗伯,宗伯甚宠惮之。
(3分)
译文:
(3)族子钱曾等为君求金,要挟蜂起,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
(3分)
译文:
13.请用斜线(/)给原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文字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庚寅冬绛云楼不戒于火延及半野堂向之图书玩好略尽矣宗伯失职眷怀故旧山川间阻。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8分)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
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
云。
(1)这首词上片的结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
(4分)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1),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4)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5)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6),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7)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8),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在桥边
(德)亨利希·伯尔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
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数字的捷报。
当我把我上班的结果报告他们时,他们的脸上放出光彩,数字愈大,他们愈加容光焕发。
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因为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走过他们的新桥……
但是他们的统计是不准确的。
我很抱歉,但它是不准确的。
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虽然我懂得,怎样唤起人们对我有诚实的印象。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
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的手中。
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或更低的数字;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来表示我的慷慨。
他们多么高兴啊!每次他们郑重其事地在我手中把结果拿过去,眼睛闪闪发光,还拍拍我的肩膀。
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然后,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他们算出,今天每分钟有多少人过桥,10年后将有多少人过桥。
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未来完成式是他们的专长——可是,抱歉得很,这一切都是不准确的……
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直到她转入林阴道消失为止。
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
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击。
当她晚上又从冷饮店里走回来时——这期间我打听到,她在一家冷饮店里工作,当她在人行道的那一边,在我的不出声音、但又必须数的嘴前走过时,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当不再看见她时,我才开始数起来。
所有一切有聿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
人,都不会进入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他们全是些男男女女的幽灵,不存在的东西,都不会在统计的未来完成式中一起过桥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
但是她什幺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她不该知道,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她应该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地带着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和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她应该得到许多小费。
我在爱她。
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最近他们对我进行了检查。
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及时地警告了我,我也就分外小心。
我像发疯似地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
那位主任统计员亲自站在人行道的那一边数,然后拿一小时的结果同我的统计数字相比较。
我比他只少算了一个人。
我心爱的姑娘走过来了,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此。
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我非常感激在对面数汽车的矿工。
这直接关系到我的饭碗问题。
主任统计员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
“一小时内只数错了一个人,”他说,“这没有多大关系。
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的百分比的零头。
我将提议,调您去数马车。
”
数马车当然是美差。
数马车是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运气。
马车一天最多只有二十五辆,每半小时在脑中记一次数字。
这简直是交了鸿运!
数马车该多美!四点到八点时根本不准马车过桥,我可以去散散步或者到冷饮店去走走,可以长久地看她一番,说不定她回家的时候还可以送她一段路呢,我那心爱的、没有计算进去的小姑娘……
16.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有时故意漏数,有时多数,这是对“我”心理的一种描写,作者以此来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世界。
B.文中的“我”内心有很多难以说出的痛苦,如对所有工作都不感兴趣,特别是死板的计数,尤其可恶的是居然还有检查。
C.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得文章中的故事情节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如果在小说中交待一下作者的真实姓名以及为什么受伤,文章会更真实。
D.在本小说的高潮部分,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这个情节,主要是展现了“我”的内心因为检查而变得不安和紧张的情绪。
E.作者在极短的篇幅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
通过情节的波折,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17.小说用了不少笔墨写“我”对姑娘的暗恋之情,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突出“我”的一往情深?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
(4分)
18.文中“我”的心情变化经历了哪几次波折,请列举出来并作简要说明。
(4分)
19.本文是不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并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判断理由。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请用第一人称叙述下面的情节,要求写出人物的真实心理。
(4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
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也偷偷地藏在
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
于是这个一心热衷的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
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21.为下面这幅漫画配上一个标题。
要求:
①表达出漫画的寓意,②语言简明、准确,③不超过8个字。
标题:
22.某中学开展辩论赛,假如你是反方辩论队员,请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写两个以上的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难道出身卑微,行事多有道德之处,但最终一统天下的刘邦不是英雄吗?难道为夺皇位,不惜杀死同胞兄弟,却察纳雅言,勤政爱民,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不是英雄吗?
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
六、作文。
(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天,我的老师问我们:“学校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们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时常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
老师说:“你们该记住他的名字。
人生如旅行,你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黄冈市2012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不当:“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活的另一个极端”;D句语序不当,“实践于你的社区,或者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生活圈子”改为“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圈子”,这些概念范围依次扩大延伸)
5.D(《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作品)
6.B( A新版《红楼梦》导演自称是最为尊重原著。
C作者没反对“商业化”,只是说过分商业化不行。
D原文说“比起以往的改编缺少了严肃性”,以偏概全,作者抨击的是当下的
新版改编。
)
7.D(不是不成功的原因。
)
8.A(作者并不反对改变电视剧,改编为电视剧也能得到原著的真传。
)
9.C(结束:装束打扮,失职:丢官。
故事:旧事,旧例。
)
10.A(③不能体现刚毅,④是从侧面写的,⑥陈述对象为士大夫。
)
11.A(B项“还引用了钱宗伯派人告诉自己的原话”的说法错了,应该是宗伯的门人告诉作者的,没说是宗伯派的。
C项中,“和苏子瞻一起运用”错了,苏子瞻就是苏东坡,为北宋时期的人,本文作者顾苓为清代人。
“和”为“应和”,是指宗伯借用苏轼写诗的韵来为河东君作诗。
D项“本文是宗伯于甲辰七月七日书于柳如是的墓前”错,应为顾苓写的小传。
)12.(1)嘉兴的朱冶涧在虞山的钱宗伯那里赞扬了柳如是的才能,钱宗伯心里很羡慕她,只是没与她见过面。
(“称”“艳”各1分,大意1分。
(2)然而柳如是很会控制和防备钱宗伯,钱宗伯很宠爱她也很怕她。
(“御”“宠”“惮”各1分)
(3)同族后辈钱曾等向河东君索求钱财,像蜂一样群起要挟,(河东君不堪逼迫)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缢而死(“求金”“蜂”各1分,大意1分)
14.⑴上片的结句连用三个比喻(博喻)(2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因此对名利的追求也是徒然劳神费力的(2分)。
(答用典也可以。
“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
“石中火”见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石火光中寄此身”;“梦中身”语出《庄子•齐物论》)
⑵这首词流露了词人政治上的苦闷情绪(2分),“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名利在作者眼里如过眼云烟,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于是想到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但“几时归去”表明作者并不厌弃人生,只想功成身退,从中看到的仍然是他的旷达(2分)。
15.(1)扪参历井仰胁息(2)一蓑烟雨任平生(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竟无语凝噎(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6)薄雾浓云愁永昼(7)学而不思则罔(8)沉舟侧畔千帆过(超过5个小题,以前5个小题为准)
16.BC(B不是对所有工作都不感兴趣,比如对数马车就觉得很美。
C“我”为艺术真实,作者为生活真实,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
17.①心理描写。
如“我一个也没有数。
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②动作描写。
如“温柔的脚步走进冷饮店”。
③外貌描写。
如“她的长长的棕色头发”。
④通过对桥上多杂的过往行人这个社会环境的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我”对姑娘的专注和爱意。
(1点1分)
18.①由痛苦到平静;我受伤了,他们给我一个坐着的差事,让我的稍稍平静了些;②由无聊到兴奋。
数人过桥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但看到姑娘经过时,“我”又很兴奋;③由兴奋到紧张(心碎)。
看姑娘高兴却没料到主任要来检查工作,因自己敷衍而紧张;④由紧张而惊喜。
因自己被主任肯定,另安排数马车,觉得自己算是交了鸿运。
(1点1分)
19.不是。
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