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课文主要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向曹操借到十万多枝箭,最后令周瑜不得不自叹不如。
文中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宜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性格,同时,课文的思考练习主要设计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瑜、忌、督”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1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以及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感受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初步
感受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说教法:
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能力。
再加上课后思考题中有训练学生的提问能力,我将本文的教学方法设计为自主、合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能力。
)
三、说学法:
以品读感悟为主,采用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及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引入新课
2.由人物对话品析起因,触发探究。
3.默读品析课文“故事经过”部分,重点探究。
4.默读品析“故事结果”部分,深化探究。
5.总结课文,疑难探究。
6.拓展延伸,习题检测。
7.作业布置,巩固知识
教学设计重在理解,结合课后习题,品析课文的同时,解决了课后思考题。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影视作品的欣赏以及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对比欣赏,激发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五、说板书:
六、说作业布置
1、老师分享电子版《三国演义》至班级群,课下读一读,将你认为精彩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2、想一想诸葛亮回去后,还会与周瑜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试着写一个小短文。
重在阅读与理解,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