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a) 所示,为绳子拉力F1与重力mg,不可能有 沿斜面方向的合力,因此,小球与小车相 对静止且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加速度 a1=0,绳子的拉力F1=mg.
9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7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1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 一小车,小车上吊着小球m,小车在斜面上下 滑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当悬线 处于下列状态时,分别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 度及悬线的拉力. (1)悬线沿竖直方向; (2)悬线与斜面方向垂直; (3)悬线沿水平方向. 图3-4-1
20
本节完,谢谢聆听
立足教育,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4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 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减 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人 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图3-4-4
15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以人为研究对象,他站在减速上 升的电梯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 直向上的支持力FN ,还受到水平方向的静 摩擦力Ff ,由于物体斜向下的加速度有一 个水平向左的分量,故可判断静摩擦力的 方向水平向左.人受力如图所示,建立坐标 系,并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加速度ax 和竖 直加速度ay,如图所示,则: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加速过程由运动学规律可知v=a1t1 撤去F后,物体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大小为a2,则a2=gsinθ+μgcosθ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a2t2 由运动学规律知x=a1t12/2+a2t22/2 代入数据得μ=0.25 x=16.25m
14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图3-4-5
18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有力F作用于物体时,对物体进行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选向左为正方向,根据 牛顿运动定律: 水平方向:Fcosθ+f=ma1 竖直方向:N+Fsinθ=mg 又因为f=μN,以上各式 联立解得:a1=4.5m/s2 物体运动2s经过的位移 x1=v0t- 1 a1t2解得:x1=27m
本课件主要使用工具为office2003,Mathtype5.0, 几何画板4.0, flashplayer10.0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4 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
2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到两个以 上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常用正交分 解法解题. 选取两个正交坐标系方向后有: ∑Fx=max ∑Fy=may
4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应用正交分解法时怎样选择坐标 轴方向? 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应用正交分解法 时,建立坐标系的基本原则是:使分解 的物理量(力和加速度)尽量的少;尽 可能的分解已知量.具体有两种方法:
2
19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运动2s时的速度v=v0-at,解得:v=9m/s 当撤去外力时,受力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 ′=ma2 竖直方向:N′-mg=0 又因为f ′=μN′ 联立解得:a2=2.5m/s2 又 根 据 运 动 学 公 式 v2=2a2x2 得 : x2=16.2m 物体滑行的总路程:x=43.2m
5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与a 垂直的方向为y轴,则有:∑Fx=ma ∑Fy=0. (2)使尽可能多的力位于正交坐标轴上, 将加速度进行分解,则有: ∑Fx=max ∑Fy=may.
6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绳子拉力F3=mgcotθ.
10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2009· 上海十四校联考)如图3-4-2所示, 两个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有A、B两个圆 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物体 C、D,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 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 A.A环与滑杆间没有摩擦力 B.B环与滑杆间没有摩擦力 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图3-4-2 D.B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力的合成法:当物体只受两个互成 角度的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可利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很方便求出合力,由牛 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与加速度的方向总 是一致的,解题时已知或判知加速度方 向,就可知合力方向,反之亦然.
3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2)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b)所示, 绳子的拉力F2与重力mg的合图(c)所示,小 mg 球的加速度 F合 sin a3 g / sin ,
m m
mg sin a2 g sin , m
16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ax=acosθ ay=asin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x mg-FN=may 求得Ff=macosθ FN=m(g-asinθ)
17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5所示,质量为1kg,初速度为 18m/s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同时还受到一 个与水平方向成53°角,大小为5N的外力F 作用,经2s后撤去外力,求物体滑行的总路 程.(sin53°=0.8,cos53°=0.6,g=10m/s2)
12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加速 时的加速度为a1 ,末速度为v,减速时 的加速度大小为a2,将mg和F分解后,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N=Fsinθ+mgcosθ Fcosθ-f-mgsinθ=ma1 又f=μN
13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2.怎样分析多过程问题? 由于物体受力的变化,运动轨迹不同等 因素导致物体运动经过多个复杂的过程, 这时应采用“程序分析法”. 按时间的先后,空间的顺序对物体运动 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程序分析法”. 要求我们从读题开始,注意到题中有哪些 引起多过程的变化因素,怎样划分多个不 同过程、中间状态有何特征,然后对各个 过程或各个状态依次进行分析.
11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3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 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 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 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F作用2秒钟后撤 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秒钟后, 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和 物 体 沿 斜 面 向 上 的 总 位 移 x.( 已 知 图3-4-3 sin37°=0.6,cos37°=0.8,g=10m/s2)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a) 所示,为绳子拉力F1与重力mg,不可能有 沿斜面方向的合力,因此,小球与小车相 对静止且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加速度 a1=0,绳子的拉力F1=mg.
9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7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1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 一小车,小车上吊着小球m,小车在斜面上下 滑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当悬线 处于下列状态时,分别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 度及悬线的拉力. (1)悬线沿竖直方向; (2)悬线与斜面方向垂直; (3)悬线沿水平方向. 图3-4-1
20
本节完,谢谢聆听
立足教育,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4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 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减 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人 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图3-4-4
15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以人为研究对象,他站在减速上 升的电梯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 直向上的支持力FN ,还受到水平方向的静 摩擦力Ff ,由于物体斜向下的加速度有一 个水平向左的分量,故可判断静摩擦力的 方向水平向左.人受力如图所示,建立坐标 系,并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加速度ax 和竖 直加速度ay,如图所示,则: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加速过程由运动学规律可知v=a1t1 撤去F后,物体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大小为a2,则a2=gsinθ+μgcosθ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a2t2 由运动学规律知x=a1t12/2+a2t22/2 代入数据得μ=0.25 x=16.25m
14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图3-4-5
18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有力F作用于物体时,对物体进行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选向左为正方向,根据 牛顿运动定律: 水平方向:Fcosθ+f=ma1 竖直方向:N+Fsinθ=mg 又因为f=μN,以上各式 联立解得:a1=4.5m/s2 物体运动2s经过的位移 x1=v0t- 1 a1t2解得:x1=27m
本课件主要使用工具为office2003,Mathtype5.0, 几何画板4.0, flashplayer10.0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4 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
2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到两个以 上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常用正交分 解法解题. 选取两个正交坐标系方向后有: ∑Fx=max ∑Fy=may
4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应用正交分解法时怎样选择坐标 轴方向? 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应用正交分解法 时,建立坐标系的基本原则是:使分解 的物理量(力和加速度)尽量的少;尽 可能的分解已知量.具体有两种方法:
2
19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运动2s时的速度v=v0-at,解得:v=9m/s 当撤去外力时,受力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 ′=ma2 竖直方向:N′-mg=0 又因为f ′=μN′ 联立解得:a2=2.5m/s2 又 根 据 运 动 学 公 式 v2=2a2x2 得 : x2=16.2m 物体滑行的总路程:x=43.2m
5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以加速度a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与a 垂直的方向为y轴,则有:∑Fx=ma ∑Fy=0. (2)使尽可能多的力位于正交坐标轴上, 将加速度进行分解,则有: ∑Fx=max ∑Fy=may.
6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绳子拉力F3=mgcotθ.
10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2009· 上海十四校联考)如图3-4-2所示, 两个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有A、B两个圆 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物体 C、D,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 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 A.A环与滑杆间没有摩擦力 B.B环与滑杆间没有摩擦力 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图3-4-2 D.B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1.力的合成法:当物体只受两个互成 角度的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可利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很方便求出合力,由牛 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与加速度的方向总 是一致的,解题时已知或判知加速度方 向,就可知合力方向,反之亦然.
3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2)作出小球受力图如图(b)所示, 绳子的拉力F2与重力mg的合图(c)所示,小 mg 球的加速度 F合 sin a3 g / sin ,
m m
mg sin a2 g sin , m
16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ax=acosθ ay=asin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x mg-FN=may 求得Ff=macosθ FN=m(g-asinθ)
17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5所示,质量为1kg,初速度为 18m/s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同时还受到一 个与水平方向成53°角,大小为5N的外力F 作用,经2s后撤去外力,求物体滑行的总路 程.(sin53°=0.8,cos53°=0.6,g=10m/s2)
12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加速 时的加速度为a1 ,末速度为v,减速时 的加速度大小为a2,将mg和F分解后,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N=Fsinθ+mgcosθ Fcosθ-f-mgsinθ=ma1 又f=μN
13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2.怎样分析多过程问题? 由于物体受力的变化,运动轨迹不同等 因素导致物体运动经过多个复杂的过程, 这时应采用“程序分析法”. 按时间的先后,空间的顺序对物体运动 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程序分析法”. 要求我们从读题开始,注意到题中有哪些 引起多过程的变化因素,怎样划分多个不 同过程、中间状态有何特征,然后对各个 过程或各个状态依次进行分析.
11
·高中新课标总复习(第1轮)·物理 ·湖南 ·人教版
立足教育 开创未来
如图3-4-3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 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 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 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F作用2秒钟后撤 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秒钟后, 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和 物 体 沿 斜 面 向 上 的 总 位 移 x.( 已 知 图3-4-3 sin37°=0.6,cos37°=0.8,g=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