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湘教版三班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
重点难点
能结合自己得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训练。
教学预备
动物面具、多媒体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狐假(Jia)虎威(Wei)。
2.写课题:课题中有三个是生字,你情愿来写哪个?
3.过渡:小伴侣,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密的大森林,走进动物的王国。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这篇课文的题目,还是一个成语呢,你理解吗?
二、学文。
过渡:今日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严把百兽吓跑的。
1.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
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的老虎()狐狸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3)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过渡: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认为正确而不怀疑,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计。
2.学习第6~8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扮演狐狸的同学读)。
(2)引读: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特别好,老师还想请小伴侣来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预备:
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到饶有兴趣?
①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到饶有兴趣的那个角色的句子,并认真读~读。
①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呢?
(4)请同学分角色表演。
(狐狸、老虎、小动物)请同学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顺当逃脱的小动物们,
假如我再给你们一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你们来告知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3.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老虎受骗了。
狡猾的狐狸
(2)学到这里,“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三、说一说。
出示图1(狐狸)、图2(老虎)、图3()
小伴侣们,你最想对它们中的谁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威严)吓跑(野兽)
湘教版三班级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件图片(这是一只河蚌)。
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或许它会说什么?谁来演河蚌?相互沟通。
(可这时,来了只鹬)出示。
问:鹬?河蚌?分别想什么?指名同学说。
(河蚌赶忙把壳儿合上)演:合壳(牢牢地夹住鹬的嘴
不放)
问:这时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理如何)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录音。
(提示:留意,听认真了)
3.打开书本,看完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同学试讲。
(绘声绘色、活敏捷现,大声点)
评价:提点看法,优点也行。
二、第2、3自然段。
过渡:鹬和蚌之间的这场争斗,会如何进展?
请看第2、3两段中鹬蚌之间的一段对话。
1. 自由读。
2. 简洁说说故事如何进展?(相互争吵)
3. 这一段写得特别生动,再请同学读。
提示: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4. 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
(威逼、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气相当、互不相让)
5.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哪个人协作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 请一对搭档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可喊暂停,提示:留意语气,表情,要进入情境)
7. 评价。
8. 课后也可通过表演,复述故事。
三、第4自然段。
过渡:鹬蚌相互争持,所导致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1. 录音范读。
2. 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板书: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3. 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 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 相互沟通
五、发挥想象。
1. 鹬和蚌贝渔夫抓住后又会消失怎样的情形呢?
2. 相互沟通。
(或可先同桌争论)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蚌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