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01 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B.人的眼睛
C.激光笔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答案】C。

【解析】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本身不能发光,可以反射光,所以其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眼睛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激光笔本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炎炎夏日,在浓密的树荫下,透过树叶间的狭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
斑是( )。

A.树叶反射的光斑 B.圆形树缝的光斑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答案】C。

【解析】炎炎夏日,在浓密的树荫下,透过树叶间的狭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圆形的光斑,这种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光斑是由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在东京奥运会上,为我国摘得首金的杨倩在10米气步枪比赛时的情景,她在射击瞄准时利用了光的______。

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过程中做的是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她带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答案】直线传播;变速;耳朵(人耳)。

【解析】[1]在东京奥运会上,为我国摘得首金的杨倩在10米气步枪比赛时的情景,她在射击瞄准时目标、缺口、准星是三点一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3]她带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 (2023·武汉)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

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

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
A. Ab
B. bc
C. cd
D. de
【答案】B。

【解析】电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在O′,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小强同学在的区间bc可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

故选B。

5.日晷(guǐ)是古代的一种“时钟”,利用太阳光下指针的影子指示不同的时刻(如图)。

请根据指针的影子AB,画出此时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太阳光视为平行光)。

【解析】由于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太阳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
【答案】变小;不变;等边三角形;不变;减弱;树叶缝隙到地面距离不等。

【解析】(1)[1][2]太阳光是平行光源,开始时孔较大,白纸离孔的距离为30cm ,太阳光通过三角形的孔形成的是和孔形状一致的等边三角形光斑,不改变孔到白纸之间的距离,当遮住孔的一半时,平行的太阳光通过孔形成与孔形状相同的光斑,因此光斑变小;由于单位面积上太阳光的照射强度相同,透过小孔形成的光斑亮度不变。

(2)[3][4][5]当没有遮挡时,此时孔较大,渐渐增大纸板与白纸的距离到2m 左右时,太阳光平行的穿过边长为1cm 的等边三角形的孔,白纸上的光斑为等边三角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孔的大小,达到小孔成像的条件时,白纸上光斑将变成圆形,此时成太阳的像,小孔成像的大小由物距和像距决定,此时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因此所成像的圆斑大小不变;小孔变小,通过的光量减少,则光斑亮度减弱。

(3)[6]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等造成的。

1.2000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小孔成像是下列哪种光现象形成的题型02 小孔成像
(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答案】A 。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C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
.小孔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答案】A 。

【解析】A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 正确;
BCD .小孔所成的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BCD 错误;
故选A 。

3.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调节,像的大小可以等于物的大小;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A。

【解析】A.当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像大小等于物体大小,故A正确;
B.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无关,小孔可以是任意形状,故B错误;
C.保持蜡烛与墙位置不变,将木板靠近墙的方向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会导致成像变小,故C 错误;
D.蜡烛的光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光实际会聚成的,可以被光屏(墙)所承接,因此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______来解释;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变小。

【解析】[1]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由图可见蜡烛距离小孔较近,在光屏上成的像比实际烛焰大;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烛焰距离小孔比原来远了,所以成的像也就变小了。

5.如图所示,眼睛看到蜡烛AB通过小孔在屏上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形成原因是:______。

【答案】倒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析】[1][2]蜡烛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

它的成像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点发出的光会成像在光屏的下部,B点发出的光会成
像在光屏的上部,从而形成倒立的像。

【答案】②;实像;光沿直线传播。

[1][2]使用针孔照相机时,“F”字样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塑料膜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②。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03 光的反射及应用
1.一束阳光与镜面成75°角照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入射角为( )。

A.75°B.25°C.35°D.15°
【答案】D。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75°,则入射角为90°﹣75°=15°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热爱科学的小明在房间中安装了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给家里供电。

当太阳在电池板后方时,利用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板上、若某时刻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一束阳光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的大小为60°;
B.若镜面竖直上移,则反射角将变大;
C.若镜面水平左移,该束光线照到P点上方;
D .若镜面水平右移,该束光线依然照射P 点【答案】C 。

【解析】A .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30°,故A 错误;
B .若镜面竖直上移,入射角的大小不变,则反射角大小不变,故B 错误;
CD .若镜面水平左移,入射角不变,如图所示:
该束光线照到P 点上方;同理,若镜面水平右移,该束光线依然照射P 下方,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3.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 .竖直向上移动
B .竖直向下移动
C .水平向左移动
D .水平向右移动
【答案】A 。

【解析】A .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反射光线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 符合题意;
B .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边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左移动,光斑会向下移动,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 不符合题意;
C .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C 不符合题意;
D .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所以反射光线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如图所示,是平行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镜面反射;
B.甲、乙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乙为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甲图反射光路具有可逆性,乙图反射光路不可逆
【答案】B。

【解析】ABC.甲图中,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乙图中,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C错误,B正确;
D.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甲乙反射光路均可逆,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答案】D。

【解析】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主要是防止太阳对人体的晒伤,不会造成光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塑料的透光功能,建大棚时能够使大棚的温度升高,不会造成光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晚上的光线较暗,故用护眼台灯可以起到对眼睛的保护作用,不会造成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光照射在玻璃幕墙时,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在皮鞋擦过鞋油之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

A.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反光性能,从而增加漫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反复擦可增加皮鞋吸收阳光的能力,所以越擦越亮
【答案】B。

【解析】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

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
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液面之间的夹角为40
°,则入射角为
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则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反射到光屏上的光点由S 1移到S 2时,表明液面从AB 下降到由于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入射角不会变化,反射角也不会变化。

1. (2023·自贡)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 折叠的硬白纸板ENF 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题型04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如图所示,则( )。

A.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 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 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 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解析】A.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则入射角为90°-50°=40°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90°-40°=50°
故A不符合题意;
B.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也增大1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故B符合题意;
C.因为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在纸板NOF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不会消失,故C不符合题意;
D.为了能在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线,纸板表面比较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3·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

(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

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__________条光束。

(2)将折转光屏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让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

要呈现反射光,需将右半屏向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折转。

(3)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aa′、bb′和cc′,如图
丙所示。

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
对称轴视为__________。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倍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__________。

【答案】①2;②前;③. 法线;④相等。

【解析】(1)[1]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这样能显示
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传播路径。

(2)[2]如图乙,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了一个角度,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则需
将右半屏向前折转。

(3)[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如图丙所示,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对称轴视为法
线所在位置。

[4]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相等。

【答案】量角器;逆时针;等于;不能;在同一平面内。

由于是为了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所以这里需要用到量角器测量两个角
如图甲所示,入射光线逐渐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故可以发现反射光线沿逆时针旋转,且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

由图乙可知将硬纸板B沿PQ剪开并将上半部分向后折以后,实验时纸板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由图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远离法线,就靠近平面镜。

射到镜面上O 点,纸板F 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得到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小明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根据这组数据,他1. (2023·山西)一只白鹤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鹤的两个“影”——题型05 平面镜成像及应用
影子和倒影,
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
D. 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答案】A。

【解析】A.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正确;
B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D错误;
C.白鹤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白鹤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即它的倒影不变,故C错误。

故选A。

2. (2023·湘潭)如图所示,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距水面2m。

水中的“白鹭”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它距空中的白鹭____________ m。

【答案】①虚;②4.
【解析】[1]水中看到的“白鹭”是白鹭的倒影,类似于平面镜成像,由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和像距相等,此时水中形成的像距水面2m,则像与空中白鹭的距离为2m+2m=4m。

3.小明同学坐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漂,鱼在云上游”。

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选填“相同”或“不同”);看到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则天上的白云在向(选填“东”或“西”)移动:看到的水中鱼和水中云,是鱼和云所成的像,关于这两个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答案】相同;东;B。

【解析】小亮看到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天上的白云与映在湖里的白云距水面的距离相同;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当水中的白云在向东移动时,则天上的白云在向东移动;
看到的水中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这两个像都是虚像,故选B。

故答案为:相同;东;B。

4.(2023·江西)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

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①虚像;②不变。

【解析】[1[[2]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成的像是虚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5. (2023·连云港)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______°。

远远望云,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①60;②140;③6;④不变。

【解析】[1]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是
90°-30°=60°
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

[2]当入射角增大10°,因此反射角也增大10°,即反射角为变为60°+10°=70°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70°+70°=140°
[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已知小鸟距水面6m,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6m。

[4]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向下俯冲还是向上飞,像和小鸟等大,所以若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该“倒影”的大小不变。

【答案】2;等于。

【解析】[1]由题意可知,视力表与人的眼睛距离为5m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即视力表的像距离人的眼睛的距离是5m ,房间两面平行墙的距离为3m ,即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 ,所以,被检查者应坐在镜子前5m-3m=2m
[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距和相距是相等的,所以,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

1.如图所示,M 是苹果上的一点,N 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M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M 及某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N 题型06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作图
点的光路图。

【解析】作出M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M ′,即为M 的像点;连接NM ′交平面镜于点O ,O 点就是入射点,ON 即为反射光线,连接MO 即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解析】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
°,所以入射角为906030︒-︒=︒
反射角也为30°。

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正确地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γ。

(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
4.如图,S为光源,画出①光线a的反射光线;②S在平面镜中的像。

【解析】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和入射点O并延长,S'O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5.如图, A为暗室中的点光源, B为不透光薄板, B与上方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左边缘对齐,请画出B 薄板右侧水平地面被光照亮的区域左右边界的光路图(只考虑直接经平面镜到达地面光线)。

【解析】先作出点光源A 关于平面镜的像点 ; 连接A 与平面镜的左端,交平面镜于点 C 的入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AC 和反射光线CE ;连接A 与挡光板的最上边缘,交平面镜于点D 的入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AD 和反射光线DF ;则水平地面被光照亮的区域为EF ,如图所示:
6. (2023·滨州)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A B '',保留作图痕迹。

【解析】分别作出A 、B 两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 ′、B ′,连接A ′、B ′即为物体AB 的像,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07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A.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将蜡烛B也点燃;
B. 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 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像会被遮挡
【答案】C。

【解析】A、实验中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玻璃板前后对比不明显,后面蜡烛A的像不容易观察,效果不明显,故A错误;
B、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故B错误;
C、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所以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像的前面,是不会影响成像的,故D错误。

故选:C。

2.(2023·吉林)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实验中应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
(3)选用两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得到像和物的_______的关系。

【答案】①位置;②垂直;③大小。

【解析】(1)[1]玻璃板可以进行光的反射,也可以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平面镜中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为了方便找像,实验中应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

(3)[3]选用两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一根用于成像,一根用于与像作比较,目的是得到像和物的大小的关系。

3. (2023·南通)如图所示,小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动棋子B,直至与A的像重合。

(1)选择与A完全相同的棋子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_关系。

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__;
(2)改变自己的位置,观察棋子A的像。

当他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

当他向右移动时,像的位置相对于玻璃板将___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变”);
(3)移走棋子B,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答案】①大小;②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③不变;④不变;⑤不能;⑥虚。

【解析】(1)[1]在实验中,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利用等效替代法,选择与A完全相同的棋子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中方格纸便于确定物和像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2)[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当他远离平面镜观察棋子A时,棋子A的大小不变,故棋子A的像的大小不变。

[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当他向右移动时,棋子A的位置不变,故棋子A的像的位置不变。

(3)[5][6]移走棋子B,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原因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白纸)上。

)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当把蜡烛放在A点时,在B位置观察到了它的像。

若在B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个与玻璃板等大的黑色不透明纸板,从玻璃板前方(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选填“实像”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