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筹资状况测算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筹资状况测算与分析
晋颖
【摘要】在分析河北省2010年16个试点县市新农保个人筹资相关数据基础上,对新农保个人筹资状况进行测算,力求构建高效、有序的新农保个人筹资机制.在实际测算和分析过程中,主要采取了4个指标:新农保个人最低缴费率、个人最高缴费率、个人最大缴费能力和预期领取养老金数额.通过测算和分析发现了河北省新农保在农户个人筹资能力、筹资标准设计、筹资激励机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县市个人缴费补贴力度,建立激励型缴费机制;设计适合河北省省情的新农保缴费标准;在增加计发系数的同时适当提高农户缴费标准;国家对基础养老金的补贴水平等4个方面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41)004
【总页数】5页(P214-218)
【关键词】新农保;个人筹资能力;缴费标准;激励机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作者】晋颖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保险系,河北保定071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自2009年试点以来,已如星火燎原之
势在全国铺开。
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4 929万人,省共辖172个
县(市、区),农业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河北省新农保成败的关键。
截至2012年3月底,新农保的试点县(市、区)已经扩展到3个批次,
试点数量从18个增加到106个,参保人突破2 315.9万人,参保率高达95.3%。
河北省新农保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试点农户缴费能力和缴费负担如何,新农保缴费标准设计是否合理,现行不同档次缴费标准对应农户预期收益如何,是否建立与缴费档次挂钩的激励机制,个人账户筹资渠道是否顺畅,基金保值增值力度如何,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设计是否恰当,等问题日渐引起忧虑和思考。
笔者以2010年河北省16个试点(县、市)新农保实施状况为调研对象,主要围绕新农
保实施过程中的个人筹资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个人筹资能力大小和筹资标准设计是否合理,以期为河北省新农保长效发展建言献策。
1 测算指标的选取
依据国发[2009]32号文件,新农保的筹资机制为:“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在集体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个人缴费和国家补助成为新农保最主要的两个资金来源。
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河北省新农保个人筹资能力测算,主要选取新农保农户个人缴费率(最高、最低)和个人最大缴费能力这3个
指标,通过农户个人缴费能力与个人缴费率之差对农户实际缴费承担能力进行测评。
冀政[2009]180号中规定:“河北省新农保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河北
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定额缴费制的优点是缴费数额是整数,便于农民的理解和养老保险费的征收;其缺点是确定若干档次作为缴费标准,缺乏调整缴费水平的自动机制,为克服这一缺点,增加缴费档次设定和农民实际收入的关联度,以河北省201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作为指标,分不同比例对现行缴费档次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在河北省先行3批的试点(县、市),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进行划分,筛选出三
大类(共16个):经济发达的县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1 000~4 000元)、
经济中等的县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4 000~7 000元)、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7 000~10 000 元)。
分别对新农保个人缴费率(参保农
民的个人缴费数额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2])、个人最大缴费能力[该指标通过当期农民消费后的全部余额(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减去农民每人年生活消费支出)作为最大缴费数额除以当期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得到的比例,可以反应河北省农民实际缴费能力大小]、个人缴费率与农民个人最大缴费能力的比较、不同缴费标准农户预期收益4个方面进行测算。
2 筹资状况测算结果
2.1 试点(县、市)新农保个人缴费率
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1)》[3]相关数据以及河北省新农保5个档次缴费
标准计算而得表1数据:16个试点农民个人最低缴费率和个人最高缴费率测算(表1)结果显示,2010年河北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 674.31 元,河北省个
人最低缴费率为2.19%,个人最高缴费率为10.94%,比全国个人最低缴费率和最高缴费率分别高出0.5百分点和2.49百分点。
具体到河北省不同试点来看,2010年河北省农民年纯收入最高的是唐山迁安市(10 960元),农户个人最低缴费率
只有0.91%,最高缴费率也仅为4.56%;最低的是保定涞源县(1 998元),该
县农户个人最低缴费率为5.01%,最高缴费率高达25.03%。
表1 2010年河北省各试点新农保个人缴费率Table 1 Personal payment rates
of new rural insurance in Hebei in 2010注:个人最低缴费率=100元缴费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个人最高缴费率=500元缴费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
Note:Personal minimum payment rates=100/peasants’per capita net income;Personal maximum payment rates=500/peasants’per capita net income.
试点县市Counties ment rates涿州市Zhuozhou City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Pea sants’per capita net income个人最低缴费率/%Personal minimum payment rates个人最高缴费率/%Personal maximum pay Nationwide 5 919 1.69 8.45 7 270 1.38 6.88迁安市Qian’an City 10 960 0.91 4.56鹿泉市Luquan City 8 638 1.16 5.79三河市 Sanhe City 8 620 1.16 5.80黄骅市Huanghua City 7 458 1.34 6.70邯郸县 Handan County 6 861 1.46 7.29高碑
店市 Gaobeidian City 6 266 1.60 7.98定兴县 Dingxing 5 996 1.67 8.34景县Jing County 5 438 1.84 9.19承德县 Chengde County 4 311 2.32 11.60隆化
县 Longhua County 3 735 2.68 13.39阜平 Fuping County 2 460 4.07 20.33
崇礼县 Chongli County 3 788 2.64 13.20赞皇县 Zanhuang County 3 082
3.24 16.22涞源县 Laiyuan County 1 998 5.01 25.03青龙县 Qinglong County 3 908 2.56 12.79河北省 Hebei Province 5 67
4.31 2.19 10.94全国
2.2 试点(县、市)新农保个人最大缴费能力
个人最大缴费能力(%)=(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农民每人年生活消费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
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1》[3]相关数据整理、测算数据(表2)显示:河北省农民年生活消费支出为3 293.88元,人均可支配余额为2 380.44元,个人最大缴费能力为33.59%,比同期全国农户个人最大缴费能力高
出7.62百分点。
具体到河北省不同试点地区来说,个人最大缴费能力最高的是邯
郸县(60.76%),最低的是承德隆化县(1.69%)。
2.3 各试点(县、市)新农保个人缴费率与农民个人最大缴费能力对比
从图示的数据显示,河北省新农保个人最大缴费能力为33.59%,高于河北省新农保个人最低缴费率(2.19%)和个人最高缴费率(10.94%),整体来看,河北省
农户对新农保5个档次缴费均有不同承担能力。
具体到河北省不同的试点,调研
前对16个试点按农民人均纯收入分为经济发达的县市:涿州市、迁安市、鹿泉市、
三河市和黄骅市,农民纯收入在7 000~10 000元;经济发展中等的县市:邯郸县、高碑店市、定兴县、景县和承德县,农民纯收入在4 000~7 000元;经济欠发达的县市:隆化县、阜平县、崇礼县、赞皇县、涞源县和青龙县,农民纯收入在1 000~4 000元,均为河北省贫困县。
从农民个人最大缴费能力曲线走势(图示)看,经济发达的试点个人最大缴费能力曲线处于较高水平运行,经济发展中等的试点曲线水平略微下降,再到经济欠发达试点(贫困县)个人最大缴费能力曲线陡然下降,并且出现3个个人最大缴费能力低于个人最低缴费率的试点,分别是隆化县、阜平县和涞源县;个人最大缴费能力低于个人最高缴费率的试点有赞皇县和青龙县。
表2 2010年河北省各试点新农保个人最大缴费能力测算Table 2 Personal maximum fundraising capacity of new rural insurance in Hebei in 2010试点县市Counties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元/年)Per capita living expenditure农民人均可支配余额/(元/年)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个人最大缴费能力/%Personal maximum paying capacit y涿州市Zhuozhou City Nationwide 4 381.82 1 537.19 25.97 2 864 4 406.00 60.61迁安市Qian’an City 5 980 4 980.00 45.44鹿泉市Luquan City 3 956 4 682.00
54.20三河市Sanhe City 3 850 4 770.00 55.34黄骅市 Huanghua City 3 525 3 933.00 52.74邯郸县 Handan County 2 692 4 169.00 60.76高碑店市Gaobeidian City 2 864 3 402.00 54.29定兴县 Dingxing 2 864 3 132.00 52.23景县Jing County 2 779 2 659.00 48.90承德县Chengde County 3 672
639.00 14.82隆化县Longhua County 3 672 63.00 1.69阜平Fuping County
2 399 61.00 2.48崇礼县Chongli County
3 110 678.00 17.90赞皇县Zanhuang County 2 86
4 218.00 7.07涞源县Laiyuan County 1 939 59.00
2.95青龙县 Qinglong County 3 672 236.00 6.04河北省 Hebei Province 3
293.88 2 380.44 33.59全国
图示 2010年河北省各试点新农保个人缴费率与个人最大缴费能力Fig.Personal payment rates and personal maximum fundraising capacity of new rural insurance in Hebei in 2010
2.4 不同缴费标准农户预期收益
假设一个投保人45 岁开始投保,连续缴费15年,个人账户计息参考现行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3%,满60周岁时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数额见表3,随着新农保农户选择缴费档次的提高,达到60岁预期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依次递增10元左右,按照年来计算领取养老金,缴费100 元预期领取养老金为875元,缴费200元领取养老金为1 040.4元,均未达到河北省2010年最低生活保障水平(1 082元/年),300元档次缴费水平的预期年养老金领取金额高出最低生活保障约124元,基本和最低生活保障持平,400元和500 元缴费档次预期年领取养老金数额分别为1 371.15 元和1 536.53元,虽然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但实际农户选择300~500元的档次比例很低,说明有效激励机制不足,新农保农户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选择较高档次缴费。
3 结果分析
3.1 经济欠发达试点(贫困县)部分农户(贫困农户)缴费能力不足
基于河北省2010年的数据,河北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5 674.31元,新农保个人最大缴费能力分别较个人最低缴费率和个人最高缴费率可以看出,河北省农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新农保缴费承担能力。
但从3个试点(隆化县、阜平县和涞源县)来看,由于个人最大缴费能力分别低于个人最低缴费率,说明这3个试点的贫困农户不具有新农保最低档次(100元)缴费能力,存在很大缴费困难。
对于另外两个试点(赞皇县和青龙县)来说,个人最大缴费能力低于个人最高缴费率,所以这两个试点农户不具备最高档次(500元)缴费能力。
表3 不同缴费标准60岁农户预期每月养老金领取额Table 3 60years old farmers’expected monthly pension amount of different payment level注:河北省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
Note:Insured persons were given subsidies at the standard of 30Yuan every year.缴费档
次/元Payment level基础养老金/(元/月)Fundamental pension个人账户/(元/年)Individual account账户15年末终值/元Accounts 15 years
later 60岁每月领取养老金/元Monthly got pension at 60years old 60岁每年领取养老金/元Annually got pension at 60years old 100 55 130 2 490.40 72.92 875.04 200 55 230 4 406.08 86.70 1 040.40 300 55 330 6 321.77 100.48 1 205.76 400 55 430 8 237.46 114.26 1 371.15 500 55 530 10 153.15 128.04 1 536.53
3.2 新农保预期收益偏低,激励机制失灵
国发[2009]32号文件中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目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按年度定期公布计息标准,由各试点县(市、区)农保经办机构统一计息。
”计息标准的简单化导致农户对新农保预期收益不太看好,自然在选择缴费档次上选择了最低档次,当然影响农户选择缴费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对政策的长久执行力的怀疑、捆绑缴费的质疑、政策宣传的不到位等方面,如何激励农户(早缴费、多缴费)成为促进新农保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3 新农保设计缴费档次缺乏联动性,保障程度偏低
河北省新农保缴费标准设为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按
照国家政策贯彻5个档次的缴费标准无可厚非,但是我国疆域辽阔,地区间经济
发展、农民实际收入、物价水平均有很大差异。
比如,重庆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分5个档次,分别为100元、200元、400元、600元和900元
[4]。
所以,在对河北省新农保缴费标准设计的时候不能简单化、标准化,若不对其进行改进,按照最低档次缴费自然成为参保人的最优选择,参保率提高,缴费档次下降,保障程度偏低。
3.4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设计与农村居民平均预期余命不相符合
根据国发[2009]32号文件的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也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39个月(11.58年)。
计发系数设计
过低会导致养老金提前发放完毕账户出现赤字;计发系数设计过高又会造成养老金剩余而农户养老保障不足。
根据测算,2000年和2005年我国60岁农村居民的
平均预期余命为18.33岁和19.99岁[5],分别比11.58年高出6.75年和8.41年。
很显然,现行新农保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设计和农村居民平均预期余命不相符合,在预期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假设为3%),如果按照系数139计算每月发放养老金的话,就会出现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现象,严重影响新农保可持续发展。
4 完善河北省新农保个人筹资机制的对策
4.1 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县(市)个人缴费补贴力度
新农保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区别在于其社会性,作为一种类似于公共产品的养老保障制度,没有公共财政的投入就很难长效运行。
公共财政的支持除了体现在对新农保资金“补出口”和“补入口”之外,其政策执行的公平性、普惠性也很重要,要实现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口得到养老保障,解决贫困农户的缴费问题成为关键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16个试点农户个人缴费率和个人最大缴费能力的测算发现:在河北省部分贫困县市,农民缴费成为制约新农保“广覆盖”的因素之一,河北省政府应明确贫困缴费群体范围,提高政府对缴费困难群体代缴费数额,明确省、市、县财政补贴比例。
首先,明确困难缴费群体的范围,困难缴费群体的理解不仅仅是农村重度残疾人,还应涉及到五保户、低保农户、重点优抚对象等群体,地方政府
也应为这些困难缴费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养老费。
其次,提高政府对缴费困难群体代缴费数额,建议河北省政府把对困难群体代缴保费数额提高到90 元(原来为81元),对于部分特困群体可以代缴全部最低标准保险费。
最后,明确各级财政补贴比例。
省、市、县(市、区)按1∶1∶1的比例分担的代缴保费比例也应进行调整,加大省级财政对贫困试点(市、县)财政补贴力度,建议代缴保费补贴比例调整为4∶4∶2,减少贫困(市、县)在新农保保费补贴方面的财政压力,确保新农保各级补贴资金到位。
4.2 建立促进农民积极投保(早缴费、多缴费)的缴费激励机制
作为准公共物品的新农保虽然在实施、运作上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但是其在资金筹集、基金保值增值上还有赖于市场化运作,因此有效的缴费激励机制并不是对公共财政均等化的背离,在保证基础养老金“全覆盖、保基本”的前提下,建立高效的个人缴费激励机制是保障新农保“长治久安”的法宝。
简而言之,新农保缴费应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保基本缴费补贴,第二部分是激励型缴费补贴,笔者就如何构建新农保激励型缴费补贴进行探讨:激励型缴费就是鼓励有缴费能力的适龄参保农民在缴纳最低缴费标准(如上年人均纯收入的8%)和基本缴费年限(15年)的前提下,早缴费、多缴费的一种动态补贴模式[6]。
建立合理运行
的激励型缴费机制必须注意两点:第一,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实际缴费档次相符;第二,防止对有钱人激励过度,拉大养老差距。
笔者认为夏永祥、刘迪平构建激励型缴费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随着个人缴费标准和缴费年限的增加,政府补贴激励系数逐渐增加,但达到激励系数的最大值之后随着个人缴费标准和缴费年限的增加开始相应变小直到0)。
除此之外,要想对农户连续缴费起到激励作用,还可借鉴商业养老保险的做法,对于连续缴费的投保人进行保费的一定比例返还。
在实践中,对新农保起到激励作用的激励系数和返还标准的确定还有赖于实际调研和精确测算。
4.3 设计适合河北省省情的新农保缴费标准
冀政[2009]180 号中指出:河北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说明新农保的缴费档次并非均一致,要建立起和地方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农民收入、物价指数、通胀因素紧密相关的缴费标准。
根据河北省2010年农民纯收入(5 957.98元)作为缴费基数,按照不同的缴费比
例(农民纯收入的2%、4%、6%、8%和10%)对河北省新农保的缴费档次进行测算(表4):目前河北省新农保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5个档次比较合理,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的缴费档次一年农民领取的养老金分别和按2010年农民实际纯收入的2%、4%、6%和8%的标准缴费一年领取的养老金分别相差133.72元、102.01元、70.33元和38.64元,浮动不超过135元。
按照农户实际纯收入的2%、4%、6%和8%缴纳保险费均能在现行缴费标准中反应出来,唯独按农户纯收入10%的比例没有涉及。
河北
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调查过程中,农民年纯收入最高的唐山迁安市为10 960 元,农民最大缴费能力为45.44%,完全有能力承担较高层次的缴费,所以建议河北省增加每年600元的缴费档次。
表4 按河北省农民实际纯收入作为缴费基数计算的缴费档次Table 4 New fundraising standard calcul ated by the farmer’net income注:河北省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不变。
Note:Insured persons were given subsidies at the standard of 30Yuan every year.缴费比例
/%Payment proportion基础养老金/(元/月)Fundamental pension个人账户/(元/年)Individual account账户15年末终值/元Accounts 15 years later 60岁每月领取养老金/元Monthly got pension at 60years old 60岁每年领取养老金/元Annually got pension at 60years old 2 55 149.16 2 857.43 75.56 906.68 4 55 268.32 5 140.16 91.98 1 103.75 6 55 387.48 7 422.88 108.40 1 300.82 8 55 506.64 9 705.61 124.82 1 497.89 10 55 625.80 11
988.34 141.25 1 694.96
4.4 在增加计发系数的同时,适当提高农户缴费标准和国家对基础养老金的补贴水平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设计主要取决于参保农民60岁的平均预期余命和个人账户收益率,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关系[5]。
也就是说在个人账户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要保障养老金合理发放,60岁农民平均余命越长,养老金计发系数就应该相应调高。
按照王翠琴等[5]的测算,在2000 年和2005年农村居民60岁预期余命分别为18.33岁和19.99岁,个人账户收益率为3%,个人账户收益率计发系数分别应为161和172,为保障未来新农保养老金的顺利发放,合理上调计发系数是必然。
上调计发系数后农民每月领取养老金数额必然会下降,按表3数据显示,计发系数为139时,农户最低和最高领取养老金数额分为别72.92元和128.04元,本来金额不高的养老金就更会显得更加势单力薄。
所以,为保障养老金的持续性要增加计发系数;为保障养老金的养老保障性,应适当提高农户缴费标准和国家对基础养老金的补贴水平,作为河北省来说,更要加大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精算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0(5):25.
[2]薛惠元.新农保个人筹资能力可持续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00-106.
[3]《河北经济年鉴》编辑部.河北经济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付小鹏,黄柯,梁平.重庆市新农保基金筹资主体筹资能力的测算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58-61.
[5]王翠琴,薛惠元.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0.
[6]夏永祥,刘迪平.“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的协调与整合[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6-125.
[7]刘峰.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推进中的困境与突围[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08-114.
[8]黄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标准的测算与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60-65.
[9]睢党臣,苑文婷.论“新农保”基金筹资的困境与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2011(9):26-29.
[10]赵燕妮.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主体缴费能力分析[J].农业经济,2011(11):75-77.
[11]宋明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1(6):86-91.
[12]刘斌.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问题研究[J].农业考古,2011(6):267-269.
[13]封铁英,董璇.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规模测算——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筹资优化方案设计[J].中国软科学,2010(1):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