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第1课时《杠杆》内容标准: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演示:出示饼干罐。
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
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第2课杠杆的均衡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第4课斜面第5课研究自行车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第6课宝贵的淡水第7课可贵的耕地第8课保护生物质源第9课矿产资源第10课大海宝库第三单元浩大的宇宙第11课太阳系第12课银河系第13课观天认星第14课研究宇宙第15课网络讲堂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教课目的:1知道利用工具能够把罐盖翻开,知道使用撬杆翻开罐盖最简单。
2知道杠杆的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认识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必定的认识。
培育学生察看、比较和剖析问题的能力。
培育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
活动①:如何更简单把盖子翻开?活动②:研究罐子突出边沿的作用。
活动③: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小组议论:省里力杠杆和费劲杠杆各有什么不一样,找寻身旁的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
教课后记:第2课杠杆的均衡教课目的:1知道利用机械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必定的认识。
2知道如何让天平易杠杆保持均衡。
着手制作简略小天平。
培育学生察看、比较、描绘和表达。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说使用工具的意义。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
2活动①:研究杠杆的均衡。
3活动②:制作简略小天平。
4活动③:找寻生活上的杠杆。
阅读: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小组议论:你以为阿基米德的话有道理吗?教课后记: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课目的:1知道利用机械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认识简单机械——滑轮、轮轴。
认识滑轮、轮轴与齿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培育学生察看、比较和剖析问题的能力。
4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说使用工具的意义。
认识到科学是不停发展的。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
活动①:几种奇异的轮子。
活动②:研究滑轮的作用。
活动③:制作小吊车。
活动④:拔河竞赛。
活动⑤:找寻生活中的轮轴。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粤教版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六年级学生2个班。
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15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3个方面1、简单机械(1-5课)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自然资源(6---10)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2023年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简朴机械第1课时《杠杆》内容原则:1.懂得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懂得运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理解某些简朴机械旳使用。
教学目旳:科学知识目旳1.懂得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懂得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轻易;2.懂得杠杆旳构成除了有撬杆外,尚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3.懂得运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朴机械——杠杆旳使用有一定旳理解。
能力培养目旳1.培养学生观测、比较和分析问题旳能力;2.培养学生试验操作旳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停发展旳;2.乐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措施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重点难点通过观测、比较、探究、分析等措施,懂得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构成,并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有关旳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一种罐盖有凸起旳边缘、一种罐盖没有凸起旳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旳木棒或竹棒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出示书本图。
问题:在聚会旳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讨论:生活中,假如碰到这样旳状况,你有什么好措施?思索: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旳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旳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旳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怎样更轻易把盖子打开?演示:出示饼干罐。
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与否觉得费力?能不能运用某些简朴旳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任务:尝试用不一样旳工具和措施来打开饼干罐旳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旳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
尝试用不一样旳工具和措施来打开饼干罐旳盖子,试试哪种更轻易?规定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旳措施用简图表达。
目旳:通过学生自己旳动手试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旳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旳爱好。
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课设计(粤教版)单元简单机械第 1 课时《杠杆》内容标准:知道如何让天平易杠杆保持均衡。
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认识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课目的: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翻开,知道使用撬杆翻开罐盖最容易;知道杠杆的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认识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知道利用机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必定的认识。
能力培育目标培育学生察看、比较和剖析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培育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停发展的;愿意与别人合作学习和研究问题。
教课方法提出问题——试尝试究——采集数据——剖析沟通——概括运用要点难点经过察看、比较、研究、剖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构成,并认识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
教课准备有关的图片和视频;两个饼干罐、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 40 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
教课过程:一、情况导入: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翻开饼干罐盖,但是打不开,怎么办?议论:生活中,假如碰到这样的状况,你有什么好方法?思虑: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丈量的吗?它们能够用来翻开饼干罐盖吗?二、活动一:如何更简单把盖子翻开?演示:出示饼干罐。
请同学登台试一试可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翻开罐盖,我们能否感觉费劲?能不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翻开饼干罐盖?任务:试试用不一样的工具和方法来翻开饼干罐的盖子。
资料:供给几种常有的工具及物件,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
试试用不一样的工具和方法来翻开饼干罐的盖子,试一试哪一种更简单?要修业生把翻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经过学生自己的着手实验,亲自感觉使用杠杆能够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持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三、活动二:研究罐子突出边沿的作用媒体:出示课本图。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1.“陆地生态系统”部分:(1)学习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2)学习陆地生物、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如何保护生态系统。
2.“储水容器的作用”部分:(1)学习储水的基本概念,了解储水容器的功能;(2)探讨储水容器的用处,如蓄水、滞洪、库控、调节水泥等。
3.“滤过物土壤分类”部分:(1)学习滤过物土壤分类原理,了解滤过物土壤的特点;(2)研究滤过物土壤的形状、成分、结构等,了解滤过物土壤的用途。
4.“表面正电荷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部分:(1)让学生了解电荷的概念,以及表面正电荷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2)让学生学习表面正电荷的结构特点,并运用它的知识进行化学反应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及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等知识,并明白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 让学生深入学习储水容器的功能、用处以及在水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使学生掌握滤过物土壤的分类原理,了解滤过物土壤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它的优势;4. 让学生掌握表面正电荷的概念,了解它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分析和利用它。
三、教学重点1. 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特点;2. 储水容器的功能、用处和在水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滤过物土壤的分类原理,特点和用处;4. 表面正电荷的概念,并学会用它分析和利用化学反应。
四、教学方法1. 以实物或实例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形式,体验、感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2. 通过分组讨论活动、教师现场讲解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储水容器的功能、用处和在水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采用 video、 PPT 等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学习滤过物土壤的分类原理,了解滤过物土壤的特点和用处;4. 通过理论讲授、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表面正电荷的概念,并学会用它分析和利用化学反应。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陆地生态系统、储水容器、滤过物土壤和表面正电荷的讲稿、图片,用于辅助讲解;2. 准备实验设备或器材,以此帮助学生了解陆地生态系统和滤过物土壤的特点与用处;3. 准备多媒体教学支持,例如清晰的video 和PPT 等,以供学习资源。
粤教粤科版科学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1)课题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谚语图片。
(2)想一想: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1)说出图片所描述的谚语。
三、小结:
谈学生谈学习收获?
2. 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 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② 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③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 草地上的蝗虫
1、分小组做实验。
2、讨论。
3、班上交流。
活动2动物的伪装
1、看课件:动物的伪装
2、讨论:它们为什么要伪军?
3、交流。
(有一些动物为了躲避敌害,拥有使自己外形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能力.例:变色龙,竹节虫,木叶蝶……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5. 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杠杆》 (2)第2课《杠杆的平衡》 (6)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2)第4课《斜面》 (17)第5课《研究自行车》 (22)第6课《珍贵的淡水》 (25)第7课《宝贵的耕地》 (31)第8课《保护生物资源》 (34)第10课《海洋宝库》 (40)第11课《太阳系》 (44)第12课《银河系》 (47)第1课《杠杆》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2.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能力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机械会有这样的认识:机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具,人们利用机械可以大大地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以使工作进行得更为迅速更为准确。
可是,大型机械结构虽然比较复杂,但它总是由几种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机械如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组合起来的,这就是简单机械。
因此,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机械知识,改变自己的日常概念。
3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2、难点:认识杠杆的要素;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导语1、在生活中我们用了不少工具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工作,下面我来看看如何更容易完成下面的工作;1、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2、讨论方法;3、亲手试一试;4、导入新课,我们打开盖子的方法是应用了“杠杆”这一工具,今天我们来研究杠杆,5、板书课题:杠杆2【活动】二)、活动安排合作探究1、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第2课杠杆的平衡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第4课歪面第5课研究自行车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第6课宝贵的淡水第7课珍贵的耕地第8课爱护生货物源第9课矿产资源第10课海洋宝库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第11课太阳系第12课银河系第13课观天认星第14课探究宇宙第16课网络课堂——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教学目标:1 懂利用工具能够把罐盖打开,懂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 懂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
3 懂利用机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4 培养学生观看、比较和分析咨询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怎么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3 活动②: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4 活动③: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5 小组讨论:省里力杠杆和费劲杠杆各有啥别同,寻觅周围的省力杠杆和费劲杠杆。
6 小结。
教学后记:省里力杠杆和费劲杠杆各有啥别同老师要重点说解。
第2课杠杆的平衡教学目标:1懂利用机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 懂怎么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 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
4 培养学生观看、比较、描述和表达。
5 提出咨询题、推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6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研究杠杆的平衡。
3 活动②:制作简易小天平。
4 活动③:寻觅日子上的杠杆。
5 阅读: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6 小组讨论:你以为阿基米德的话有道理吗?7 小结。
教学后记:怎么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老师要用视频来展示。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目标:1懂利用机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了解简单机械——滑轮、轮轴。
2 了解滑轮、轮轴与齿轮在日子、生产中的应用。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反思)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第2课杠杆的平衡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第4课斜面第5课研究自行车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第6课珍贵的淡水第7课宝贵的耕地第8课保护生物资源第9课矿产资源第10课海洋宝库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第11课太阳系第12课银河系第13课观天认星第14课探索宇宙第16课网络课堂——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教学目标:1 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3 活动②: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4 活动③: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5 小组讨论:省里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寻找身边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6 小结。
教学后记:省里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老师要重点讲解。
第2课杠杆的平衡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 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 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5 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6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研究杠杆的平衡。
3 活动②:制作简易小天平。
4 活动③:寻找生活上的杠杆。
5 阅读: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6 小组讨论:你认为阿基米德的话有道理吗?7 小结。
教学后记: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老师要用视频来展示。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简单机械——滑轮、轮轴。
2 了解滑轮、轮轴与齿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同江市第一小学电子教案粤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正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设计(科学粤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师:王继民平顶山市新华区焦店镇龙门口小学教导处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简单机械1、杠杆。
2、杠杆的平衡。
3、滑轮、轮轴与齿轮。
4、斜面。
5、研究自行车。
第二单元:自然资源6、珍贵的淡水。
7、宝贵的耕地。
8、保护生物资源。
9、矿产资源。
10、海洋宝库。
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11、太阳系。
12、银河系。
13、观天认星。
14、探索宇宙。
15、网络课堂。
【全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过程与方法方面: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全册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第一节课便主动坦言从来都不喜欢科学。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很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节并去产生疑问并思考或实验从而获取知识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灵活运用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通过过去的科学实验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粤教版)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六年级学生2个班。
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15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3个方面:1、简单机械:(1-5课)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自然资源:(6---10)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方案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科学与科学实践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生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涵盖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 生物方面:植物生长和繁殖、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 物理方面:物体的运动、电路的基本原理。
3. 化学方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常见物质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和发现科学规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有趣地呈现科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创设情景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究欲望。
4.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结合考试和平时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科学研究成绩。
2. 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以评价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和题册。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以上为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方案的大致内容,具体教学
安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小升初的来临将使小学生忙碌起来,此时家长也会带着孩子到各种中学参加考试。
六年级学生要仔细复习以前的所有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好牢固的基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处理的一般方法,分析简单填埋和直接焚烧垃圾带来的危害。
2.做垃圾填埋模拟实验,经历尝试设计合理、清洁垃圾填埋场的活动。
3.了解现代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
4.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1.我们每天产生的这么多垃圾,是怎样处理掉的呢?你知道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内容吗?2.垃圾填埋起来,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3.是不是把垃圾填埋起来就一定安全了呢?二、进行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过程1.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一下这种方法。
如何操作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的内容。
2.分析填埋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四、垃圾焚烧的分析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广东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xx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一、教学目标:1 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 、活动①: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3、活动②: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4、活动③: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5 、小组讨论:省里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寻找身边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6、小结。
四、教学后记:第2课杠杆的平衡一、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5、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6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二、教学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2、活动①:研究杠杆的平衡。
3、活动②:制作简易小天平。
4、活动③:寻找生活上的杠杆。
5、阅读: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6、小组讨论:你认为阿基米德的话有道理吗?7、小结。
五、教学后记: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一、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简单机械——滑轮、轮轴。
2、了解滑轮、轮轴与齿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5、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6、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活动①:几种奇特的轮子。
3、活动②:研究滑轮的作用。
4 、活动③:制作小吊车。
5、活动④:拔河比赛。
6、活动⑤:寻找生活中的轮轴。
7、活动⑥:研究轮轴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第2课杠杆的平衡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第4课斜面第5课研究自行车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第6课珍贵的淡水第7课宝贵的耕地第8课保护生物资源第9课矿产资源第10课海洋宝库2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第11课太阳系第12课银河系第13课观天认星第14课探索宇宙第15课网络课堂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第1课杠杆教学目标:1 知道利用工具可以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3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3 活动②: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4 活动③:用杠杆做个“起重机”。
5 小组讨论:省里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各有什么不同,寻找身边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6 小结。
教学后记:第2课杠杆的平衡4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2 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 动手制作简易小天平。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5 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科学小制作。
6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研究杠杆的平衡。
3 活动②:制作简易小天平。
4 活动③:寻找生活上的杠杆。
5 阅读: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56 小组讨论:你认为阿基米德的话有道理吗?7 小结。
教学后记: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简单机械——滑轮、轮轴。
2 了解滑轮、轮轴与齿轮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5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6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几种奇特的轮子。
3 活动②:研究滑轮的作用。
4 活动③:制作小吊车。
5 活动④:拔河比赛。
6 活动⑤:寻找生活中的轮轴。
7 活动⑥:研究轮轴的作用。
8 活动⑦:研究齿轮的作用。
5 拓展:齿轮传动装置。
6 小结。
教学后记:第4课斜面教学目标:71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
2 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5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6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
8 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研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研究斜面的作用。
3 活动②:变形的斜面。
4 活动③:斜面的应用。
5 小结。
8教学后记:第5课研究自行车教学目标:1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 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5 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6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
8 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研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92 活动①:自行车中的简单机械。
3 活动②:变速自行车中的秘密。
4 活动③:自行车博览会。
5 小结。
教学后记:第二单元自然资源第6课珍贵的淡水教学目标:1 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 知道地球上淡水资源尤其的匮乏。
3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5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
106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积少成多。
3 活动②:淡水资源知多少。
4 活动③:我该怎样用水。
5小结。
教学后记:第7课宝贵的耕地教学目标:1 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2 知道我国耕地资源尤其的匮乏。
3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4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5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6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7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8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为什么禁用红砖?3 活动②:调查我们周围耕地的情况。
4 活动③:介绍家乡的土地资源情况。
5小结。
教学后记:第8课保护生物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 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4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5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6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7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教师介绍: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3 活动: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植物?4 阅读资料:卧龙自然保护区。
5 小组活动:调查自然保护区。
6 小结。
教学后记:第9课矿产资源教学目标:1 知道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2 了解一些其他的非金属矿产。
3 有搜索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4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5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6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7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金属材料是从哪里来的?3 活动②:全身是宝的石油。
4 阅读资料:石油来自哪里?5 活动③:能源矿产还有多少?6 阅读资料:其他非金属矿产。
7 小结。
教学后记:第10课海洋宝库教学目标:1 了解要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
2了解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3 具有搜索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4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5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6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7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为什么要休鱼?3 活动②:海洋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
4小组讨论:向海洋要宝。
5 小结。
教学后记: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第11课太阳系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系是由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组成的。
2 知道太阳八大行星的名字、排列顺序,对它们的大小有直观的印象。
3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5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6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教师介绍太阳系家族成员。
3 活动:模拟太阳系。
4 小组活动:网上学——火星上的新发现。
5小结。
教学后记:第12课银河系教学目标:1 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 理解“光年”的概念。
3 能够描述比较抽象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7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8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了解银河系的大小。
3 讨论:了解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关系,想象银河系大小。
4小组活动:阅读、收集有关河外星系的资料。
5 小结。
教学后记:第13课观天认星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星座,知道辨认北斗七星、北极星。
2 认识春夏天空中一些显著的星座。
3 能够描述比较抽象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和验证的能力。
5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6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7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活动①:看星图。
3 活动②:春季星座的观测。
4 活动③:观测星座。
5小结。
教学后记:第14课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2 认识到空间科学对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对他人交换意见。
5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阅读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3 活动①:月球面纱是怎样揭开的?4 活动②:空间科学与我们的生活5 活动③:联络外星生物。
6 小结。
教学后记:第15课网络课堂——太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教学目标:1 对太空搭载实验有初步了解。
2 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 根据自己的知识,完成一个简单的太空搭载实验设计。
5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2 环节①:太空搭载实验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太空搭载实验。
3 环节②:太空搭载实验评价对不同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