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支持农业中国化的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支持农业中国化的评析
摘要:此文由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入手,先评析了其特点及其对环境、城市发展的好处,重点指出了其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灵感。
从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本身问题出发,深入分析了其中国化的价值所在,对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以予肯定和展望。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al),简称CSA,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新型农产品贸易形式。
种植季节之初,消费者(份额成员)预付给农民这一年种植的收益,等于变成了农民的股东,与农民共同承担种植过程中的风险;农民则要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保证食品的安全。
没有中间的商业环节,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农民增加了收入,消费者得到了有机的农产品。
CSA最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瑞士和日本发源的,在八十年代传到美国。
它被人类智慧的触角激发的最初目标是实现“永续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灵感。
因此,这种社区支持农业运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呈星火之势发展起来,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
一方面,CSA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生产、生活方式;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除草剂、催熟剂等影响庄稼正常生长的化学药物,生产的全过程都是按照生态甚至有机的标准来操作,这样,城市居民可以获得真正放心、安全的农产品,同时还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土地的伤害,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另一方面,那就是对“三农”的扶助效应。
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是“社区支持农业”的精髓。
农民以承包地和闲置农房入股合作社,获取租金;优先雇用村民种植来增加其务工收入。
租金收入以及就近务工的收入实实在在地资助了所在地的农户,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开启,对于城市市民和农村居民都是如此。
可是,从西方搬回来的CSA模式在中国也会有“水土不服”的症状。
CSA模式跟国内绿色农业并不相同,它更多强调的是消费者和农民共同分担风险和收益。
一下子预付一年的蔬菜费用,还要承担风险,这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据已有几年运作经验的农场负责人介绍,曾有会员在尝试这种模式后,感到不能接受而退出的。
但坚持下来的会员都非常赞同这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理念。
所以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小众化的生产模式,决定了CSA受众只能是一部分中产阶层。
此外,CSA模式本身也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因为生产过程都是非常原始的,甚至是小规模的种植,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靠天吃饭,收益很难保证。
再者,一周一次的配送周期,让蔬菜的保鲜成为问题。
最重要的还有一个认证问题,普通农户或村庄都无力支付认证费,没有认证就难以进入主流销售渠道。
虽然,CSA在中国可以算是一个“新生儿”,发展还很不完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思路正在积极的探索中。
在成都,当地的“河流研究会”(NGO)为了保护当地的饮用水水源,召集一村庄的几户农民进行有机种植,实行“配送”,
目前约有7户会员。
广东、大连等地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做“配送”,这种“配送”与CSA还是有本质区别的(CSA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共担风险,预付费用),但毕竟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这种尝试。
有的经营者,还鼓励消费者与农民一起劳动。
种菜的乐趣对于被钢筋水泥围堵的城市人来说,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它可能治好了自己的颈椎病,又让你获得了快乐,同时让家人朋友也分享了你的快乐。
这些尝试是CSA中国化的体现,这也正是CSA中国化的价值所在。
第一,中国特色的“耕读文化”在这种经营生产模式得以保留和弘扬。
作为上海CSA的重镇,青蓝耕读合作社定期组织社员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名人举行讲座,还会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和交流,孩子们在寒暑假也可以前来研习传统文化。
另外,还将发动村民拿出自己的农产品或者特色物品放到公益市集,由社员们进行竞价购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发起社员之间的公益拍卖,所得收入用于帮助村里开展文化活动。
这种将农业与文化融合的经营模式使得合作社成为一个纽带,联系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现代农业生产与中国传统耕作文化。
第二,由于社区支持农业这种生产模式的种种特性,所以在中国全面推行是非常困难,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但它可以作为一种地区性农业生产模式存在于大城市的周边。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纯有机种植,解决了一部分城市居民对于健康蔬菜及农产品的需求,这既便利了城市人,也带动了城市周边农业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联系城乡,统筹发展。
在这种经营模式中,诚信是最高的原则,也是最低的底线,共享成员只有信任农场,农场的经营才可能继续。
农民和市民互为朋友,这是真正的消除城乡差别,CSA完全是城乡融合的一个缩影。
在中国发展CSA的关键条件之一,也是必要条件,就是互相之间形成信任和信用。
CSA需要消费者预支费用,共担风险,所以建立是一种更为长效的信任,才能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CSA模式不是卖蔬菜的,而是在推广一种生活方式。
这个生活方式包括对于自己的绿色健康方式,也包括对于农民的扶持和帮助,更包括一种道德上的互信,近乎虔诚的生活方式。
再者,社区支持农业”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对立的一种小众化、小区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
然而,合作社必须发挥其在社区支持农业当中的桥梁作用,既发挥文化承载功能,又发挥经济发展功能。
社区支持农业最近几年在中国将会快速发展,其一是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会促使人们更关注食品安全;其二是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需要寻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有机整合这种模式,确实会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