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114 B.61 C.175 D.289
2、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3、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 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4、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5、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
2B.CO
2
C.N
2
D.Ne
6、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9、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10、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 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11、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12、在M+N→盐+水的反应中,M和N不可能是
A.HCl和NaOH B.CO
2和Ca(OH)
2
C.H
2SO
4
和Fe
2
O
3
D.AgNO
3
和BaCl
2
1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
14、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
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
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
12+1+16
×100%
15、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16、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Z>X>Y C.X>Z>Y D.Y>X>Z
17、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
2
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
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
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18、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
19、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 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
2H
4
B.CH
4
O C.CH
4
D.C
2
H
4
O
20、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 g B.0.6g C.0.8g D.0.9g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汞原子___________;
②三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
③四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
④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3”的含义:
①2NH
3
中数字“3”表示_________;
②2Al3+中数字“3”表示__________。

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________。

②2个氮原子________。

③2个水分子________。

④铵根离子________。

⑤标出“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中“4”的含义______________。

(2)写出“3CH
4
3、从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钙、③碳酸氢钠、④硝酸钾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进行如下实验,研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溶液变为红色的是______(填序号)。

(2)没有明显现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A图所示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答一条);
(2)通过B图实验中的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
(3)C图实验中,实验前预先向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E图实验中所体现的微观实质是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H2SO4),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H2SO4)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H
2)_____________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H
2
SO
4
)没有氢气
(H
2
)放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计算所滴加的稀硫酸(H
2SO
4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

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
1
℃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
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均有晶体析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A
4、A
5、C
6、B
7、B
8、D
9、C
10、B
11、D
12、D
13、C
14、C
15、C
16、B
17、C
18、D
19、B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2Hg 3SO
2 4NO
3
-
-4
4
C H一个氨分子中含有三个氢原子一个
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K 2N 2H
2O NH
4
+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3、②④③①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B Ca(OH)
2+2HCl=CaCl
2
+2H
2
O 均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2、点燃红磷前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伸入瓶中时太慢;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增强水的导电性;偏小;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0.2g;
()
2324242
3
Al O+3H SO Al SO+3H O

;(2)10%
2、(1)8.8g (2)80% (3)14.1%
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