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不锈钢产品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喷涂不锈钢产品加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科学地提高非喷涂不锈钢产品的加工档次,为加工、检验、设计等供给相应的指导与参考。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用拉丝不锈钢加工的非喷涂不锈钢产品。
三、作业内容:
1、零件材料:为了兼顾产品外观和材料本钱,全部不锈钢零件应使用雪花丝〔即干拉丝不锈钢,〕且门板类、台面类零件需按拉丝方向加工,其它零件应优先遵循材料使用率最高原则加工,然后考虑拉丝方向〔应保证同一零件拉丝方向的全都性〕。
因此门板类、台面类零件的拉丝方向应在图纸和料单中注明。
2、冲裁、弯曲:非喷涂不锈钢零件的加工同一般钢板大致一样,这里只将其不同的地方加以表述。
2.1、拉丝方向:每道工序依据上面零件材料所述,对门板、台面等零件的拉丝方向进展确认。
2.2、防护:每道工序均应对零件外表加强防护。
2.2.1、备料:需在工作台上和后下料滑板上铺防护毯,对剪后工件背对背、面对面放置,以防划伤;不锈钢表
面不允许有任何划伤、凹坑及油污,保护膜膜面不能有破损。
2.2.2、冲裁:为避开塔冲及生产线加工时,零件外表产生划伤和磙子印,冲裁前零件内外侧均应有保护膜。
冲
裁或激光加工后工件应背对背、面对面放置,以防划伤。
2.2.3、激光:对于激光加工的小不锈钢零件〔指除门板、侧板、顶盖、底板之外的外形尺寸小于100*100 或有一边小于50 的窄条形零件〕加工时可以不考虑拉丝方向,切割前先揭除保护膜,加工后去除边缘熔渣〔图纸对黑边有要求时,按图纸要求用砂轮机修整黑边〕。
加工后带孔余料和零件一起转钣金拉丝处理〔余料做拉丝工装使用〕。
2.2.4、弯曲:如以以以下图所示,弯曲前依据需要对弯曲在内侧的保护膜进展去除。
弯曲模具选择时留意上下模的作用刀口和刀槽部分不能有擦伤、压痕、塌角、接刀口、工艺角等影响加工工件外观的模具不良状况。
弯边太小需要使用小刀槽凹模时,不锈钢件弯曲前在凹模上衬薄膜和胶布等,避开压痕。
去除内侧保护膜去除内侧保护膜
2.3、修整:去除激光件边缘熔渣〔图纸对黑边有要求时,按图纸要求用砂轮机修整黑边〕。
对冲裁圆孔、方孔毛刺、接刀痕应承受手电钻划窝或用锉刀挫修倒毛刺;用毛刺刮刀对门边、门牙、门槛、顶盖边缘等装配后易对人手产生划伤处进展锉修,以到达安全目的;对经技术部门认可允许用砂轮修磨的不锈钢,应将修磨处的保护膜去掉再进展修磨,以免修磨处的保护膜因受热不易去掉。
3、弯曲后关键要求和外观检验标准:
序号关键
要求
产品分类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和工具备注
1油污各档产品不允许2打磨痕各档产品不允许目测看是否影响工件外观,可参照未加工前材料外观
目测
3毛刺各档产品料厚≥2,毛刺高≤0.2;料厚<
2,毛刺高≤料厚的10%
目测、卡尺并到达人身安全目的
外表中档面最大
尺寸
≤
600
不允许深划伤;浅划伤
标准L≤20 且P≤3 或
L≤40 且P≤1 表中的L 表示单个划
伤长度,单位为
能目测到但用指甲类
产品硬物在外表进展滑动
“mm”;S表示单个
4划伤最大
尺寸
>
600深划伤标准L≤20 且P
≤3 或L≤40 且P≤1;
浅划伤标准L≤20 且P
≤5 或L≤40 且P≤3
以及L≤80 且P≤1
时能顺当滑动,此为划伤面积,单位
浅划伤否则为深划伤“mm2”;P表示划伤
数量,单位“个”
划分深划伤标准L≤20 且内表标准P≤5 或L≤40 且P≤3
面不
定限以及L≤80 且P≤1;
浅划伤不限定
高档产品不允许有划伤,保护膜面不能
目测有破损
5压痕中档产品
允许在冲孔四周有能看到的但
无用指刮法能测出的压痕;
允许有能目测到的与弯曲边平手感和目测
行的规律性压痕,但无凹凸感,
无基材擦伤
6凹坑7接刀痕高档产品
中档产品
高档产品
中档产品
高档产品
不允许在冲孔四周有能看到的
但无用指刮法能测出的压痕;
保护膜上有压痕但不漏底,对
镜面不锈钢安装后可视面不能
有和基材有光泽区分的压痕
允许N≤3
不允许
允许边缘冲裁接刀处的尖角高
度≤0.2;不允许弯曲接刀痕存
在。
需焊接零件边缘不允许有冲裁
接刀痕;不允许有弯曲接刀痕
存在。
目测,自然光下,距
工件40~60 公分,视
角45 º-90 º矫正视
力1.2 以上观看不锈
钢板的压痕
目测、卡尺(测量变形
区)
目测
目测,与弯曲边成一
视角45 º-90 º观看
弯曲后的棱边,不能
有凹凸现象
N 表示在1 平方米凹
坑数量,单位为“个”,
凹坑直径为≤3
在冲裁方向上因受冲
裁力变形引起的接刀
突起如无特别要求允
许存在
注:全部在标准中允许的缺陷〔除压痕〕均不允许批量存在。
4、焊接、修整工序 序号 工步 1 零件 确认 2
钳工
3 去保 护膜
作业内容
对零件的外形尺寸、拉丝方向、外表划伤、毛刺、接刀痕、激光黑边、平面度等工程进展互检确认,严格按三不执行。
依据图纸和钳工工序作业指导要求对零件进展沉孔、攻丝等钳工工序操作。
焊接前,先对焊接、修整部位的保护膜进展去除,其它部位的保护膜于产品装配前由组装工序进展去除。
留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台钻台 面应铺绝缘板或胶 皮等进展防护,并准时清理铁屑,避开不锈钢零件外表划伤。
产品外表不允许残 留有烧焦的保护膜。
4
储能焊 依据图纸及储能焊作业指导要求对零件进展储能焊焊接。
地线夹 留意零件外表防护应
夹持在零件上距焊接螺柱较远的次要外表上。
不锈钢螺柱储能 焊充电电压及弹力参数按下表执行。
表 1
储能焊工艺参数表
螺柱外径3mm 4mm 5mm 6mm 7mm 8mm
充电电压 55V-65V 80V-90V 100V-110V
125V-135V 125V-160V 125V-160V
接触压力
4.5
5
点焊 点焊前,用酒精擦拭平板点焊台面,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保证台 较长零件点焊过程面
无油污、铁屑、沙粒等。
依据点焊作业要求做点焊试件调整焊 中不允许在台面拖接参数,焊点间距 100-200mm ,且焊点间距均匀,没有压溃现象; 动,应抬起移动。
较长零件点焊时应从中间向两侧焊接。
6 修整 点焊点
用 400#砂轮片对焊点打磨,打磨的圆弧形纹路应与零件拉丝方向相全都,打磨后正面平坦,触摸检查无明显手感后直接进展拉丝处理。
〔拉丝可放在外表处理局部进展〕
针对门板、侧板、顶盖等外观零件的点 焊点进展打磨修整, 内部点焊点只作拉 丝处理。
7 氩弧焊 1. 不锈钢产品中的铜零件材料应选用紫铜〔又叫红铜或纯铜〕, 平台面应用干净的与
不锈钢零件焊接时承受氩弧焊焊接。
EPE 胶片、绝缘板或 2. 不锈钢产品的封角工序应由氩弧焊焊接。
胶皮等进展防护。
3. 不锈钢产品中与不锈钢组焊的碳钢件必需先喷涂再焊接,这
8
夹子印
各档 产品
夹子印符合如下标准,夹子钉 内部
印直径≤1.2,深度≤0.3,钳口
外表
印深度≤0.2。
目测、卡尺
外部 门板、侧板、台面外观零件表 外表 面不允许有夹子印存在。
中档产品
允许N ≤3
9
垫料
目测、卡尺
高档产品
不允许
N 表示在同一工件上
的数量,单位为“个”, 垫料产生的凹坑深度 ≤0.3
类焊接应使用氩弧焊或不锈钢焊条的手工电弧焊,不允许使
用二保焊焊接。
4.氩弧焊焊接具体按《氩弧焊作业指导书》执行,焊嘴使用3#
加长陶瓷焊嘴,原焊嘴不允许使用在不锈钢构造产品的焊接。
5.门牙类要求双面焊接,不允许有焊透现象,不允许打磨。
使
用除锈机处理后焊缝光滑,无渣滓。
不锈钢材料氩弧焊工艺参数表
焊接料厚焊机钨极直电流气流量速度
方式〔mm〕类别径/mm A L/min m/h
点焊 1.5直流 2.570~1003~4
2.0TIG 2.580~110
连续 1.5 2.540~609-33
焊 2.0 2.550~707-28
双面 1.5 2.520~409~30
焊 2.0 2.530~507~28
2.5 2.530~507~28
6.定位焊组焊——在平台上定位焊接,门牙对接平坦,错边量
不大于0.2mm。
7.氩弧焊加焊:户外产品的全部外表对接处应外侧满焊,户内
产品的全部正面〔有门的面即为正面〕对接处应外侧满焊,
侧面平对接处外侧均满焊。
如台子类产品要求正面棱角保持
直角状态的应在外側氩弧焊点焊,焊点间距30-50mm,且间距均匀,正面看,1m 长度上允许有两个很略微咬边。
8焊缝修
磨1.使用角磨机打磨——先使用80#粗磨,略显磨片纹路;后用
320#精细打磨,无砂粒痕迹,打磨平坦,无纹路缺陷。
2.零件直边对接处焊缝打磨为直角,直角尖端处用锉刀修整为
R2~5 的圆角过渡,触摸没有利边毛刺感。
3.弯曲角对接处焊缝打磨为圆角,过渡规章。
打磨时力度要适中,
打磨不允许有过烧
现象。
9除焊斑使用焊道清洗机对内外部焊斑清洗处理——将用电解布完全包裹留意输出电源的正、的电极端部蘸用电解液后放置在零件焊斑部位来回磨擦,直至没负极。
有黄斑,然后用抹布和清水进展擦除零件外表残留的电解液,最
后用干抹布和酒精擦除外表的水纹及水印。
10表面拉
丝1.如以以以下图所示,承受80#拉丝轮拉丝。
步进距离不能太大,打磨时前后不超过200mm,反复2~3 次。
避开大行程拉丝。
2.轮子不能设定高速档,当拉丝轮磨损后可适当加大转速。
一般设定C~D 档。
3.不能用拉丝轮打磨棱角、窄小件,保证拉丝轮外表均匀无缺损。
4.用激光后余料做工装,对激光加工小件进展双面拉丝处理,然后依据料单要求将零件转弯曲或成品组装。
11百洁布对于拉丝机不能加工的部位使用百洁布拉丝。
拉丝时将工件平放
拉丝。
在工作台面上,承受加垫平坦泡沫或木板,使百洁布与板材均匀
接触。
对于零件反面的个别局部由于空间太小无法拉丝部位,允许不进
行拉丝处理。
12拼角拉承受0.5mm 厚度的金属板材做工装,使用部位应平直。
保证纹路金属板材,使用部位
13丝
内部清
呈45 度穿插。
使用高压气流吹拭粉末、灰尘等附着物。
应平直。
清洗后内部处理干洗对于外表存在的手印、异物喷射洁亮剂,然后使用干净摸布擦拭净,不允许存在粉
14涂护膜至光亮。
用毛笔对电解液清洗过且有缝隙部位涂不锈钢护膜液。
末、油污、手印等。
主要隔绝缝隙处残
液留的电解液与大气
15更换保 1.对产品的顶、前、后、左、右五面更换保护膜,操作者必需带的接触。
佩戴干净手套,清洗
护膜干净白色布手套,贴膜前需对外表除灰尘、手印。
2.贴膜不允许有破损、弥补块等缺陷。
5、关键要求和检验标准:干净。
实行有效防护措施,防止磕碰划伤。
序号关键要求检验内容检验方法
1场地、
人员焊接平台符合标准、焊接人员有相应资格证。
目视
2
焊接同《氩弧焊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
3焊缝
1.正面:产品对接处外側焊缝不允许凹陷,即外側打磨拉丝后看
不到焊缝痕迹,产品正面焊缝不允许有断续焊现象,焊缝外表
不允许凹坑、焊镏等焊接缺陷;对于台面等在角外側允许1m
长度上有2 个很略微咬边。
2.反面:焊缝高度不大于1mm。
打磨范围距焊缝边缘宽度不大于20mm,打磨平坦,不允许凸
4焊缝修磨
起,凹下≤0.05mm。
对接棱角目测呈直线,圆角过渡规章。
内部焊缝不允许打磨。
盒尺、直角尺、
塞尺、R 规外观零件外表不允许有凸包,目测外表平坦,映光检查允许看
5点焊点
到加工痕迹的略微亮度、色泽差异。
焊斑去除区不能多于焊缝的2 倍,无黄斑、黑块。
内部焊斑去除区允许存在白色晕。
6焊斑要求允许角处缝隙内部及边缘2mm 范围内焊斑存在。
对于零件反面的个别局部由于空间太小无法拉丝部位,允许焊
斑存在。
零件外表不允许有打火凹坑、焊漏、油污等缺陷。
正常光线下
7外观
观看无较大差异,拼接处对接痕明显,纹路清楚。
盒尺、目测
目测
8划伤
最大尺寸
外≤600
表
最大尺寸
面
>600
中
档
内
划分标准
表
不限定
面
高
不允许深划伤;浅划伤标准L≤20 且P≤3
或L≤40 且P≤1
深划伤标准L≤20 且P≤3 或L≤40 且P
≤1;浅划伤标准L≤20 且P≤5 或L≤40
且P≤3 以及L≤80 且P≤1
深划伤标准L≤20 且P≤5 或L≤40 且P
≤3 以及L≤80 且P≤1;浅划伤不限定
能目测到但用指甲
类硬物在外表进展
滑动时能顺当滑
动,此为浅划伤否
则为深划伤;
表中的L 表示单个
划伤长度,单位为
“mm”;S表示单
个划伤面积,单位
“mm2”;P表示划
伤数量,单位“个”
不允许有划伤,有保护膜的膜面不能有破损。
目测
档
9
内部清洗内外表干净无污渍、粉末等异物。
用干净干布擦拭至干净。
目测10
外表贴膜夹杂异物整体机柜少于 2 处,单个气包面积小于4 平方厘米。
目测、盒尺
6、喷涂工序
前面讲的与不锈钢组焊的碳钢件必需先喷涂后焊接,焊接后两者之间的焊缝金属还需喷涂保护,喷涂时应注意加强对不锈钢外表的防护。
7、组装工序
7.1、组装人员必需戴干净布手套,依据图纸工艺要求揭除零件外表保护膜〔图纸工艺假设没有要求,揭除产品上
剩余的全部保护膜〕。
7.2、组装时留意镀锌件与不锈钢零件之间应承受胶片、底涂剂等绝缘品隔离安装,避开两者之间直接接触发生
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