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10套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基础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无题》中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请把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默写完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fǔ làn ________在土地里面。

(2)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 lì táng huáng ________的博物馆。

(3)我的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________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_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B . 每到双休日,国家体
育场鸟巢格外热闹,里里外外人声鼎沸、如雷贯耳。

C .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D . 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在“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


B .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删除“和规模”)
C . 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将“呼吸”和“心跳”的前后位置互换)
D . 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1月2日的香炉湾沙滩,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各种五彩斑斓的大型风筝在空中迎风飞舞,奔跑着的市民尽情享受阳光、海风。

2019年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施巴杯”第五届亲子风筝节在这里举行。

风筝作为中华传统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新兴运动风筝依靠眼、手、脑三者的配合,双手操控,可以在空中做出左旋、右旋、升降等特技动作,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值得推广。

据市风筝学会会长陈翔介绍,此次风筝节除了免费向市民儿童派送两千只风筝外,还聚集了来自省内及澳门地区的八支风筝表演队,他们和珠海市风筝学会、珠海骑士风筝队一起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空中“特技芭蕾”表演。

活动现场“好戏连台”。

大型软体风筝嘉年华上演,只见十多只海洋生物、卡通动漫造型的风筝在空中争奇斗艳;空中芭蕾——粤港澳特技风筝大汇演,一只只风筝
犹如战斗机在空中编队竞技。

此外,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传统手工师傅现场制作风筝,并组织儿童绘画风筝放飞活动。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风筝做宣传。

逐云放飞真才实学乘风弄巧雄心壮志博采显文
二、阅读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________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__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多记曹刿简短、果敢的言行:“请见”、“问战”、“请从”、于战斗中两置可否……这一系列活动表现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精明干练。

B . 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

C . 在曹刿看来,战争的胜负要取决于三个条件,既要取决于贵族的支持,也要取决于神明的保佑,还要取决于“取信于民”。

D . 曹刿的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沉着思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

7.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

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

”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

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

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

③先主:指刘备。

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

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 或谓先主曰/或异二者之为
C .
遂将其众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 . 会表卒/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何故怨芭蕉
①不久前,一篇回忆1999年跨年夜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

引发了一大批网友对穿越回1999年的狂想和对自己的吐槽:如果回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不会选择来北京吸霾;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死也不会再干这个职业……
②假如穿越回过去,你会改变当初的哪些选择?这似乎永远是一个让人有无限倾诉欲的话题。

渴望穿越回去,其实背后常常隐含着这样一种怨念:为什么我当初没有选择一条更舒服的道路?如果那时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我的人生肯定会更美好……
③人生其实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汇聚成了人生路。

但作出选择的过程往往并不容易,有时候甚至很艰难,以至于不少人自称患了“选择恐惧症”,害怕一旦作出不利的选择,将会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还有的人每每作出了决定,事后也总是心怀怨念,患得患失,抱怨自己选了一条难走的路。

④的确,选择总是困难的,决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作出选择的因素多种多样,经验阅历、学识眼界,甚至是一时的心情好坏,都有可能让我们作出不同的选择。

如果真的不慎选择了一条走起来不那么称心的路,该如何自处呢?我以为,我们既然作出了选择,就要鼓足勇气走下去。

⑤清代蒋坦在《秋灯琐忆》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件趣事:蒋坦在院子里种了几棵芭蕉,叶大成荫,推窗看去满眼苍翠。

某日晚,秋雨淅沥,雨打芭蕉,点点滴滴,一时让蒋坦感到心烦意乱,于是随手在芭蕉叶上题道:“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
也潇潇。

”第二天起床一看,发现题字后被其夫人加了两句:“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蒋坦看后大为感慨,直叹这让他“悟入正复不浅”。

⑥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常常会有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正如同种芭蕉,种它的时候图它在夏天宜观赏、可乘凉,但却未能料到它在秋雨时节萧萧瑟瑟、扰人心绪。

人生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欣喜地作出某个决定,结果却眼睁睁看着它变成了一场闹剧;有时候我们明明选择了一场喜剧,结果看着看着却发现它变成了悲剧,这些都是常有的事。

但这是否说明我们这段人生之路就白走了呢?其实未必。

明智的选择固然让人喜悦,但不那么明智的选择也能让人成长。

⑦有哲学家把人生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往往局限于第一重境界,看到事物的表象,形成我们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及至年长,好奇心开始驱使我们探索这个世界,在我们窥得一点点真相后,往往会产生批判和怀疑,并在此中反复徘徊,陷入不解。

如果能到达第三重境界,那就真正抵达了世界的本质,纵然看到了不那么美好的真相,仍然能够返璞归真、从心所欲不逾矩。

⑧成长过程中的大多数人,都应该处于“看山不是山”的半途中,看不清楚、想不明白,并为此着急懊恼。

着急于结果未达到自己预期,懊恼于生活之路坎坷不平。

其实,漫长的人生岁月中,选择也罢,不选择也罢,或者无论怎么选择,总有一种境遇不能为我们自己所左右,与其让自己懊恼、委屈、暴躁、不安,不如把人生的镜头再拉长一点,回过头来再看,也许会发现这些经历是这么有趣而丰富。

⑨就如同秋雨打芭蕉,在心烦意乱的时刻或许觉得它扰人心绪,但心情平静下来再看,它未尝不是一种诗意之境。

⑩其实,人生路上一次次的选择,未尝不是一次次必须经历的自己认清自己的过程。

既然作出了选择,就要鼓足勇气走下去,并从中学习判断是非,磨炼意志,寻找
自己想要的答案。

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跨出去的每一步,都算数。

(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①段,由网络上的网友吐槽,引出话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 第④段,旗帜鲜明地表明本章的中心论点:我们既然作出了选择,就要鼓足勇气走下去。

C . 第⑤⑥段,举例论证,列举蒋坦种芭蕉又怨芭蕉,后因妻子的点拨而顿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常常会有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的观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D . 以《何故怨芭蕉》为题,好处多多:既与第⑤段蒋坦怨芭蕉的事实论据相照应,又以反问句式,暗示作者观点,同时设以悬念,吸引读者。

(2)选出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充当本文(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的一项()
A .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B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甫
C . 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苏格拉底
D . 只有没有智慧的人,才会迟凝于好坏二者间的选择。

——莎士比亚
(3)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对你的启示。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空巢
江岸
①老伴偏瘫的那八年,是刘老汉一生中最忙碌的八年,也是最充实的八年。

以前,他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他是行政机关的中层干部,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

夫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他的生活打理得滴水不漏。

冥冥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掌握着他们夫妇之间家庭劳动的平衡。

从青龙街中学退休不足半年,老伴突发脑溢血,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老伴的余生就只能在床上轮椅上度过了。

刘老汉从医院回到家里,开始操持家务。

家务劳动的琐碎和日复一日的单调令他对老伴忽然敬重起来。

老伴为他整整服务了四十年啊!怀着这种感恩的思想,这一回报就是八年。

八年来,刘老汉是一颗轨迹稳固的行星,围绕卧床的妻子这颗恒星,运转得有条不紊。

正当他慢慢适应这种生活节奏的时候,老伴却抛下他,一个人在半夜里悄悄走了。

②虽然老伴走得安祥,刘老汉还是沉湎于追悔和痛惜之中不能自拔。

老伴停丧三天,他在灵棚里守了三天,实在坐不住了,他就和衣靠在椅背上迷瞪一会儿。

从来好说好商量的老头突然换了一副铁石心肠,谁都劝不走他。

③老伴离去了,他的心头留下一段巨大空白,这是一段无法填补的空白。

他谢绝人们的好意,不找后老伴,也不要保姆,陪着老伴放大了的遗像过下去。

④一天,刘老汉在陽台上安置了一个木头笼子,从街上买回四只洁白的鸽子。

从此,刘老汉的生活有了转机。

他每天要到菜市场为鸽子买食,买回来,还要加工。

他用清水淘净小米,拌上细小的萝卜丁和撕碎的菜叶,精心喂养他的鸽子。

⑤刘老汉给鸽子都起了名字。

一只叫做小雨,一只叫做小雪,一只叫做小雷,还有一只似乎没有名字,他直接喊它鸽,有时也喊鸽鸽。

⑥刘老汉用托盘端来鸽食,一边往笼子里放,一边说,开饭了,鸽,喊它们几个吃饭,小雪,吃饭,小雨小雷吃饭。

⑦几只鸽子挤过来啄食,刘老汉就在一边守望着。

⑧小雷个小,被小雨和小雪挡在后面,只能吃它们嘴角漏出来的剩食。

刘老汉就骂,妈的,都欺负俺小雷。

说着,刘老汉探手将小雷抓起来,放在托盘上。

小雷一下子占据了最有利的地势。

⑨呵呵,你们不让俺小雷吃,俺偏要让它上饭桌。

刘老汉笑着说。

⑩喂养了一段时间,刘老汉决定放飞鸽子。

清晨,刘老汉打开鸽笼,鸽子次第飞走了,消失在刘老汉的视线里。

这时,刘老汉有些后悔了。

万一它们向往自由不再回来了呢?万一它们遭遇猎枪和鹰爪了呢?
⑪刘老汉提心吊胆过了一天,茶不思,饭不想,枯坐陽台,守着鸽笼。

刘老汉一
会儿仰望天空,一会儿看看鸽笼。

笼里鸽子脱落的羽毛、零星的粪便、干掉的碎菜叶,都让刘老汉觉得亲切。

⑫傍晚,刘老汉早早地拌好鸽食,放在陽台边沿。

鸽子是往西边飞去的,肯定还会从西边飞回来。

太陽像只饱满的橙黄色气球,耀眼地悬挂在西边楼顶上。

刘老汉往西边楼顶上看去,看见了一些金黄色的小点点。

肯定是鸽子披着晚霞回来啦!刘老汉陡然激动起来。

可是,过了好一会儿,小点点并没有越变越大,而是越变越多。

原来是太陽照花了刘老汉的眼睛。

刘老汉沮丧地低下头。

⑬天擦黑的光景,西边楼顶上黑乎乎一片,啥也看不清了。

刘老汉正坐立不安呢,忽然听见羽翅划动空气的声音和咕咕的叫一声。

刘老汉回过头来,看到小雨落在托盘边,欢快地啄食。

接着,鸽和小雪也回来了。

这几个家伙,和老子捉迷藏啊,老子看着西边,你们偏偏从东边飞回来。

⑭刘老汉刚想笑,心里陡然一沉。

小雷这小东西还没回来呢。

刘老汉引颈瞅瞅东边,又看看西边,始终不见小雷的身影。

⑮刘老汉发火了。

刘老汉指着三只进食的鸽子,恶狠狠地骂,你们太自私了,都不会等等俺小雷?
⑯刘老汉正骂着,一团黑影从天而降,落在托盘里。

⑰刘老汉的眼泪哗地一声落了满腮。

⑱后来的日子,刘老汉就放心了。

鸽子每天清晨匆忙飞去,傍晚都平安归来。

特别是小雷,经历无数风雨磨炼,已经成长为一只健壮的鸽子,它再也不会落在大家后面了。

⑲不知从哪天起,邻居们没有听见刘老汉的鸽子归巢的声音,也没有看见刘老汉出来买鸽食。

人们破门而入,发现刘老汉死在床上,房间里已经有了异味。

陽台上的鸽笼大开着,是一个空巢。

⑳刘老汉的床头上,有一张破旧的稿纸,写着两行潦草的字,是刘老汉的笔迹:㉑鸽,你走了,他们总也不回来。

我想他们。

㉒小雨,小雪,小雷,你们回来呀!
㉓邻居们知道,小雨和小雷是刘老汉大儿子和小儿子的名字,小雪是刘老汉女儿的名字。

他们都不在小城,都在大城市工作。

至于鸽,老邻居都知道是谁。

他死去的老伴就叫做王鸽。

(1)根据原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情节发展
老伴瘫痪
老伴去世
精心养鸽
弃死家中
刘老汉的心理




(2)按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①八年来,刘老汉是一颗轨迹稳固的行星,围绕卧床的妻子这颗恒星,运转得有
条不紊。

(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刘老汉的眼泪哗地一声落了满腮。

(赏析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3)第2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4)请说说文章的标题“空巢”有什么含义?小说以“空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三、作文
10. 写作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

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四、附加题
1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那款单上开着十几款:一,包揽欺隐钱粮若干两;一,私和人命几案;一,短截本县印文及私动硃笔签写假文书一案;一,假雕印信若干颗;一,拐带人口几案:一,重利剥民,威逼平人身死几案,一,勾串提学衙门,买嘱枪手代考几案;……不能细述。

匡超人不看便罢,看了这款单,不觉飕的一声,魂从顶门出去了。

②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
来”。

口里说不出,自心下想道:“这些事,也有两件是我在里面的;倘若审了,根究起来,如何了得!”当下同景兰江别了刑房,回到街上,景兰江作别去了。

匡超人到家,踌躇了一夜,不曾睡觉。

娘子问他怎的,他不好真说,只说:“我如今贡了,要到京里去做官,你独自在这里住着不便,只好把你送到乐清家里去。

你在我母亲眼前,我便往京里去做官,做的兴头,再来接你上任。

”娘子道:“你去做官罢了,我自在这里,接了我妈来做伴。

你叫我到乡里去,我那里住得惯?这是不能的!”匡超人道:“你有所不知,我在家里,日逐有几个活钱;我去之后,你日食从何而来?老爹那边也是艰难日子,他那有闲钱养活女儿?待要把你送在娘家住,那里房子窄,我而今是要做官的,你就是诰命夫人,住在那地方不成体面,不如还是家去好。

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我拿几两添着进京,剩下的你带去,放在我哥店里,你每日支用。

我家那里东西又贱,鸡、鱼、肉、鸭,日日有的,有甚么不快活?”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

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

丈母也不肯。

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

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

叫一只船,把些家伙什物都搬在上。

匡超人托阿舅送妹子到家,写字与他哥说将本钱添在店里,逐日支销。

择个日子动身,娘子哭哭啼啼,拜别父母,上船去了。

③匡超人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李给谏,给谏大喜。

问着他又补了廪,以优行贡入大学,益发喜极。

向他说道:“贤契,目今朝廷考取教习,学生料理,包管贤契可以取中。

你且将行李搬在我寓处来盘桓几日。

”匡超人应诺,搬了行李来。

又过了几时,给谏问匡超人可曾婚娶。

匡超人暗想,老师是位大人,在他面前说出丈人是抚院的差,恐惹他看轻了笑,只得答道:“还不曾。

”给谏道:“恁大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汉‘漂梅之侯’了。

但这事也在我身上。


(1)匡超人自心下想道:“这些事,也有两件是我在里面的……”联系第①段,“两件”是指哪两件?
(2)结合选文第2第3段,简要分析此时的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原著,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说匡超人前期是一个怎样的人?
(3)联系原著,请结合作者成功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