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物理化学教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时间]2020-01-07[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系列优质课程建设项目(2019)。
[作者简介]张敬波(1970-),男,吉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
通信作者:赵红昆(1982-),女,天津人,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化学与实验教学研究。
[摘
要]在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时期,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也在逐步推进。
项目组结合化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物
理化学的课程思政优质课程改革,探讨了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介绍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特色。
初步改革效果表明,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可以促进物理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3-0113-03
University Education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
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已经进行了一些课程改革探索[2-4]。
同时,在新形势下,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教学探索[5-7]。
在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时期,课程思政创新改革也在逐步推进[8]。
为了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物理化学课程也要发挥其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因此,我们启动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9-11]。
在物理化学日常课堂教学中,在物理化学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凝聚知识底蕴,隐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
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和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本文探讨了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介绍了课程思政改革的一些措施和效果,分析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创新改革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一、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
物理化学学科是经过无数科学家的艰苦付出,一点一滴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的,是目前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
物理化学虽然是一门典型的大学化学专业基础必修课,但在其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一些思政元素。
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应结合课上相关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如结合对物理化学知识体系贡献比较大的科学家的科研经历和人生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对物理化学学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大家主要包括范霍夫、范德华、卡诺、焦
耳、麦克斯韦和玻尔兹曼等人[12],此外,还包括我国胶体科学主要奠基人、著名物理化学家傅鹰先生,我国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的黄子卿教授等。
在相关章节给学生们介绍他们的贡献、人生经历和科研历程,这些都是蕴含在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
近年来物理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知识体系不断更新。
物理化学与多学科交叉,扩展了学科领域,又与当代新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因此,通过与物理化学适当章节讲授相结合,介绍与物理化学学科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如“天眼”大射电望远镜、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横跨零丁洋的港珠澳大桥等,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我们国家取得的巨大科技进步和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教学目的。
物理化学课的学习,既要使学生学到物理化学的知识,又要对学生的思想有所启迪和影响,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教师也可在适当教学环节中介绍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南仁东等国内杰出科学家的经历和对国家的巨大贡献,告诉学生要像这些为了民族和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一样,要爱祖国,要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和民族担当。
二、物理化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改革协调推进具体教学案例
在挖掘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的基础上,要找到与物理化学课程知识点相结合的切入点,将思政教育以有效方式融入理论课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介绍描述实际气体行为的状态方程知识点时,主要介绍范德华气体状态方程。
范德华由于社会等级和阶级地位所
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物理化学教学为例
张敬波
赵红昆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天津
300387)
113
限,几次中断学业,但他凭着坚韧和执着,在36岁时终于取得博士学位,提出了著名的范德华方程,并由此在73岁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范德华对知识的渴求、对科研的执着精神,既隐性地教育学生要有不畏困难、坚忍执着的精神,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范德华气体状态方程的理解。
表1列举了部分教学知识点与思政相结合的具体教学案例。
另外,我们也可以介绍学生身边的一些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典型,用身边人和同龄人的事教育学生效果会更好。
这样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达到提高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表1物理化学教学知识点与思想政治的融合点
知识点卡诺循环
麦克斯韦方程
外压对液体蒸气压影响的实验
单组分相平衡
交叉分子束技术
相平衡
教学内容
介绍法国年轻工程师卡
诺对热力学建立的贡献
麦克斯韦创立了经典电
动力学,预言了电磁波的
存在,提出了光的电磁
说,把光和电统一起来。
麦克斯韦敢于挑战权威,
他的理论对物质世界进
行了崭新的描绘。
敢于
挑战权威的另一个例子
是玻尔兹曼,他是热力学
和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
之一
傅鹰先生在简陋条件下,
开动脑筋、因地制宜以瓦
片作为气液隔膜,测定了
不同外压下的蒸汽压[13]
介绍黄子卿教授巧妙设
计实验,准确测定了水的
三相点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
早期获得诺贝尔奖的华
裔科学家还有著名的杨
振宁先生。
我们国家“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邓稼先与杨振宁是好友,
由此给学生们介绍邓稼
先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
给学生介绍中央电视台
播放的一些“大国工匠”
的事迹
思想政治融入点
卡诺生活在法国社会动荡的
年代,但他看淡名利,能够静
下心来,一边专心学习一边
进行科学研究,指出了提高
热机效率的有效途径。
卡诺
对科学有一种热爱和执着的
精神。
通过卡诺的成长经历
隐性教育学生要能沉下心做
事,不为名利,热爱将来所从
事的工作,持之以恒,从平凡
的小事做起
玻尔兹曼的学术生涯充满了
艰辛,最主要的是他与奥斯
特瓦尔德之间的原子论和唯
能论的争论。
通过介绍麦克
斯韦和玻尔兹曼的研究生涯
和人生经历,隐性教育学生
要敢于坚持真理,要有敢于
挑战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以此小事教育学生要善于动
脑、因陋就简、创新工作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
趣,更要学生学习这些科学
家为科学不畏艰难、刻苦探
索的奉献精神
为了增强教育效果,播放了
北京电视台《我是演说家》节
目中的一段关于邓稼先先进
事迹的演讲片段,学生深受
感染,部分学生还留下了热
泪。
此外,我们在适当教学
内容中也介绍了南仁东和黄
大年等当代知识分子楷模的
事迹
这些人在看似平凡的岗位,
几年、十几年如一日,做出了
不平凡的事迹。
教育学生要
脚踏实地,认真执着做好本
职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
力量
三、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与学生座谈、
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满意度以及对
课程学习的问题反馈,认真修改教学方案;通过期末的
课程成绩与改革前的成绩对比,反馈物理化学课程经过
课程思政改革后的成效。
(一)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课程反馈
通过对1702班60名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问卷,得
到了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反馈,如表2所示。
学生对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授课方式的满
意度、教师的满意度、教学改革接收程度和效果的评价
还是较高的。
表2关于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问卷调查反馈情况表
问卷调查内容
你认为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
学改革的必要性
你对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授课方式的满意度
你对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教师的满意度
你对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的接受程度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的效果
A(非
常好)
56.7%
80%
91.7%
75%
71.7%
B(比较
好)
35%
18.3%
6.7%
18.3%
25%
C(一
般)
8.3%
1.7%
1.6%
6.7%
3.3%
D(差/没
有)
(二)对比改革前后的课程成绩
课程思政改革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端正了学生的学
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
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很好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学生由原来对物理化学望而生畏,到逐渐喜欢上物理化
学。
图1对比了我院1502班和1602班的物理化学上、下
册期末考试成绩每个分数段人数所占的比例。
这两个
班都由笔者本人授课,1502班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前的
授课形式,而1602班是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后第一个采用
新模式授课的班级。
通过两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对比可
以清楚看出,课程思政改革后,中间分数段的人数比例
明显下降,而高分数段人数比例则明显增加。
这表明通
过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提高了原来学习成绩中等的
那部分学生的成绩,使得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进入到高分
数段。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
课改后
课改前
~
~~~
物理化学上册成绩
114
University Education
课改后课改前
~
~~
~物理化学下册成绩
图1课程思政改革前后物理化学期末考试成绩
(三)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还体现在学生参加各类化学竞赛和考研结果上。
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天津市级各类含有物理化学知识点的化学竞赛,多人次获得各级别奖项。
如表3所示,在2018年第四届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理论知识)中,我院学生共获得一等奖18项;在2019年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理论知识)中,我院学生获得的一等奖项数猛增到31项,居天津市地方高校首位。
表3近两年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理论知识)获一等奖统计表
年度20182019
本校参加人数
195198
本校获得一等奖的人数
1831
百分比(%)
9.215.7
此外,物理化学是绝大多数高校化学化工相关专业
研究生入学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决定着学生的考研结果。
当然,影响教学成绩和竞赛结果的因素很多,我们将继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科学分析教学改革带来的教学效果。
(四)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的特色在化学专业基础课中,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涉及的内容,蕴含了一些思政元素,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有机结合,这是我们进行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这些都为我们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教育素材。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性地把理科学科教学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点滴之间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长篇大论,以课程内容、时间、事件为切入点,达到与物理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从全新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创新性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另外,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物理化学教
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
热情,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通过挖掘物理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结合与物理化学知识相关的当代科学技术进步,我们进行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将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的初步效果表明,课程思政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化学由畏惧变成喜欢,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政治思想修养也得到了加强。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改革初步达到了促进物理化学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双重目的。
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
首先,教师要有深厚和宽广的知识体系,有足够的课程思政素材;其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本身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
北京,2016-12-07.
[2]陈亚芍,苗秀秀,王长号,等.物理化学教学的形成性评
价探索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19(3):5-10.
[3]金莉莉.大学物理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
现代交际,2018(23):221-222.
[4]赵爽,刘军娜.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 ].广
州化工,2017(3):131-132.
[5]王旭珍,王新葵,宋雪旦,等.基于MOOC 的物理化学翻
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9(5):38-42.
[6]刘维,何若琳,陈丛丛.雨课堂在公共《物理化学》课程教
学中的应用初探[J ].广东化工,2019(15):251-252.[7]李慧珺,王现英.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
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7):172-173.
[8]陈华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5(16):148.
[9]尹雪娜,杨姗姗,徐丹.“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以有机
化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19(12):96-98.
[10]管航敏,冯燕,张小娟,等.“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建
设初探[J ].广东化工,2019(10):196+190.
[11]崔敏,李俊新,罗青枝,等.课程思政与“物理化学”教学
融合策略的几点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7):37-38.[12]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M ]第五版.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13]叶青.《中国化学家与化学会》评介[J ].大学化学,2013
(1):85.[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刘凤华]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