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宜昌市名校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宜昌市名校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句子默写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4)《木兰诗》中描写战士矫健的雄姿,以及行军迅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2)黄梅时节家家雨(3)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解析】
【详解】
“怆”“臆”“戎”“度”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县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有误,语义表述不当,应把“两倍“改为“一半“。
B.有误,删去“通过”或“使”;
D.有误,搭配不当,“舞姿,”后面加上“浮现在我的眼前”;
故选C。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①战争年代,为了民族解放,他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立下赫赫战功;革命成功,为了祖国建设,
他扎根偏远山区,深藏功名,奉献一生……②原西北野战军战士、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③一位95岁的老党员,为什么能历经岁月而不改本色,甘于平凡而奉献终生?正是因为那份赤子之心。
A.语段中的“为了民族解放”中“为了”是介词,“扎根边远山区”是动宾短语。
B.第③句是设问句,其表达效果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C.语段中的“战争年代”和“赫赫战功”都是并列短语。
D.语段中“他英勇无畏”是主谓短语。
【答案】A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和句式的分析。
A项“边远山区”不是“扎根”支配的对象,而是补充说明“扎根”的地点。
因此,“扎根边远山区”是动补短语。
C项“战争年代”“赫赫战功”都是偏正短语。
故选AC。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A.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
....,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B.他很聪明,这题经老师一指点,他就心会神凝,一下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C.从繁华、喧嚣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心安理得。
D.“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
....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C项运用不正确,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与句意不符,应改为“心旷神怡”。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含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
有些人之所以用错成语,原因较多,但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造成的。
了解成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成语的“含义”:1、字面义;2、整体义;3、比喻义;4、褒贬义;5、特定义。
二、要注意使用范围。
三、明确对象,注意区别。
四、用语得体,敬谦有别。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郭茂倩——北朝民歌——《归田录》
B.《老王》——杨绛——作家、翻译家——《干校六记》
C.《河中石兽》——纪晓岚——清代学者——《阅微草堂笔记》
D.《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一奥地利作家——《三位大师》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A项有误,《木兰诗》是南北朝时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A.小揩笼罩吞噬垂垂墓年
B.遨游辜负猥琐天涯海角
C.凛冽闲遐迷惘悔人不倦
D.帐蓬商酌萋萋语无纶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小揩——小楷,垂垂墓年——垂垂暮年。
C:闲遐——闲暇,悔人不倦——诲人不倦。
D:帐蓬——帐篷,语无纶次——语无伦次。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
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
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
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
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
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
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第⑤段画线句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打比方
B.列数字,分类别
C.举例子,打比方
D.列数字,作比较
2.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3.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A
2.B
3.①蚊子本身的体重很轻;②蚊子往往顺应雨的趋势落下;③身上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解析】
1.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
文章第5段中运用“10000倍”“1/50至1/300”等数据,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运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据此,语段主要使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A。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依据文章第5段“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可知,B项“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3.考查对文章内容梳理和分析概括能力。
阅读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
本题可依据“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
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来概括作答。
8.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
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
”他回答。
“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
“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
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
”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不一定能卖掉。
”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晾干。
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它最多只值两美元。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
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
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
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
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
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
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
拉佛西先是一愣,①但是马上就笑了。
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
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②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
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
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
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
“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第一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含义不同,请加以分析。
①“但是马上就笑了”:
②“他笑了”:
(2)“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
4.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答案】1.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备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2.(1)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所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
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感到高兴。
(2)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
卖衣服使男孩走出了自卑的阴影,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3.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战胜自卑,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
4.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进取,就能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而获得成功。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对首段在结构上作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时,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之后分析。
第1段交代了主人公男孩的身份,并点出他因身份具有自卑心理。
在下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小男孩成功地卖掉了三件旧衣服,并在父亲的鼓励下找到自信,多力奋斗最终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一段的内容为下文这些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巨大的对比使行文有波澜,增强了读者的阅读趣。
文章结尾揭示了小男孩的身份,他是迈克尔·乔丹。
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充满希望,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小男孩,与第一段中自卑没有希望的贫穷黑人男孩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具体语境回答。
第①处“笑了”的主语是拉佛西,男孩猛然扑到女主演拉佛西面前举着旧衣请她签名, 拉佛西被男孩勇敢、热情和纯真的举动感染,感到很高兴,所以她笑了,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
第②处“笑了”的主语是小男孩,拉佛西的签名使旧衣服价值大增,定能够卖出个好价钱,他有希望完成父亲的要求,他因自己的“计谋”实现而很高兴,于是“笑了”。
(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
句子赏析段发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
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用太阳来比喻信心和希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他内心世界的变化,突出了男孩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增强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时,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
父亲三次让儿子卖衣服,不是真的为了钱,而是希望儿子通过卖衣服找到自信。
他希望儿子明白,一美元的旧衣服都能高贵起来,何况是人呢?每—个人也都是高贵的,不要因为黑和穷而自卑,要对自己有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只要愿意努力,就能像那件旧衣服一样提升自己的价值,走向成功。
4.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及主旨分析即可。
本文主要写了迈克尔乔丹在父亲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意将旧衣服卖出次比次高的价格的故事。
文章的中心主要是在第①段,父亲通过这件事告诉他不要妄自菲薄,虽然自己是黑人,是贫穷的,也不可以失去希望、卑微地生活,也一样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高贵的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只要我们像乔丹那样认真、智慧的做好每一件事,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忆春雪总琳琅
陈柏清
①三月北国,虽是春寒未退,突然飘起的雪花却令人惊喜中含几分诧异。
午间等外卖的时间,同事突然喊下雪了,奔至窗前,大片雪花已纷至沓来,落地润土……更有人放起了古琴曲《阳春白雪》,琴声琮琤,室中空寂。
午饭到,惆怅郁胸,无心果腹,因为想起了我的英文老师廖春雪。
②她总是那样一身雪白,像她的名字。
白套装、白裙子、白运动衫,扎马尾,阔额头,杏仁眼明亮。
两颊的浅酡总令人觉得是刚刚运动归来。
我刚上初中,因为是从乡下转来,英文基础很差,廖老师讲课全是英文,像歌唱的溪水一般流畅,可是对于我这个英语听力和口语都很差的人来说,却简直是折磨。
因为听不懂,上廖老师的课自然有些自卑,因此跟她也有些疏离。
课堂上一到提问的环节,我便把头窝到胸前去,不敢看她,每每感到她的眼神在我头顶稍稍驻留,然后刮过,大气不敢出。
一到英语测试,我恨不得逃离到外太空去。
一个月下来,我简直生出放弃英文的念头,之所以还坚持,是因为廖老师那总是温和鼓励的眼神让我不忍心。
③那一天早晨,我刚坐到座位上,就发现抽匣里有一摞小卡片,拿出一看,每张卡片上都写着一个单词,还配着图和汉语翻译,1张、2张……数数,足有40张!都是手绘,非常精致,细细看看,才发现都是我平时考试容易错的。
那一刻,我感动得无以复加!
④上午的英文课,我咬着牙努力听,课后我去她办公室主动问问题,她拉着我的手问我属什么生肖,我说兔子,她就用英文说出了兔子这个单词,还说,你看,英语没那么难,多说多练,游戏之中就学好了。
送我出门时,她还搂着我的肩说,记住,苍天不负有心人,只要自己不放弃,英文绝对不弃你。
⑤不知是廖老师使我拼命学习英文,还是真如廖老师说的苍天不负有心人,总之到第二学年结束时,我的英文成绩已经在班内排名前几了。
我能清晰地感觉到,廖老师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欣喜。
可是她对我要
求更严格,有几次考试她因为我书写不好就扣了我的分,我心里很生气,可是后来我明白,她是怕我骄傲。
⑥初升高,我的英文拿了全校第二,使我问鼎重点高中的梦想成为现实。
回首自己跟廖老师学英文的过程,简直像一个梦,取得这样的成绩自己都有点置信。
毕业分别时,廖老师摸着我的头说,你做到了。
我那时真想给她一个拥抱,可是因为羞涩,终于忍住了。
没想到这个拥抱再也没能实现,第二年,她因医疗事故去世,只有39岁。
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是三个月之后,我缺课跑到她的墓地,抱着墓碑哭了一上午,我心里一直在想:这里睡着我生命旅途的贵人、恩人,没有她便没有我的今天,可是我连一句正经的感谢话都没说过,总想等自己有了出息、能耐再对她讲,也总觉得我可以经常来看她,直到她白发苍苍。
那个上午,我的心中有万万千千的悔意,可是除了耳畔的松风,又能说与谁听?
⑦春雪还琳琅可见,我的廖老师却再不会归来。
她缺席后,即便所有春天鲜妍明媚,我也觉得这世界少了许多色彩。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
1.哪些原因使“我”一看到春雪就想起廖老师?
2.“我”一开始觉得学习英文是“受折磨”,后来则“拼命”学习英文。
请概括使“我”发生变化的两个具体事例,并说说从中体现了廖老师的什么特点。
3.结合语境,简要品析文中画线句子。
课堂上一到提问的环节,我便把头窝到胸前去,不敢看她,每每感到她的眼神在我头顶稍稍驻留,然后刮过,大气不敢出。
4.从第⑥段“我”的“悔意”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1.廖老师的名字叫廖春雪;她总是一身雪白,白套装、白裙子、白运动衫,像她的名字一样;最重要的是,她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
2.廖老师将“我”平时考试易错的40个单词做成精致的小卡片,悄悄放在“我”书桌的抽屉里;当“我”课后向她请教问题时,她结合日常会话教我英文单词,帮“我”克服畏难情绪,并鼓励“我”不要放弃学习英文。
这两件事体现了廖老师关爱学生细致入微、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是一个爱护学生、善于施教的好老师。
3.画线句运用“窝”等准确的动作描写和“不敢”看、大气“不敢”出等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因为“英语听力和口语都很差”而害怕上英文课的心理活动,为后文写廖老师给予“我”特殊关爱埋下了伏笔,突出了廖老师关注、爱护每个学生,能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的可贵品质。
4.示例:爱须说出口。
当我们对别人心存谢意时,应该及时表达。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围绕题意“一看到春雪就想起廖老师”,结合关键句子回答。
“我的英文老师廖春雪”写老师的名字让“我”一看到春雪就想起廖老师;“她总是那样一身雪白,像她的名字。
白套装、白裙子、白运动衫”写老师衣着的白色让“我”一看到春雪就想起廖老师;“之所以还坚持,是因为廖老师那总是温和鼓励的眼神让我不忍心”“记住,苍天不负有心人,只要自己不放弃,英文绝对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