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担担面的尊严
①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我一位在华西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救援队,奔赴灾区,我当时正好在当无业游民,就跟着去帮忙抬担架。

回程途中,车队堵在了成雅高速上,6个小时都没能移动分毫。

②沿途有很多乡民贩卖方便面火腿肠,我问了一下,一碗方便面竟然卖到了40元,开水2元。

“这些小资产阶级!”我的医生朋友骂道。

③为了表达对发国难财的鄙视,她买了一碗方便面不加水啃着吃,我当时指出这不是干脆面,不适合干吃。

她表示不是心疼那2元钱,这代表着她的honor问题。

④就在这时,我看见以三蹦子为主的大军中多了一位佝偻的老者,他挑着一条扁担,扁担两端是一口铜锅和一个煤球炉子,颤颤巍巍地行走着。

我好奇地下车上前一探究竟,只见他支起锅炉,打开火,取出一把细薄的手工面,扔进铜锅开煮。

同时极其麻利地打起了调料碗,我用鼻子都能闻出里面的红油、芽菜、蒜末、花椒面,以及透着一股焦香的猪肉臊子。

⑤这是正宗的担担面。

你能想象在大半天粒米未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碗担担面的情形吗?我掏出钱包,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跟老者说:“来一碗。

”“有没有零钱,我找不起。

”老者半眯着眼睛回答。

⑥我愣住了,我想以该地段的物价水平,方便面都要卖40元,一碗担担面不破百就是对成都小吃的侮辱。

我坚持把100元塞给老者,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honor问题。

⑦片刻工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

⑧“这是我的原则。

”他说。

⑨车上7个人,我吃了2碗,那个刚啃完方便面的医生朋友吃了3碗,她看着瞠目结舌的我,赶紧尴尬地解释:“我其实没有这么能吃,这是一种大爱。


⑩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

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
【注】honor:道德标准。

(1)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回答。

(4)读了本文,请你谈谈生活中我们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

(5)选文的结尾和鲁迅《社戏》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你对两文结尾的理解。

材料一: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

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材料二: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
2. (25分)(2020·徐汇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上海为何也叫“海上”?
①上海的别称很多,晚清以来,在文人骚客的笔下,“上海”常常被一个新的别名“海上”所替代,如《海上繁华梦》《海上花列传》《海上画林》等。

②“上海”一名,起源于水名。

上海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生成新的陆地。

春秋战国时期,曾属吴国、越国、楚国。

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封于此地,故别称为“申”。

东汉末年,东吴孙权在这里建立水师基地,不过那时此处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

到了唐朝,当时的吴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建议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

北宋前东海来船由松江(今吴淞江前身)溯入内陆,至青龙镇(今属上海青浦区)寄碇,经过松江近海十八大支流,“上海浦”为南侧之一。

“浦”指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

北宋时,松江上游变窄,海船改由松江南侧支流上海浦入口,所停江岸渐成聚落。

那时的吴淞江(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是上海浦,一条是下海浦。

南宋咸淳三年(1267),这里开始建镇,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名“上海镇”,这就是地名“上海”的来历。

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上海县。

③“上海”为什么又会被称为“海上”呢?有一种说法是,上海的土地是“从海上来的”,故而别称“海上”。

地理知识告诉我们,上海这片土地,是江河泥沙长期淤积而成的,其海岸线一直在缓慢地向东推移,仿佛不断地从海里“长”出新的土地来。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上海县曾实际管辖着两个乡:高昌乡和长人乡。

长人乡在古代又称“长人坑”。

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古代吴越地方史的著作叫《越绝书》,其《外传记吴地传》中说:“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

”意思是说,娄县以东有一个叫“十里坑”的地方,古代名为长人坑,它是从海上生长出来的。

④另外,我们还可从语文的角度,来探究一下“沪上”和“海上”的得名理据。

⑤汉语中的“上”字意义很丰富,其中之一是“江河的边侧”。

例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

”唐代司马贞解释说:“‘上’者,亦‘边侧’之义。

”就是说,孔子葬在鲁国都城之北的泗水旁边。

又如,《论语》中的一句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的“上”字,也是“旁边、附近”的意思;“川上”,泛指水边某一地方,并非定指。

⑥上海的别称“沪上”,其中的“沪”,应该是“沪渎”的省称。

沪渎是古代的一条河流名,指吴淞江下游近海处的一段(今黄浦江下游)。

因当地人民用“沪”(捕鱼的竹栅)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

“沪上”本谓沪渎附近的地方,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上海的一个别称。

大海是百川汇聚之处。

“海上”本指海边,如汉代的丞相公孙弘“家贫,牧豕海上”;到了近代,“海上”才作为上海的别称而出现,如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中就有“旅沪志士余杭章炳麟……因联络海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由“沪上”而“海上”,可能是晚清的文士们觉得上海面朝大海,海纳百川,“海”字磅礴大气,较“沪”字更能恰当地反映上海作为国际性大
都市的特点吧。

(1)根据第②段内容,“上海”的得名过程是:
“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上海县“
(2)阅读全文,“上海”被称为“海上”的原因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
A . 第①段列举《海上繁华梦》等书名,说明了“海上”是“上海”的别称之一。

B . 《夕辰记吴地传》出自我国最早的介绍古代吴越地方史的著作《越绝书》。

C . 第⑤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汉语中的“上”字意义很丰富。

D . “沪上”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条名为沪渎的河,“沪”是古代捕鱼的竹栅。

(4)文章标题为“上海为何也叫‘海上’?”,第⑥段却花很多笔墨介绍上海被称为"沪上"的原因,请分析这些内容是否多余。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3. (7分)(2016·贺州) 古诗鉴赏,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歌围绕诗题中哪个字着笔,着重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14分)
4. (14分)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后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患:②乡:③蹴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请分别用成语回答出作者在文中赞扬及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5. (4分) (2020七下·上海月考) 默写
(1) 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 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因听到一首曲子,而唤醒人们思乡之情的诗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晚苦寒,烘托木兰勇敢顽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进入京使》中描绘诗人偶遇入京使者,井托其捎口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五、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20分)
6. (20分)(2020·大兴模拟) 下面是第一组搜集整理的介绍家书的文字。

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家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家书是指写给家人、亲属的文字,广义家书还包括写给恋人、朋友、老师、同学、同事等的文字。

历史记载,最早的家书出现于秦汉时期,一般写在竹简或木牍上,所以书信称为“简”“牍”“尺牍”。

汉以后,有了“尺素书”,这时人们用锦帛作为家书的载体。

笺、素都是写家书时使用的小(甲)而华贵的材料,但是这样的材料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

东汉后期,造纸术的发明,为普通人家的家书传递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随着造纸术越来越先进,三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纸质信封装寄家书了。

生活中,“口信”也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家书”。

①代(唐/宋)②(田园/边塞)诗人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说的就是以口传信的通信方法。

而后不断发展的近现代邮政业,(乙)生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家书繁荣。

(1)文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载(zǎi)笺(jiān)
B . 载(zǎi)笺(qiān)
C . 载(zài)笺(jiān)
D . 载(zài)笺(qiān)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副(乙)摧
B . (甲)幅(乙)摧
C . (甲)副(乙)催
D . (甲)幅(乙)催
(3)依次为文中横线处选填正确的内容,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2019·南岗模拟)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疲于应考、忙于刷题中的你,有多久没有享受那一寸宁静的光阴了?那是去除了喧嚣与杂乱的安静。

让你可以嗅着清爽的空气,寻着独处的清幽与思想的丰盈,享受着久违的悠然,它是你小世界里外在与内在的安宁。

它带给你的一定是比喧闹时更丰富、比忙碌时更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请以“享受宁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给材料作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

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这个寓言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误会往往源于错误的沟通。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答案:1-4、
答案:1-5、
考点:
解析:
答案:2-1、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考点:
解析: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3-1、
答案:3-2、
考点:
解析:
三、课外阅读 (共1题;共14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考点:
解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答案:5-4、
答案:5-5、
答案:5-6、
考点:
解析:
五、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20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7-1、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