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纸浆行业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废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提出未经分拣的废纸等进口禁令于年底生效,其中美废3#将被完全禁止,美废11#将被部分限制进口。随着《规定》的实施,纸浆企业开始面临原料供给危机,转向国内废纸份额的争夺。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提出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企业、专项整治造纸业在内的十大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等;2017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
01.
01
萌芽发展阶段(19世纪末-1977年)
02
03
04
1894年,中国第一家机纸厂成立1949年,中国机制纸产量仅为10.8万吨1952年,中国纸浆及最达37.1万吨
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9年)
中国纸浆产星从1978年的439万吨增长至2000年的2,810万吨,年复增长幸达8.8%
纸浆行业下游企业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销售单价高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提升,中国行业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行业发展环境
02.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链中游
产业链上游
国产废纸、进口废纸、木材种植业、棉花种植业
产业链下游
纸浆产业链上游环节为原料种植业、废纸回收业;中游环节为纸浆加工生产业;下游环节为造纸业以及终端应用环节
木浆、废纸浆、包装纸
印刷出版、包装业、生活用纸、广告
纸浆行业上游龙头企业已开始对产业链进行延伸,逐渐进军原材料生产领域,以规避高额进口原料的成本支出,攫取上游毛利。此外,伴随着上游原料生产企业的重组进程加快以及中国市场参与者技术水平的提高,纸浆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有望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继续发展,逐渐抢夺外资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9年)
中国纸浆消耗量从2000年的2,810万吨上升至2010年的5,992万吨,年复合增长本达7.8%,其中2006年及2007年两年消费星增速均在10%以上
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
2017年起,随着国家实施废禁令等一系列歧策,废纸进口是大幅卜降,致使木材、国废等进口废纸的替代原料价格定程度上升,进一步挤压中小纸企生存空间
纸浆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于污染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且中小企业规范程度较低,纸浆行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关注产业。木浆、废纸价格推动纸浆生产企业成本上升,致使部分生产成本及规模不具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因亏损逐步遭到淘汰,从而退出行业。
高污染特性和原料成本上升推动行业变革
引领纸浆行业发展。包装纸行业作为配套产业,主要服务于纸品应用产业,如印刷出版业、包装业等,较少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因此包装纸品难以脱离产品单独销售,其消费量高度依赖应用产业的发展情况。包装纸主要用于快递、电子电器、业态食品、烟草、方便食品等行业的包装,其涵盖瓦楞纸箱、卡纸、彩印纸等纸类。
纸浆消耗
废纸为中国纸浆行业重要原料,具有较高的进口依存度。通过对业内拥有超二十年经验的纸浆行业专家的访谈得知,目前国内废纸利用率不高,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废纸浆进口国,随着废纸进口量逐年萎缩,中国废纸将主要由国内供给。随着中国对废纸进口管控的日趋严格,废纸进口量逐年下降。2017年来,中国推出一系列关于废纸进口的管控政策。2017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受《意见》影响,中国废纸进口量大幅下降。
推动造纸行业转型升级及落后产能淘汰,同时带动造纸行业的资源整合,促使龙头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布局,有利于提升纸浆企业对上游原料的掌控力度,提升抗风险能力及盈利能力
发改委
国务院
环境保护部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纸或纸板》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中国造纸协会关于造纸工业“十三五”发展的意见》
纸浆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纸浆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包装纸细分市场规模稳步上升包装纸细分市场不断扩容
行业现状分析
03.
行业现状分析
造纸环节产品种类繁多,通常可分成文化纸、包装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生产企业根据下游应用环节的需求调整生产线产能。其中,包装纸消耗量位居各品类首位,造纸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包装纸消耗量为6,478万吨,占总消耗量的62.0%。目前,业内包装纸产量较大的企业包括玖龙纸业、理文造纸、山鹰纸业、景兴纸业等。包装纸主要包括瓦楞原纸、箱纸板、白纸板、包装用纸,2018年四者消耗量占比分别为21.2%、22.5%、11.7%和6.7%。白纸板常用于包装食品、医药品和化妆品等,箱板纸和瓦楞纸则主要用于家电包装和快递包装等领域。随着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箱板纸和瓦楞纸板消费量以较快速度增长,推动包装用纸消耗量上升。文化纸消耗量紧随包装纸之后,造纸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文化纸消耗量为2,592万吨,占总消耗量的24.8%。文化纸主要包括涂布印刷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新闻纸等,2018年三者消耗量分别为5.8%、16.8%和2.3%。涂布印刷纸主要包括涂布纸、铜版纸等品种,其中铜版纸消费量占90%以上。铜版纸主要用于制作杂志或彩色广告宣传单,近年来受无纸化冲击,铜版纸消费量较为疲软,市场整体呈供大于求的态势。铜版纸细分行业集中度高,市场主要被金光纸业、鸣晨纸业、太阳纸业、华泰集团等龙头企业所占据,因此该类企业对铜版纸价格控制力较强。
政策收紧,进口废纸量下降,生产成本上升
本土木材供给量紧缺
纸媒没落,新闻纸销量下降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优先
近些年来,中国的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之一。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6.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营业收入13012.7亿元,同比下降2.2%。
集中度提升纸浆行业在政策性、市场性方面的调整,促使行业整合进程加快,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一方面,纸浆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于污染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且中小企业规范程度较低,因此纸浆行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关注产业。另一方面,木浆、废纸价格推动纸浆生产企业成本上升,致使部分生产成本及规模不具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因亏损逐步遭到淘汰,从而退出行业。
行业整合进程加快
细分市场规模上升、成本上升推动行业变革、快递业高速发展、行业整合等是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中国快递业务量从2014年的139.6亿件上升至2018年的522.3亿件,年复增长率高达39.1%。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将推动包装纸消耗量稳步增长,进而增加纸浆消耗量,成为行业一大驱动因素。
快递业高速发展带动包装纸消耗升
纸浆产量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造纸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纸产品呈现高档化和多元化趋势。进口纸品有着进一步高档化的趋势,而国产纸品的产品线进一步拓宽,逐渐填补了先前的很多空白,对于优质长纤维的需求比重也呈逐渐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国产纸浆消耗数量为7395万吨,同比增长1.6%;中国进口纸浆消耗数量为2805万吨,同比增长16.4%。
市场规模
在供给端,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以及环保政策趋严,中国纸浆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国家对纸浆行业的环保监管愈发重视,生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提升,驱使纸浆生产成本的提升,带动各类纸品价格上涨。此外,受“禁废令”限制,中国废纸进口配额不断减少,导致纸浆原料供给量下降,且一定程度上推动木材、国废等外废替代原料价格攀升,中小型纸企成本压力进一步提升,部分纸企因原料价格上涨、原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停产甚至退出行业,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受“禁废令”影响,2018年纸浆产量下降较为明显。造纸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纸浆产量为7,201万吨,较2014年的7,906万吨下跌8.9%。在需求端,纸浆下游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箱板纸和瓦楞原纸需求持续增长;生活用纸渗透率不断提高,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白板纸需求持续萎缩,供需不平衡愈发突出,白板纸细分行业下行压力较大。造纸协会数据显示,中国纸浆消耗量从2014年的9,484.0万吨略微下降至2018年的9,38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0.3%(2-2)。随着电商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快递量不断攀升,未来纸浆消费量将稳步提升,2023年有望重返10,000万吨。
2022年
纸浆行业发展报告
行业定义
纸浆,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纤维状物质。可依据加工工艺、原料品种、加工程度等分成不同品种根据加工工艺不同,纸浆可分为机械制浆、半化学制浆、化学制浆三种。机械制浆是指单纯利用机械磨解作用,将纤维原料制成纸浆的方法;化学制浆是指通过添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线上新闻媒介数量以较快速度增长,如博客、微博、新闻门户等,消费者接收新闻的习惯逐渐由报纸等纸质媒介转变成网上新闻媒介。相较传统纸质,网媒在时效性、互动性、便捷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①纸媒在出版报纸之前需通过排版、印刷、物流、销售等环节,制作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印发频率通常为每日一期,难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实时跟踪。相较传统纸媒,网媒可在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进行追踪报导,使新闻更具时效性;②传统纸媒的传播方式为单向性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舆论,但读者间无法分享各自观点,难以达到互动效果,对读者的吸引力较小;③在便捷程度方面,读者可随时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最新资讯,且资讯易于保存,方便读者再次阅读。
2010年至今为成熟发展阶段,纸浆消耗量稳步增长。2015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环保政策趋严,落后产能不断退出,大型纸企议价能力增强。2017年起,随着国家实施“禁废令”等一系列政策,废纸进口量大幅下降,致使木材、国废等进口废纸的替代原料价格一定程度上升,进一步挤压中小纸企生存空间。
随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水资源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造纸企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重污染的小型纸厂被迫退出市场,不少造纸企业出现亏损。
2017年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0.15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上,中国远低于芬兰、加拿大等木浆生产大国。中国森林资源在储积量、人均占有面积等方面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国家近年来不断加紧对林业资源的开发管理,导致本土木材原料供给量不足,木浆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我国造纸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2020年,在全年疫情的冲击下,造纸行业顶住国内外压力,克服各种困难,产量不但实现正增长,而且超过了2017年12542万吨的记录,成为建国以来产量最高的年份。2020年12月当月,中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209.9万吨,同比增长2.9%;2020年1-12月,中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2700.6万吨,同比增长0.8%。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造纸工业企业6640家,纸及纸板产量与消费量均超过1亿吨,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造纸工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建设我国特色造纸产业,推进行业绿色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诸多产业发展政策,以求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解决造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导造纸行业健康发展。
提出未经分拣的废纸等进口禁令于年底生效,其中美废3#将被完全禁止,美废11#将被部分限制进口。随着《规定》的实施,纸浆企业开始面临原料供给危机,转向国内废纸份额的争夺。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提出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企业、专项整治造纸业在内的十大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等;2017年底前,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
01.
01
萌芽发展阶段(19世纪末-1977年)
02
03
04
1894年,中国第一家机纸厂成立1949年,中国机制纸产量仅为10.8万吨1952年,中国纸浆及最达37.1万吨
初步发展阶段(1978年-1999年)
中国纸浆产星从1978年的439万吨增长至2000年的2,810万吨,年复增长幸达8.8%
纸浆行业下游企业市场空间广阔、销售范围广、用户分散、单批数量少、销售单价高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的深入及产业化程度的提升,中国行业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将逐渐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行业发展环境
02.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链中游
产业链上游
国产废纸、进口废纸、木材种植业、棉花种植业
产业链下游
纸浆产业链上游环节为原料种植业、废纸回收业;中游环节为纸浆加工生产业;下游环节为造纸业以及终端应用环节
木浆、废纸浆、包装纸
印刷出版、包装业、生活用纸、广告
纸浆行业上游龙头企业已开始对产业链进行延伸,逐渐进军原材料生产领域,以规避高额进口原料的成本支出,攫取上游毛利。此外,伴随着上游原料生产企业的重组进程加快以及中国市场参与者技术水平的提高,纸浆行业上游原材料供应有望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继续发展,逐渐抢夺外资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9年)
中国纸浆消耗量从2000年的2,810万吨上升至2010年的5,992万吨,年复合增长本达7.8%,其中2006年及2007年两年消费星增速均在10%以上
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
2017年起,随着国家实施废禁令等一系列歧策,废纸进口是大幅卜降,致使木材、国废等进口废纸的替代原料价格定程度上升,进一步挤压中小纸企生存空间
纸浆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于污染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且中小企业规范程度较低,纸浆行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关注产业。木浆、废纸价格推动纸浆生产企业成本上升,致使部分生产成本及规模不具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因亏损逐步遭到淘汰,从而退出行业。
高污染特性和原料成本上升推动行业变革
引领纸浆行业发展。包装纸行业作为配套产业,主要服务于纸品应用产业,如印刷出版业、包装业等,较少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因此包装纸品难以脱离产品单独销售,其消费量高度依赖应用产业的发展情况。包装纸主要用于快递、电子电器、业态食品、烟草、方便食品等行业的包装,其涵盖瓦楞纸箱、卡纸、彩印纸等纸类。
纸浆消耗
废纸为中国纸浆行业重要原料,具有较高的进口依存度。通过对业内拥有超二十年经验的纸浆行业专家的访谈得知,目前国内废纸利用率不高,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废纸浆进口国,随着废纸进口量逐年萎缩,中国废纸将主要由国内供给。随着中国对废纸进口管控的日趋严格,废纸进口量逐年下降。2017年来,中国推出一系列关于废纸进口的管控政策。2017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受《意见》影响,中国废纸进口量大幅下降。
推动造纸行业转型升级及落后产能淘汰,同时带动造纸行业的资源整合,促使龙头企业林浆纸一体化布局,有利于提升纸浆企业对上游原料的掌控力度,提升抗风险能力及盈利能力
发改委
国务院
环境保护部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纸或纸板》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中国造纸协会关于造纸工业“十三五”发展的意见》
纸浆行业中游企业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终端为保障科研成果,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科研用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供应链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纸浆企业的产品毛利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包装纸细分市场规模稳步上升包装纸细分市场不断扩容
行业现状分析
03.
行业现状分析
造纸环节产品种类繁多,通常可分成文化纸、包装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生产企业根据下游应用环节的需求调整生产线产能。其中,包装纸消耗量位居各品类首位,造纸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包装纸消耗量为6,478万吨,占总消耗量的62.0%。目前,业内包装纸产量较大的企业包括玖龙纸业、理文造纸、山鹰纸业、景兴纸业等。包装纸主要包括瓦楞原纸、箱纸板、白纸板、包装用纸,2018年四者消耗量占比分别为21.2%、22.5%、11.7%和6.7%。白纸板常用于包装食品、医药品和化妆品等,箱板纸和瓦楞纸则主要用于家电包装和快递包装等领域。随着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箱板纸和瓦楞纸板消费量以较快速度增长,推动包装用纸消耗量上升。文化纸消耗量紧随包装纸之后,造纸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文化纸消耗量为2,592万吨,占总消耗量的24.8%。文化纸主要包括涂布印刷纸、未涂布印刷书写纸、新闻纸等,2018年三者消耗量分别为5.8%、16.8%和2.3%。涂布印刷纸主要包括涂布纸、铜版纸等品种,其中铜版纸消费量占90%以上。铜版纸主要用于制作杂志或彩色广告宣传单,近年来受无纸化冲击,铜版纸消费量较为疲软,市场整体呈供大于求的态势。铜版纸细分行业集中度高,市场主要被金光纸业、鸣晨纸业、太阳纸业、华泰集团等龙头企业所占据,因此该类企业对铜版纸价格控制力较强。
政策收紧,进口废纸量下降,生产成本上升
本土木材供给量紧缺
纸媒没落,新闻纸销量下降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优先
近些年来,中国的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可以说是我国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之一。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6.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中国造纸及纸制品业营业收入13012.7亿元,同比下降2.2%。
集中度提升纸浆行业在政策性、市场性方面的调整,促使行业整合进程加快,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一方面,纸浆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于污染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且中小企业规范程度较低,因此纸浆行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关注产业。另一方面,木浆、废纸价格推动纸浆生产企业成本上升,致使部分生产成本及规模不具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因亏损逐步遭到淘汰,从而退出行业。
行业整合进程加快
细分市场规模上升、成本上升推动行业变革、快递业高速发展、行业整合等是行业主要驱动因素
中国快递业务量从2014年的139.6亿件上升至2018年的522.3亿件,年复增长率高达39.1%。快递业务量持续攀升,将推动包装纸消耗量稳步增长,进而增加纸浆消耗量,成为行业一大驱动因素。
快递业高速发展带动包装纸消耗升
纸浆产量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造纸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纸产品呈现高档化和多元化趋势。进口纸品有着进一步高档化的趋势,而国产纸品的产品线进一步拓宽,逐渐填补了先前的很多空白,对于优质长纤维的需求比重也呈逐渐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国产纸浆消耗数量为7395万吨,同比增长1.6%;中国进口纸浆消耗数量为2805万吨,同比增长16.4%。
市场规模
在供给端,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以及环保政策趋严,中国纸浆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国家对纸浆行业的环保监管愈发重视,生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提升,驱使纸浆生产成本的提升,带动各类纸品价格上涨。此外,受“禁废令”限制,中国废纸进口配额不断减少,导致纸浆原料供给量下降,且一定程度上推动木材、国废等外废替代原料价格攀升,中小型纸企成本压力进一步提升,部分纸企因原料价格上涨、原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停产甚至退出行业,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受“禁废令”影响,2018年纸浆产量下降较为明显。造纸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纸浆产量为7,201万吨,较2014年的7,906万吨下跌8.9%。在需求端,纸浆下游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箱板纸和瓦楞原纸需求持续增长;生活用纸渗透率不断提高,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白板纸需求持续萎缩,供需不平衡愈发突出,白板纸细分行业下行压力较大。造纸协会数据显示,中国纸浆消耗量从2014年的9,484.0万吨略微下降至2018年的9,38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0.3%(2-2)。随着电商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快递量不断攀升,未来纸浆消费量将稳步提升,2023年有望重返10,000万吨。
2022年
纸浆行业发展报告
行业定义
纸浆,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不同加工工艺制成的纤维状物质。可依据加工工艺、原料品种、加工程度等分成不同品种根据加工工艺不同,纸浆可分为机械制浆、半化学制浆、化学制浆三种。机械制浆是指单纯利用机械磨解作用,将纤维原料制成纸浆的方法;化学制浆是指通过添加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线上新闻媒介数量以较快速度增长,如博客、微博、新闻门户等,消费者接收新闻的习惯逐渐由报纸等纸质媒介转变成网上新闻媒介。相较传统纸质,网媒在时效性、互动性、便捷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①纸媒在出版报纸之前需通过排版、印刷、物流、销售等环节,制作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印发频率通常为每日一期,难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实时跟踪。相较传统纸媒,网媒可在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进行追踪报导,使新闻更具时效性;②传统纸媒的传播方式为单向性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舆论,但读者间无法分享各自观点,难以达到互动效果,对读者的吸引力较小;③在便捷程度方面,读者可随时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最新资讯,且资讯易于保存,方便读者再次阅读。
2010年至今为成熟发展阶段,纸浆消耗量稳步增长。2015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环保政策趋严,落后产能不断退出,大型纸企议价能力增强。2017年起,随着国家实施“禁废令”等一系列政策,废纸进口量大幅下降,致使木材、国废等进口废纸的替代原料价格一定程度上升,进一步挤压中小纸企生存空间。
随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水资源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造纸企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重污染的小型纸厂被迫退出市场,不少造纸企业出现亏损。
2017年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0.15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上,中国远低于芬兰、加拿大等木浆生产大国。中国森林资源在储积量、人均占有面积等方面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国家近年来不断加紧对林业资源的开发管理,导致本土木材原料供给量不足,木浆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我国造纸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2020年,在全年疫情的冲击下,造纸行业顶住国内外压力,克服各种困难,产量不但实现正增长,而且超过了2017年12542万吨的记录,成为建国以来产量最高的年份。2020年12月当月,中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209.9万吨,同比增长2.9%;2020年1-12月,中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2700.6万吨,同比增长0.8%。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造纸工业企业6640家,纸及纸板产量与消费量均超过1亿吨,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造纸工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建设我国特色造纸产业,推进行业绿色发展,我国政府制定了诸多产业发展政策,以求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解决造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导造纸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