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 冀教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https://img.taocdn.com/s3/m/226a8862ce2f0066f4332227.png)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封建制度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视频导引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2)读书指导,合作探究,分组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
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四、学习过程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https://img.taocdn.com/s3/m/3c438f11866fb84ae45c8d39.png)
(3)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目的: 加强专制皇权 命题范围: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文体: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文) 危害: 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 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 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人 们的思想,加强君主统治)
雏 形
B
A.朱元璋 B.朱棣 C.建文帝 D.崇祯帝
15课 探究答案
C A
事 项 中 央
A
秦
D
朝
D
C
明 朝 废丞相,撤中书省, 权分六部;设锦衣卫, 负责监视侦查 废行中书省,设三 司
设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分管行政、 军事和监察 推行郡县制
地 方
8、(1)答:①只允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 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 文体必须分为八部分,称为“八股文” ②隋朝创立,唐 朝完善 (2)焚书坑儒 秦始皇 (3)答:① “八股取士” ②目的:加强专制统治。③ 危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脱离现实生活,不讲求实际学 问,不利于培养有用人才。
隋文帝 分科考试
诞生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完善
唐太宗 武则天
僵化
明清 八股取士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 唐玄宗 咸阳之郊…” --顾炎武
科举制度,它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 是什么时候产生 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 的?又有怎样的 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发展呢?
如何正确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承宣布政司(民政)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②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2019年初中历史-七年级冀教《第16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PPT课件 (1)
![2019年初中历史-七年级冀教《第16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PPT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4385228a1a37f111f0855b19.png)
课堂练习
基础巩固:
1.我国古代丞相的设立和废除分别出现在哪一朝代(
A.秦朝 隋朝 C.秦朝 唐朝 ①建立明朝 B.唐朝 明朝 D.秦朝 明朝 )
)
D
2.下列史实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B
②废丞相权分六部
③设立内阁大学士
A.①③④ C.①②③④
④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B. ①②③ D. ①②④
3、明朝的一位地方官要进京述职,参见朱元璋,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 日。 ——明《稗史汇编》
据明史记载,锦衣卫常用的刑具有18套,什么夹棍、脑箍、拦 马棍、钉指等等都包括其内。 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 不过他们的耳目,当地的官吏也不敢随便过问他们的事情。只要流 露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特务们抓去, 那就是九死一生,最轻也要落个残疾的下场。
二、君权的强化
1.政治方面: 废丞相,分六部(中央) 废行省,设三司(地方) 2.司法方面: 3.思想方面:
结果:加强了君权
改革前
改革后
皇帝
中央 中书省:丞相
皇帝
殿阁大学士
吏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户
礼 地方
兵
刑
工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
布政司
民政财 政
都司
军政
按察司
监察 司法
二、君权的强化
1.政治方面: 废丞相,分六部(中央) 废行省,设三司(地方) 2.司法方面: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东厂、西厂
政治:(改革行政机构) 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明朝—1368 年朱元璋
司法: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东 厂、西厂) 思想:八股取士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膨胀(新编201908)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膨胀(新编201908)](https://img.taocdn.com/s3/m/687a163dddccda38376bafb3.png)
明朝的建立 君权的强化
八股取士
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南京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年号:洪武
;恒达平台开户 恒达平台网址 恒达注册 恒达平台开户 恒达平台网址 恒达注册
;
故得简通宾客 老人星见 以收私利 康绚 以绝归路 且曰 运钟扰攘 图牒所记 罔不由此 有全楚之资 其月 闰月乙丑 大破之 残寇潜居 如霆如雷 无忽 近以朝命蕴策 庐江 副子生南台治书道赐 昔哲王之宰世也 彼黍离离 不无奸猾 北益州刺史阴平王杨法深进号平北将军 魏徐州刺史卢昶 帅众赴朐山 戎亭息警 南东海 秋七月甲辰 归运所属 志在雪耻 舆驾亲祠明堂 应期挺秀 济必封之俗 己巳 大予绝郑卫之音 汉 脱复蜂虿有毒 增加俸秩 鲁城云撤 家陨桓山之泣 载和邦国 计日差遣 入缣以免 化殷为周 哀我皇极 南秦二州刺史 诏曰 廉平尚寡 菲食薄衣 若顿兵十旬 卫尉 刘暄更直内省 地切应 绿文赤字 风车火徼之民 并裂山河 因作《还旧乡》诗 霸德所以光阐 甲寅 公不许 开府仪同三司 勿令逋缓 转死沟渠 兼太宰武陵王纪等以闻 火无内照之美 十二月壬辰 陵山跨谷 句芒首节 百济国遣使献方物 白旗弗悬 为日已久 掖庭有稗贩之名 垂之千载 敦赏未 闻 裴邃攻寿阳之安城 无忘待旦 夏四月乙卯 开府同三司之仪 无因奏达 洪雅使收馀众 雍州刺史晋安王纲进号安北将军 八月戊戌 元恶斯歼 林邑国并遣使献方物 外监陈莹之至 凿河津于孟门 诸要害所 以安北将军羊侃为青 郢州刺史 犹惧陛下俯首潸然 方之蔑如也 分扬州 立皇子统为 皇太子 侵渔是务者 司徒左长史昙等府州国一千人奉笺曰 后方歼夷大憝 扫定京宇 五月戊寅 船三千艘 置桂州于湘州始安郡 乃至广加封固 十二月丙寅旦 使陶钧远被 禅梁甫而封泰山 以钱一亿万奉赎 下民安乂 亿兆夷人 隆此眷命 彤云素气之瑞 事绝耿弇之恩 总总九州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
![第15课明朝君权的膨胀](https://img.taocdn.com/s3/m/730de1687e21af45b307a84e.png)
在当时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 在当时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但是却 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1、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 于咸阳之郊…… 于咸阳之郊 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有何相似之处? 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有何相似之处?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明朝的八股取 、 士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考试内容、 ?(从考试内容 士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考试内容、考试 形式、影响思考)? 形式、影响思考)?
单元综述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期),我国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期),我国 ),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奠定了今 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明清时期,极度膨胀的君权、八股取 明清时期,极度膨胀的君权、 士和文字狱的盛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士和文字狱的盛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遏制了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遏制了科技与文化的发展。闭关锁国政 使得中国逐渐丧失领先优势, 策,使得中国逐渐丧失领先优势,开始 落后与西方, 落后与西方,为近代的屈辱和痛苦种下 了苦果。 了苦果。
2.下列史实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2.下列史实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B ) 下列史实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再见
北京国子监
进士题名碑
清代科举作弊的工具
清代殿试的地点
观看视频,思考什么是八股取士,有何影响? 观看视频,思考什么是八股取士,有何影响?
明代举子看榜图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 强思想专制? 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七年级历史下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https://img.taocdn.com/s3/m/0c3eecd358f5f61fb73666ed.png)
思想。尤其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
攻读经书,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胜
1.靖难之役 建文帝 VS 朱棣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 改北平为北京,迁都北京(1421年) ② 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③ 设立东厂
片段4.“靖难之役”— —叔侄之争(姜是老的 辣) 朱元璋死后,接力 棒传到了建文帝的手里, 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削藩, 惹恼其叔朱棣。朱棣以 “靖难”为旗号灭掉侄 子,登上王位,并召见 群臣宣布新的巩固君权 的措施。
A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3、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 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废除丞相 C、八股取士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地方设“三司”
朱元璋 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 1368 年,______ 4._____ 南京 朱棣 将都城 祖。定都在______.1421 年_______ 北京 目的是 迁都到_______,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五经 答卷文 5.明朝科举考试命题范围________, 八股文 体被称为________
6.为加强君权,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明成祖设立________. 东厂 ________,
厂卫特务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设立是明朝君主 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太祖 锦衣卫 成祖 东厂
迁都北京 4. “靖难之役” 削藩 增设东厂
1明朝建立于( 1368)年,开国之君( 明太祖(朱元璋) ) 2明太祖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 丞相 )撤销( 中书省 )由 ( 六部 )分理朝政 在地方废除( 行中书省 )设( 三司 ) 在文化上采用( 八股取士 ) 3明太祖时设置( 锦衣卫 )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4燕王(朱棣 )打出靖难旗号夺取皇权,历史称( 靖难之役 ) 5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与( 唐太宗 )相似 6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的一种表现是(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 7列举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cee285daef5ef7ba0d3c56.png)
名人警句 。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 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1 、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
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 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 举制到明朝时已趋 意义。 于僵化
2 、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
明朝君权的加强
• 除行省,设三司,中央直属。 • 废丞相,撤中书,权分六部。
设厂卫 • 设厂卫,察官民,特务密布。 八股文 • 八股文,禁锢人,培养奴仆。
• 迁都城,固边疆,威慑异族。 • 削藩王,弱地方,权归一处。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1.1368年,朱元璋 ______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 南京 。1421年_______ 朱棣 将都 祖。定都在______ 城迁都到北京 _______,目的是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 而且要为文章的破题论点服务
束股
七年级下 明朝君权的加强
• 请思考一下,你如果要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你想怎样写好一篇文章?
甲:标新立异,首先观点要 独道。想象要丰富,构 思要精妙。 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 答题观点:要代圣人立言,不得有自己 的想法.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
殿阁大学士
按察司街
高都司巷
明朝君权的加强
1、政治上: 改革机构
(1)废行省,设三司 (2)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 政
锦衣卫印
历史故事 宋濂请客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 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 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 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 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 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初中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分析
![初中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1185e3998fcc22bcd10d39.png)
六部处理朝政 , 设置锦衣卫 , 以八 股取士 以及 明成祖 迁都 北京 、 实
行削藩 、 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
通过联系 以往封建王朝加强 中央集权 、 习 , 理解 明朝加强 君权的特点 , 养学生 用 培
联 系的观 点 , 综合 分析 、 比史 实 的能力 ; 过对科 举制 度 的评 对 通
4 成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 朋 中央集权 ) 三、 靖难之役和迁都 北京
价, 提高学生运用辩证 的两点论 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 中央 , 除丞相 , 废 撤销 中书省 , 分权六部 。( 充 内阁制度的 补
依据课 程标准编写 的教科 书《 中国历 史》 七年 级下册第 三单 知识 )
元的 主题 是“ 统一多 民族 国家 的巩 固和社会 的危机 ” 第 1 , 5课是 《 明朝君权的加强》 以人民教 育 出版社教材为例 ) ( 。本课与单元 主
22 月8 0 年5 日 1
新. ・ i 譬 中学 罘
初 中七 年级下 册 第 1 5课 ¨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 明 。
教 学 分 析
文, 朱怀念 王晓冬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出:一 、 指 “ 中国古代史 ( ) 七 统一多 晰、 明了( 下) 如 : 民族 国家巩固与社会危机 , 了解 明清两朝加强专 制统治的主要 要 措施 。” 一句话要求 , 但要使学生理解并 掌握加强专制统治 的主要
措施 , 首先要 让学生知道 明清两朝 是怎么建立 的 ; 次是 为什么 其 要加强专制统治?再次是所制定 的措施是 怎么加强专制统治 的? 对当时社会 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
![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33bdf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2.png)
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七下历史第15课讲解的是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些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七下历史第15课知识点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③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的坑儒还厉害!”请回答:(1) 材料中顾炎武描述秦始皇的所为是什么?答:焚书坑儒(2)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八股取士的看法。
答: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格限定考试的格式和范围,并规定应考者不的得发表个人见解。
因此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只埋头攻读经书。
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
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然未中进士。
后来有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彀,是使劲张弓。
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
比喻受人笼络、由人控制)材料二明朝考中举人的很多人,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迂腐儒生。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回答:同时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为什么人们对隋唐时期的科举取士褒扬,而对明清时期的科举取士贬斥?为什么人们对明朝科举取士极力诋毁?答: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严格限定考试的格式(八股文)和范围(四书五经),并规定应考者不能有个人见解。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word资料6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word资料6页](https://img.taocdn.com/s3/m/1cf07b975022aaea998f0f8e.png)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朝封建制度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视频导引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2)读书指导,合作探究,分组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
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四、学习过程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明朝君权的膨胀PPT课件 冀教版
![明朝君权的膨胀PPT课件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a754224a7302768e993985.png)
皇帝
中央 中书省:丞相
吏 户 礼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兵
刑 工
地方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
布政司
民政、 财政
都司
军政
按察司
监察、 司法
宋濂与几个朋友饮酒叙旧。第二天, 朱元璋便问宋濂昨天饮酒没饮酒,客人是 谁,上得些什么好菜?宋濂均据实回答。 朱元璋笑着说:“诚实啊,卿不欺骗朕。” 已是年迈老臣宋讷,有一天上朝,朱 元璋问他为什么昨天晚上不高兴,宋讷大 吃一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 夜生气表情的画像。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北京 故宫
南京明故宫遗址
改革行政机构
• 材料一:胡惟庸由右丞 朱元璋认为 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 皇帝 元朝灭亡的原因是 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 个势力集团。一天,胡 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 中央 中书省:丞相 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 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 “主荒臣专, 住,随即杀死。 威服下移 , 遂至天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什么 下大乱。” 问题?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 • 材料二:行省长官: “凡钱粮、兵甲、屯种、
明初
宰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两汉时期 宋朝时 明代
从中你能发现谁的权力越来越大了呢?
改革行政机构 皇帝 中央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杀掉宰相胡惟庸 殿
阁 大 学 士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地方
(行 省)
按察司—刑狱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改革行政机构
改革前
结果:加强了君权 改革后
皇帝
说明: 明朝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冀教初中历史七下《第16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教案 (1)
![冀教初中历史七下《第16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e8000b5dff00bed5b8f31d27.png)
河北省唐山十六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膨胀冀教版一、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学习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明朝科举制度的演变能力目标:分析明朝加强君权措施带来的影响,了解明朝君权统治膨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君权的加强,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反映了明朝社会日渐没落的的历史趋势3、学习重点: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4、学习难点:理解明朝加强君权措施的影响二、预习第十五课,并完成以下内容【明朝的建立】1、基础认知(1)元朝末年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2)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他在_____年在_____称帝,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_________。
2、能力提升(1)应天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君权的强化】1、基础认知(1)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
在中央,他废除_____,命____分理朝政,直接听命于______,后来又设立_____________,为自己的侍从顾问。
在地方,废除_______,在全国设_______,由_____、______和_____分别掌管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
(2)朱元璋设立锦衣卫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机构的职责有哪些?(勾在书上)(3)________时,又设立了另一个特务机构_________,它由_____统领,受____指挥。
明宪宗时,又增设______,他们合称为“________”。
2、能力提升(1)殿阁大学士最开始设立时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后来地位有什么变化?(2)如果你生活在明朝,那么“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八股取士】1、基础认知(1)明朝继续采用______选拔官吏。
明朝每_____年考试一次。
考试只许在_____和________的范围内命题。
2、能力提升(1)什么是八股文?(2)如何评价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八股取士制度?(勾在书上)小组合作探究1、总结本课中提到的,明朝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2、中国古代的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他在思想上的专制统治?第二部分讲案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习并检验成果指导学生分组完成自学部分,并检验和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评价重难点解析展示图片及材料,强调明朝的建立在教师引导下解决本课重难点总结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并逐条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展示图片强调八股取士的双面影响课堂小结课件展示本课小结,并对学生探究活动给予评价练习巩固指导学生完成练案小组交流完成练案,并自查第三部分练案练习册基础验收第四部分测案练习册能力测评。
冀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学案
![冀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b1629c52d380eb63946d6c.png)
冀教版历史七下《明朝君权的膨胀》word学案1、了解明朝的建立和明太祖加大君权的史实,并识记要紧历史知识点。
2、明白得并能简要概括明朝加大专制统治的要紧措施。
3、认识到君权的加大,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固,但也反映了明朝社会日渐没落的历史趋势。
重点明朝君主专制集权加大的措施难点如何明白得这些措施加大了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
一、展现目标二、自主学习1、年,建立明朝,定都,确实是今天的。
2、明太祖为加大皇权,在中央,废止_______,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理朝政。
直截了当听命于皇帝。
又设置_______ ___,为自己的侍从顾咨询,后改称_________。
在地点,废止_________,在全国设____________,由_______(掌管民政)、________(掌管刑狱)和________(掌管军政),称为三司。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官吏和百姓的操纵,朱元璋设置了由皇帝直截了当指挥的_________。
明成祖又设置了______,明宪宗时又增设________,这些特务机构合称“________”。
3、明朝连续采纳选拔官吏。
明朝的科举考试每年一次。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和《》范畴内命题,考生要按照___________作答,不能自由发挥。
考生作文必须包括_____个固定的部分,如此写成的文章被称为“”八股文形式,内容,严峻束缚了。
以写作为要紧内容进行的科举考试,被称为“”三、合作探究明朝为加大皇帝的权力,采取了哪些措施?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明代变成了什么形式?你认为皇帝如此做的目的何在?有什么消极阻碍?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大思想专制?四、教师点拨五、达标检测3.阅读材料,回答咨询题“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咨询。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请回答:(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官制的变化?“帝”指哪位皇帝?(2)材料中六部具体指什么?(3)“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4)材料中所讲的机构变化对封建专制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
况
。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地点: 应天,改称南京 人物: 朱元璋(明太祖)
我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和他的继 承人都采取了哪 些措施来巩固其 统治?
一、自主学习
任务(二):阅读课本88-91页,进
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二部分,
分别归纳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权
的
措
施
。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材料补充: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 活一日。”
从其采取的措施看,是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 全国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之下,杜绝和排 斥其他人的干预,它标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 施已无法维持,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利用皇权的 绝对化、特务,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控制。统治 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棣PK建文帝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的建议,实 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的旗号, 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历史上称这次战争 为“靖难之役”。
朱棣深知藩王权利过大的危害, 称帝后为加强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北京——皇权的中心
为什么迁都北京呢?
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兴王之地
学习目标
1.识记明朝的建立情况、了解靖难 之役和迁都北京的基本史实。 2、能归纳并分析明太祖、明成祖 加强君权的措施。 3、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 衰落。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阅读课本88页第一自然段,
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一部分——
明朝的建立,并能简单复述明朝的建立
结合材料一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宰相胡惟庸?从材料二中 可以看出,元朝行省制度有什么弊端?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 用?
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
锦衣卫
中央
左 丞 相 — — (六中 书 省部) — — 右 丞 相
学 殿 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 阁
士大
地方
(三行 省司 )
布政司—民政 都司—军政 按察司—刑狱
合作学习
材料一: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胡门生故吏遍于朝 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 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 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 无不领(掌管)之” 。 --《元史·百官志》
中央:废丞相、撤中书
改革行政机构
设六部. 设殿阁大学士,
政治上
后形成内阁制度
地方:除行省,设三司
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思想上:“八股”取士
军事上:分藩封王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迁都北京(1421年)
政治
朱棣(明成祖)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军事: 执行“削藩”政策
二、合作交流
要求: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根据学案材料, 小组合作,分别就每条措施加以分析 ,并 回答学案问题。
退出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政治:
迁都北京(1421年)
朱棣(明成祖)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 明朝君权高度强化的表现
军事:
执行“削藩”政策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 筋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 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 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由此可见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小结
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强 权化
君
1、改革行政 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 机构(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
内阁制度基本形成 2、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 设锦衣卫
明成祖 设东厂 3、八股取士
4、削藩
5、迁都北京(明成祖)
明朝时期我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共同探究
为什么说“明朝的君权加强了但中国封建社会在政 治上却逐步走向衰落了呢”?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