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广告语的汉译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0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英文广告语的汉译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张亚茹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英文广告涌入中国。

英文广告及中文广告的受众不同,译者在翻译英文广告时需要考虑消费群体的不同。

本文借助语用综观说的核心理论—顺应论,重点探讨英文广告的经典翻译是如何顺应广告受众的。

希望本文能够为英文广告的翻译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广告受众理解广告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英文广告 翻译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lot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have poured into China. The target audienc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and Chinese advertisement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So the translators should take the differences of consumers into consideration. By applying the core theory of pragmatic perspective —Adaptation Theory,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classical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adapt the target audiences. The author hopes the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and also some guidance for target audiences when understanding the advertisements.
【Key words 】English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一、广告与顺应论
广告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充当着信息导航的角色,给消费者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商品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英文广告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

近年来,对于英文广告的研究,尤其是广告翻译的研究也日渐增多。

综观此类研究,笔者发现其中更多的是经验的总结以及广告翻译的技巧类型,如音译,直译,意译等。

1999年,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语言顺应论。

顺应理论以语言的选择顺应为基本点,通过探究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机制及语言的生成机制,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

顺应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语言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的特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

顺应理论的研究视角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以及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

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

维索尔伦把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及语言语境。

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本身及其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等因素。

这一理论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语用学理论,对语用现象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解释力。

因此,运用顺应论研究广告语这一特殊语用形式,具有其必要性及指导性。

本文将重点研究英文广告语在汉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二、英文广告语汉译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英文广告语的汉译是两种语码的转换。

在此转换过程中,译者对语码的选择需与广告受众所处的交际语境相顺应。

1.英文广告汉译对受众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Verschueren ,2000)。

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要受到社会和文化规
you afraid of?
改译:If I ’m not afraid, a big man like you, What are you afraid of?
分析:原译中的If 条件句的of 应改为逗号。

13.道人都是看破红尘的。

原译:Those of the Way see beyond the Haze of Worldly Desires.
改译:Taoist priests are disillusioned with the mortal world 分析:道人:Taoist priest; 看破红尘:be disillusioned with the mortal world 。

14.师父早就看出来,你是个风尘女子。

原译:The Master could tell you ’ve been through hardships.
改译:The Master could tell you ’re a prostitute.分析:风尘女子prostitute 。

15.无量天尊,罪过罪过。

原译:With heaven as my witness, forgive me!
改译:Your Reverence, forgive me!
分析:“无量天尊” 是道士对别人的最高尊敬用语,可译成Your Reverence ,意为“尊敬的阁下”。

16.哪有什么招数?
原译:Hardly worthy of a martial arts reference. 改译:Hardly worthy of a martial art movement.
分析:“(武术)招数”译作a wushu / martial art movement, 而“reference ”无此意。

17.他是我的师兄。

原译:I studied under the same master with him.改译:He is my senior fellow apprentice.
分析:“师兄”译作senior fellow apprentice ,而原译是说师出同门,但未译出“师兄”之意。

结语:细节决定成败。

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字幕的英译非常重要。

这项工作要求细致、准确,不得有任何马虎。

从《止杀令》的字幕英译来看,中国电影国际化还任重道远。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范的制约。

对于英文广告的汉译,译者要考虑到受众的社交规范及社会文化准则等因素。

例1. Life is a journey. Enjoy the ride. (NISSAN)
译:生活是一次旅行。

祝您旅途愉快。

(尼桑汽车)
上例中,原英文广告语中Enjoy the ride是祈使句,带有祈使,命令的语气,含义为:好好享受旅程。

但译者考虑到受众的社交言语习惯,把原文译为:祝您旅途愉快。

把祈使句译为祝福语。

这种礼貌的祝福语遵循了礼貌原则,使译入的广告语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例2. There’s life after sex.
译:在性之外还有生活。

(防止艾滋病公益广告)
这是美国的一则公益广告,目的是使人们防止艾滋病。

在美国,人们对性的态度相对开放,所以广告语中直接出现了“sex”一词。

但是在中国,人们谈性色变,羞于谈此话题。

译者考虑到受众的社会文化准则这一因素,间接、迂回地处理了after sex这一短语,将重心转移到life一词。

所以将原文译为:在性之外还有生活。

译文暗含:人生不只是性爱,还有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

译者这样处理既巧妙地回避了性这一话题,又准确地转达了原文的信息。

例3. My Goodness! My Guinness! (Guinness啤酒广告)
译:此酒只应天上有——Guinness啤酒。

这是一则Guinness啤酒的广告。

Goodness意指上帝,广告商将Goodness与Guinness并列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此酒的质量,形象表现出人们在喝啤酒时赞不绝口的情形。

在对此广告汉译时,假设直译,译文便是“我的上帝!我的Guinness 啤酒”,中国消费者会感到一头雾水,因为中国人在表达赞叹之情时,很少提到上帝,译文不符合汉语的言语文化习惯。

在这种状况下,译者借助中国一句古诗“此曲只应天上有”,进而将广告翻译成“此酒只应天上有—Guinness啤酒”。

这则译文既顺应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够使消费者对这句译语印象深刻。

2.英文广告汉译对受众物理世界的顺应。

物理世界是一种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语境,包括特定的主体、对象、时间、空间(场景)、话题五个因素。

物理世界五要素的任一变化都会使交际者产生特定心理,都会影响交际形式的选择和语言的选择。

例4. Just do it!(Nike)
译:事在人为!(耐克)
例5. There is no right answer. (Qiaodan)
译:凡事无绝对。

(乔丹)
例6. I can play!(Peak)
译:我能,无限可能!(匹克)
以上三则均为运动品牌的广告语。

运动品牌的大部分消费群体是年轻人,译者在翻译这些英文广告时要考虑到消费群体的年龄特点,年轻人充满活力,未来有无限可能。

这几则广告语的汉译都顺应了受众的物理世界,翻译给人以力量,使年轻人容易接受。

同时“事在人为“及”凡事无绝对“两则翻译更像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世之道,这也进一步顺应了受众的物理世界中的空间(场景)及话题等因素。

3.英文广告汉译对受众心理世界的顺应。

心理世界指交际者的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等,包括交际者的特性、心情、愿望、意图。

成功的交际行为必须对交际对象的心思世界有深入的洞察与准确的把握,翻译也不例外。

好的广告语的翻译要紧密地与受众的心理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

在汉译英语广告语时,译者应该依据受众的心思特点与审美品味,对原文做一定的调整,力图使翻译能引起目的语消费群体的共鸣,进而更好地被其接受和认可。

例7. Good to the last drop.(Maxwell)
译: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麦斯威尔咖啡)
例8. Intelligence everywhere. (Motorola phone)
译:智慧演绎,无处不在。

(摩托罗拉手机)
以上两则分别是麦斯威尔咖啡及摩托罗拉手机的广告语。

麦氏咖啡的汉译广告语之所以能够成为广告界的经典,在于其关注消费者的体验,把麦氏咖啡的醇香与内心的感受紧紧结合起来。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一语道出了品味咖啡时的心情及意境。

摩托罗拉手机广告语的汉译也堪称经典,“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既突出了手机的品质,又强调了手机的受欢迎程度,译者顺应了受众的心思特点及审美品味。

同时两例译文都采用汉语四字句式,使人吟读起来朗朗上口,似乎即刻就能把人带到美妙的意境中去,译文在效果上将原文神韵发扬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产品的广告语翻译也日益重要。

英文广告与中文广告的受众不同,因此在将英文广告汉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在汉语习惯中,广告受众的言语习惯及社会交际习惯等各方面因素。

本文重点研究了英文广告的汉译是如何顺应广告受众的交际语境的。

译者在汉译英文广告时要认识到广告受众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及社交世界等方面,在语言、语气、句式及翻译技巧的选择上,要顺应受众的交际语境,进而使受众接受此广告,并进一步达到广告的目的。

同时,作为广告的受众,在理解汉译的英文广告时,也可以借助于语言顺应论,正确、恰当地去解读广告。

参考文献:
[1]黄国文.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余烈全.修辞与广告英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本文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外语研究专项课题<顺应论在英文广告语中的运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为:WYZX2015-06。

作者简介:张亚茹(1984-),女,蒙古族,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及英语教学。

- 24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