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会计学
第二章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会计循环
会计处理方法
1
初级会计学
第一节 会计确认
一、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 会计确认 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大量经济业务只有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确认之后,才能进入会计核 算系统; 已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要对外输出,又必须再经过确认才能保 证其有效性。 即会计确认的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是指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其 标准主要是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用货币计量。 再次确认是指对会计处理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的确认。 再次确认是对已初次确认过的账簿资料的进一步加工,还包括对 已确认过的经济数据在日后的再次认定。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使用者的需要 再次 确认
交 易 或 事 项
初次 确认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会计账簿
15
初级会计学
第五节 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依次发生、周而复始的以记录 为主的会计处理过程。 基本步骤:初次确认、入账、过账、结账、 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 过账、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编制正式的财 务报告。
8
初级会计学
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 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 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 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 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9
初级会计学
第三节 会计记录
此处介绍的会计记录,亦即我们一般称谓的七种会计核算方法。 概括地说:在单位组织的经济业务发生时, 1、要根据业务的内容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 2、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3、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运用复式记账法登记账簿; 4 4、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以及需要确定成本的业务, 要进行成本计算; 5、对凭证、账簿的记录的财产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保证 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在上述工作均已完成后,依据确认的各种数据编制会计报表。 因此,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 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方法;编 制会计报表。
10
初级会计学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 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类核算的方法。它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在账簿 中开设相应的账户。 (二)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 复式记账。 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它 能够通过平衡关系了解、掌握经济业务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乃至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正确的一致 填制和审核凭证。 专门方法。原始凭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核并 认为是正确无误后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 证也要经过形式和内容的审核之后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 据。 11
2
初级会计学
二者的关系:初次确认决定着经济 信息能否转换成会计信息;再次确 认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的提炼。经 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可以保证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
3
初级会计学
二、会计确认标准 •可定义性 •可计量性 •经济信息的可靠性 •经济信息的相关性
4
初级会计学Leabharlann 三、会计要素的确认 资产的确认 负债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收入的确认 费用的确认 利润的确认
初级会计学
(四)登记账簿。是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分别记 登记账簿。 入有关账户并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 登记账簿要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经 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 (五)成本计算。是将应计入一定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 成本计算。 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 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对核算对象计价,考核各种费用的 耗费程度,提供经营盈亏的资料。 (六)财产清查。是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 财产清查。 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财产清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 全,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正确。 12
初级会计学
第四节 会计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 状况的报表。 编制的步骤: 初次确认、入账、过账、结账、编表
13
初级会计学
二、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编制的步骤: 初次确认、入账、过账、调整、结账、编表
14
初级会计学
会计计量 会计确认
货币计量
16
初级会计学
会计循环示意图
期初财务报告 发生的经济业务
初次确认
编制期末财务报告
再次确认
入账 过账
编制调整后的平衡表 编制调整分录并过账
结账
编制调整前的平衡表
17
初级会计学
历史成本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 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 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 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 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 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 重置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 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 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 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 资产按照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 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 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 费后的金额计量。
5
初级会计学
第二节 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第二个步骤,它是在确认的基础上 进行的,是对已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 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的关系:将经济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量 化为会计信息,才能够确认,不能够进行会计计量的信息 自然不能进行确认。 会计计量涉及的问题: 会计计量尺度:只能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属性:亦即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行成本、 可变现价值。
6
初级会计学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现行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 他计量方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 计量。 在具体执行中,企业的各种资产和负债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 际成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具体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 成本、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 整其帐面价值。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