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大鹿》教学设计1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大鹿》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654cc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0.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大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4. 大鹿》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辽海版音乐教材。
歌曲描绘了一只大鹿在森林中自由奔跑的情景,歌词简洁生动,旋律轻快,富有童趣。
歌曲以C大调为主,节奏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交替进行,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合唱和节奏练习。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4. 大鹿》。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对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音乐技能。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节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4. 大鹿》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打击乐器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歌曲《4. 大鹿》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感知。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改变歌曲节奏、编排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4. 大鹿》的主题和情感。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4. 大鹿》,家长签字确认。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4. 大鹿》的歌词,方便学生跟唱和复习。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苗家儿童庆丰收》教案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苗家儿童庆丰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8a52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d.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苗家儿童庆丰收》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唱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辽海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描绘了苗家儿童在丰收季节的欢乐场景,歌词生动有趣,旋律欢快,富有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苗族的文化,感受丰收的喜悦,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苗族文化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苗族的文化,感受丰收的喜悦。
2.学会演唱《唱唱苗家儿童庆丰收》,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了解苗族的文化,体会丰收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随。
2.讲解法:老师讲解苗族文化和丰收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集体协作能力。
4.欣赏法:聆听、分析、讨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苗族文化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吉他、打击乐器等,用于辅助教学。
4.分组标签:用于学生分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唱唱苗家儿童庆丰收》歌曲,引导学生聆听。
结束后,简要介绍苗族文化和丰收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期间,老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每组选一名代表示范。
老师对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改进。
4.巩固(10分钟)老师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期间,老师抽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5.拓展(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苗族音乐,分析、讨论音乐的特点。
辽海版音乐(简谱)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辽海版音乐(简谱)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c27e6180eb6294dc886c87.png)
•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 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 在大 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 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 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 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
• 虽然氦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氢聚变产生的能量少,但 温度也更高,因此太阳的外层将膨胀,并且把一部 分外层大气释放到太空中。当转向新元素的过程结 束时,太阳的质量将稍微下降,外层将延伸到地球 或者火星目前运行的轨道处。
老 师 您 早 ! 老 师 您 好!
(2)1=bE 2/4
︵B
2﹒2 2 1 ︱2 5 0 ︱5 -︱5 -‖
(3)︵1=bE2/4
︵
5 0 1.2 ︱3 -︱ 5 0 1.2︱3 -‖
1=bE 2
4
老师,您早
金本 词 刘青 曲
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
• 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鹞吃鸡”,又叫“黄鼠狼吃 鸡”,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 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对发展学生灵敏性 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练习,合作意识有一定的 促进作用。
配 乐 朗 诵 歌 词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 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每当想起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 今天深夜啊灯光仍在亮。
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 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
啊,每。当想起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类似游戏
•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老鹰吃仙鹤”游戏和老鹰 捉小鸡类似。“老鹰吃仙鹤”由一个扮老鹰, 一人扮母仙鹤,余者为小鹤。老鹰捉仙鹤时, 众仙鹤围绕母仙鹤转,受其保护,此游戏气氛 活跃紧张,生动有趣。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唱唱小红帽》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唱唱小红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e4aa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5.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小红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 唱唱小红帽》这首歌是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故事《小红帽》为主题,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歌曲的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音乐,对歌曲的学习充满热情。
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歌唱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红帽》的故事,通过歌曲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教授学生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和咬字。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以及节奏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电子琴类乐器。
3.教学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4.分组练习材料:分组练习的歌谱和歌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小红帽》的方式,引入歌曲。
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歌曲的主题有所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唱准音准,掌握节奏。
对于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师可以分段教授,让学生逐步掌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小红帽》教案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小红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0f53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3.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小红帽》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唱小红帽》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辽海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小红帽的故事为背景,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辨别是非善恶。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对故事有较强的兴趣,可以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唱唱小红帽》,并能理解歌曲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辨别是非善恶。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咬字等。
2.理解歌曲中的故事情节,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教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的学习。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故事、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小红帽、大灰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同时,展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角色。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唱唱小红帽》,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红帽或大灰狼),根据歌曲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演唱歌曲,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要求学生准确演唱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树立安全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教育意义。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金孔雀轻轻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2196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5.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教案一. 教材分析《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是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听觉和表达能力,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词中的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等引导学生想象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音频、图片、动画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材料: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美妙。
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金孔雀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想象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演奏乐器,学生跟随演唱歌曲。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金孔雀的舞蹈。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作和表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孔雀轻轻跳的场景和歌曲的节奏音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家长签字确认。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歌曲名称《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和歌词中的重点词语。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我爱雪莲花》教案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我爱雪莲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b448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0.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我爱雪莲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4. 我爱雪莲花》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民歌,选自辽海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美丽的雪莲花为题材,歌颂了祖国的美丽河山和民族文化。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雪莲花和民族文化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4. 我爱雪莲花》,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雪莲花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寓意,感受歌曲的美感。
3.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现歌曲,如动作、表情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妙。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准备歌曲《4. 我爱雪莲花》的乐谱和歌词。
3.准备与雪莲花相关的故事、图片等教学素材。
4.准备动作、表情等表演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雪莲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雪莲花的美丽。
教师简要介绍雪莲花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雪莲花的好奇心。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4. 我爱雪莲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音准等要素。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大鹿》教案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大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2c53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5.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大鹿》教案一. 教材分析《4. 大鹿》这首歌选自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材。
歌曲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描绘了一只大鹿在森林中奔跑的情景。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耐心引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4. 大鹿》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3.使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歌曲《4. 大鹿》,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准演唱。
2.难点:部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以及歌词的吐字发音。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学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歌曲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4. 大鹿》的课件,包括图片、歌词、旋律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歌曲《4. 大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展示歌曲相关图片,让学生对歌曲有更直观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4. 大鹿》,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动物形象,如大鹿、小兔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分组唱、接龙唱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演唱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在讲台上表演歌曲,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咏鹅》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咏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ccff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e.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咏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咏鹅》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这首歌曲以简洁生动的音乐语言描绘了鹅的高雅姿态和优美举止,歌词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和表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同时,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不够完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习《咏鹅》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对鹅的动作模仿,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咏鹅》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咏鹅》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难点:通过对鹅的动作模仿,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模仿,让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鹅的动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和动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图片、动作的课件。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3.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纸鹅等,用于学生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鹅的动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教师播放《咏鹅》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再次播放《咏鹅》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节奏进行动作模仿。
教师逐一示范动作,并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作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掌握歌曲和动作。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和动作展示,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28a4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a.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是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金孔雀轻轻跳跃的美好画面。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唱;第二乐段节奏稍有变化,旋律更加丰富,富有表现力。
歌曲整体难度适中,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音高概念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歌曲《3. 唱唱金孔雀轻轻跳》,能够正确演唱。
2.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舞蹈表演等形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歌曲学习。
3.游戏教学法:运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音高等方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动画等素材。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麦克风、舞蹈道具等。
3.教学场地:教室或音乐厅,宽敞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片《金孔雀轻轻跳》,引导学生进入歌曲学习的情境。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歌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节奏和音高。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演唱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舞蹈表演,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我爱雪莲花》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我爱雪莲花》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23a83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e.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我爱雪莲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 我爱雪莲花》这首歌是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雪莲花的美丽和纯洁,表达了学生对雪莲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歌曲节奏欢快,歌词简单易懂,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节奏和旋律,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雪莲花和大自然的认识可能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4. 我爱雪莲花》。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3.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对雪莲花和大自然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较为简单,但其中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可能对学生来说稍微有些复杂,需要进行专门的练习和指导。
2.学生对于雪莲花和大自然的认识可能有限,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热爱大自然。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听并进行模仿。
2.练习法:通过让学生反复练习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帮助他们熟练掌握。
3.引导法:通过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对雪莲花和大自然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4. 我爱雪莲花》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雪莲花的图片或者实物,以便进行展示和讲解。
3.准备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材料,如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4. 我爱雪莲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同时,教师可以展示雪莲花的图片或者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歌词内容,解释歌曲中的一些词语,如雪莲花、天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重点练习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咏鹅》教案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咏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e9e78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b.png)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4. 咏鹅》教案一. 教材分析《咏鹅》是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歌词来源于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同名诗作。
这首歌曲以优美、简洁的旋律描绘了鹅的高雅和自由,歌曲节奏欢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符号,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简单的音乐表演。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词还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兴趣较浓,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咏鹅》这首歌曲,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
2.了解《咏鹅》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3.集体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故事等形式,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咏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咏鹅》的动画、图片、歌词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材料:乐谱、歌词卡片等。
4.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展示鹅的形象,引导学生谈论对鹅的认识,引出歌曲《咏鹅》。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和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5分钟)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咏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辽海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
![辽海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d7f31057580216fc700afde5.png)
1.课时安排方案
课 时听 听唱Fra bibliotek唱活 动
第一课时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听辨声乐演唱形式
第二课时
《我爱米兰》
随录音哼唱歌曲
第三课时
《老师,您早》
《老鹰捉小鸡》
第四课时
《老师就像我妈妈》
画贺卡感受3/4拍的节拍特点
2.教法提示
本单元强调“师生情”,无论是听听、唱唱,还是创编活动,都要出示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诗词、格言等,引导学生观摩感受或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歌颂老师的作品,使之更能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是您!老师!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您用辛勤的汗水是您!老师!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是谁──您辛苦了!老师!
把调皮的我们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您辛苦了!老师!
是您!老师!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2. 儿童进行曲-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 儿童进行曲-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6400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5.png)
2. 儿童进行曲-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儿童进行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
2.学习和掌握曲目中的简单节奏、音符和字母记号;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材;
2.乐器:钢琴、小提琴、口琴等;
3.曲目伴奏音频。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向学生们介绍儿童进行曲的简介以及重要历史背景。
2. 正文部分
第一部分:听音乐(5分钟)
播放儿童进行曲的演奏音频,让学生们听一遍,并做简单的听后练习,让学生们感受到旋律和节奏的魅力。
第二部分:学习节奏和音符(15分钟)
给学生们介绍儿童进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符,通过演示或听取乐器演奏,让学生们了解简单的乐谱。
第三部分:练习演奏(30分钟)
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练习进行曲的演奏,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改进和优化。
第四部分:合作表演(15分钟)
将不同的小组组合起来,让学生们进行合作表演,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 总结部分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回答学生们的问题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水平。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学生的表现密切相关。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教学中同步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2. 画太阳-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 画太阳-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3d3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5.png)
2. 画太阳-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材•《辽海版音乐(上册)》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画太阳》的歌词,能够唱出该歌曲并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情感体验,增强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首歌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阳光,积极向上,增强生活中的快乐感。
3. 教学重点•理解歌词,并记住歌曲的节奏。
4.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准确的发音和歌曲的节奏感。
二、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合唱、齐唱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情感体验,增强合作意识,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动手参与的方式,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内容。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唱歌曲《画太阳》1.教师演示整首歌曲,并带领学生跟唱。
2.教师口齿清晰地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注意音调和节奏感。
3.教师通过边唱边做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词,增强记忆效果。
3. 学唱歌曲《画太阳》(续)1.教师挑选几个学生演示唱歌,其他学生进行跟唱,既增强了师生互动的效果,又让学生自主发挥表现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2.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对歌曲的记忆更加深入,对节奏的把握更加准确。
3.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并与其分享自己的感受,增强情感体验和体味能力。
4.齐唱几遍,对学生合唱的效果进行评估,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表现能力。
4. 总结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提出自己对学唱歌曲《画太阳》的认识和建议,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四、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估教学效果,并分别对个人和集体的表现进行评价,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总结在本次课上,教师采用了合唱、齐唱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情感体验,增强合作意识,通过动手参与的方式,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内容。
2. 画太阳-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 画太阳-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e981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7.png)
2. 画太阳-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唱出《画太阳》的歌词。
2.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并能够体验到音乐节奏。
3.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二、教学准备1.课堂上需要准备音乐。
2.在平板电脑或者是电脑上预先准备好《画太阳》的歌词。
3.在黑板或者是白板上,准备好《画太阳》的动作图解。
三、教学过程1. 热身首先,让学生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一些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例如:慢跑、拍手、跳绳等,为今天的音乐课程做好准备。
2. 导入老师可以从图片或者是视频上给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并向学生探究这些自然风景与音乐的关系。
3. 正文1.首先,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
2.将《画太阳》的歌词展示在黑板或者是白板上,并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发音,学唱歌词。
3.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边唱歌边做动作,并且按照音乐节奏来调整身体动作的速度和节奏。
4.最后,让学生在唱歌和跳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演绎。
4. 总结总结每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回归到认知的层面,提高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唱出《画太阳》的歌曲。
2.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并能够体验到音乐节奏。
3.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五、教学难点1.考核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现力。
2.提高学生在音乐节奏中的创造思维和能力。
六、教学扩展1.针对音乐的音色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音乐品味。
2.根据音乐的故事,展开音乐人文素质的教学。
七、附录附录1《画太阳》的歌词让我们一起画太阳向它微笑心情好它是世间的太阳普照每一个角落画一个圆圆的脸画一个小小的鼻子画两只可爱的眼睛笑口欢快在上面让我们一起画太阳向它微笑心情好它是世间的太阳普照每一个角落画两只细细的手画两只胖胖的脚丫把太阳画得漂漂亮亮像花那么好看附录2《画太阳》的动作图解1.画圆圆的脸:双手画圆圈,绕着头部作画;2.画小小的鼻子:双手捧出,放在自己的鼻头上模仿画一个小鼻子;3.画两只可爱的眼睛:双手画圆圈,绕着眼睛作画;4.笑口欢快在上面:学生说出笑声;5.画两只细细的手:双手画出细长的手,像在空气里画画一样;6.画两只胖胖的脚丫:双脚画一个半弧线,模仿画出胖胖的脚丫;7.把太阳画得漂漂亮亮:双手画出一个大圆圈,模仿画出一个漂亮的太阳。
1. 听听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 听听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7cb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5.png)
听听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课程概述本节课程为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的第一课,主要教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歌的歌曲欣赏和动作表演。
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歌欣赏,并懂得这首歌曲的基本信息。
•学生能够模仿歌曲中的动作表演,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学生能够表达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及步骤3.1 教学内容•歌曲欣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动作表演3.2 教学步骤Step 1课前导入老师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学生们通过听歌的方式熟悉这首歌曲。
Step 2歌曲欣赏让学生再次听一遍《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曲,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辨认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验这首歌曲。
Step 3动作表演通过观看PPT或视频的方式,教授歌曲的舞蹈动作,并让学生模仿动作表演,以此提高其身体协调和感知能力。
Step 4个人表演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个人表演,其他同学为其评分,以此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Step 5课后反思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反思的形式,让学生思考这节音乐课学习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以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 歌曲欣赏的效果。
- 学生的动作表演的协调能力和感知能力。
- 学生在个人表演中的表达能力。
5. 教学思考本节课重点在于通过歌曲欣赏和动作表演,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6. 参考资料•《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儿歌相关资源。
6. 音乐广场-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6. 音乐广场-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dd34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4.png)
音乐广场-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节拍等;2.能够理解并演唱简单的音乐歌曲;3.能够配合乐器演奏简单的旋律和节奏;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专注力和听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1.乐理基础:乐符、音高、音阶、音程等;2.音乐元素:旋律、节奏、节拍等;3.音乐符号:简谱、五线谱等。
2. 音乐活动1.唱歌:教唱适合儿童的经典儿歌、童谣等;2.演奏乐器:教学生使用简单乐器演奏旋律和节奏;3.舞蹈:结合音乐节奏和动作教学生进行简单舞蹈。
3. 音乐欣赏1.聆听音乐:教学生聆听并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欣赏音乐:教学生分析音乐内容和要素,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熟悉基本乐理知识并能够应用到音乐演奏和欣赏当中;2.掌握简单音乐歌曲和旋律;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乐理基础的学习和应用;2.协调音乐演奏和舞蹈动作;3.音乐欣赏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组织活动法:通过歌唱、舞蹈、演奏等活动,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听,唱,演奏;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3.连续性教学法:通过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收率。
五、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基础乐理知识讲解,教唱《小星星》;2.第二课时:介绍简谱和五线谱,教唱《茉莉花》;3.第三课时:教学生使用打击乐演奏《小星星》的节奏;4.第四课时:教学生演奏简单琴键乐曲,学习基础和弦;5.第五课时:欣赏经典钢琴演奏曲目,并分析其节奏和旋律;6.第六课时:编排简单舞蹈,结合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六、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2.平时乐理知识和音乐基础的掌握情况;3.观察学生的音乐表现和个人演出能力;4.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七、教学注意事项1.确保教育安全,特别是使用乐器的时候;2.鼓励学生创新,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3.切忌单调,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学习和活动。
6. 音乐广场-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6. 音乐广场-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397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5.png)
6. 音乐广场-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认识音符及音符的时值。
2.学会演唱儿歌《小兔子乖乖》。
3.通过欣赏音乐,了解乐器分类及基本演奏技巧。
二、教学内容1.音符和节拍的认识。
2.儿歌《小兔子乖乖》的演唱。
3.乐器分类及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音符和节拍的认识。
2.儿歌《小兔子乖乖》的演唱。
四、教学方法1.讲授2.欣赏3.演唱五、教学过程1. 认识音符和节拍1.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感受和把握其节奏。
2.介绍并讲解音符和节拍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它们。
3.展示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学生辨认并念出其时值。
4.练习用手拍出不同节奏,巩固学生对音符和节拍的认识。
2. 儿歌《小兔子乖乖》的演唱1.教师演示歌曲并让学生模仿,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
2.分组演唱的练习,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歌曲的理解力。
3.前两节课进行练习后,最后一节课进行整体表演。
3. 欣赏音乐,了解乐器分类及基本演奏技巧1.播放一段古典音乐或钢琴曲,让学生坐直,端正姿态,感受乐曲的氛围和节奏。
2.介绍乐器分类及基本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对比琴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与打击乐器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深入了解乐器。
六、教学评价1.学生掌握音符和节拍的认识,以及《小兔子乖乖》的演唱。
2.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乐器分类及基本演奏技巧。
七、教学反思学生对节奏和歌曲的理解度较高,未来可考虑增加难度。
在欣赏乐曲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乐器演奏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海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胡琳琳辽阳市首山农场学校第一单元老师我爱你一、单元概述1.编写目的及单元命题芬芳的九月,教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教师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
本单元设计了听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唱唱《老师,您早》《老师就像我妈妈》,活动《老鹰捉小鸡》《画贺卡》等教学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通过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选材(包括活动设计)与主题的关系学生从小就具有“崇师性”,他们往往崇拜自己的老师,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一名好教师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安排了听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唱唱《老师,您早》《老师就像我妈妈》,创编活动《老鹰捉小鸡》《画贺卡》等三方面的教学内容。
通过听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引发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体会老师的可亲与可敬;通过唱唱《老师,您早》《老师就像我妈妈》,拉近师生的距离,充分感受两首歌曲不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表现力;音乐游戏《老鹰抓小鸡》体现了师生同乐,在游戏中练习了“ji”的发音,并树立其只有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的精神;为老师画贺卡,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增强他们对老师的情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二、单元目标1. 通过欣赏(听听)两首歌曲及有关活动,增强同学们对老师的情感,认识教师的伟大及红烛精神的可贵。
能够辨别独唱与合唱的声乐表现形式。
2. 通过演唱(唱唱)两首歌曲,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并充分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节拍变化,感受2/4、3/4拍的节拍特点及强弱规律。
3. 围绕着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充分理解作品所提供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画贺卡、音乐游戏、歌曲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三、教学建议2. 教法提示本单元强调“师生情”,无论是听听、唱唱,还是创编活动,都要出示有关的图片、音像资料、诗词、格言等,引导学生观摩感受或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歌颂老师的作品,使之更能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1)听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要从夸美纽斯“教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一格言入手,再结合教师工作时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歌曲,然后一起讨论:“这首歌表现了什么主题?老师为了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等,启发学生辨别声乐的表现形式。
(2)听听《我爱米兰》:这是一首4/4拍子的合唱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欣赏时要随着录音哼唱,感受歌曲的魅力,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唱《老师,您早》:这首歌曲虽然只有五个乐句,但情绪转换非常丰富,第一、二乐句欢快、活泼,第三、四乐句崇敬、亲切,第五乐句自豪。
演唱时加以拍手拍腿,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体验2/4拍子的强弱规律。
(4)唱唱《老师就像我妈妈》:这是一首3/4拍子的歌曲,要带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歌词内容,唱出歌曲情感。
在选择3/4拍或2/4拍的节拍为歌曲伴奏时,要让学生边唱边从节奏中选出适合歌曲节拍的伴奏,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根据三种不同的节奏乐器,设计三种不同的伴奏型。
(5)本单元的知识点是感受2/4、3/4拍的节拍变化。
教师可选择不同的2/4、3/4拍歌(乐)曲让学生听辨、体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课程资源为更好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与艺术实践,现提供以下资源供参考:1. 诗朗诵《老师辛苦了》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是谁──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把幼小的我们是您!老师!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您用辛勤的汗水是您!老师!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是谁──您辛苦了!老师!把调皮的我们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您辛苦了!老师!是您!老师!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您辛苦了,老师!2. 教师节的由来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了要求“改善教师侍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
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诞生日)。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
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
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
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
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
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劳动。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
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3. 词曲作家简介董希哲(1929—)作曲家,吉林省延吉市人,朝鲜族。
1946年7月,吉林省延吉师范本科三年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吉东军区政治部文工队(延边歌舞团前身),任铜管乐队中音号手,手风琴演奏员。
1950年先后任高中、师范等学校音乐教师,培养了一大批新学生。
五十余年来,创作歌曲四百余首。
其中《兄弟姐妹欢聚一堂》《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竞赛》(小型歌舞剧)等参加全国性文艺汇演和文艺作品评奖,分别获作曲一等奖、二等奖。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延边音乐家协会名誉会长。
金本(1942—)词作家。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总社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少年报》高级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69年开始发表儿童歌词作品,创作以儿童诗、儿童散文为主。
出版专集有:诗集《小溪,小溪》《木舟树》《告诉你》《金本童话诗选》《娃娃歌谣》(共4册)、《新儿歌365》《校园朗诵诗》(与蓝帆、卫民合著)等;散语言集《生命的亲吻》《爱星满天》《同在蓝天下》等;童话集《我是一条鱼》《小花狗打工》《黄鼠狼演讲》等。
其中,他的词经作曲家谱曲后,在儿童中广为流唱的《小主人歌》《再见!大海》等在1982—1986年全国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歌曲评奖中获优秀奖。
耿大权(1946—)词作家,生于沈阳,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
下过乡、当过工人和文化馆创作员,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编辑工作。
现任《音乐生活》杂志社副总编辑、副社长。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辽宁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副秘书长。
20世纪60年代开始歌曲创作,70年代开始写歌词,发表歌曲、歌词作品数百首。
其中《我多想》《你别走》《天地喜洋洋》等歌曲在全国广泛传唱。
出版过歌词集《感谢小雨》、译词《巴比伦河》等在全国也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晓丹(1949—)作曲家、音乐编辑家,江苏省镇江人。
《音乐生活》杂志社总编辑、编审。
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副会长、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少时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从事音乐编辑出版工作。
自1969年开始,创作了各类题材的作品数千件,几十次在国内和国际重要音乐赛事活动中获大奖。
主要代表作品有:《我们美丽的祖国》《中国娃娃》《滚雪球》《小鸟的故事》《谢谢妈妈》《采一束鲜花》等,这些作品脍炙人口,在孩子们中间广泛传唱。
1990年文化部少儿司等五家单位联合举办了“晓丹少儿声乐专场音乐会”及其作品研讨会。
同年,在亚洲儿童音乐节中,其作品《丑娃娃》被评为亚洲优秀作品。
著有歌曲集《唱在朝霞里》《晓丹歌曲选》。
1993年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五、作品分析1.《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听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是一首2/4拍、单二部曲式结构的儿童歌曲。
A段(第1—16小节)节奏平稳,在舒展的级进中适当运用了三度、五度跳进,旋律流畅、优美,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深情。
B段旋律起伏较大,特别是第17—24小节从“啊”字开始到“敬爱的好老师”一句,附点四分音符“3”与长音“6”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深沉、激动,真挚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
歌曲旋律优美、感情动人的2/4拍歌曲,表达了祖国新一代儿童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2.《我爱米兰》(听听)《我爱米兰》是一首大调式、4/4拍子、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
A段(第1—10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5+5),采用重复的创作手法,旋律则运用了跳进与级进相结合的方式,因此,旋律的陈述性较强。
B段由三个乐句组成(4+4+4),第一乐句纳入新鲜的主题材料,通过长音的运用,体现了B段的抒情性。
第二乐句是前句的延续,不过旋律则减少了长音,更多地选用了跳进。
第三乐句前两小节运用了二分休止符,使歌曲增加了色彩变化;后两小节重复了第二乐句后两小节,起到了紧扣主题的作用。
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也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一首合唱歌曲。
因此,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觉感受,引导学生感受二声部的美。
歌曲充满朝气,以米兰比喻老师的清雅与圣洁。
旋律优美,歌词简练、淳朴,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2.《老师,您早》(唱唱)《老师,您早》是一首由五个乐句组成的、大调式单乐段歌曲。
歌曲第一乐句的八度跳进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兴高采烈,欢快跳跃地上学时的高兴心情。